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天才

来源 :当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X_AC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八飞,对外经贸大学外语学院德语系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柏林洪堡大学博士后、洪堡大学语言与语言学系博导、德国语言研究院国际科学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认知语言学会常务理事,曾出版《沉浮莱茵河》《永远的白玫瑰》《大师的小样》等作品。
  1756年,清乾隆二十一年,1月27日晚八點,萨尔茨堡五谷巷9号一栋哈根瑙公寓一套3室一厅中,莱奥波德·莫扎特第7个孩子呱呱坠地,是个儿子。这是莱奥波德最后一个孩子,按四川人说法是标准的幺儿,第二天上午即在萨尔茨堡大教堂受洗。
  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幺儿莫扎特乖巧听话,举止得体,天才惊人。有天莱奥波德和朋友回家,见4岁的小莫扎特趴在桌上写写画画,就问:你干吗呢?小莫扎特爬下桌子说:作曲呀!莱奥波德与朋友相视而笑: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啊。他漫不经心地拿起那张纸看了一眼,当场差点死于惊愕:这孩子并不是乱画,他真的在作曲!
  哪个父亲不希望子承父业啊?第二天莱奥波德就开始教莫扎特姐弟音乐。因此,莫扎特从来没上过学,然而他比人家上学的都厉害。第二年,5岁的莫扎特就写出一首行板、两首快板和一首小步舞曲。很多人认为G大调小步舞曲(1764)是神童莫扎特处女作,其实那时8岁的莫扎特已经是“老作曲家”了。
  中国男人只跪“天地君亲师”,“亲”是父母,“师”即老师。莱奥波德身兼父亲与老师,自然是儿子心中偶像。他说过“第一爱上帝,第二爱爸爸”,他的很多早期作品也都经父亲润色。父亲对莫扎特的影响大到俩人的音乐作品都分不清,典型例子是很长时间大家都不确定那两部著名的《兰巴赫交响曲》哪一部是莫扎特所作,直到1980年学者们在慕尼黑图书馆找到证据,才知其实老《兰巴赫交响曲》出自莫扎特之手,新《兰巴赫交响曲》倒是他父亲所作。
  极具商人气质的父亲对莫扎特期望甚高,他毕生的任务就是向欧洲推销他的神童儿女。1762年初,6岁莫扎特即随父母和姐姐前往慕尼黑演出,当年秋天又从帕绍前往维也纳,这趟巡演十分成功,声名大噪。趁热打铁,1763年6月一家子再度起程前往西欧巡演。这一趟时间就长了,直到1766年才回到萨尔茨堡,整整有3年半在路上,环游德国、比利时、法国、英国、荷兰和瑞士。莫扎特的第一批钢琴和小提琴奏鸣曲和降E大调第一交响曲等都于途中出版,就是说,小莫扎特这时已经开始拿稿费啦!这次巡演小莫扎特炫技欧洲:蒙眼弹琴,当场作曲,钢琴、小提琴、演唱一人包办。一张莫扎特14岁时的演奏节目单透露,当时王公贵族指定6个即兴创作节目,其中一首咏叹调当场出歌词,当场谱曲,自弹自唱。我们中国,可能只有七步成诗的曹植还可以拿出来说一下。与狄德罗“百科全书派”交好的格林姆男爵回忆说:“音乐家都尽可能地刁难他”,英王亲自出马点题,而莫扎特家顶头上司萨尔茨堡大主教为证明没作弊把小莫扎特软禁了一周。然而,仍然难不倒才华横溢的莫扎特。
  “神童”就此成名江湖。
  海顿的音乐教育完成于维也纳斯台芬大教堂严酷的唱诗班,而莫扎特的严格些说完成于马背之上——他从小就跟着父亲东跑西颠儿,旅途就是课堂。在这次西欧环游中莫扎特在伦敦结识巴赫儿子“伦敦巴赫”,他的第一个职业偶像。据说伦敦巴赫曾把莫扎特抱在怀中教他弹钢琴。1778年莫扎特在巴黎再次见到伦敦巴赫后写信回家:“我爱他(而且他知道)——并且尊敬到五体投地。”
  环游结束,10岁莫扎特回到萨尔茨堡,但很快(1766年9月)又跟着父母去了维也纳,结果遇到天花爆发,他们赶紧躲往小城,仍然没有躲开。因此,敦请所有莫扎特迷妹记住:大天才莫扎特,跟他的精神导师海顿一样,长有天花疤。
  就是说,是个浅麻子。
  环游欧洲,莫扎特并没有找到工作。人无职业,天诛地灭,1769年12月13日,13岁莫扎特跟父亲赴意大利。此去又是3年半人在旅途,他去了维罗纳、米兰、佛罗伦萨、罗马、都灵、威尼斯等城市,从此爱上意大利,此后又去过两次,并于1770年在罗马被教皇克莱门斯十四世封为“金马刺骑士”,不过他从没用过这个封号。
  就是这次在罗马,莫扎特精彩邂逅《上主怜我》。
  这个故事,要从头说起。
  15世纪时梵蒂冈创立教皇合唱团,重要节日在西斯廷小教堂演唱。1629年,年满47岁的意大利人阿列格里大器晚成加入教皇合唱团,之后为复活节前一礼拜的“神圣礼拜”创作《上主怜我》,歌词为《旧约·诗篇》第51首,由两个合唱队无伴奏演唱,5个声部加上4位独唱共9个声部,此起彼伏,交织错落,飘逸的高音沿着宽阔深厚的合唱山脊渐升渐高,直抵极高的C,好比一片亮光由平静海面凌空微步直取云端,顺势沿云端升天,听者心灵不由自主随歌声进入天国。最后,所有声部九九归一,浑然圆满。1831年门德尔松在梵蒂冈听了之后说:“此非人声,来自天使,旷世难得。”
  这部《上主怜我》乐谱从此专属教皇合唱团,教皇谕令禁止任何人抄写,杜绝外传,违者革出教门。
  1770年4月11日,14岁莫扎特跟父亲抵达罗马,正值神圣礼拜,宏伟壮丽的圣彼得教堂、拥有拉斐尔《圣母》和米开朗琪罗《创世记》与《最后的审判》的西斯廷小教堂震撼了这对父子的每一个细胞。晚上他们参加烛光祈祷,教皇合唱团压轴演唱《上主怜我》,彻底点燃莫扎特音乐灵魂。回旅馆后他辗转反侧无法入睡,竟连夜将整部乐谱默写出来。莱奥波德非常骄傲,但害怕开罪教堂他只告诉了最亲近的人,没敢大喊大叫。莫扎特这份默写手稿后来失踪,现在还躺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等待幸运儿发现。当年夏天,莫扎特创作了他的《上主怜我》,曲风明显受到阿列格里影响。
  莫扎特这次默写,并非他的超强记忆力唯一一次惊艳。
  事实上,莫扎特记忆力惊艳一生。
  意大利著名女小提琴演奏家斯特里纳萨琪改名施立克夫人后就职德国哥达侯爵宫廷。她有次前往维也纳皇帝宫廷演出,奥匈帝国皇帝约瑟夫大悦,同意她使用宫廷的意大利剧院演出挣钱。她于是请莫扎特作曲并共同演出。莫扎特答应写一部钢琴伴奏的降B大调小提琴奏鸣曲。构思神速,但拖延癌患者莫扎特却迟迟没动笔。直到演奏前一天,斯特里纳萨琪再三催促才拿到小提琴乐谱,练习时莫扎特也没出现,好在演出当晚他终于出现在舞台上。演出大获成功。约瑟夫皇帝坐在包厢俯视舞台,觉得莫扎特乐谱架上放的是一张白纸,于是让人去拿上来一看,果然是张白纸。   约瑟夫皇帝问:“您又自由发挥了吗?”
