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实的接触是观看电视剧所不能替代的,在10天的接触中,感动我的细节很多:志愿者的勤勉和责任感、普通民众的秩序、卫生间的整洁和温馨、长尊有致的礼仪、深入人心的环保意识……
“政治是基础,经济是纽带,文化是桥梁,青年是未来。”这是温家宝总理2007年4月10日访问韩国时,在首尔景福宫集玉斋前接见中韩两国青年代表时讲的一番话。幸运的是,我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200名成员之一亲耳聆听了总理的这番讲话。
根据2004年中韩两国领导人签署的《青少年交流协议》,应韩国国家青少年委员会邀请,全国青联派遣的中国青年代表团一行200人于4月7日~16日访问了韩国。在短短的10天里,代表团访问了仁川、首尔、大田、庆州、釜山和济州,参观了国会、中华街、KBS电视台、世界杯体育场、科学技术院、民俗村等地,亲身感受了韩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迅猛发展的现代化建设。在韩期间,正逢中韩建交15周年、温家宝总理访问韩国及中韩交流年开幕,我们中国青年代表团在景福宫受到温家宝总理和韩国总理韩德洙的共同接见,并出席了中韩建交15周年暨中韩交流年开幕式活动。
15年弹指一挥间
“除了石头之外,什么都能被做成泡菜。”我带着这样的理解和满脑子的韩剧所派生出的想象“登陆仁川”,来到了韩国。飞行时间还不到两个小时。
此次代表团成员来自中国的各个省区市、各个行业,年龄最大的40多岁,最小的只有13岁。在中国这样的访韩代表团每年要有两三个,他们带去了中国青年对韩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也带回了对韩国真实的了解和感受。然而,上个世纪90年代,两国刚刚建交时的情形却有天壤之别。
中国青年代表团团长、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卢雍政在访问结束前接受了我的采访。他回顾了1994年首次访韩时的情景,惊叹两国交往日益加深的速度之快和规模之大。他说,这是世界外交史上的一个奇迹。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卢书记感慨地说:“1994年我们的代表团只有十几个人,那几年每年两国政府间青年交流的人数每方才只有20人。”他说,虽然我们相互隔绝了几十年,而且当时两国建交仅仅不到两年,但毕竟两个国家地缘相近、文化相通,我们初到韩国仍能体会到相互之间既亲近又陌生的感觉,双方的内心都充满了互相了解的强烈愿望,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兴奋。那次访问,与韩方交往的深度是有限的,当时的日程多是参观市容市貌、风景名胜及工厂的流水线。十几年过去了,作为此次代表团团长,卢书记感到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双方交往深度有了明显的加强。访韩期间,他拜会了韩方政府官员、国会议员,与相关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其次,交往广度也与十几年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如今韩方每年邀请中方500名青年访韩,而韩国每年有100人访华,十几年间双方政府间青年互访人数就增加了几十倍。
“我这次来访另一个突出的感受是,韩国人对中国的了解有了很大的变化。在我接触的人中,大多数都有在中国学习或工作的经历。”韩国民众对中国的认识从最初的基于历史原因的亲近和现实原因产生的好奇,已经上升到基于两国共同开创东北亚文明的未来、两国经贸关系共同发展的需要,感情更加深厚了。“当初两国的关系像是初恋,而现在则是一种成熟的爱,是基于理性的、但更加着眼于未来的关系。”
路越走越短,人越走越近
