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建本科院校因其举办本科教育时间较短,面临办学经验不足,办学条件相对薄弱,专科思维依然存在等现状。在转型过程中既存在主观困惑,又存在客观条件上的困难。本文主要研究学生创新团队在新建本科院校转型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组建方式。
关键词: 新建本科 创新团队 应用型人才 电子信息类专业
一、引言
十二五时期是国家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这就要求高校全面提高教学科研和服务地方的能力。地方性专科院校升本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院校[1],其改革与发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生存,而且将影响到本地区其他高等专科院校向何方向发展的抉择。而且,对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深入透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研究转型期存在的共性问题[2]及发展特点,为这些学校能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建本科院校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找准定位,提出科学的办学理念,凸显办学特色。因此,进一步理清转型期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问题,认真思考如何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推进应用型本科建设,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对于电子信息类专业而言,学生创新团队的组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积极推动作用。
二、新建本科院校的现状分析
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新建本科院校存在本科办学历史较短、学科积淀较浅、师资水平较低、教学条件较差和生源整体水平较低等现实问题。新建本科院校在本科教育进程中,容易采取跟风建设,与许多高校学科专业雷同,盲目配备师资队伍[3]和实验设备等,造成资源浪费。应当采取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模式集中全校人力、物力、财力发展学校优势学科和专业。
新建本科院校在学术环境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由于学校定位[4]模糊,导致在学校定位、办学特色、培养目标[5]方面认识不足,影响学术队伍建设;其次,学术环境的建设往往容易倾向硬件建设,而忽略软环境建设;再次,行政气息[7]浓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术团队建设;最后,教师普遍重视教学工作,忽视研究工作。
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跳出传统的“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人才,本科院校培养理论型人才”的藩篱,由培养理论型人才为主变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否则,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其学术性比不上老牌本科院校,应用性比不上职业定向的高职高专院校。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从宏观上说,既需要各层次的理论人才,又需要更多各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层次和类型上形成一个适当的结构和梯度,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
适应现代社会和新升本科院校新阶段的发展要求,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组建学生创新团队是一种高效的学生培养途径。首先,充分整合校内各种教育资源,实现学生工作模式的根本转变,真正实现由专业教师广泛参与的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科研实践、思想教育为载体的多元多维培养模式,扩大学生工作的内涵和外延,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其次,优化育人环境,营造“人人都成功”的学生成功教育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育学生创新成果。再次,创新团队的组建建设可实现“一体两翼”:以团队为体,以竞争机制、合作机制为两翼。实现内部的互相促进团队成员和团队间的良性竞争,培养与人合作的精神品质,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生创新团队的组建对于工科类专业尤为重要。
新升本院校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主要由于它们的办学缺乏特色。实践证明,在竞争中有立足之本的是那些办学有特色的学校。以兰州工业学院为例来说,以培养应用型人才[6]为特色是重中之重。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把应用能力训练作为主要内容,要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学生创新团队的组建探索
本文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探讨学生创新团队的组建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坚持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走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社会有关部门合作共建的道路。建设稳固而利益一致的校外实习基地,鼓励院办企业及系办企业发挥优势,巩固取得的实践成果,使教有所得、学有所用。在校企合作的关键问题上,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与企业建立利益相关的管理机制。做到产由企业出、学由学校养、研由教师做,切实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健康发展。
1.以“应用”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取向,构建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围绕典型案例,采用“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培养学生的持续发展能力、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的能力。面向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培养任务和兴趣,设计初、中、高三级团队训练模块。初级训练模块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和进取精神,激发学生对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引导未来职业导向;中级训练模块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增加工程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结构;高级训练模块通过具有实际意义的实践项目,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强化实践创新能力。
具体实施时,学生三人为一组,模拟实际工作场景,按项目模块分工为项目经理、项目分析师、方案设计师等不同角色,培养学生现场工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互帮互学、共同进步,推行实践“三人行”。
2.采用“平台 模块 竞赛”的训练模式,搭建电子信息综合实践平台,设计三级实践模块,推行“教、学、做、赛”一体化,开放实验室和实习基地,营造探究式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强化学生动手能力。
以竞赛为契机,激发学生的实践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赛教相融,教中学、学中做,实施“开放式”教学,给学生提供“自学的机会,动手的机会,表达的机会,创新的机会”。
3.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营造学术氛围,以“科研促教研”;建成一支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突出的特色教学团队,有效保障学生创新团队的组织与实施。
在师资培养上,按照“三个结合”的原则,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相结合,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压担子”的方法,派青年教师进企业实习,鼓励青年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学科与技能竞赛,积累教学所需的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学生创新团队组织与实施提供保障。
五、结语
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推进过程中应运而生的。这些院校多数设在地级城市,与地方有着天然的、紧密的联系。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适应并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更是新建本科院校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需要。为了适应新建本科院校转型期的发展要求,在电子信息类专业中组建学生创新团队可以有效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加快转型期的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2]任淑淳.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共性问题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3(11):58-60.
[3]唐国华.新升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J].湖南社会与科学,2006.No3:148-150.
[4]潘懋元.规模速度、分类定位、办学特色——中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若干问题[J].龙岩学院学报,2006(2):1-4.
[5]杜彦良,等.不同类型高等学校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4-07-09(4).