  莫扎特回答:“陛下,是的,不过,并没有漏过一个音符啊。”
  这不光是记忆力的事儿。要知道,莫扎特不但没练习过自己弹奏的钢琴伴奏,而且,他连斯特里纳萨琪小提琴演奏的那部分也没听过,虽然曲子是他自己写的。
  這个例子还不够?那就再来一个。
  内廷参事罗西利茨说:“莫扎特去世前三年在莱比锡科学院演奏了两次协奏曲……我们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在最后一次彩排和正式演出时,他在独奏时乐谱架上放的是演出说明册!看到我们诧异的目光,他说:‘乐谱我锁在维也纳了。我旅行时都这么干,要不他们会把我乐谱偷去印了卖钱。’”
  看官须知,如果他每次旅行都演奏同一部作品,那只是熟能生巧,问题是他每到一地总要根据演奏场地的建筑特点在无数作品中选择他觉得音效最合适的那部来演奏。
  换一句话说,这意味着莫扎特必须记住自己的全部作品。
  而且,从来没听说他失过手。
  如果这不是天才,那您告诉我什么才是。
  这次意大利之行,14岁莫扎特的歌剧《彭特王米特里达特》在米兰首演成功,接着上演了好几部作品,莫扎特成名意大利,可是,他没能在意大利找到工作,1771年12月15日被迫回到萨尔茨堡。这时萨尔茨堡大主教出缺,经激烈政治斗争,1772年科罗莱朵出任萨尔茨堡侯爵兼采邑大主教。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在8月宣布开始给莫扎特发工资。虽然很少,但仍是莫扎特第一次拿工资。不过,莫扎特仍频繁跟父亲远行。1775年4月23日他的音乐戏剧《牧人王》在萨尔茨堡首演,无人喝彩。大受打击的莫扎特多次申请留职休假,大主教不批。1777年莫扎特干脆辞职,获准。9月,因父亲请假不成,莫扎特与母亲一起再次踏上求职环游,但是,遍访慕尼黑、奥格斯堡和曼海姆三位选帝侯,既没找到固定工作,也没卖出音乐作品。当时“曼海姆乐派”已扬名欧洲,莫扎特得益匪浅。他一生共4次造访曼海姆,总共度过176天,并于1790年在曼海姆指挥上演《费加罗的婚礼》,遂成曼海姆的骄傲,曼海姆侯爵宫和耶稣会教堂等都有铭牌标明莫扎特来访。曼海姆是我1990年第一次德国留学见到的第一个德国大城市,从此结缘。没有计算过,但我在曼海姆住过的时间肯定远远超过莫扎特。
  不过,我的收获断然没有莫扎特大。我这里说的不是音乐。莫扎特在曼海姆认识了韦伯一家,并爱上了他家大女儿阿鸾西亚。红颜误国,当然也误音乐,沉浸阿鸾西亚的莫扎特流连曼海姆。得到母亲通报的父亲莱奥波德大怒。一心希望儿子在巴黎、伦敦或至少在柏林出人头地的父亲强烈反对莫扎特与韦伯家的友谊。五个月后,在父亲一连串严厉催促下,莫扎特一百个不情愿地跟着母亲前往巴黎求职,并于1778年3月23日到达巴黎。他在巴黎上演了芭蕾舞音乐《小玩物》,但仍然没找到工作,也卖不出作品。三个多月后,1778年7月3日晚上十点,莫扎特母亲突患疾病在巴黎去世。
  这一年莫扎特只有22岁。从没一个人出过门的他孤苦伶仃蜗居格里姆一套公寓中过了三个月,仍然求职无门。这时萨尔茨堡宫廷管风琴师去世,父亲让他回来抢这个职位,于是莫扎特无可奈何地离开巴黎回萨尔茨堡。这趟灰暗的旅程唯一的亮点,是他在慕尼黑再次遇见韦伯一家。1779年1月莫扎特回到萨尔茨堡,1月17日,还差10天满23岁的莫扎特获得宫廷管风琴师职位。这个4岁作曲、6岁成名、浪迹天涯无人赏识的神童,终于在故乡找到一份儿固定工作。
  但是,故乡萨尔茨堡其实是一座有眼无珠的城市。这不是我说的。莫扎特父亲去世那年海顿致信一位布拉格朋友谈到莫扎特:“布拉格应当留住这个珍贵的人,并付他重酬,否则历史会牢记我们亏待这位天才,后世会批评我们有眼无珠——被我们冷落的天才还少吗?我其实很愤慨仍然没有皇帝或国王给伟大的莫扎特一个固定职位。请您原谅我跑题,我是如此喜爱莫扎特。”
  这是海顿说的。
  莫扎特非常佩服巴赫。1782年莫扎特在维也纳结识皇家图书馆馆长斯韦滕,每次周日音乐会时他都让莫扎特在皇家图书馆看他在柏林收集的巴赫与亨德尔的乐谱,莫扎特深受震动,从此崇拜巴赫。罗西利茨说有次莫扎特去莱比锡,托马斯学校合唱队演唱巴赫赞美诗“为上主唱首新曲”,刚唱了几节莫扎特就惊呼:“这是什么音乐?”旁人都可看出他的灵魂在燃烧。合唱刚唱完,莫扎特高兴大喊:“深入骨髓!足为我师!”听说托马斯学校保存着巴赫所有的赞美诗,他大叫:“给我看!”因为没有总谱,莫扎特只看到巴赫的合唱曲谱。他兴奋地把所有曲谱摊在膝盖和旁边的椅子上,之后忘却世界,沉浸巴赫,良久起身要求给他复制一份,尤其是伟大的赋格《基督怜我》。
  没有巴赫,何来莫扎特?
  大师,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之后,莫扎特与大主教两次发生严重冲突,并被大主教厨师长阿尔科伯爵狠狠踢了一脚。
  这一脚,终于把一直跟大主教貌合神离的莫扎特踢出了体制。
  1781年7月8日,莫扎特再次辞职,并离开萨尔茨堡前往维也纳。这次辞职非常决绝,一生都在鼓动莫扎特离开萨尔茨堡游历世界的父亲莱奥波德却强烈反对莫扎特辞职离开萨尔茨堡,父子俩为此几乎翻脸。父亲写信严厉责备,莫扎特回信说:“你的来信没有一行我认得出是我父亲写的。不错,那是一个父亲写的,但不是我的父亲。”25岁的天才莫扎特冲天一怒,不顾跟上帝平级的父亲反对,砸烂铁饭碗前往奥匈帝国首都、世界音乐名城维也纳。不过,这位天才违背了“骑马找马”的职场规律,其结果也证明他父亲很有先见之明:莫扎特从此再也没找到固定工作,萨尔茨堡这个职位,成为莫扎特一生唯一的带薪工作。
  基督徒都相信,上帝每次关上一扇门,就会打开一扇窗。
  莫扎特是基督徒,所以他确实得到了那扇窗。
  而且是如此光辉灿烂的窗!
  莫扎特从此完全依靠音乐养活自己和家庭。维也纳自由的十年,让莫扎特成为欧洲古典乐派无法逾越的大师。   莫扎特是西方音乐史上第一位真正的自由作曲家。
  谁不热爱自由?
  看官须知,在那个年代欧洲艺术家地位很低,今天我们惊为天人、顶礼膜拜的古典音乐大师,当时只不过是王公贵族酒醉饭饱之后解闷儿消食的“俳优”,他们每天按时起床,戴上假发,面上傅粉,罩上制服,發个号码,混迹仆妇厨师。今之大师,古之所谓仆从者也,亨德尔和海顿,概莫能外,不仅没有创作自由,连人身自由都没有。莫扎特母亲死于异乡巴黎,就因为他父亲向萨尔茨堡大主教请假没获准。莱奥波德反对莫扎特辞职,是怕他养不活自己和老婆。他不知道,他儿子的冲天一怒,成为欧洲音乐史永远飘扬的自由大旗。
  让莫扎特音乐自由大旗猎猎作响的,是时代的东风。进入文艺复兴的欧洲高举“以人为本”,歌剧、器乐与协奏曲先后涌现,音乐家分工细化,教堂复调音乐不再一统天下,同时城市兴起,新兴的商人和手工业者都有钱请得起音乐家开音乐会,音乐家突然发现,没有教堂与王公宫廷他们也能活下去。同时出版业繁荣。印刷术产生前欧洲人写字用鹅毛蘸墨水,歌德席勒概莫能外。当时作曲家乐谱都是私人珍藏,通常只有一份儿。说来有趣,这也是莫扎特某些钢琴作品——尤其钢琴独奏——不太符合莫扎特水准的原因:这些曲子都是专门为某个朋友量身定做的,他们都希望拥有一部独一无二的莫扎特作品。因此,这些瑕疵非因莫扎特江郎才尽,而是他得照顾这些朋友的品位和钢琴演奏能力。然而,随着平民音乐会出现,市民对乐谱需求暴增,印刷乐谱出售不仅有稿费,音乐家还能打出名气,而以前,只能通过王公贵族和教堂的互相推荐。
  市场一出,等级倒塌。
  引领这场波澜壮阔音乐自由大潮的,即莫扎特。
  父亲莱奥波德引为骄傲的是穿王子衣服的神童莫扎特,其实那是他自己的理想幻象,并非天才莫扎特。莫扎特的理发师后来回忆:帮莫扎特打理头发非常困难,因为他从来无法坐稳10秒钟。这个小天才每时每刻都有灵感出现,然后就会立刻冲向桌子或钢琴,理发师只能手拿头绳跟着莫扎特满屋子乱跑。
  莫扎特成为欧洲音乐史第一位完全靠创作养活自己全家的自由音乐家,歌剧要记首功,他的《后宫诱逃》《魔笛》《唐璜》和《费加罗的婚礼》轰动市场,也为自己的创作自由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1786年5月1日,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在维也纳国家剧院首演。此乃莫扎特歌剧三杰作之一,意大利语脚本由彭特(Lorenzo da Ponte)根据法国戏剧家博马舍讽刺贵族的喜剧《费加罗三部曲》第二部改编,剧中聪明仆人戏弄愚蠢放荡的贵族老爷,令王公贵族大哗,皇帝约瑟夫二世只好亲自审查这部歌剧。该剧长达4小时,剧院经理安东尼奥尼告诉莫扎特:如果皇帝审查时打三个哈欠,你的歌剧就算玩儿完了。结果,皇帝只打了一个哈欠。审查通过!