“路越走越短,人越走越近。”这是韩国国会议员金太年在欢迎中国青年代表团的午宴上讲的一番话。的确,此次访韩让我目睹了真正的韩国。《阿里郎》在中国是被广为传唱的一首歌曲。4月10日,在韩国国立剧场举行的中韩交流年开幕式上,我听到了这首歌的另一种演绎。一名女演员,身着韩国传统的白衣裙,端庄地站在没有太多背景装饰的舞台上,伴着低回的伴奏,深情演绎了这首歌。歌声高亢、苍凉、刚烈、辽阔、坚韧,充满了悲而不哀、深情但不缠绵的情致,展示着白衣民族的性格,给人以内心深处的震撼。有了这样的情感体会,你也就不再难理解汉江奇迹的发生、韩国足球的奋起、韩流的强劲和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韩国妇女无偿捐献首饰的爱国之举了。
真实的接触是观看电视剧所不能替代的,在10天的接触中,感动我的细节很多:志愿者的勤勉和责任感、普通民众的秩序、卫生间的整洁和温馨、长尊有致的礼仪、深入人心的环保意识……
从仁川到首尔,再到大田、釜山和济州的公路上,我极少见到外国品牌的汽车,一律是现代、大宇、双龙,韩国有成功的保护本土汽车工业的政策;韩国的餐桌上不备牙签,即使有也是塑料的;宾馆里不备一次性牙具,即使在高级的星级宾馆;饭店里只有洗得雪白的餐巾,不备餐巾纸,即使偶尔有,也是被裁成一小张一小张的;餐具一律是不锈钢的,极少有木制的筷子,一次性木制筷子几乎没有……其实,不锈钢筷子用起来很沉、很滑,手感也不好,而且还要用一次清洗一次。想起北京随处可见餐馆里被淘汰的成堆的一次性木制筷子,你会心疼和汗颜,更会对韩国人的做法产生由衷的敬意。
春天里洋溢着人情美
许多中国人喜欢看韩剧,据说小两口会因此吵嘴,因为妻子一看就是好几集,饭也不做、家务也不做了。韩国驻中国大使金夏中说,这是因为两国有着相通的文化传统。其实,我倒认为韩剧最打动人的是洋溢着的人情美。《大长今》的执著是人情美,《商道》的睿智也是人情美;野蛮女友的热辣是人情美,李英爱的温婉也是人情美;世界杯的红色海洋拉拉队是人情美,亚洲金融危机时同担国难、共赴时艰的悲壮更是催人泪下的人情美……
到了韩国我才体会到,人情美体现在韩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已经回国,我也还是喜欢经常回味这些韩剧之外的细节。韩国女人爱美,据说出门前从头到脚要精心地装扮一个小时,这样做即是自爱也是尊重他人。近年来,韩国提出要打造“化妆室文化”(韩国人称卫生间为“化妆室”),有关部门还组织过在韩外交官夫人参观化妆室。我在访问期间特别注意到,韩国的化妆室虽然都不很宽敞,但是非常干净,一两只鲜花画龙点睛地摆放在镜前,墙上含蓄而不张扬的小饰物传递着温馨和人性化的关怀。韩国人拼酒时毫不躲闪和推诿,你不用戒备他有任何城府,几轮下来,他们就已经有些醉意。我们的志愿者“大熊”,一米八几的大块头,为便于使劲就跪在汽车的行李箱前,毫不惜力地为我们装卸行李。见面时,一定微微含胸躬身互致问候,无论你穿着前卫还是绅士。晚辈在长辈面前喝酒,一定要侧过身去,用手遮住酒杯。饭店里穿着体面的服务生,冒着大雨、淌着积水,打着伞一趟趟地接送我们上车。
10天的访问时间很短,我们来不及接触更多的人、了解更多人的生活状况,但这些细节足以让我们感觉到,韩国人生活得很有幸福感,虽然大学生也面临着就业压力,普通人的工作压力也很大,住房也并不十分宽敞,而且房价也很高,但是他们享受着生活中可以捕捉到的瞬间:和家人一次团聚和出游的温馨,和朋友喝一杯咖啡的闲适,雨后海滩的漫步,汉江边灯火阑珊时的独处……
我们的志愿者秀儿(代表团成员对她的爱称,徐秀京),典型的韩国美女,要回到自己的大学继续研究生学业,她说今年可能没有机会再来北京了,因为这次她已经请了十天假;“大熊”(因为唱歌时可爱的表情有了这样的绰号,柳胜载),做事认真勤奋,但仍一脸的纯真,刚刚服完两年的义务兵役,休息到8月份再回学校继续读经济专业和中文课程,5月份会随一个代表团来中国植树;稳重而腼腆的小蔡(蔡珍浩)刚刚学习汉语,10天就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些普普通通的人和我们一样,要回到各自的生活中去了,但与以前不同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多了一份在韩国相处的珍贵记忆。
