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实验探究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会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而且能启迪科学思维,培养探索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提升科学素养。那么,如何有效提高实验探究效率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作了如下探索。
一、巧设情境,激活“兴趣点”
教师可以借助妙趣横生的游戏、引人入胜的故事、扣人心弦的实验、促人思考的发问等方式,有的放矢,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创新欲、表现欲,让学生始终处于最佳学习状态。
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磁铁的相互作用》一课导入的教学片段。
师:茫茫大海中经常会有小鱼迷路的事情。(出示“鱼妈妈”)而这条“鱼妈妈”却说:“我的宝宝特别聪明,从未跟我走散过。”同学们,你们信不信?
生:不信。
师:那么,我们就来试一试。你们说把“鱼妈妈”放在什么方向?
生:东方。
生:西方。
生:南方。
生:北方。
师:真的是妈妈在哪儿,鱼宝宝就跟随到哪儿,这是为什么呢?鱼宝宝真有这么聪明吗?
生:可能是磁铁帮助它指方向找到妈妈的。
师:究竟为什么呢?请两个同学到前面来找出答案。
(两个学生分别用剪刀剪开“鱼妈妈”和“鱼宝宝”,“鱼妈妈”是磁铁,“鱼宝宝”是铁钉)
师:看到这个秘密,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应该是磁铁帮的忙。
生:可能磁铁自己能找方向。
生:磁铁有可能会辨别方向。
师:是不是磁铁能指方向呢?这只是我们的假设,接下来怎么办?
众生:做实验来证明。
显然,兴趣是求知之源,是成功之钥,是科学入门的向导,是探究知识的动力。教师巧设“鱼宝宝找妈妈”的游戏情境,诱发学生好奇心理,引发他们探究的欲望,使学生由“要我探究”变成“我要探究”,从而进入愿学、乐学、激情学的境界。
二、精选材料,扣准“结合点”
学习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科学价值的重要资源。美国的科学教育专家劳伦斯教授说:“准备好最精练的上课材料,并且思考材料出示的次序和步骤,这是我们老师在做课前准备的时候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教师精选典型的、有结构的材料是有效开展实验探究的前提。
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时,我精选了4组教学材料:第一组材料:砖块、木块、塑料块,由教师将这3种物体分别轻轻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沉浮状况,学生发现木块、塑料块是浮的,砖块是沉的,由此产生问题“物体的沉浮和什么有关;第二组材料:教师给各小组提供了小石块、泡沫、橡皮、回形针、苹果、带盖的空瓶、蜡烛等7种形状、大小、轻重都不同的材料,教师先让学生猜测,学生有的认为“重的沉,轻的浮”,有的认为“小的沉,大的浮”。再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物体的沉浮与大小、轻重好像无关,与原有的认知发生矛盾;第三组材料:出示橡皮和苹果,将它们分别切分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甚至更小后放入水中观察沉浮状况,学生发现虽然橡皮和苹果的体积、重量变小了,但是它们的沉浮状况不变;第四组材料:提供各小组10枚回形针、3块小木块,用叠加办法放入水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后发现:虽然回形针和小木块的体积、重量变大了,但是它们的沉浮状况不变。由此得出结论: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体积和重量,沉浮状态不改变。
以上4组材料合理结合,有机呈现,使课堂教学走上有序而高效的轨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就是科学探究的“米”。材料犹如一只无形的大手,牵引学生走上认知、发展、探究之路,让学生尽情地领略科学的魅力。
三、亲历过程,聚焦“着力点”
科学探究活动是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交流汇报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过程。而实验验证是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得真正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它必须通过学生动脑动手、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因此,教师应将“着力点”聚焦在验证环节,关注学生学科学、做科学的过程,从而体现教学的主体性。
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土壤的成分》一课,我先出示一包土壤,问:“土壤是不是混合物?”学生的答案无非是两个,即“土壤是混合物”或“土壤不是混合物”。此时,教师并没有直接灌输结论,而是提供充足的探究时空,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土壤是(或不是)混合物”。结果,有的组用手摸一摸、捏一捏土壤,发现土壤很潮湿,很柔软,证明土壤中一定有水分;有的组把土壤放进水里,水里冒出许多泡泡,说明土壤里含有空气;有的组把土壤放进水里,过一会儿,土壤分了层,下层是沙,上层是土;有的组把土壤放在小铁片上烧,闻到了烧煳的味道,原来是腐殖质呢……通过不同的探究方法共同建构土壤是由小石子、沙、粘土、水、腐殖质等多种物质构成的混合物的科学概念。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用自己的脑子思考,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耳朵谛听,用自己的嘴巴表达,用自己的双手操作,用自己的心灵感悟,感受科学过程,获取事实证据,检验自己的想法,领悟科学的真谛,培养探究的能力。
四、捕捉现场,把握“生长点”
课堂上学生学习不是预约的,而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本“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有许多意外与惊喜。在这些意外与惊喜之中蕴涵着教学的生长点,需要教师独具慧眼,及时捕捉灵动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活”起来。
例如,教学《磁铁的相互作用》一课,学生通过实验认识了磁铁有南北极、磁铁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后,在巩固应用环节,教师出示一根两端分别是红、白色但没有标明磁极的条形磁铁问大家:“你们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判断这根条形磁铁的磁极吗?”一名女生反应特别快,高举小手,走到台前,我将手中的磁铁递给她,不料,她没拿稳,磁铁掉在地上摔成了两半,恰好断在红、白交界处。这位学生怕我责骂,低着头不吭声。我立刻从地上捡起摔断的两根磁铁,另一位学生叫起来:“老师,你的磁铁南北极分家了,还是扔掉换一根磁铁再做实验吧。”其他同学也议论纷纷,我心里咯噔了一下,但还是沉住气,何不因势利导,利用断了的磁铁探究一番呢?