  其实不止皇帝,这部伟大的歌剧连见多识广的演员们都被深深打动,彩排结束时他们居然集体对莫扎特欢呼“音乐大师!伟大的莫扎特万岁!”而首演时每首咏叹调都被要求第二次演唱,结果演出时间超出剧本一倍!
  《费加罗的婚礼》大火,让当时经济上已经捉襟见肘的莫扎特渡过难关。
  诚然,金钱不是人生的目标。
  但是,它是赢得自由的最有说服力的手段。
  于是,就进入那个所有读者都感兴趣的问题:莫扎特到底挣了多少钱?
  莫扎特在萨尔茨堡任职时年均收入450弗罗林,而在维也纳10年中最低年收入756弗罗林,最高年收入3725弗罗林,年均收入大约1900弗罗林。当时社会地位很高的宫廷秘书年薪1800弗罗林,大学教授1700弗罗林,小学教师才200弗罗林。就是说,莫扎特比大学教授都挣得多,工资超过在萨尔茨堡宫廷时的百分之四百。显然是成功的跳槽。
  那么,一个弗罗林值多少呢?
  1782年5月8日莫扎特致信父亲说,当年每个星期天都有12 场音乐会和 4 场夜场音乐会,而所有音乐会的目标是募捐两个弗罗林。两年后莫扎特在特拉特纳宫租房举行3场公开音乐会,174 名观众参加,最后获1000弗罗林。后来莫扎特又在面粉巷会堂举办著名的6场系列音乐会,超过150名听众参加捐赠。1782年7月,莫扎特的《后宫诱逃》演出两天收入1200古尔盾,虽然剧院还要分成,但明显莫扎特收入不菲。
  莫扎特曾对朋友说:“告诉你,我的唯一目标就是尽量挣钱,越多越好。除了健康,金钱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有些人用这句话证明莫扎特贪财。
  其实,金钱从来不是莫扎特的人生目标。
  拥有创作自由才是他的目标。
  作为证据,举一封新发现的莫扎特1790年秋天写给一位布拉格男爵的信:“如果我是有钱人,我就说:莫扎特,你来作曲,我出钱。但你要写自己喜欢的曲子,而且完全按照自己的风格。你必须写完才有钱,但只要你写出来,我就付钱,你不用像个旧货女商贩一样拖着作品在市场上到处兜售。”
  受过穷的人通常都不大方。为找到固定工作莫扎特踏遍欧洲,就是说,他穷过。
  但是,他却非常慷慨。
  莫扎特爱钱,不是因为他爱钱。
  他经常帮助到访的音乐家,请他们到自己家吃住。作为一个终生在途中的行者,他知道出门必须靠朋友。他还经常慷慨解囊。莫扎特曾两次到访莱比锡。1789年莫扎特去拜访普鲁士国王时第一次路过莱比锡,4月22日他为托马斯教堂演奏管风琴音乐会。托马斯学校合唱团为他演唱赞美诗,莫扎特说:“我们维也纳没有这么好的合唱团。”他非常喜欢其中一个男低音,避开旁人塞给他昂贵礼品。合唱团伴奏老钢琴师弹得不错,莫扎特说:“我要如何报答您的演奏呢?明天我就走了。”老钢琴师嗫嗫嚅嚅:“阁下,要我说的话,呃,阁下,我经常到这里演奏,您能不能,呃,给我一个塔勒?”莫扎特说:“一个塔勒?跟莫扎特见面才值一个塔勒?”他马上给了老人好几个杜卡特金币。老人简直吓到了:“阁下,呃,阁下……”莫扎特挥手说:“再见,再见。”然后转身走了。   当年5月8日他为庆祝复活节弥撒再次到莱比锡,12日晚上在货栈音乐厅开钢琴音乐会。结果当晚入场观众不多,免票入场的朋友占了一半。莫扎特不仅要付音乐厅租金,而且还要付工资给伴奏乐队,但他并没有受到影响,照常演奏。观众稀少的原因,是莫扎特遇到了来自莫扎特的竞争:当天晚上莱比錫另一家剧院上演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电影《莫扎特》中,幼年萨列里祷告:“上帝,使我成为伟大的作曲家,让我透过音乐赞美您的荣耀,让我自己也能因此得到荣耀。亲爱的上帝,使我闻名全世界,使我永垂不朽,我身亡之后,让所有人赞美我的音乐。为了回报,我愿意奉献我的贞洁、我的努力、我的谦卑、我每一刻的生命。阿门。”我不知道萨列里是否真说过这番话,但当时的欧洲,绝大多数音乐家,或者说全部,都抱着同样的思想献身教会。因为,在那个时代,离开教会,你什么都不是。1786年萨列里和莫扎特是维也纳美泉宫的同事。电影《莫扎特》说萨列里是“庸才”,其实他相当杰出,李斯特、贝多芬等都曾上过他的课。莫扎特跟萨列里也并非死敌,莫扎特逝世几周前还专邀萨列里一同去欣赏歌剧。
  那么,把莫扎特与萨列里区分开来的,是什么呢?
  是自由!
  萨列里得到高薪和地位,而莫扎特得到了自由。虽然这也许并非他的初衷,但是他得到了。
  自由即独立。
  独立于王公贵族,独立于教会。
  莫扎特爱金钱,不是因为莫扎特爱金钱。
  而是因为莫扎特爱自由。
  看官须知,人类历史上,个体独立地自由发展,正是开始于17世纪欧洲,此前大家都心甘情愿依附于王公贵族和教堂。因为,独立和自由有刚性前提:你得有钱才能自由。如果不是富二代,自由与独立,就得依靠自己去赚回来。莫扎特不是富二代。辞职到维也纳之后,他四处奔波教人钢琴,出卖作品。1782年7月16日他的歌剧《后宫诱逃》写成,歌词使用德语而非时髦的拉丁文或意大利文,奥匈帝国皇帝约瑟夫二世订购,维也纳首演,一炮而红,莫扎特财源滚滚,连遥远的意大利人都觉得莫扎特威胁到他们对歌剧的统治。约瑟夫二世听说后对莫扎特说:“我们的耳朵当不起这么激烈的音符啊,亲爱的莫扎特。”莫扎特说:“阁下,不多不少,正好!”约瑟夫大为满意。
  欧洲音乐到那时由意大利一统天下。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代表德意志音乐崛起,打破意大利音乐的统治,史称维也纳古典乐派。莫扎特的作品集中体现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大特点:主调和声,动机展开(为器乐大开方便之门)和主题旋律。初听莫扎特都觉简单易懂,因为旋律优美,但只有演奏者才知道这些作品技法精湛,格调高尚。莫扎特当然并不知道自己负有如此伟大的历史任务,但他确实激烈批评德国人对意大利歌唱家和意大利音乐口味的盲目崇拜,反对神化意大利歌手:“看意大利歌剧时,那么多高音在吼,在尖叫,一对肥胖的情侣在那里翻白眼,抛媚眼。那不是爱情,那是垃圾。”
  在自己作品中莫扎特最喜欢的是《克里特王伊多梅尼奥》和《唐璜》。艺术大师都不是自己作品最好的评判者,但莫扎特这两部作品确实充分展现了他的天才。喜歌剧《唐璜》穷尽了人类灵魂深处的所有角落:阴谋、无耻、信仰、爱情、希望,严厉审判人类的邪恶与堕落。莫扎特的评判是:“这部作品不是为维也纳人而写,而是为布拉格人而写,不过其实主要是为我和我的朋友而写。”因为这部千古名作居然不能在维也纳首演,而是1787年10月29日在布拉格首演的。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唐璜》序曲是开演前几个小时才完成的,乐队根本没排练,直接演奏,却赢得满堂彩,一夜而成经典,至今。这是莫扎特无与伦比的天才,也是音乐史上的奇迹!
  1782年8月4日,莫扎特在维也纳迎娶3年前在曼海姆认识的康斯坦泽·韦伯,阿鸾西亚的妹妹。
  伟大的音乐天才迎娶心上人。
  完美!