[6]郑锋.关于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1(5):77-79.
[7]刘淑莉.新建本科院校的行政化问题[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关键词: 新建本科 创新团队 应用型人才 电子信息类专业
一、引言
十二五时期是国家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这就要求高校全面提高教学科研和服务地方的能力。地方性专科院校升本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院校[1],其改革与发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生存,而且将影响到本地区其他高等专科院校向何方向发展的抉择。而且,对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深入透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研究转型期存在的共性问题[2]及发展特点,为这些学校能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建本科院校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找准定位,提出科学的办学理念,凸显办学特色。因此,进一步理清转型期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问题,认真思考如何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推进应用型本科建设,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对于电子信息类专业而言,学生创新团队的组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积极推动作用。
二、新建本科院校的现状分析
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新建本科院校存在本科办学历史较短、学科积淀较浅、师资水平较低、教学条件较差和生源整体水平较低等现实问题。新建本科院校在本科教育进程中,容易采取跟风建设,与许多高校学科专业雷同,盲目配备师资队伍[3]和实验设备等,造成资源浪费。应当采取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模式集中全校人力、物力、财力发展学校优势学科和专业。
新建本科院校在学术环境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由于学校定位[4]模糊,导致在学校定位、办学特色、培养目标[5]方面认识不足,影响学术队伍建设;其次,学术环境的建设往往容易倾向硬件建设,而忽略软环境建设;再次,行政气息[7]浓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术团队建设;最后,教师普遍重视教学工作,忽视研究工作。
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跳出传统的“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人才,本科院校培养理论型人才”的藩篱,由培养理论型人才为主变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否则,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其学术性比不上老牌本科院校,应用性比不上职业定向的高职高专院校。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从宏观上说,既需要各层次的理论人才,又需要更多各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层次和类型上形成一个适当的结构和梯度,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
适应现代社会和新升本科院校新阶段的发展要求,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组建学生创新团队是一种高效的学生培养途径。首先,充分整合校内各种教育资源,实现学生工作模式的根本转变,真正实现由专业教师广泛参与的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科研实践、思想教育为载体的多元多维培养模式,扩大学生工作的内涵和外延,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其次,优化育人环境,营造“人人都成功”的学生成功教育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育学生创新成果。再次,创新团队的组建建设可实现“一体两翼”:以团队为体,以竞争机制、合作机制为两翼。实现内部的互相促进团队成员和团队间的良性竞争,培养与人合作的精神品质,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生创新团队的组建对于工科类专业尤为重要。
新升本院校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主要由于它们的办学缺乏特色。实践证明,在竞争中有立足之本的是那些办学有特色的学校。以兰州工业学院为例来说,以培养应用型人才[6]为特色是重中之重。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把应用能力训练作为主要内容,要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学生创新团队的组建探索
本文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探讨学生创新团队的组建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坚持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走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社会有关部门合作共建的道路。建设稳固而利益一致的校外实习基地,鼓励院办企业及系办企业发挥优势,巩固取得的实践成果,使教有所得、学有所用。在校企合作的关键问题上,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与企业建立利益相关的管理机制。做到产由企业出、学由学校养、研由教师做,切实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健康发展。
1.以“应用”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取向,构建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围绕典型案例,采用“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培养学生的持续发展能力、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的能力。面向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培养任务和兴趣,设计初、中、高三级团队训练模块。初级训练模块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和进取精神,激发学生对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引导未来职业导向;中级训练模块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增加工程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结构;高级训练模块通过具有实际意义的实践项目,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强化实践创新能力。
具体实施时,学生三人为一组,模拟实际工作场景,按项目模块分工为项目经理、项目分析师、方案设计师等不同角色,培养学生现场工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互帮互学、共同进步,推行实践“三人行”。
2.采用“平台 模块 竞赛”的训练模式,搭建电子信息综合实践平台,设计三级实践模块,推行“教、学、做、赛”一体化,开放实验室和实习基地,营造探究式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强化学生动手能力。
以竞赛为契机,激发学生的实践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赛教相融,教中学、学中做,实施“开放式”教学,给学生提供“自学的机会,动手的机会,表达的机会,创新的机会”。
3.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营造学术氛围,以“科研促教研”;建成一支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突出的特色教学团队,有效保障学生创新团队的组织与实施。
在师资培养上,按照“三个结合”的原则,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相结合,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压担子”的方法,派青年教师进企业实习,鼓励青年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学科与技能竞赛,积累教学所需的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学生创新团队组织与实施提供保障。
五、结语
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推进过程中应运而生的。这些院校多数设在地级城市,与地方有着天然的、紧密的联系。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适应并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更是新建本科院校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需要。为了适应新建本科院校转型期的发展要求,在电子信息类专业中组建学生创新团队可以有效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加快转型期的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2]任淑淳.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共性问题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3(11):58-60.
[3]唐国华.新升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J].湖南社会与科学,2006.No3:148-150.
[4]潘懋元.规模速度、分类定位、办学特色——中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若干问题[J].龙岩学院学报,2006(2):1-4.
[5]杜彦良,等.不同类型高等学校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4-07-09(4).
[6]郑锋.关于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1(5):77-79.
[7]刘淑莉.新建本科院校的行政化问题[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