“政治是基础,经济是纽带,文化是桥梁,青年是未来。”这是温家宝总理2007年4月10日访问韩国时,在首尔景福宫集玉斋前接见中韩两国青年代表时讲的一番话。幸运的是,我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200名成员之一亲耳聆听了总理的这番讲话。
根据2004年中韩两国领导人签署的《青少年交流协议》,应韩国国家青少年委员会邀请,全国青联派遣的中国青年代表团一行200人于4月7日~16日访问了韩国。在短短的10天里,代表团访问了仁川、首尔、大田、庆州、釜山和济州,参观了国会、中华街、KBS电视台、世界杯体育场、科学技术院、民俗村等地,亲身感受了韩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迅猛发展的现代化建设。在韩期间,正逢中韩建交15周年、温家宝总理访问韩国及中韩交流年开幕,我们中国青年代表团在景福宫受到温家宝总理和韩国总理韩德洙的共同接见,并出席了中韩建交15周年暨中韩交流年开幕式活动。
15年弹指一挥间
“除了石头之外,什么都能被做成泡菜。”我带着这样的理解和满脑子的韩剧所派生出的想象“登陆仁川”,来到了韩国。飞行时间还不到两个小时。
此次代表团成员来自中国的各个省区市、各个行业,年龄最大的40多岁,最小的只有13岁。在中国这样的访韩代表团每年要有两三个,他们带去了中国青年对韩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也带回了对韩国真实的了解和感受。然而,上个世纪90年代,两国刚刚建交时的情形却有天壤之别。
中国青年代表团团长、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卢雍政在访问结束前接受了我的采访。他回顾了1994年首次访韩时的情景,惊叹两国交往日益加深的速度之快和规模之大。他说,这是世界外交史上的一个奇迹。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卢书记感慨地说:“1994年我们的代表团只有十几个人,那几年每年两国政府间青年交流的人数每方才只有20人。”他说,虽然我们相互隔绝了几十年,而且当时两国建交仅仅不到两年,但毕竟两个国家地缘相近、文化相通,我们初到韩国仍能体会到相互之间既亲近又陌生的感觉,双方的内心都充满了互相了解的强烈愿望,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兴奋。那次访问,与韩方交往的深度是有限的,当时的日程多是参观市容市貌、风景名胜及工厂的流水线。十几年过去了,作为此次代表团团长,卢书记感到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双方交往深度有了明显的加强。访韩期间,他拜会了韩方政府官员、国会议员,与相关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其次,交往广度也与十几年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如今韩方每年邀请中方500名青年访韩,而韩国每年有100人访华,十几年间双方政府间青年互访人数就增加了几十倍。
“我这次来访另一个突出的感受是,韩国人对中国的了解有了很大的变化。在我接触的人中,大多数都有在中国学习或工作的经历。”韩国民众对中国的认识从最初的基于历史原因的亲近和现实原因产生的好奇,已经上升到基于两国共同开创东北亚文明的未来、两国经贸关系共同发展的需要,感情更加深厚了。“当初两国的关系像是初恋,而现在则是一种成熟的爱,是基于理性的、但更加着眼于未来的关系。”
路越走越短,人越走越近