  其实并不。因为,莫扎特父亲、康斯坦泽的公公莱奥波德,不同意这门婚事。此时莫扎特母亲已经过世,但他并未事先征求父亲同意。单亲父亲莱奥波德像所有天才的父母一样,认为接近天才的人都是为了天才的钱,都会影响天才的创作……后来,他当然跟世上所有天才的父亲一样,也只能无奈地接受这门婚事,但父亲和姐姐跟莫扎特妻子康斯坦泽的关系一直并不融洽,莫扎特跟父亲和姐姐的通信由此急剧减少。
  一般而言,子女婚事,父母越反对,小夫妻感情就越好。我称之为“八飞魔咒”。莫扎特和康斯坦泽留传下无数热恋的情书,足证魔咒非虚。康斯坦泽不喜抛头露面,但有很多小故事证实他俩感情甚笃。
  比如他俩跟狗的故事。
  莫扎特太太康斯坦泽有条狗对她忠心耿耿。有天他俩在花园散步,康斯坦泽跟莫扎特说:你假装打我,它肯定咬你。莫扎特于是假打,没想到刚打一下皇帝约瑟夫从度假屋走出来看见了,大喊:“嗨,嗨嗨,刚结婚仨礼拜就打人啊!”莫扎特只好尴尬地向他解释原委,皇帝听完大笑,并说:你还记得瓦根塞吗?
  莫扎特6岁时被父亲带入维也纳皇帝弗朗茨一世(约瑟夫皇帝爷爷)宫廷演出,皇帝觉得莫扎特坐歪了,于是走过去把莫扎特扳正,结果6岁莫扎特犟着身子叫道:“不,您还是让宫廷乐队队长瓦根塞先生过来吧:他懂音乐!”莫扎特尴尬地笑着,约瑟夫接着说:“你还记得不?我有次拉小提琴,你坐在观众席前排一会儿叫:呸,这儿错了!一会又叫:好极了! ”
  康斯坦泽身体不好,有段时间病很重,但莫扎特按医嘱必须每天骑马锻炼。于是他改为每天五点出门骑马,以便康斯坦泽醒了就能马上看见他。莫扎特每天出门前一定给太太留纸条:“早安宝贝!希望你睡得很好,没做噩梦,也没起得太早。记得不要感冒,不要为佣人笨手笨脚发脾气!我大概点回来。”
  虽然公公莱奥波德不喜欢康斯坦泽,但其实她功劳并不比去世的婆婆差:她也给莫扎特生了6个孩子,但最后功劳确实没超过婆婆:只有两个儿子卡尔·托马斯和弗朗茨·克萨威·沃尔夫冈成人。顺便说一句,虽然弗朗茨后来也成了音乐家,但这俩儿子都无后代。   所以,世上并无莫扎特嫡血传人。莫扎特,遂成绝响。
  终生云游欧洲的莫扎特,是彻头彻尾的欧洲公民。
  此话怎讲?
  现在全世界都认为莫扎特是奥地利人,奥地利当然也大声这么说。其实从公安局户籍上说,莫扎特是神圣罗马帝国臣民。看官须知,萨尔茨堡从14世纪末就是独立的萨尔茨堡侯爵采邑大主教国,按天主教规矩直属罗马天主教皇圣座, 按世俗规矩隶属神圣罗马-德意志皇帝。莫扎特在世时统治西欧的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745—1765是弗朗茨一世,1765—1790是约瑟夫二世,1790—1792是莱奥波德二世,他们相当于咱们殷商时的周天子,莫扎特如果在朝当官儿,就算三朝元老。所以,莫扎特从生到死国籍属“萨尔茨堡采邑大主教侯国”,跟当时的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其实,按莫扎特自己的意见,他是“德国人”。1791年莫扎特去世时伦敦一家报纸称他为“深受欢迎的德国音乐家”。更重要的是,莫扎特自认“德意志人”。1782年8月17日他在信中说:“如果我亲爱的、我为之骄傲的祖国德意志国不要我,那么,以上帝的名义,法国或英国就会多一个聪明的德国人——这会让德国民族蒙羞。”
  不过,莫扎特说的“德意志”并非今天的德国,那时根本还没“德国”。“德意志”指的是当时多如牛毛的那些隶属神圣罗马帝国的说德语的小公侯国,版图包括今天的德国、波兰和一小块儿俄罗斯,就像秦始皇统一之前“中国”这块土地上的齐楚燕赵韩魏秦一样。今天的“德国”是1871年由德王威廉一世在铁血宰相俾斯麦辅佐下统一的,所以,德王威廉一世相当于德国的秦始皇。
  冲天一怒离开萨尔茨堡,莫扎特赢得了自由。《费加罗的婚礼》成功之后,莫扎特开始写作《安魂曲》。
  《安魂曲》是莫扎特可以当“棺材枕头”的伟大作品。关于《安魂曲》的创作,起码有一万个版本。其中内廷参事罗西利茨和莱夏德博士的版本充满戏剧性:
  莫扎特身体非常不好,大家都希望他休息,但莫扎特不干。他整日沉浸在自己的音乐幻想中, 他定是嗅到了死亡盘旋自己遗骨之上的气息。写《魔笛》时天才之火就经常烧得他虚脱,经常好几分钟都不省人事。因为身体虚弱,《魔笛》完成后头一年在维也纳演出上百场,但莫扎特只指挥了其中9场。有一天,莫扎特正沉浸于天才狂想之中,一辆马车来到他家门前,下来一个严肃公务员打扮的中年人,举止威严,莫扎特夫妇却都不认识。他进门后说:“我代表一个大人物,他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
  “好吧。他想让我干吗?”
  “一个他十分敬重、注定传世的人去世了,他想在每年忌日举行音乐会,想请您创作安魂曲。”这个人的神秘气息和厚重低音深深打动莫扎特,他表示同意。陌生人说:“您这就动笔吧。”这位大人物深谙音乐,“需要多长时间?”莫扎特回答:“4周。”陌生人问:“多少钱?”莫扎特信口说:“一百杜卡特金币。”陌生人根本没还价,拿出100个杜卡特放在桌子上就走了。莫扎特让人拿过笔墨和纸开始作曲。他的兴趣随着每一个音符倍增,他日以继夜地工作,健康很快恶化,经常失去意识趴到桌上。大家劝他减少工作,但都不见效。有天他要求太太康斯坦泽跟他一起坐马车去普拉特公园散心,一路上沉默不语,最后,他向太太坦承,他觉得这部曲子是为自己葬礼所作。他从此沉浸于这个念头不能自拔,疯狂作曲,就像拉斐尔为自己的葬礼创作油画《基督显圣》,并常常谈起订购这部作品的陌生人。
  这时,莱奥波德皇帝布拉格加冕日期临近,歌剧院经理想起需要一部新歌剧装点这一盛典,于是让莫扎特作曲。康斯坦泽和朋友们都很高兴:终于有件事儿能让莫扎特离开《安魂曲》了。这部歌剧就是梅塔斯塔齐奥建议莫扎特创作的《狄托的仁慈》。时间紧急,身体病弱的莫扎特面临抉择:要不交出一部平淡作品,要不主要部分很棒,附属部分一般。莫扎特选择了后者。莫扎特前往布拉格时仍未痊愈,但旅行依然对他健康有帮助,到布拉格后,莫扎特一忙起来就确实忘了《安魂曲》。然而,这不过回光返照。他返回维也纳时身体更加虚弱,却马不停蹄立即以加倍热情投入《安魂曲》。但是,四周时间已到,陌生人准时出现。莫扎特说:“很遗憾无法兑现承诺。”“我知道,”陌生人说,“您还需要多少时间?”莫扎特说:“4周——我越来越喜欢这部作品了:我现在写的远超出我的计划。”陌生人说:“太好了——那么您的酬劳也应当增加。这是一百杜卡特,我4周后再来。”莫扎特让人跟踪,但却被甩掉了。莫扎特更加坚信信使来自彼岸,被派来通知他的归期将近。他决定留下一部伟大作品,于是竭尽全力创作。莫扎特在创作后期经常昏迷,后来连续昏迷,但第二个4周到期前,《安魂曲》完成。他删除了梅塔斯塔齐奥为中间一幕所写的部分,剧情更加紧凑,情节更加有趣,在长度相仿的两幕中结束。他让咏叹调与宣叙调有序交叉,在第一幕结束时多个章节融汇,塑造了最伟大的第一幕结尾,超越《唐璜》第一幕著名的结尾。这正是莫扎特足以媲美莎士比亚的地方:在伟大、华美、恐怖、惊惧和震撼中展示沛莫能御的力量,令人汗毛直立,发上冲冠。
