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杨村彬与京剧《海港》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enthers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父亲杨村彬(1911年7月—1989年11月)一辈子献身艺术,喜爱歌德的名句:“浮生若梦,艺术千秋!”他弘扬民族文化,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不断探索中国话剧民族化,创作、编导了许多观众欢迎的好戏,教育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
  1964年初,父亲刚为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导演了3部参加华东话剧汇演的话剧《叶尔绍夫兄弟》《年青的一代》《一家人》,还为上海戏曲学校京剧毕业班导演了周总理指定的出国剧目《杨门女将》。这时上海市领导下达任务,要父亲参与把淮剧《海港的早晨》改编为京剧的编导工作。父亲抱着极大的热情,马不停蹄地投入新的工作。京剧《海港早晨》于一年后在上海正式公演,但父亲被“四人帮”调离剧组,此后这出京剧《海港早晨》被改名为《海港》,成为“文革”时期八个样板戏之一。父亲在剧组这一年多的时日里遇到了他几十年导演生涯中从未遇见的困难、困惑。父亲到底经历了什么?近日从父亲亲笔写下的文字和其他人的回忆中,大致还原了历史真相,现整理摘录如下——作者
  “客人”决定让上海京剧院把淮剧
  《海港的早晨》改编成京剧
  1964年初,江青插手上海的京剧现代戏创作,以需要一出写工人题材的戏为由,决定让上海京剧院把淮剧《海港的早晨》改编成京剧。为保密起见,当时一律称江青为“客人”,剧组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石西民和市文化局局长李太成直接领导,并决定让我父亲立即参加《海港早晨》(后更名《海港》)剧组的编导工作,京剧演员童芷苓担任主角。
  剧组刚成立时,江青曾经到组,她以“一个中央的普通工作人员”自我介绍后,提出几点意见:一是点名让小王桂卿饰队长刘大江;二是要求排得像京戏,她说:“不要话剧加唱,要排得像京戏。”“在北京我会请老艺人老观众鉴定,他们认可像京戏,这才算成。”当时父亲和剧组成员对江青的话信以为真,大家感到肩负重大使命,满怀激情地投入工作。父亲首先与编剧李晓民和主演童芷苓等一同到上海港码头下生活,并帮助修改剧本。
  京剧演员艾世菊曾回忆:“作为创排京剧现代戏最早的导演,村彬先生自然也遇到了许多难题。杨先生来到剧组后,先不忙于排戏,他带领所有的演员下生活,到上港三区与码头工人师傅们吃住在一起,共同生活了3个多月。下生活期间,他要求演员们充分地接触生活,演仓库保管员的去管仓库,演搬运工的到货场搬货……在此基础上,杨先生又要求演员通过排小品的形式,进一步把握一些重点感情戏中人物的心理。这对于京剧演员来说,真是开天辟地头一遭,但在杨先生的指点和启发下,大家还是艰难地迈出了第一步,开始从传统古装中跳出来,初步把握了角色的脉搏。”
  在下生活的过程中,父亲感到原淮剧剧本存在不足。他认为:“首先在剧本方面:淮剧原作反映码头工人生活,题材应该肯定,也有个别场次和唱段是可取的,但生活基础薄弱,反面人物突出,正面人物比较概念化。原作中书记这一人物在戏已演过一大半才出场,只作为一个评判员,完全游离矛盾斗争之外;相反,那个转变的小青年却成为全剧的主轴,人们都围绕着他转。大家认为这是很大的缺陷,必须千方百计设法加强书记的戏,削弱小青年的戏。为达到这个目的,我们请教码头工人,把书记这个主要人物推到矛盾斗争第一位,推到中心事件上来。设计了迎风暴战台风,书记亲临前线组织抢险的场面;强调了她对工作认真负责和群众一起深夜翻仓的场面;设计了午夜至天亮时光书记内心煎熬的场景;她发动群众查事故的场面以及书记和群众一起在狂风恶浪中深夜追舟,挽回损失的场面等等,丰富和提高了剧本的基本构思。
