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应用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uij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林业是我国的主要产业之一,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我国对林业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林业造林和抚育技术对林业生产水平的影响较大。根据林业发展中所暴露出的供需不平衡、林业管理技术落后等问题,针对性地探索林业持续发展路径。其中大力研究、推广和应用林业生产中的造林及抚育技术,是保障林业良好、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值得重点研究。
  关键词:林业工程;造林绿化;应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加强林业生产造林技术和抚育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可以林业生产水平,为林木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另一方面,也能促进我国经济实现转型发展,尤其是在绿色低碳经济模式下,加强林业建设是稳定经济社会的重要举措。由于传统林业生产模式陈旧落后,加上部分林农不注重林业抚育养护管理,所以导致林木生产品质较差,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林业的发展与进步。未来需要更加迅速地发展林业产业,对林业生产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
  1.造林绿化中使用林业工程技术的原则
  1.1 適宜性
  适宜性指的就是在造林绿化工作中,我们要根据当地的情况,如气候、环境等客观因素,进行树种的选择,提高选种工作的针对性,进而保障树种可以在合适的环境之下健康生长,提升造林绿化工作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适宜性原则要求参与建设工作的技术人员不可以在没有掌握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展开工作,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并充分考虑已有的树种是否会影响即将种植树种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及对生态环境平衡的破坏。一般情况下,生态条件较好的地区应该首选可以产生较高经济效益的树种进行栽种,生态条件较为落后的地区则要首先考虑造林绿化工作的适宜性。
  1.2 保护原有植被
  虽然开展造林绿化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我们一定要对区域内的已有植被进行保护,让已有植被可以产生与正常情况一样的积极作用,我们一定要重视这项原则的落实工作。对原有植被进行有效保护不仅可以降低人为建设工作对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的破坏,还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发掘造林绿化工作产生的价值与作用,提高建设工作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
  2.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应用
  2.1优选树木品种
  对林业生产的造林工作而言,选择合适的树木品种是保障造林效果的先决条件。在实际选择树木品种时应当以定向、稳产、丰产、优质、高效等基本原则为指导,充分考虑造林地立地条件、林业经营目标、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等因素,针对不同用途的森林选择不同的优质树种。其中,防护林生产的主要目标是强化生态效益,充分发挥森林对风蚀、水土流失、有害气体等生态环境问题的积极作用,故而在选择树种时应当尽量优选生长快、防护性能好、抗逆性强、生长稳定、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的树种,而且干旱地区还应当尽量优选耐干旱、耐盐碱能力强的树种。而用材林生产的主要目标在于提供优质木材,故而在选择树木品种时应当以树干通直、生长快、产量高、抗病虫害等作为基本要求,同时根据市场需求选择相应的用材树种,充分发挥造林作用,保障林业社会效益的有效发挥。
  2.2科学确定造林结构
  混交林由于在利用营养空间、改善立地条件、提高木材及其他林产品的产量质量、发挥防护效益、抗御灾害、营造丰富景观、保护环境、造林成功可能性等方面均占有优势,故而是被广泛应用的造林结构。在营造纯林时,通常需要将造林连片面积控制在100hm2以内,而且同一造林年的造林连片面积应当控制在20hm2以内,两片纯林间需要由超过50m的其他树种、天然植被或非林地行形成缓冲。而混交林的营造则需要充分考虑树种生物学特性、林地条件、培育目标、种间关系等因素,合理选择适应性与抗逆性相近且种间协调性良好的不同树种进行混交,同时对点状混交、行状混交、块状混交等不同混交方式进行合理设置。
  2.3种子与苗木优选
  在选定树木品种之后,可以着手进行相应的种子苗木采购、种子采集、苗木培育、苗木运输等工作。在此过程中,需要确保采购的种子与苗木来源正规且品质优良,而且不得采购来源不清、长距离调运、未经检疫、未经引种试验的种子、苗木或者其他繁殖材料。如果是地方采集种子,则需要在合适的时期安排相关人员进行种子采集工作,并及时对采集到的种子进行筛选、分级与贮藏。
  2.4 合理科学的修剪与间伐
  人工剪枝的目的是对林区内的光照、通风条件进行改善,防止病虫害、风害对林区造成破坏,提高树木质量。另外,幼苗通常需要1-3年时期才可以形成幼林,当幼苗成长为幼林时,其抗病性和抗逆性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在幼林时期,要合理控制林区密度,可以进行间伐和修剪,及时将长势不好的枝干修剪干净,留下主枝干,促进树木正常生长,同时为幼林提供充足的生长空间。通常间隔2年~3年或出现两轮死枝后进行一次修枝抚育,修剪枝条应该遵循“轻修枝,留大冠,控制竞争,利用辅养”的基本原则,对枝条的基部进行修剪,保证修剪部位切口平滑,切面与树干保持平行,减少修枝时对树皮造成损伤。修剪枝条的时间应该保持在晴天,尽量不要在雨季修枝,雨天修枝之后的伤口愈合时间比较缓慢,容易出现疤痕。根据树龄及培育目标的差异,确定修枝高度,一般幼龄树的树高不能高于三分之一,中龄树的树高不能高于二分之一。随着幼苗生长,还要及时进行间伐,对林分结构、林业密度、生长环境等进行调节,促进林木生长,同时根据林分性质的差异来确定抚育方法。
  3.结语
  综上所述,在造林绿化工作当中,我们一定会使用不同种类的林业工程技术,这就对我国的林业工程技术发展产生一定的压力,我们要在这种压力下提升林业工程技术的技术水平与使用价值,让其可以不断优化与创新,使其可以在造林绿化工作中体现自身的价值,为推动造林绿化工程建设提供良好助力。在使用林业工程技术时,我们一定要使用科学合理的办法做好相关的绿化工作,保障森林管理工作的工作质量,进而推动造林绿化工作的顺利进行,让造林绿化工作的工作效果可以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太平.浅谈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中的绿化应用[J].花卉,2020(06):201-202.