  交稿后,莫扎特就此长眠不醒。
  这是罗西利茨和莱夏德博士的版本,他俩发誓《安魂曲》是莫扎特独自完成的。
  其实,这只是传奇。
  真实版本如下:
  莫扎特去世前3个月一个男人送信要求订购一部《安魂曲》,问他稿费多少,什么时候能完成。信没署名,信使莫扎特夫妇都不认识,他说订购者要求匿名。莫扎特要价100杜卡特金币和4周。那人出门后很快就拿著100杜卡特回来了,其实莫扎特刚说了取稿付钱。信使补充说交稿时还有丰厚奖金,早几天晚几天没关系。莫扎特问乐曲写好后寄到哪里,那人说:“我会来取。您不用打听谁是购买者,您也打听不出来。其实他是谁跟您没啥关系:您没有任何风险。您只管努力作曲,您的勤奋一定会得到报酬。”神秘信使刺激了莫扎特的创作冲动。他马上动笔,但强烈的好奇心和艰苦工作对他虚弱的身体是双重冲击。没过几天,《狄托的仁慈》任务下达,莫扎特临出门时神秘信使出现询问进展,莫扎特说可能要推迟几周,如果旅行让他恢复健康,那从布拉格回来后他就会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创作。他让信使决定愿不愿意等。信使表示愿意。   从布拉格回来,莫扎特身体更加虚弱,却更加努力地创作《安魂曲》,太太康斯坦泽十分担心他的身体,想尽办法让他分神,但却完全无效。去普拉特公园散心时莫扎特向她坦承自感将要不久人世,他眼含热泪说,他已经得到了上帝的礼物,订购《安魂曲》的,就是死亡天使,而《安魂曲》即是为自己葬礼而作。为打消他这个可怕的念头,回家后康斯坦泽就拿走了《安魂曲》总谱。后来莫扎特健康状况好转,他的名作《共济会康塔塔大合唱》演出成功,莫扎特心情愉快,康斯坦泽再没理由不给他《安魂曲》,可他一动笔马上陷入忧郁,身体状况随之恶化。1791年9月30日莫扎特卧床不起,12月4日早上他要过《安魂曲》总谱,热泪盈眶看完悲伤告别:“汝诚为我作。”
  1791年12月5日(周一)凌晨将近一点,莫扎特在维也纳住所“皇帝小屋”去世,殁年未满 36岁。皇帝小屋直到19世纪中期还是糙米巷8号,今在维也纳步行街克恩滕大街19号斯台菲商场背面,墙上至今尚有莫扎特去世纪念牌。
  莫扎特当天停柩家里,第二天停柩斯台芬大教堂地下墓穴廊道中段耶稣十字架受难像祈祷室,来吊唁的只有亲朋好友。电影《莫扎特》说当天凄风苦雨,无人送至墓地,莫扎特孤苦伶仃躺在租来的棺木中滑入马克斯公墓尸身横陈的泥坑,画面凄惨。其实纯属文学创作。据维也纳天文台记载,当天干燥温和。当时维也纳也没有跟随灵柩下葬的习惯,而马克斯公墓足有4公里远,道路也远非今天这样平坦,所以,斯台芬大教堂葬礼结束,亲朋好友当然作鸟兽散。时至今日,维也纳市政府与州政府档案根本查不到莫扎特下葬到底在12月6日夜还是7日凌晨,仅知他入葬“普通简陋墓穴”,但也绝非万人坑乱葬岗。三年前(1788年8月)维也纳推行殡葬“约瑟夫改革”,所有坟墓都可标明死者,但不知为什么莫扎特墓并未立碑标明。莫扎特与妻子康斯坦泽关系很好,但海涅去世后他出身妓女的老婆经常去上坟,而莫扎特出身音乐世家的妻子第一次回到他墓前竟是17年之后。
  我没找到资料说明为什么。
  我们谁可以确认自己死了一定会有人去扫墓?
  因此,不要嘲笑海涅的太太是妓女。我们可能连妓女都不如。
  17年后遗孀康斯坦泽重新寻找莫扎特之墓,但只能依靠守墓人模糊的记忆,因此,具体哪个坟墓是莫扎特的,其实是靠猜的,跟找巴赫的墓差不多。区别仅在于,我们基本可以确认最后找到的确实是巴赫的墓,但却不能确认找到了莫扎特的墓。尽管如此,1859年这个“也许莫扎特之墓”前还是立了块儿纪念碑。纪念碑后来被维也纳市政府挪到中央公墓“音乐家荣誉墓群”,编号32-55,至今。守墓人库格勒非常不满,于是自己出资立了块儿莫扎特纪念牌,今天已成旅游景点。
  另外,莫扎特去世时,《安魂曲》其实并未完成,也无法交货。莫扎特太太只好请莫扎特学生、乐队指挥苏斯迈完成《安魂曲》, 她把莫扎特写字台上找到的几张写着音符的纸条也交给了他,不知道苏斯迈后来是否使用。苏斯迈完成后交给信使,确实也拿到了100杜卡特金币的奖金。这部作品在莱比锡BKH书店出售时附有苏斯迈一封信,对《安魂曲》爱好者弥足珍贵,全文翻译如下:
  莫扎特作品独一无二,我斗胆直言:绝大多数当代作曲家高不可攀,谁试图模仿,尤其是生拉硬扯地模仿,只能得乎狗尾续貂之下。
  我被选中完成《安魂曲》,原因是莫扎特太太深知他的作品不会湮灭。死亡阻止他完成《安魂曲》。她请求好几位大师完成这部作品,有些人没时间接手,有些人不愿意在莫扎特天才面前相形见绌。最后她找到我。众所周知,莫扎特去世前跟我一起演奏和演唱过已完成的《安魂曲》部分,还经常跟我谈论《安魂曲》的创作,告诉我管弦乐配器的理由。我深愿我的努力不是完全白费,而那些熟悉莫扎特的人也能找到一些永不磨灭的莫扎特痕迹。
  关于《安魂曲》(包括“上主垂怜”):“震怒之日”“主耶稣基督”,莫扎特写了4个声部,基础低音和音型完全来自莫扎特,不过,器乐部分他只给了一些动机,“震怒之日”最后一句“罪人从灰烬中复活”,莫扎特做的工作类似第一部分。从下面一句“复活接受审判”开始,“震怒之日”“圣哉经” “降福经” “羔羊经”完全为我所作:不过为保持作品统一,我斗胆在“上主垂怜”的赋格重复了诗句“和圣徒……
  苏斯迈 1800年9月8日,于维也纳
  《安魂曲》的订购者从未公开,维也纳知道的人也不多。斯塔德勒对其姓名一直保密。他是在维也纳新城拥有数个庄园的斯图帕赫伯爵。那个神秘的信使并非来自彼岸,但确实是个公务员。
  经多方研究,今天可以肯定的是,《安魂曲》总谱是莫扎特完成的,苏斯迈续写的并不多。苏斯迈完成《安魂曲》之后抄写两份,一份交给莱比锡BKH书店印刷,另一份由维也纳《安魂曲》首演使用。斯塔德勒说:“在这次演出时其实所有的演员都知道哪部分是莫扎特所写,哪部分是苏斯迈尔写的。”就像了解《红楼梦》的读者都知道哪些续本是谁所作一样。
  斯塔德勒说:“莫扎特在‘牺牲’之后的‘主’最后一句话是‘过去重现’,这非同寻常。莫扎特好像想告诉我们,他将前往上帝许诺给亚伯拉罕及其子孙的永生来世。” 他说莫扎特的“上主垂怜”动机来自亨德尔一部清唱剧,而《安魂曲》动机来自亨德尔的《卡罗琳皇后加冕赞歌》,莫扎特发展了这个动机并加入“上主垂怜”。其实这足够写两部《安魂曲》,但因為订购人只要一部,所以他把所有灵感倾注其中,铸成这部世界音乐辉煌巨作。欧洲音乐发烧友的私密享受之一就是对照聆听亨德尔的《卡罗琳皇后加冕赞歌》和莫扎特的《安魂曲》,他们会用心灵重走两位大师对合唱和音乐动机的不同展开之路,充满感恩之心五体投地拜倒在两位音乐大师脚下,根本不会去关心两部作品的孰先孰后。
  人类瑰宝,论什么孰先孰后,争什么国家民族?
