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的双语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的是走双轨制,用汉语和学生的母语来学习学科知识,获得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双语教学是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对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它不排斥学生的母语,反而要利用母语,并通过发挥民汉两种语言的正迁移效应,促进两种语言文化能力的共同提高。
我是步入教学岗位不算特长,来到双语教学岗位感觉很新鲜,同时也感到责任光荣而重大,因为学校教学条件有限,师资力量不够,学生的基础很差,对我们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来面对这个繁重而又艰巨的任务。
通过几年的教学工作,我已经学会了在教学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并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学工作给我带来了快乐同时也有很多苦恼,这些都是积累的宝贵经验,希望和大家交流能共同进步。
对我的教学工作我总结了简单经验和改进的措施,下面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一、双语汉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汉字的掌握不牢靠,很多学生记不住汉字。主要表现在平时的作业中很多学生爱写错别字、多音字,碰上看拼音写汉字的题,往往都是错别字, 要不然就写不出来,但如果给汉字注音则问题不大,说明学生对汉字的字形记忆较困难,对拼音容易记忆。
2、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汉语的机会较少,除了在课堂上回答老师问题时说汉语,平时基本不说。这主要是学生的生活环境决定了没有太多说汉语的机会,大多数在乡下的民族学生平时接触不到说汉语的人,从小习惯了用维语哈语交流,如果刻意让学生说汉语也不现实,所以很多学生在校时能说几句汉语,回家了基本不会说了。
3、学生对学习汉语的兴趣需要加强,多数学生表现出不在乎。主要的原因我认为有些学生的汉语基础水平差,一开始就没有学会简单的语句,到了高年级随着汉语词汇量和句型的增加越来越感觉学习汉语困难多,又没办法解决,于是就表现出消极态度。
4、学生的汉语发音很不标准,主要表现在汉语拼音读法错误,音调不准。 由于学生平时生活中不接触说汉族人,至于音调是否准确,学生也不能确定,只能凭多数学生的读音为标准,这样长期形成了习惯,普通话也就不太标准。
5、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汉语基础普遍较差,作文教学也就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的难点,写汉语作文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是难于登天!而存在的问题并不是无事可写,无话可说,而是不会说,不会写,词汇量太少,无法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我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常常感到无奈。‘‘我学校去了’’,‘‘我和他朋友做了’’等等这样的句子经常在作文中出现,而标点符号和汉字书写的错误更是花样百出,数不胜数了!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汉语作文范文学生接触的少,课外阅读量又少,语言环境差,文化环境差,所以说作文中出现种种错误也是难免的了!
二、面对问题需改进的措施:
1、针对学生对汉字的记忆不牢靠,我認为采取的主要办法是,教师平时教汉字时多给学生教学习汉字的方法和记忆方法。如 “看”字是把手搭在目(眼睛)的上边,向远处望。“明”字由“日”和“月”组成,表示明亮。“好”字本来是“美”的意思,由“女”“子”组成。“男”由“田”“力”组成,因为过去男人主要在田里劳动。“休”由“人”“木”组成,一个人靠着树,表示休息。另外,竹毛为“笔”等。又如, “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表达;“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
2、针对学生说汉语的机会很少,我认为采取的主要方法是,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办汉语学习园地,鼓励学生在平时日常交际中用汉语交流,同学之间可以多应用汉语。教师和学生平时交流时也用汉语。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性的增加学生主动表达的机会,多说多练,让学生养成说汉语用汉语交流的好习惯,这样以来,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会有很大的进步。
3、针对学生对学习汉语的兴趣不够,我认为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在课堂教学中,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让孩子们对学习产生兴趣,从枯燥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从那种教师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我要你学,学生被动地学习,被动地接受而转变为我要学,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感受求知的乐趣,感受获得知识的成就感和欢乐。 双语教学尤其如此,采用激发兴趣的方式导入课程,上课时给学生出字谜,让学生猜出来,这样就主动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4、针对学生的汉语发音不标准,我认为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在教学中重视汉字拼音的练习,多让学生读课文,如果条件满足,可以用录音机教学,让学生听标准的汉字发音,平时休息时间可以放汉语广播,让学生逐渐掌握汉字发音的规律,养成好的习惯。
5、针对学生写作文困难,结合许多教师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我总结出一种适合少数民族学生写作的方法:模仿写作。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语言的最初阶段都是要借助模仿作为“阶梯”。根据他们这一心理特点,我的教法是提供适当的范文,因为范文可以形象地告诉学生,某一篇作文该写什么和怎么写?对他们来说,这比任何解说都来得清楚。