  [2]陈永迪.林业造林主要质量问题及措施的探讨[J].花卉,2017(10):126-127.
其他文献
摘要:当下,社会全面发展进步,教育也在逐步改革。道德与法治教育本身就比较贴近生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初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把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依然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生活案例不适用于教材等方面。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生活素材,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育;初中教师;学习兴趣;生活化教
期刊
摘要:语文写作可谓是大多数小学生在语文考试中最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小学生,小学生的表达、修辞积累的不多,所以小学生在写作学习上付出了很多精力和时间。但是写作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没有一个孩子教师讲过一遍他就可以写得很好,只有在一篇一篇地练习以后,才会掌握适合自己的技巧。因此,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发现与解决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通过有效的对策来促进写作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期刊
摘要:校园足球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战术意识,制订科学的教学规划,實施科学的教学方案,最终对学生的身心发育、强身健体起到积极作用,让学生真正爱上足球。本文立足于初中体育教学角度,分析了初中体育足球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体育;足球;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教师作为足球体育课堂上的教学领导者,也应该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学习的优良态度
期刊
摘要:玉米是我国各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如何提升其产量及质量始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同时,玉米产量及质量的提高,也能进一步增加种植农户的经济效益,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就当下我国农业发展情况而言,玉米种植过程中,由于技术方面尚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产量始终不能有效提高,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程度
期刊
摘要:幼儿体育课程通过游戏化的形式学习相关知识,符合各个阶段幼儿的认知规律,带来快乐的同时,也能促进幼儿的长远发展,这是游戏教育最基本的目的。基于不同阶段幼儿的认知特点,符合他们爱玩的天性,教师将体育课程和游戏进行有效结合,通过课程游戏化的形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从而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园体育活动;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体育游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更加注重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创新教学手法,提高班级教学质量。实际上,学困生指的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有不良行为习惯或在学习中存在各种障碍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课上学习质量不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转化学困生已成为当前一线教师共同关注问题。教师针对这类学生更应该付出较多的耐心与责任心,分析形成原因,找到解决办法。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学困生;策略  中图分类号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吴承恩用普通的笔和独特的思想逻辑,把里面的人物描写的活灵活现,生动多彩,别出心裁。本书入选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读书目,旨在告诉学生不管是现在生活还是未来路上是否平坦,我们都需要像他们一样拥有坚强的毅力、坚信的心,不放弃的精神。  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情感价值观的重要树立阶段,通过阅
期刊
摘要:教师要想推动学生更好地发展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一门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学习习惯可以推动学生学习其他课程,成为学生一生的品格,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素质教育提出: 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
期刊
摘要:土地测绘质量关系到土地资源的使用和管理,有效的控制土地测绘质量,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对自然资源管理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发展都存在重大意义。低劣的测绘成果将造成不良影响,在实际土地测绘过程中,应十分注重质量控制,尽量保证成果的精准性和可利用性。本文通过对日常土地测绘工作的开展及质量控制,浅谈土地测绘工作的质量控制问题,从而使日常土地测绘工作的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关键词:土地测绘;质量控制
期刊
摘要:小学低年级指的一般是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年级段。这个阶段的学生通常都是六到九歲,性格也多是活泼好动,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和跳动性的思维。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低年级段的学生们根本无法在课堂学习中立刻集中起自身的注意力。针对此种情况,作为小学低年级段的数学教师,就需要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之前,利用良好的课堂导入方式导入进课程,以此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从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