  人类瑰宝,即属于人类。
  古语曰:人死如灯灭。
  但是,也要看是什么灯。
  像莫扎特如此明亮的灯,就灭得没这么快。   因为,单是他死亡的原因,就足够讨论一百年。毕竟,莫扎特殁年未满36岁,在中国要算“夭”。海顿死因很清楚,但莫扎特的死因,真的千奇百怪,棺早就盖了(而且根本都找不到了),但“论”却至今未定。验尸官定的死因是“出疹高烧”,但几乎没人信,之后就众说纷纭,还有些死因推测迹近走火入魔,如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医学专家简·赫希曼根据1791年10月7日莫扎特写给妻子康斯坦泽的一封信推断莫扎特死于食用未煮熟的含有旋毛虫包囊的猪肉,因为莫扎特写道:“你猜我闻到什么?猪排味!多么好闻!我要去吃,并祝你身体健康!”写完这封信45天后莫扎特离开人世,而旋毛虫病潜伏期一般是50天。在“莫扎特死因竞猜”这一世界狂欢活动中我们中国人也没有缺席。中国地质学家许靖华在三联书店出版《莫扎特的爱与死》,通过研究认为莫扎特爱上自己学生、有夫之妇玛达伦娜。许靖华认为此事被玛达伦娜丈夫霍夫德迈尔发觉,霍夫德迈尔要求莫扎特服毒自杀,换取玛达伦娜活命。于是,莫扎特服毒身亡。这个死因听起来匪夷所思,但却真是莫扎特生前唯一认可的死因。莫扎特生前多次说过有人给他下毒。莫扎特第一位传记作家弗朗茨·克萨韦尔·尼梅切克在传记中说,莫扎特去世前坐马车跟康斯坦泽去普拉特公园时对她说“肯定有人给我下毒”。天才死于小人投毒,这个剧本对于绝大多数读者而言不要太合理,所以,自从福曼的电影《莫扎特传》大卖,意大利作曲家萨列里遂被定为投毒凶手,流毒天下,至今被广泛津津有味传说。
  其实,至今并无确切证据证明莫扎特曾被下毒。
  此外还有个问题要澄清一下:莫扎特国际基金会现保存一个“莫扎特头盖骨”。1991年法国人类学家普奇根据这个头骨左侧太阳穴一处骨折得出结论:莫扎特可能摔倒头部受伤,并死于并发症。这个结论很符合莫扎特死前一年头疼厉害的记载。
  问题是,这个头骨是莫扎特的吗?看官须知,“莫扎特头盖骨”有好几个!还有学术论文就名为“莫扎特头盖骨找到啦!”不过至今无法确认哪个是真的。2006年1月专家进行DNA分析,对比检材来自萨尔茨堡莫扎特家族圣塞巴斯蒂安墓地,可莫扎特父亲莱奥波德却下葬另外一个墓地,所以,2006年1月公布的检验结果是:无法确认这个“莫扎特头盖骨”真伪。
  2000年我第一次前往维也纳,看到所有剧院和斯台芬大教堂前都有莫扎特打扮的人在卖音乐会门票,简直以为自己穿越回到18世纪末。海顿一语成谶:当年并没有特别善待莫扎特的故乡萨尔茨堡,现在自称“莫扎特之城”,而维也纳作为他久居之地也与有荣焉。1924年新发现的1034号小行星被命名为莫扎特星,1991新发现的一种矿物质被命名为莫扎蒂特。全世界有不计其数的莫扎特音乐节,最有名的当然是萨尔茨堡音乐节(1920年创始)和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周(1956年创始)。
  中国莫扎特迷要记住的是:萨尔茨堡有两个莫扎特故居,中国人熟知的是位于五谷巷的莫扎特出生故居。1841年成立的萨尔茨堡大教堂音乐协会与1870年成立的莫扎特协会于1880年合并成国际莫扎特基金会,它也在这栋房子办公。莫扎特协会创立时得到莫扎特夫人康斯坦泽的帮助,拥有190封莫扎特亲笔信,莫扎特国际基金会图书馆收藏关于莫扎特的书刊杂志等超过35000册,世界第一,还有大量莫扎特同时代画家创作的莫扎特画像,并拥有超过18000种音频和视频材料,1800部故事片、电视剧、歌剧演出、纪录片等。萨尔茨堡的两个莫扎特故居均归该基金会管理,旗下的莫扎特研究学院定期举办莫扎特研究会议并出版年鉴,1954年还开始出版莫扎特音乐全集。协会还拥有莫扎特协会音乐会大楼,1956年开始每年1月举办莫扎特音乐周,世界大乐团如维也纳爱乐乐团和马勒室内乐团前来演出莫扎特作品。1880年创立的莫扎特协会音乐大学学生创立了萨尔茨堡的两个乐队。
  备极哀荣。
  莫扎特活着时可没有如此的荣耀。
  莫扎特毫无疑问是他那个世纪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而且,莫扎特知道!在1778年2月7日信中他坦承:“我穷尽了作曲的全部秘密。”就像应当获得N个诺贝尔奖的爱因斯坦一样,莫扎特可以凭任意一曲进入音乐史。然而,他却兼而有之,出类拔萃。
  这才是天才。
  其他都是勤奋。今天小孩学钢琴学小提琴,父母天天唠叨的就是“人家”练习如何如何勤奋。人世绝大部分成功固然依赖勤奋,但真正的天才并不。至少在音乐领域。在音乐里,勤奋经常扼杀天才。这并不意味着莫扎特不勤奋。斯塔德勒整理莫扎特音乐遗产时说:“我看到少年莫扎特多么勤奋。他不仅记下他自己的原创灵感,而且也记下其他大师打动他的东西,用在自己后来的作品中。”
  很多人认为莫扎特作曲不费吹灰之力。其实,莫扎特只是不喜欢坐在屋里作曲,他的作品经常是被迫开写,但一旦开始,他确实是个快手。莫扎特作曲快,是有原因的。大莫扎特749岁的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说过,他的文章灵感来自马上、枕上、厕上。莫扎特虽然肯定不知道欧阳修,但作曲构思却颇有欧阳修之风。他跟太太康斯坦泽外出旅行看到美丽风景时都会十分开心地开始哼曲调,最后大喊:“能写下来就好了!”康斯坦泽说:这有什么难吗?莫扎特说:“是啊,按乐谱规则——当然不难!我们总是必须坐在小房间里才能完成我们的工作!”
  问题是他不喜欢枯坐小房间。
  在旅行马车上,一旦音乐灵感降临,他马上就在大脑中围绕这个灵感作曲,经常会不由自主地哼出声儿来,有时情不自禁还会放声高唱,如果这时打扰他会发火。因此,莫扎特作曲一般不守着钢琴。他先在脑子里把整部乐曲作成,然后在脑子里反复吟唱修改,直到有人催稿才坐下来作曲。为记下灵感,莫扎特主要依靠大脑,但也随身带着小活页本。这些记载着灵感的活頁本被保存在皮囊里,等于他的旅行音乐日志。他留下许多乐稿,很多只开了个头,这并非江郎才尽,而是因为无人订货。没人逼着,莫扎特就懒得动笔。顺便说下:贝多芬作曲亦颇有欧阳修之风,他跟莫扎特的区别只是他没有老婆。有个人在维也纳下榻一家旅馆,意外发现贝多芬经常来此吃饭。贝多芬经常一个人散步,吃饭时一坐下来就摸张纸把散步时的灵感记下来,经常还边记边哼。店小二都知道这时不能打扰贝多芬。这个人亲见贝多芬有次边记边热泪盈眶。还有一次贝多芬记了很长时间,贝多芬一个朋友正好坐在这位旅客旁边,他耳语道:“他今天准是爬了不止一座山,满载而归。他在外面乱跑的时间越长,我们听到新作的希望就越大。”   莫扎特博采德、奥、意、法、英诸国音乐精华,完美结合古典音乐的缜密、庄重和厚重与新音乐的魅惑和妩媚,风格典雅,情真意切,足以并肩巴赫、亨德尔、格鲁格、海顿和贝多芬。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师中海顿最年长,比莫扎特大 24 岁,比贝多芬大 38 岁,是莫扎特与贝多芬的父执。莫扎特比贝多芬大 14 岁,算兄长。俩人不算正式的师兄弟,但贝多芬的《第一交响乐》中可以看到莫扎特潇洒的身影。
  虽未正式拜师,但莫扎特对一心扶掖自己的海顿向以师礼待之。他送朋友都是一部钢琴独奏,可却将自己最好的四重奏全部献给了海顿,6部!这6部四重奏是莫扎特最好的四重奏,也是全世界最好的四重奏。它们是莫扎特向海顿的致敬:“这是我欠海顿的,因为他将四重奏秘钥授我。”四重奏是器乐,一般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组成,每件乐器出任一个声部。音乐发烧友都认为弦乐四重奏是最清纯的音乐,纯粹而美丽,因此弦乐四重奏对作曲家也是一种挑战,重要的作曲家几乎都写过。完美的弦乐四重奏需要4位演奏者精妙默契,所以通常都是专业乐手长期组合,很少临时凑队,更不用说由业余演奏者临时组合了。
  维也纳古典乐派中,写弦乐四重奏最多的是老师海顿,共74部,莫扎特有26部,贝多芬有16部。然而,四重奏代表作是莫扎特献给海顿的这6部。它们惊世骇俗,问世之路也相当坎坷。完稿后莫扎特寄给维也纳阿塔利亚出版公司,结果被退回,回信说“显然印错了”。原来编辑把那些不合旧规的和弦与不谐和音看成印刷错误。维也纳一位侯爵让乐队演奏这6部四重奏,结果在演奏时不停地喊:“这儿错了。那儿也错了!”最后乐队只好把乐谱给他,证明自己是按谱演奏。结局非常喜感:侯爵大怒,当场手撕全部乐谱!