  “其次,在演出方面,为了表现码头工人劳动的豪迈,同时为了使传统的京剧表演能为表现当代生活服务,我与剧组同志们煞费苦心地尽量从生活出发,有选择地继承发扬京剧艺术中的优良传统表现手法。我们在与码头工人三同生活中,提炼出一些把劳动和京戏表演程式相结合的动作作为全剧表演上的基调。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如利用‘搭肩布’替代京剧中龙套挥舞的旗帜,发展出美化劳动的舞蹈动作,在战台风和深夜翻仓中,对表现码头工人的豪情壮志都起了积极作用;此外在处理书记战台风中分配任务,深夜追舟和小青年悔悟等场面时,都采用了传统京剧中虚实结合,不局限于时间、空间限制的表现方法等等,都在力求使古老京戏的优良传统能为表现现代题材服务。”
  彩排获赞,但“客人”要求:
  作为秘密武器再“加工”
  经过剧组全体成员的努力,京剧《海港》终于有了雏形,“客人”曾经看过3场戏的连排,她没有提出任何具体意见,尤其没有提出任何不同意见。5月初更名《海港早晨》的京剧正式彩排,受到热烈欢迎,掌声不绝。剧组正准备参加6月的全国京剧现代戏汇演,传来“客人”的意见:带去内部征求意见,不参加汇演。由江青指定的上海赴京观摩团团长张春桥说:“《海港早晨》虽经彩排,观众反响不错,但是‘客人’还没有看过,这次不能拿出来,可以作为秘密武器‘加工’,将来再拿出来。”剧组得到这些指令就继续排练加工提高,准备赴京。
  6月下旬京剧《海港早晨》在北京军区礼堂彩排,请了北京京剧界的同行、专家和军区指战员来观看,以征求他们的意见。拟请“客人”前来审查,但在开演前传来消息:“客人”有别的事,不能来看了,由张春桥同志审看。在礼堂内演出时反响热烈,多次鼓掌,但领导还是要求再修改。
  在接下来的7个月里,剧组回到上海继续下生活,修改剧本,排戏,再改,反反复复排练、修改,很不顺利。父亲在《海港》剧组这一年多的时日里遇到了他几十年导演生涯从未遇见的困难。例如:
  父亲在一开始接受改编导演这个戏的任务,请教码头工人时,老师傅就已经提出“我们码头从来没有女书记,女书记做这项工作不方便,不合适!”等问题,根据这些,父亲与主创人员提出了修改意见,江青开始推托说:排演时间短促,不允许改动人物和情节。后来父亲有较长时间到码头和工人三同生活,老师傅们提供了不少过去和现在码头工人革命斗争的英雄事迹。据此,主创人员曾设想把女书记换成男性,对主要人物和基本事件作较大改动,但遭到江青的坚决否定,并一再重申:不准改动原作。这样,为了减轻这个女书记存在的不合理性,也为了削弱那个小青工反面形象的突出,父亲和编剧从生活出发设计了一个安心工作、有所创造发明的先进女青年形象,没想到,这竟使江青十分恼怒,下令恢复到原作,并气势汹汹地申斥:“我不是说过不许改动?为什么还要改动?!”当时剧组人员实在摸不透江青的意图。粉碎“四人帮”后才明白江青之一眼看中這个戏就是看中戏里有个女书记,她要“女人当权”,要做当代的吕后和武则天,无耻地叫嚣“到共产主义还有女皇”。   和前一问题同一性质,是有关剧中队长这一人物的问题。父亲认为:他工作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只是在做思想工作时比较粗糙,有些简单化。这样就更加造成那个散包小青年迟迟不肯改正错误,尤其也更加衬托出书记工作中的复杂性。书记既要耐心做好小青工的思想工作,也还要帮助这位队长端正工作方式方法,这在塑造书记这一人物性格上也都是有利的。没想到,江青一看却大发雷霆。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如果说歪曲了干部形象,淮剧原本中已经有了这个人物的原型,后来定稿的样板戏影片中也仍然保留有类似的情节语言。如果说,这是演员的表演问题,这个演员小王桂卿恰恰是江青点名指定的。那么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当时真搞不懂。粉碎“四人帮”后才搞清楚,原来江青的名字之一叫“大江”,而我们剧中这一队长的名字也是“大江”时,就豁然明白了,原来我们是冒犯了她名号的大忌讳。舞台上连声不断的“大江,大江!”,成为观众的笑料。江青坐在那里真是难以容忍,无法克制自己的恼怒,又不好明说,只有乱找题目,横加指责,破口骂街了。为了掩盖她内心的丑恶,在此后的演出本中,她下令把剧中人的姓名一律改换,这样,就把“大江”的名字也偷偷抹掉,用心可谓良苦。