师:磁铁断了以后,真的是南北极分家,变成废品了吗?
生:一根是南极,另一根是北极。
生:因为断了,两根都没有磁极。
生:两根磁铁都有南北极。
师:大家意见不统一,怎么办?
生:要通过实验验证。
师:请一位同学辨别断了的磁铁是否有南北极。
这位学生将断的磁铁的一端(红色的)与完好无缺的磁铁(标明磁极)的北极接近,吸在一起,又与南极接近却相互排斥。这块红磁铁断的那端变成了南极,白磁铁断的一端变成了北极。
生:如果把断掉的两根磁铁再连接在一起,南北极会变吗?
师: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演示。
一生小心翼翼地将断开处接近,惊奇地发现两根磁铁又吸在一起了,又将标明南北极的磁铁的一端分别接近断磁铁的两端,果然南北极不变。这时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真是“搅乱三江水,激活五池鱼”。教师善待学生的意外发言,巧妙把握“生长点”,进而开启学生的心智,创造出动态生成的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爱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这是何等广阔的境界啊!为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智慧,抓好“兴趣点、结合点、着力点、生长点”等关键因素,让科学课堂不断出新、出奇、出彩!
(责任编辑:符 洁)
一、巧设情境,激活“兴趣点”
教师可以借助妙趣横生的游戏、引人入胜的故事、扣人心弦的实验、促人思考的发问等方式,有的放矢,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创新欲、表现欲,让学生始终处于最佳学习状态。
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磁铁的相互作用》一课导入的教学片段。
师:茫茫大海中经常会有小鱼迷路的事情。(出示“鱼妈妈”)而这条“鱼妈妈”却说:“我的宝宝特别聪明,从未跟我走散过。”同学们,你们信不信?
生:不信。
师:那么,我们就来试一试。你们说把“鱼妈妈”放在什么方向?
生:东方。
生:西方。
生:南方。
生:北方。
师:真的是妈妈在哪儿,鱼宝宝就跟随到哪儿,这是为什么呢?鱼宝宝真有这么聪明吗?
生:可能是磁铁帮助它指方向找到妈妈的。
师:究竟为什么呢?请两个同学到前面来找出答案。
(两个学生分别用剪刀剪开“鱼妈妈”和“鱼宝宝”,“鱼妈妈”是磁铁,“鱼宝宝”是铁钉)
师:看到这个秘密,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应该是磁铁帮的忙。
生:可能磁铁自己能找方向。
生:磁铁有可能会辨别方向。
师:是不是磁铁能指方向呢?这只是我们的假设,接下来怎么办?
