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来源 :中国教师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x2597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好习惯受益终生。人的一生中有许多习惯是在小时候就形成的,因此,教育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一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任务中也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那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现将我们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方面的几点做法向大家介绍如下:
  1培养习惯于游戏相结合
  我们都知道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可以与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结合起来。例如:以前我们班的孩子在每天的活动结束之后图书、玩具到处都有,放学后我要整理很长的时间才能把所有的玩具和图书整理好 。为了让孩子养成玩完玩具放回原处的习惯,我们开展了这样的游戏。1:给玩具分家。让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给玩具分类,如:球类、圈类、图书类、积木类、智力玩具类等。分类之后给每一种玩具找一个固定的摆放位置,也就是给每种玩具找一个合适的家。如:皮球放在球筐里,图书放在书橱里,呼啦圈挂起来,积木放在塑料篮子里,智力玩具放在玩具橱里等。2:送玩具回家。把多种玩具混放在一起,让幼儿把它们送回各自的家,然后让大家共同评判孩子们送的是否正确。此外,每天放学前提醒幼儿,小朋友要回家了,大家看一看我们玩的玩具都回家了没有?如果没有,请你们先把玩具送回家,小朋友再回家好吗?每次教学活动或者是游戏活动、体育活动、区角活动、自由活动等之后,都要提醒幼儿把用过的玩具放回原处。这样让幼儿坚持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后,活动室里乱放东西的现象就没有了。
  2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
  幼儿的各种行为习惯都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的形成的。而且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从陌生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自由化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训练,逐步强化。特别对记忆能力,控制能力相对差的幼儿来说,重复训练尤其重要。习惯是在不断重复中逐渐养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因此,要从日常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和强化。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为老师不能想起来就要求一下,想不起来又听之任之,要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日复一日地进行训练,所以最好制定一个生活日程表,使孩子依照一定的时间进食、睡眠、活动等,为培养良好生活习惯打下基础。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必须与幼儿生活实际密切结合。如:进餐方面,饭前便后要洗手,老师要经常提醒幼儿洗手的习惯。要正确使用餐盘,拿勺,不随便讲话大笑,保持整洁,不剩饭菜,饭后放好餐具。这些是需要教师在一日活动中经常反复地要求幼儿做到,以及入睡时脱下衣裤要折叠整齐,放与固定位置等等。诸多方面的行为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是在长期的日常生活中慢慢形成的。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每位教师(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的对孩子进行教育和指导,不能半途而废。否则,我们的教育就会失去意义。
  3家园一致,共同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离不开家庭的熏陶。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的过程是漫长的,需要父母和教师共同的言传身教,方有成效。对于幼儿来说,在家庭的时间约占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因此,家庭教育在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家长和老师的共同责任,因此,教师应主动和家长联系,向家长讲明这样做的道理,取得家长的支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创设较好的教育环境,运用合适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4成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需要靠说教,更要靠教师平时规范行为上潜移默化地引导教育。培养幼儿形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用幼儿理解的语言不断督促指导,使幼儿有效地达到目标,但是还要重视无声的教育影响。如:要求孩子不挑食,可成人自己却在饮食上挑食,这必然会在无形中对孩子的教育产生负面效应,要求幼儿按时入睡,同样首先应以家庭全体成员的有序生活方式为基础背景,成人的言行是无声的榜样,如果只是强迫孩子,该如何去做而成人却反其道而行之,那效果一定不会令人满意。在幼儿园里教师平时行为要规范。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是老师,对老师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强,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老师的言行。对于幼儿,老师的话可以说是“最高指示”,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们为自己的言行辩解:“老师就是这样说的……”这就对老师的言行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我们注意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凡要求孩子们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千万不能违反,一旦违反,要在孩子们面前勇于承认错误。正如古人所言:“言教不如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应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起表率作用。