  一直困扰着父亲的还有关于《海港》的主题问题:“明明是江青通过张春桥提出‘写接班人’,演出后,他们又认为这样写是‘政治阴谋’,当时实在无从理解。从《海港》的主要人物、人物关系、中心事件及其展开的情节看,这个戏的主题是不难掌握的。但是由于创作人员不断碰壁,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只好反过来‘请示’领导,江青和张春桥提出了写‘接班人’这样的主题。根据这一主题,我们努力刻画女书记身教言教,培养青年工人成为一个安心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一代码头工人。我们在戏中描写了小青工接受老一辈的身教言传,从家史到码头史,从回忆过去的革命斗争,胜利如何来之不易,到展望未来我们肩负的革命职责如何重大,甚至通过一根杠棒,对他进行回忆对比阶级教育,使他真正像‘八九点钟太阳’的朝气蓬勃的接班人。谁知根据这一主题把戏排出上演,他们又矢口否认是他们亲口提出这个主题,并倒打一耙,说‘写接班人’是‘政治阴谋’,是搞‘破坏’‘搞中间人物’,当时实在使人啼笑皆非,不知所措。”后来才明白了,“四人帮所赞赏的接班人要敢反潮流,要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的;他们所希望的接班人要能为他们篡党夺权去鸣锣开道当急先锋的。我们塑造的接班人在江青他们眼里,恰恰是他们篡党夺权的障碍,我们所理解的接班人当然和他们南辕北辙了。”
  父亲说:“回想在参与《海港》编导的一年多时间里,我始终弄不清江青为什么提出要改编这个戏?为什么又提出所谓在原作基础上不准动?为什么工人师傅提出的重要意见而她均置若罔闻?为什么编导演的辛勤劳动她都要加以否定?甚至,为什么连剧场中工农兵观众的欢迎被她斥责为反效果?什么都不对,谁都不对,就是她一个人对?但是她既提不出问题所在,也提不出具体修改方案,只是一味地空叫‘改!改!改!’,改来改去,拖了一年多,而她自己又时常出尔反尔,开始她再三强调‘不要话剧加唱,要像京戏。’当我们运用了京戏优良传统表现手法,她又指责:‘这是复旧!’真叫人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我们真是千方百计想把工作做好,但搞来搞去,搞得人昏头转向,摸不清头脑。在这样的折磨下,我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勉强工作一年多。”
  公演受到热烈欢迎
  父亲却因莫须有罪名被调离剧组
  1965年2月,京剧《海港早晨》在上海人民大舞台试验公演了一个多月,受到戏剧界高度评价和码头工人等广大观众热烈欢迎。一天“客人”来看了戏,她大发雷霆,指责剧组:“戏没有搞好,又没有经过我的批准,为什么忙着公演?!”她提出三大罪状:一搞成了突出中间人物的戏;二戏中追船一场像鬼魂出现;三布景像鸡窝,一点都不美。她全盘否定了戏,说整个戏走了弯路,要撤换主要成员。石西民、李太成等上海领导都做了检查,4月份父亲和童芷苓就被莫须有的罪名调离了《海港》剧组。
  “文革”时期,京剧《海港》变成了江青扶植的八个革命样板戏之一,江青号称她“亲自领导”,吹嘘“精心培育”,直至“呕心沥血”,完全是弥天大谎。父亲认为:问题是,样板戏中把已被江青全盤否定的,这一年多我们的改编成果大部分保留下来,仅以定稿本《海港》戏开始第一个动作为例,码头工人们拉着缆绳舞蹈上场的构思和处理,难道不仍是1964年演出本的遗留吗?剧中的不少语言是在开门排戏中码头老工人提出来的,如剧中开导小青工的不少生动语句,这些铿锵有力的声音是工人老师傅的智慧。不少唱段是由演员自己首先提出设想,经过琴师和群众丰富创造出来的,所有这些都是大家辛勤劳动的成果。这些丰富提高剧本的基本构思,大多被江青所窃取,作为她“呕心沥血”的业绩。变成她的心血,这明明是窃取了群众的智慧。