“路越走越短,人越走越近。”这是韩国国会议员金太年在欢迎中国青年代表团的午宴上讲的一番话。的确,此次访韩让我目睹了真正的韩国。《阿里郎》在中国是被广为传唱的一首歌曲。4月10日,在韩国国立剧场举行的中韩交流年开幕式上,我听到了这首歌的另一种演绎。一名女演员,身着韩国传统的白衣裙,端庄地站在没有太多背景装饰的舞台上,伴着低回的伴奏,深情演绎了这首歌。歌声高亢、苍凉、刚烈、辽阔、坚韧,充满了悲而不哀、深情但不缠绵的情致,展示着白衣民族的性格,给人以内心深处的震撼。有了这样的情感体会,你也就不再难理解汉江奇迹的发生、韩国足球的奋起、韩流的强劲和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韩国妇女无偿捐献首饰的爱国之举了。
真实的接触是观看电视剧所不能替代的,在10天的接触中,感动我的细节很多:志愿者的勤勉和责任感、普通民众的秩序、卫生间的整洁和温馨、长尊有致的礼仪、深入人心的环保意识……
从仁川到首尔,再到大田、釜山和济州的公路上,我极少见到外国品牌的汽车,一律是现代、大宇、双龙,韩国有成功的保护本土汽车工业的政策;韩国的餐桌上不备牙签,即使有也是塑料的;宾馆里不备一次性牙具,即使在高级的星级宾馆;饭店里只有洗得雪白的餐巾,不备餐巾纸,即使偶尔有,也是被裁成一小张一小张的;餐具一律是不锈钢的,极少有木制的筷子,一次性木制筷子几乎没有……其实,不锈钢筷子用起来很沉、很滑,手感也不好,而且还要用一次清洗一次。想起北京随处可见餐馆里被淘汰的成堆的一次性木制筷子,你会心疼和汗颜,更会对韩国人的做法产生由衷的敬意。
春天里洋溢着人情美
许多中国人喜欢看韩剧,据说小两口会因此吵嘴,因为妻子一看就是好几集,饭也不做、家务也不做了。韩国驻中国大使金夏中说,这是因为两国有着相通的文化传统。其实,我倒认为韩剧最打动人的是洋溢着的人情美。《大长今》的执著是人情美,《商道》的睿智也是人情美;野蛮女友的热辣是人情美,李英爱的温婉也是人情美;世界杯的红色海洋拉拉队是人情美,亚洲金融危机时同担国难、共赴时艰的悲壮更是催人泪下的人情美……
到了韩国我才体会到,人情美体现在韩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已经回国,我也还是喜欢经常回味这些韩剧之外的细节。韩国女人爱美,据说出门前从头到脚要精心地装扮一个小时,这样做即是自爱也是尊重他人。近年来,韩国提出要打造“化妆室文化”(韩国人称卫生间为“化妆室”),有关部门还组织过在韩外交官夫人参观化妆室。我在访问期间特别注意到,韩国的化妆室虽然都不很宽敞,但是非常干净,一两只鲜花画龙点睛地摆放在镜前,墙上含蓄而不张扬的小饰物传递着温馨和人性化的关怀。韩国人拼酒时毫不躲闪和推诿,你不用戒备他有任何城府,几轮下来,他们就已经有些醉意。我们的志愿者“大熊”,一米八几的大块头,为便于使劲就跪在汽车的行李箱前,毫不惜力地为我们装卸行李。见面时,一定微微含胸躬身互致问候,无论你穿着前卫还是绅士。晚辈在长辈面前喝酒,一定要侧过身去,用手遮住酒杯。饭店里穿着体面的服务生,冒着大雨、淌着积水,打着伞一趟趟地接送我们上车。
10天的访问时间很短,我们来不及接触更多的人、了解更多人的生活状况,但这些细节足以让我们感觉到,韩国人生活得很有幸福感,虽然大学生也面临着就业压力,普通人的工作压力也很大,住房也并不十分宽敞,而且房价也很高,但是他们享受着生活中可以捕捉到的瞬间:和家人一次团聚和出游的温馨,和朋友喝一杯咖啡的闲适,雨后海滩的漫步,汉江边灯火阑珊时的独处……
我们的志愿者秀儿(代表团成员对她的爱称,徐秀京),典型的韩国美女,要回到自己的大学继续研究生学业,她说今年可能没有机会再来北京了,因为这次她已经请了十天假;“大熊”(因为唱歌时可爱的表情有了这样的绰号,柳胜载),做事认真勤奋,但仍一脸的纯真,刚刚服完两年的义务兵役,休息到8月份再回学校继续读经济专业和中文课程,5月份会随一个代表团来中国植树;稳重而腼腆的小蔡(蔡珍浩)刚刚学习汉语,10天就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些普普通通的人和我们一样,要回到各自的生活中去了,但与以前不同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多了一份在韩国相处的珍贵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