  总之,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更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它需要家庭、社会、幼儿园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使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行为练习、实践,同时,必须注重幼儿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严格要求,坚持不懈,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其他文献
驻足于幼儿园画展前,思绪万千,感慨颇多。单独欣赏幼儿的每幅绘画作品,一个字“美”,美在画面构图的新颖、心思的巧妙,色彩的艳丽,笔调的流畅,会让你感觉仿佛看到了未来的画家就站在你的面前;然而整观整个展出作品,一个字“痛”,痛在一班30多个孩子作品的如出一辙,千篇一律上,构图统一,风格统一,颜色统一,痛在孩子所有的作品没有了自己的思想,没有了灵魂,没有了生命。伫立良久,沉思良久:我鄙视用自己的笔在孩子
期刊
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强调素质教育,中小学美术课程目标也改过去重基本美术知识技能为重学生美术基本素养的形成。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怎样利用课堂,课外活动集合教材培养学生基本美术素养这是我们中小学教师应思考甚至潜心研究的课题。在不能改变的应试教育条件下,让学生自觉自愿喜欢美术学习,当然要老师发挥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有基本的美术素养形成,笔者有以下看法。  事先我们应认识新课改提出的教学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注重激发写作兴趣和信心,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写作初始阶段的目标设定,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 由于农村特殊环境的限制就以及自身基础的薄弱,农村中学生在写作方面兴趣不浓、缺乏自信。那么作为一位农村的语文老师,我认为教师应当采取可利
期刊
所谓数学模型指的是对数学知识进行简化和提炼、再通过数学语言、符号或图形等形式对其进行概括与归纳、描述、反映特定的问题或具体事物之间关系的数学结构。小学数学中的数学模型,主要指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性质、数量间的关系等,大多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们的足迹。如各类几何图形就都是从现实中抽象出来的数学模型。这些基本的数学模型能帮助我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 对建构数学模型的认识  数学教学就是在一定
期刊
阅读教学是小学评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  1 抓好词句训练  新词和句子的训练,各年级都应重视,但各有各自的重点。中年级要抓好以下几点:(1)要注意指导学习理解由熟字组成的新词。三年级
期刊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要求是教给幼儿唱歌、舞蹈的粗浅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等,陶冶幼儿性情和品格,多年的音乐教学让我深深感到不能忽视对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爱好与探求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指向性,是幼儿学习入门的导向,然而幼儿的音乐兴趣又是受教师的制约和影响的,那么,在幼儿时期怎样充分考虑他们的心理特点
期刊
绘画,是以感受美和表现美为基础的,同时又是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和维持心理平衡的有效途径,是幼儿用来传达情感的视觉语言。儿童画并不单单是一幅画,而是通过绘画让幼儿表现出思想、感情、兴趣以及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作为幼儿教师,如何更好地开展绘画教育,使他们在这方面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呢?  1 在幼儿发展的黄金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不少妨碍幼儿思维想象和创造力发展
期刊
我是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从事幼教工作快十年了,刚开始的时候我对这项工作很不适应不知从何做起。有时会很烦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我慢慢地喜欢上了这些不大懂事有时也像小大人的的孩子们。从这不算是很长也不是很短的十年当中收获了很多,但其中有很多不足。但是我觉得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三种心,那就是爱心、耐心和细心。  1爱心  做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仅仅应有一定的文化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要有一颗纯洁的爱
期刊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就小学生如何学好数学进行优化课、内外数学实践活动等教学的尝试。  【关键词】以人为本;以生为主;实践活动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进步,教育事业在不断的深化改革。目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浪潮冲击着全国各地每一个有人烟的角落。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具体实践和完善。在山区教育教学中,特别是
期刊
在备课时问教师有什么困惑,有的老师提出:无论上课想出多少办法让学生识记生字,可是学生过后还是会忘记许多,怎么办?这是很多教师为之苦恼的一件事。  首先我要说这是正常的,这是由人的记忆遗忘规律决定的,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他经过多次实验发现人的遗忘曲线。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