  父亲所亲历的不过只是《海港》一个戏首次上演时的一部分情况。但父亲认为:“当1965年初我被江青从《海港》剧组中撤换,说了一句‘脱离苦海!’十年来,张春桥多次点我的名,在北京说:‘杨村彬破坏《海港》’,到上海提‘京剧院可以把杨村彬斗斗’……”
  由于遭到“四人帮”点名,“文革”中父亲是上海文艺界第一批被揪出批斗,又是最后被解放的。1966年上海京剧院一帮人占领了我们绍兴路的家,家被洗劫一空,房间被封了,父母和年幼的妹妹被挤在朝北的一个房间里,楼上成为他们的造反司令部、审讯室、卧室,一帮造反派腰里别着短棍或刀具,随时破门而入!起初父亲每天在人艺被批判,晚上还可以回家,拖着瘦弱的身躯回到这样的家,随时还会被这帮人拳脚相加揪斗。父亲只得回到人艺,主动要求隔离审查,母亲则躲避到外祖母家,年幼的妹妹无处可去,只得由我带到北京养活。时隔不久由于父亲的“问题”,我这个刚走出大学校门踏入工作岗位的人也受到牵连被揪斗……
  1976年,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挽救了党,挽救了文艺,也挽救了我父亲。他激动地挥毫写下“忽闻粉碎四人帮,敢信佳音自天降;轻弹老泪昂首笑,抛却犁杖归伍行。”他支撑着肺癌大手术后虚弱的身躯,重返他所热爱的艺术殿堂。他说:“今天我们要在党中央领导下,把‘四人帮’押上历史审判台,一笔一笔清算他们的滔天罪行,直至完全把他们的流毒消灭干净。在斗争中迎接我们社会主义祖国文艺百花盛开的春天!”
  改革开放后,父亲将自己生命的最后十年,全部奉献给戏剧艺术。他为电影编写了《垂帘听政》《火烧圆明园》《两宫皇太后》等3个剧本;为戏剧舞台导演、指导、创作了近30台剧目;还书写多篇学术论文;直至生命最后时光,应新加坡陈嘉庚家属之邀,他在病榻上还与我母亲研究《岳飞》剧本大纲……他要奋力夺回被“四人帮”侵占的时光。
  (作者为杨村彬女儿,原国家广电总局退休干部)
  责任编辑 崖丽娟 王岚
其他文献
从《世纪》(2019年第6期)上看到张云教授的《潘汉年在南京会见汪精卫之谜》,很受启发。文章讲潘汉年见汪精卫是被动的,并且没说不当的话,符合实际。文章中提到潘有“心病”。什么心病呢?那就是他没有及时向党中央汇报。为什么迟迟不汇报呢?这是我长期关注的敏感问题。30年前我向扬帆、张承宗、梅达君等老领导请教过。  最近3个月,我同几十位百岁上下的老领导朝夕相处。老领导中有好几位是潘汉年的部下,有的还因潘
期刊
近日查阅中国福利会档案时,无意中看到一个卷宗里面夹着一封信,原文内容抄录如下:  执事先生大鉴:  您处12月25日致中国福利会函已由该会转来。查您处编号出代1595美汇汇票一纸,原系本人委托中国福利会代办;目前既然美汇因故暂行缓结,本人即当致函国外,请原寄款人办理将原票退回之手续。至于致电国外代理行一节,因本人无力负担电报费,故不拟遵嘱照办。匆复。致  敬礼!  施剑翘拜启  12月28日  本
期刊
新中国成立已70年了!这70年中,我国有无数的文艺团体,为国际友好交流与中华文化传播而先后出访世界各地。但新中国成立前夕,曾有一支手持中华民国护照、以“八一”军旗代国旗而走出国门,先后受到毛主席两次接见,并参加了天安门开国典礼的文工团,却鲜为人知。它就是出席1949年8月布达佩斯第二届世界民主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简称“世青节”)的中国民主青年代表团中的中国青年文工团。如今,曾背负宣传自己、学
期刊
朱东润先生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就读的复旦大学中文系,真是藏龙卧虎,十几位老教授个个学问高深,身怀绝技。其中,朱东润先生是我敬仰的教授之一。  “军人死于战场,教师终于讲席”,这是朱东润先生生前经常提及的一句话,也是他治学不辍的真实写照。  朱东润先生崇尚正义,作品总是充沛着激越的爱国主义崇高情怀。他在《陈子龙及其时代》一书结束时说道:“真正的战士,必然要坚持斗争直到胜利或者死亡。”他说的寓意是