众生:做实验来证明。
显然,兴趣是求知之源,是成功之钥,是科学入门的向导,是探究知识的动力。教师巧设“鱼宝宝找妈妈”的游戏情境,诱发学生好奇心理,引发他们探究的欲望,使学生由“要我探究”变成“我要探究”,从而进入愿学、乐学、激情学的境界。
二、精选材料,扣准“结合点”
学习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科学价值的重要资源。美国的科学教育专家劳伦斯教授说:“准备好最精练的上课材料,并且思考材料出示的次序和步骤,这是我们老师在做课前准备的时候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教师精选典型的、有结构的材料是有效开展实验探究的前提。
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时,我精选了4组教学材料:第一组材料:砖块、木块、塑料块,由教师将这3种物体分别轻轻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沉浮状况,学生发现木块、塑料块是浮的,砖块是沉的,由此产生问题“物体的沉浮和什么有关;第二组材料:教师给各小组提供了小石块、泡沫、橡皮、回形针、苹果、带盖的空瓶、蜡烛等7种形状、大小、轻重都不同的材料,教师先让学生猜测,学生有的认为“重的沉,轻的浮”,有的认为“小的沉,大的浮”。再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物体的沉浮与大小、轻重好像无关,与原有的认知发生矛盾;第三组材料:出示橡皮和苹果,将它们分别切分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甚至更小后放入水中观察沉浮状况,学生发现虽然橡皮和苹果的体积、重量变小了,但是它们的沉浮状况不变;第四组材料:提供各小组10枚回形针、3块小木块,用叠加办法放入水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后发现:虽然回形针和小木块的体积、重量变大了,但是它们的沉浮状况不变。由此得出结论: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体积和重量,沉浮状态不改变。
以上4组材料合理结合,有机呈现,使课堂教学走上有序而高效的轨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就是科学探究的“米”。材料犹如一只无形的大手,牵引学生走上认知、发展、探究之路,让学生尽情地领略科学的魅力。
三、亲历过程,聚焦“着力点”
科学探究活动是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交流汇报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过程。而实验验证是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得真正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它必须通过学生动脑动手、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因此,教师应将“着力点”聚焦在验证环节,关注学生学科学、做科学的过程,从而体现教学的主体性。
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土壤的成分》一课,我先出示一包土壤,问:“土壤是不是混合物?”学生的答案无非是两个,即“土壤是混合物”或“土壤不是混合物”。此时,教师并没有直接灌输结论,而是提供充足的探究时空,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土壤是(或不是)混合物”。结果,有的组用手摸一摸、捏一捏土壤,发现土壤很潮湿,很柔软,证明土壤中一定有水分;有的组把土壤放进水里,水里冒出许多泡泡,说明土壤里含有空气;有的组把土壤放进水里,过一会儿,土壤分了层,下层是沙,上层是土;有的组把土壤放在小铁片上烧,闻到了烧煳的味道,原来是腐殖质呢……通过不同的探究方法共同建构土壤是由小石子、沙、粘土、水、腐殖质等多种物质构成的混合物的科学概念。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用自己的脑子思考,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耳朵谛听,用自己的嘴巴表达,用自己的双手操作,用自己的心灵感悟,感受科学过程,获取事实证据,检验自己的想法,领悟科学的真谛,培养探究的能力。
四、捕捉现场,把握“生长点”
课堂上学生学习不是预约的,而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本“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有许多意外与惊喜。在这些意外与惊喜之中蕴涵着教学的生长点,需要教师独具慧眼,及时捕捉灵动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活”起来。
例如,教学《磁铁的相互作用》一课,学生通过实验认识了磁铁有南北极、磁铁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后,在巩固应用环节,教师出示一根两端分别是红、白色但没有标明磁极的条形磁铁问大家:“你们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判断这根条形磁铁的磁极吗?”一名女生反应特别快,高举小手,走到台前,我将手中的磁铁递给她,不料,她没拿稳,磁铁掉在地上摔成了两半,恰好断在红、白交界处。这位学生怕我责骂,低着头不吭声。我立刻从地上捡起摔断的两根磁铁,另一位学生叫起来:“老师,你的磁铁南北极分家了,还是扔掉换一根磁铁再做实验吧。”其他同学也议论纷纷,我心里咯噔了一下,但还是沉住气,何不因势利导,利用断了的磁铁探究一番呢?
师:磁铁断了以后,真的是南北极分家,变成废品了吗?
生:一根是南极,另一根是北极。
生:因为断了,两根都没有磁极。
生:两根磁铁都有南北极。
师:大家意见不统一,怎么办?
生:要通过实验验证。
师:请一位同学辨别断了的磁铁是否有南北极。
这位学生将断的磁铁的一端(红色的)与完好无缺的磁铁(标明磁极)的北极接近,吸在一起,又与南极接近却相互排斥。这块红磁铁断的那端变成了南极,白磁铁断的一端变成了北极。
生:如果把断掉的两根磁铁再连接在一起,南北极会变吗?
师: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演示。
一生小心翼翼地将断开处接近,惊奇地发现两根磁铁又吸在一起了,又将标明南北极的磁铁的一端分别接近断磁铁的两端,果然南北极不变。这时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真是“搅乱三江水,激活五池鱼”。教师善待学生的意外发言,巧妙把握“生长点”,进而开启学生的心智,创造出动态生成的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爱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这是何等广阔的境界啊!为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智慧,抓好“兴趣点、结合点、着力点、生长点”等关键因素,让科学课堂不断出新、出奇、出彩!
(责任编辑:符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