  莫扎特如此尊敬海顿,事出有因。1785年莫扎特父亲莱奥波德最后一次到维也纳看望儿子,谈起儿子很担心,刚收到莫扎特6部四重奏的海顿说:“以上帝的名义发誓,我觉得您儿子是全世界最伟大的音乐家。我听过他的音乐。他具有细致入微的品位,作曲炉火纯青。他的处境马上会改善,而且是向最好的方向。”这是莱奥波德最后一次到维也纳看望儿子,1787年5月28日他在萨尔茨堡去世,与海顿的这段话,简直可以看作他的托孤。
  海顿显然是个靠得住的托孤之人。就在莫扎特父亲去世这一年,一个布拉格朋友写信求海顿给自己的剧院写部歌剧,海顿回信:“您希望我给您写一部喜歌剧?我非常愿意给您写一部专属于您的声乐作品。不过,如果要在布拉格的剧院上演,那就碍难从命,因为我的歌剧都为我们剧院度身定制,离开效果就会打折。如果我有幸专为贵院创作新剧本,那就另当别论。不过即使如此,我也得奓着胆子,因为伟大的莫扎特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我可保证,莫扎特这些无法模仿的作品会烙印每一个音乐爱好者——尤其是高尚爱好者——的理性和感知,并深刻他们的灵魂。世界每个民族都将争先恐后拥有这样的珍宝。”
  《唐璜》在维也纳上演时有位侯爵带人观看,包括海顿。之后大家讨论热烈,都认为《唐璜》是天才之作,不过你认为作品内容太丰富,我认为音乐很混乱,他认为音乐性不强,第四个人认为风格不统一,七嘴八舌,不一而足……最后大家请海顿老爹发表意见。海顿像往常一样低调:“我不能代大家一锤定音。不过我知道,现在全世界最优秀的作曲家是莫扎特。”全场静默。后来斯塔德勒评论《安魂曲》时说:“我经常听海顿说:即使莫扎特只写了小提琴五重奏和《安魂曲》,他也已经不朽了。”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海顿。世界上最可贵的珍惜就是英雄相惜。莫扎特与海顿的亦师亦友可用一个小故事说明:莫扎特写过特别难的《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按乐谱两手分弹两端琴键时,弹奏者还需要同时弹奏中间的一个琴键。据说他和海顿打赌看谁能弹出这段曲子,海顿试弹后放弃了,因为确实不可能。
  轮到莫扎特了。当那个音符出现时,莫扎特弯腰用鼻子按下了琴键!
  不过,莫扎特最喜欢的音乐家是亨德尔。斯塔德勒整理莫扎特音乐遗产时发现他仔细研究过亨德尔。莫扎特说:“亨德尔知道如何制造伟大的效果——只要他愿意,他就像一道霹雳从天而降。”斯塔德勒认为莫扎特《安魂曲》的动机和《垂怜经》模仿了亨德尔。莫扎特不仅喜欢亨德尔所有的合唱,而且喜欢他的咏叹调和独唱,他说:“即使亨德尔偶尔跟他同代人一样敷衍作曲,他的音乐仍然充满亮点。”在《唐璜》总谱中莫扎特在一首咏叹调边沿标明这是亨德尔风格,正式演出时这个边注被抹去。巴赫曾说:“如果我不是巴赫,我愿生为亨德尔。”莫扎特听说大叫道:“诚然!如果我有资格说话,这也是我想说的!”
  莫扎特是世界音乐史上的大天才,这句话没人会有意见。问题是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莫扎特的天才到底有多“大”。
  这事儿,就得从他的名字说起了。
  1756年1月28日,刚问世的莫扎特参加洗礼,拉丁文洗礼名“约翰内斯·克里索斯托穆斯·沃尔夫冈古斯·特奥菲鲁斯·莫扎特”(Johannes Chrysostomus Wolfgangus Theophilus Mozart)。现在想跟莫扎特套近乎的人都管他叫阿玛德乌斯,如同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盛行过的“我的朋友胡适之”,其实,莫扎特从不喜欢“阿玛德乌斯”这个“昵称”,莫扎特拉丁文名字正式使用只出现过一次,而那个时候他已经不在了——维也纳市政府1791年12月5日莫扎特尸体仵作文件。莫扎特后期写信签名都用“沃尔夫冈·阿玛德”,因此,按莫扎特自己意见,虽然他很喜欢“上主垂怜”,但他肯定不会选“阿玛德乌斯”這个拉丁字。相比之下,他更偏爱同义法文字“阿玛德”。
  莫扎特一辈子自称都用德文名“沃尔夫冈”(Wolfgang),成年后他签字喜用德法文混用的沃尔夫冈·阿玛德·莫扎特(Wolfgang Amadé Mozart),或干脆用德文“沃尔夫冈·莫扎特”(Wolfgang Mozart)。
  简言之,奥地利人喜欢直接称莫扎特为“阿玛德乌斯”(Amadeus),这个词的拉丁文是“特奥菲鲁斯”(Theophilus),德文是“Gottlieb”,意大利文是“Amadeo”,法文是“Amadé”(阿玛德),虽然略有差异,但其意思相同:   上主垂怜(Amadeus)!
  这个字意为“上帝宠爱”。莫扎特4岁作曲,7岁写出第一部交响曲,12岁写出第一部歌剧,乐谱几无修改,下笔千行,一气呵成,断然是世界音乐史上绝无仅有的那个真正得到上帝宠爱的大天才。正如萨列里所说:莫扎特独享上帝宠爱,音乐是上帝写好后放在他脑袋里的,他只需要写下来,然后出来收获赞美就好了。这正是莫扎特作曲的实际过程,在一封新近发现的莫扎特1790年秋致一位布拉格男爵的信中莫扎特自陈:“如果灵感来临,我坐在马车里旅行,或在一顿美味午餐后散步,或躺床上还未入睡,这时灵感就会抱团而来:它们来自何处与怎么来的,我完全不知。我会记住那些我喜欢的灵感,有时候(就像我告诉过您一样)我会哼唱它们。当我的记忆熟悉这些灵感之后,我就渐渐把这团面炮制成酥皮馅饼,按照对位法,针对每件乐器的天然和特性。这个过程中我会十分兴奋,如果没人干扰我,我的思路会更加开阔,向前发展,逐步清晰,直到整部乐曲在我大脑中完成,这时,无论它有多长和多宏伟,我都能在脑子里一目了然,就像一幅油画的全景,或一个美丽的身影,一览无余。我在想象中听见的是整体乐曲,并非后来大家听到的那样一个音节接一个音节。这是我的音乐盛宴!发现的乐趣与创作本身在我内心孕育成为一个美丽的梦。但是,听见乐曲整体,是这个过程中最美好的时刻。我一旦领会就不会忘记,而这正是上帝赋予我最伟大的天赋。这之后我才开始写作,这时我只需要打开我大脑上的盖子,把刚才装进去的东西再取出来即可。因为乐曲在我大脑中已经完成,所以把它写到纸上就不费吹灰之力了。这时我也不怕打扰,身边发生什么都不能影响我作曲,我可以边作曲边跟鸡鹅聊天。可是,如果您问我作品中的莫扎特风格来自何方,为什么与其他作曲家的风格完全不一样,我完全无法解释。它就像我的鼻子一样,按照它的弯曲和长度,它就是莫扎特的鼻子,跟其他鼻子完全不一樣。我并没有刻意寻找独创性,但却无法向您解释我的独创性来自何处。”
  基督教徒都相信,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其实,人人从来不平等。从来就没有平等过,无论门户、阶级、贫富、颜值,还是才华。
  岂止不平等,简直沟壑千丈,咫尺天涯。
  萨列里是对的,莫扎特的创作过程根本超越任何理解力,他只是写出脑中的音乐,一页接一页,如同上主亲自听写,乐谱既成,差一个音符完美崩塌,少一个音节结构瓦解,正如宋玉《登徒子好色赋》里的邻家美女:“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浑然天成,鬼斧神工!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
  莫扎特在一次旅行中住进一个上等人家,主人的儿子后来成为著名音乐家,当时刚13岁,弹得一手好钢琴。他问莫扎特“阁下能告诉我怎么开始作曲吗?我现在很想作曲”。“莫扎特说:“哥们儿,那您还得等几年。”小孩问:“可您4岁就开始作曲了啊!”莫扎特回答说:“对啊。可我从没问过人家我要怎样开始啊——如果你脑子有了乐曲动机,它就会折磨你、压迫你,你将不写不快。你根本用不着问怎样开始。”小孩很失望:“您就不能推荐一本作曲入门书吗?”莫扎特摸摸小孩的脸说:“您看,问得又不对了。您要用耳朵、大脑和心,这里才是您的学校。如果这些地方搞对了,那就如上帝所愿拿起笔来,然后在纸上写——写完再去找个正确的人问对不对,或者要怎么改。”
  因此,在莫扎特这里,不是他想作曲。
  想作曲的是上帝。
  莫扎特对自己的天才要求非常高,常对自己的作品大加砍削。有次他修改一首咏叹调后大家听了都觉删得很可惜,莫扎特说:“如果是钢琴演奏,这几段可以保留,但作为戏剧就必须删掉。我作曲时太自得其乐,写得太长。”莫扎特很欢迎批评指正,但非常不喜欢批评他的天才和幻想过于激烈,而这正是大家批评他最多的地方。问题是,没有天才和幻想,莫扎特还是莫扎特吗?莫扎特最不能忍受的是平庸,他听了一首平庸曲子后会说:“空无一物啊!”