期刊
钓鱼台是我国接待外国领导人的重要场所。我亲自参加了它的修建工作。1958年“大跃进”时我还在外交学院上学,就参加了两次义务劳动:一次是修建两座楼间通道和一座小桥,以增添“小桥流水” 的情趣;另一次是负责擦净一座楼的全部玻璃窗,以迎接十周年国庆正式开幕典礼。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园中最大的十八号楼(即现在芳菲园原址),它首次开放就接待了当年“N0.1好朋友”赫鲁晓夫。可是吃力不讨好,反被第一位国宾指手划脚
期刊
可能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今年第1期《世纪》刚刚收到,我赶紧阅读,有些想法与大家分享。  1980年四千人大會是1949年后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一环,其派生出来的许多情况,至今还在影响各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更能清楚其影响力。《世纪》旧事重提(编者按:指潘潮玄先生《1980年四千人大会讨论〈决议〉亲历记》一文),是有眼光的。潘老师的文章写得也好,他是大会参与者,是亲历者,又是学者身份,更难得,期望他有
期刊
此丁宁非彼丁玲  听到丁宁,人们总以为就是丁玲。殊不知彼丁玲更多的是因为政治因素受到世人关注,而此丁宁早在23岁时,即以“江南才女”闻名于世。  丁宁自幼聪慧非常。6岁时在私塾外嬉戏,先生把她叫进来,罚她对对子。出上联“皮脸鬼”,她俏皮地对“肉头人”,嘲笑先生大腹便便。  大家不知道,丁宁还是文武双全的奇侠女。她曾师从武术名家刘声如,学习过八卦掌和剑术。据说有次她本人乘坐人力车,遇到对面有小汽车撞
期刊
在教会学校搞学运  1937年夏,我还在上海中西女中求学时,有一天学校通知我,代表海涵堂(相当于青年会)去八仙桥青年会开会。主持会议的是沪江大学的学生俞沛文(曾任外交部礼宾司司长),他倡议各教會学校联合起来,成立一个全市性的学生组织。不久,成立了“上海基督教学校团体联合会”(下简称“上海联”)。这是一个由党领导控制、以灰色面貌在学生界开展活动的组织,我是七名执委之一。也许看我表现积极,并得悉我有意
期刊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该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共同纲领》的制定与颁布,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结果。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曾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曾撰写《建国大纲》,1931年中共起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46年周恩来代表中共向重庆政治协商会议提出《和平建国纲领草案》。随着
期刊
在章太炎众多学生与弟子中,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弟子,他对政治的兴趣与热衷仅次于乃师,他对学术的钻研与创新也不在一般弟子之下,他就是曹聚仁先生。二三十年前社会上有一股“曹热”,人们对他的经历与治学都抱着极大兴趣,直到如今他的影响犹在。 “文革”后的“改革开放”,首先来自思想的解放,一些人开始扮演着启蒙者的角色,如王元化、李慎之、李泽厚……比他们稍年长一点如曹聚仁、钱穆等等,他们无论如何是扮演了思想解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