总之,少数民族汉语学科教学工作是我县双语教育教学的基石,只有汉语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双语理科成绩才能提高。我相信随着双语教学的发展,大批少数民族人才茁壮成长。 双语教学必将取代传统的民族教育模式,成为民族教育的主要方式,实现新疆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我是步入教学岗位不算特长,来到双语教学岗位感觉很新鲜,同时也感到责任光荣而重大,因为学校教学条件有限,师资力量不够,学生的基础很差,对我们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来面对这个繁重而又艰巨的任务。
通过几年的教学工作,我已经学会了在教学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并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学工作给我带来了快乐同时也有很多苦恼,这些都是积累的宝贵经验,希望和大家交流能共同进步。
对我的教学工作我总结了简单经验和改进的措施,下面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一、双语汉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汉字的掌握不牢靠,很多学生记不住汉字。主要表现在平时的作业中很多学生爱写错别字、多音字,碰上看拼音写汉字的题,往往都是错别字, 要不然就写不出来,但如果给汉字注音则问题不大,说明学生对汉字的字形记忆较困难,对拼音容易记忆。
2、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汉语的机会较少,除了在课堂上回答老师问题时说汉语,平时基本不说。这主要是学生的生活环境决定了没有太多说汉语的机会,大多数在乡下的民族学生平时接触不到说汉语的人,从小习惯了用维语哈语交流,如果刻意让学生说汉语也不现实,所以很多学生在校时能说几句汉语,回家了基本不会说了。
3、学生对学习汉语的兴趣需要加强,多数学生表现出不在乎。主要的原因我认为有些学生的汉语基础水平差,一开始就没有学会简单的语句,到了高年级随着汉语词汇量和句型的增加越来越感觉学习汉语困难多,又没办法解决,于是就表现出消极态度。
4、学生的汉语发音很不标准,主要表现在汉语拼音读法错误,音调不准。 由于学生平时生活中不接触说汉族人,至于音调是否准确,学生也不能确定,只能凭多数学生的读音为标准,这样长期形成了习惯,普通话也就不太标准。
5、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汉语基础普遍较差,作文教学也就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的难点,写汉语作文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是难于登天!而存在的问题并不是无事可写,无话可说,而是不会说,不会写,词汇量太少,无法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我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常常感到无奈。‘‘我学校去了’’,‘‘我和他朋友做了’’等等这样的句子经常在作文中出现,而标点符号和汉字书写的错误更是花样百出,数不胜数了!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汉语作文范文学生接触的少,课外阅读量又少,语言环境差,文化环境差,所以说作文中出现种种错误也是难免的了!
二、面对问题需改进的措施:
1、针对学生对汉字的记忆不牢靠,我認为采取的主要办法是,教师平时教汉字时多给学生教学习汉字的方法和记忆方法。如 “看”字是把手搭在目(眼睛)的上边,向远处望。“明”字由“日”和“月”组成,表示明亮。“好”字本来是“美”的意思,由“女”“子”组成。“男”由“田”“力”组成,因为过去男人主要在田里劳动。“休”由“人”“木”组成,一个人靠着树,表示休息。另外,竹毛为“笔”等。又如, “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表达;“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
2、针对学生说汉语的机会很少,我认为采取的主要方法是,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办汉语学习园地,鼓励学生在平时日常交际中用汉语交流,同学之间可以多应用汉语。教师和学生平时交流时也用汉语。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性的增加学生主动表达的机会,多说多练,让学生养成说汉语用汉语交流的好习惯,这样以来,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会有很大的进步。
3、针对学生对学习汉语的兴趣不够,我认为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在课堂教学中,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让孩子们对学习产生兴趣,从枯燥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从那种教师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我要你学,学生被动地学习,被动地接受而转变为我要学,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感受求知的乐趣,感受获得知识的成就感和欢乐。 双语教学尤其如此,采用激发兴趣的方式导入课程,上课时给学生出字谜,让学生猜出来,这样就主动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4、针对学生的汉语发音不标准,我认为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在教学中重视汉字拼音的练习,多让学生读课文,如果条件满足,可以用录音机教学,让学生听标准的汉字发音,平时休息时间可以放汉语广播,让学生逐渐掌握汉字发音的规律,养成好的习惯。
5、针对学生写作文困难,结合许多教师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我总结出一种适合少数民族学生写作的方法:模仿写作。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语言的最初阶段都是要借助模仿作为“阶梯”。根据他们这一心理特点,我的教法是提供适当的范文,因为范文可以形象地告诉学生,某一篇作文该写什么和怎么写?对他们来说,这比任何解说都来得清楚。
总之,少数民族汉语学科教学工作是我县双语教育教学的基石,只有汉语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双语理科成绩才能提高。我相信随着双语教学的发展,大批少数民族人才茁壮成长。 双语教学必将取代传统的民族教育模式,成为民族教育的主要方式,实现新疆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