  于基督徒而言,莫扎特的音乐即上帝天籁。我非基督徒,音乐更是一知半解,但透过五线谱铁栏里莫扎特笔下音符的落英缤纷,我看到了宇宙纯粹的美。因此,萨列里才会感叹:你身上的光芒,照亮我前面的路,也让我看到身后无尽的黑暗。
  只有天空才是他的极限。其实,天空也并非极限。因为,天空住着怜爱他的上主。
  然而,天才却并不等于幸福。其实,天才经常等于痛苦。莫扎特是典型的天才:热爱生活、充满诗意、情感丰富。他经常毫无心机地开怀大笑,他的眼神中有灵动单纯的光芒,他天真善良,兴高采烈,易受感动,爱掉眼泪。当年神童莫扎特进入奥地利皇宫演奏,上台阶时摔了一跤,一位小公主上前扶他起来,莫神童当场耍嘴贱:“你会嫁给我吗?”
  30年后,莫扎特去世两年,当年的小公主在巴黎走上断头台,血祭法国大革命。
  玛丽·安东尼。
  39年前,我入读“文革”后刚恢复招生的四川外语学院法德系。那时基本没电视,大学生主要娱乐工具是收音机,于是天天开着,有天突然听到一首曲子,年少的我不禁心情飞扬几至手舞足蹈,头顶上360天不见太阳的重庆天空,顿时也明媚起来。
  但却30多年并不知道这首曲子的名字,偶尔听到时心情愉悦:见到熟人了!直到写这篇文章才找到这个熟人:《G大调小夜曲,K 525》。
  作者莫扎特。
  所以,即使你不知道莫扎特,其实你也知道莫扎特。
  固然血脉与尸骨荡然无存,但莫扎特在他的音符中永垂不朽!
  好嘛,啥子是小夜曲?
  小夜曲就是爱情歌曲,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顾名思义,是黄昏凌晨唱的。咱们在西方油画中看见骑士在心爱的人窗下弹着曼陀林唱的,就是小夜曲。中国家喻户晓的舒伯特那首歌“我的歌声,穿过黑夜,轻轻向你飞去”,即小夜曲。那时追求美女,第一步是唱小夜曲,要唱得口干舌燥才可能看见美女真身,请吃饭K歌什么的,更要唱很多很多天之后才有可能。
  那时,不会唱歌的人铁定追不到美女。
  后来才有了无歌词的小夜曲,伴奏部往往模仿拨弦乐器。海顿的《F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就是典型的器乐小夜曲,因此他的这部四重奏也被称为“小夜曲四重奏”。
  莫扎特的G大调小夜曲1787 年8月24日完成于维也纳,并时髦地用德文标注“Eine Kleine Nachtmusik”(一首小小的夜曲),问世即成小夜曲翘楚,最早为弦乐合奏,后改编为弦乐四重奏和五重奏,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弦乐四重奏,本有5个乐章,后第5乐章失传,现存4个乐章。全曲充满青春气息,活泼流畅,节奏鲜明,华丽妩媚,充满激情活力,如空山凌晨,清涧飞溢,如陈酿老茶,醇厚浓香,是莫扎特音乐精华,更是欣赏莫扎特入门教程。莫扎特音乐爱好者最爱不一,但好像没见过不喜欢这首小夜曲的论者。
  百听不厌。
  记得莫奈的话吗?
  心中的太阳高高升起!
  每当心情低落、坐困愁城、孤苦伶仃,不妨来一曲《G大调小夜曲》。
  真不用什么发烧级音响。单纯听音乐。
  从第一个音符开始:
  “心中的太阳高高升起!”
  (2017年3月8日第13稿
  毕于北京转角居)
  责任编辑 洪清波
其他文献
16岁的他年少轻狂,目空一切,常在学校惹是生非,父亲为此没少批评他。为了让他彻底和那些小混混断绝联系,父亲连着给他换了三个学校,但这些都无济于事。   有一天,父亲从一个在货轮上做水手的朋友口中得知,朋友将从墨西哥启航,横穿大西洋,前往欧洲和非洲。父亲便请求水手带上他不争气的儿子去闯世界,改改劣性。他最终搭乘父亲朋友的货轮离开了家乡。   在橫渡大西洋的时候,浩瀚的大海和星罗棋布美的让人窒息的
核心提示: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什么样的儿童早期教育带入21世纪?在浙江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筹备召开全省学前教育工作会议前夕,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发起组织了一次省内专家座谈会,共商学前教育发展大计。    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学前教育价值透视   ——在当今世界,政府的提倡和支持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最重要保障。    田正平(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前教育有没有价值
我,一个又圆又胖的小土豆,今天离开土地妈妈的怀抱,被带入了菜市场,一个手挎篮子的妇女走了过来,我被她放进篮子里,带进她家的院子里。   农妇把我放在一棵大树下,我东瞧瞧,西看看,正好奇地打量著周围的环境时,一只母鸡摇摇摆摆地向我走来,她眨巴着眼睛盯着我看了好一会儿,我被她看得浑身不自在。这时,她突然抱起我,飞奔向她的鸡窝,小心翼翼地把我放在一堆鸡蛋里,然后一屁股坐下来孵起蛋来。我这才恍然大悟,难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瓦尔特·米歇尔曾经在一群幼儿身上做过一个有趣实验:他给每个孩子发一块软糖,然后说他有事要离开一会,希望孩子们都不要吃掉那块软糖,他允诺说:“( )你们能将这块软糖留到我办完事回来,我( )再奖励给你们两块软糖。”他出去了,寂寞的孩子们守着那块诱人的软糖等呀等。终于有人熬不住,吃掉了那块软糖。接着,又有人做了同样的事……20分钟后,他回来了。他履行诺言,奖励没有吃掉糖的孩子每人两块
1805年《英雄交响曲》大获成功,贝多芬乘兴开写《第五交响曲》,但完成第一乐章后突然停止。因为,1806年在里希诺夫斯基格拉茨夏宫认识的奥佩斯多夫伯爵现在要组建一支乐队,掏钱请贝多芬为他作曲。这次贝多芬非常积极,其原因却是里希诺夫斯基侯爵。此前贝多芬与自己最大的金主里希诺夫斯基关系就日见疏远,因为,在侯爵眼中,贝多芬再“英雄”,也只是自己的一个奴仆。1806年贝多芬留宿克拉洛韦城堡(捷克赫拉德茨)
“弥补”的历史  1949年4月24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先遣部队渡过长江,占领中华民国的首府南京,旋即进入国民政府的总统府,宣告了一个旧政权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在这个历史交替的时刻,坐落在南京的总统府里到底发生了一些什么事,南京到底是如何解放的?长期以来,众说纷纭。  第一,有人问1949年4月24日凌晨解放军进入南京城时,有没有随行记者拍照。回答是,随行的新华社记者邹健东不在这支队
葛小宝踮起脚,视线竭力越过朱家亲属头顶,望向拱门深处十来米远的焚尸炉。  朱红描金的棺材已滑进炉膛,前人棺木焚余的炭块在淡白灰烬中眨眼。司炉哑着嗓子喊一声:“告别!”  炉门从上落下,将朱家孃孃与这世界隔开了。  小宝低吟一声:“孃孃,再会!”话音未落,焚尸炉门向上回升,氧气涌进去,但见大火团从棺木四周腾起,地狱之火发出低沉轰鸣。一股灼热微尘,溅向观礼的活人……  葛小宝没有眼泪。朱家孃孃享年九十
[摘要]全纳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潮正冲击着我国的学前教育,学前全纳教育呼唤全纳性幼儿园教师。随机抽取重庆市37所幼儿园235名教师作为被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幼儿园教师的全纳教育素养,结果表明:重庆市幼儿园教师全纳教育整体素养较差:不同年龄教师全纳教育素养无显著差异;学历是影响教师全纳教育素养的重要因素,本科学历教师的全纳教育素养最高;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公办与民办幼儿园以及主城区与县镇幼儿园教师
摘要 研究者运用访谈法探究4-6岁幼儿的心理压力源问题,结果发现:(1)使幼儿产生心理压力的事件时有发生,其中“父母惩罚责骂”“父母争执”和“同伴排斥”居前三位。(2)幼儿的心理压力主要源于父母、教师与保育员、教学、环境适应与社会文化、同伴关系以及生理等六个方面。(3)教师、家长、幼儿之间对造成幼儿心理压力的事件的看法存在一定差异。  关键词 4-6岁幼儿;心理压力;压力源  中图分类号 G610
我们走进  松山湖的秋天  婆婆给我一支鱼竿  绿绿的树枝  青青的长藤  我绑上葡萄和花朵  葡萄钓鱼  花儿钓蝴蝶  舅舅问我  鱼在水里蝴蝶在空中  怎么钓?  哼,舅舅不懂  我要钓  会飞的鱼  会游泳的蝴蝶  (指導老师:冼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