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曾在初中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学生最不感兴趣的学科是思想品德,其原因一致是“思想品德课枯燥无味”。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使人产生聚精会神的注意,愉快紧张的情绪和积极主动的意志等心理状态。可见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上好思想品德课是何等的重要。怎么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呢?通过实践探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思想品德课教师要不断拓宽知识面
人类知识是一个浩瀚的海洋,教师不仅需要精通本学科的知识,还需知晓相关学科知识,因此教师要不断拓宽知识面。21世纪的中学生视野开阔,兴趣广泛,求知欲強,加上思想品德教材内容丰富,从七年级学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调适情绪的能力和生活的自主自强能力的培养,到八年级学生的交往能力和维权能力培养,再到九年级学生国情教育、社会参与能力和选择能力培养等,这些都对教师的知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品德课作为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必修课程,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是其鲜明的特点。思想品德课教师如果知识面太窄,就无法把握和驾驭教材,将其讲深讲透,也就无法激发学生对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因此笔者克服领导行政事务多、家务拖累的困难,挤出时间来学习、重温中学的各科课程,复习、巩固大学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还通过函授之路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常言道,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况且“一桶水”搁的时间长了,也会逐渐变得不新鲜。如果思想品德课教师多方涉猎,不断拓宽知识面,“一桶水”就会变成“长流水”“活水”。朱熹诗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思想品德课教师加强学习,博采众长,既可以了解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横向联系”,也能够对教材进行“纵向开掘”。这样讲课往往可以举一反三,旁征博引,触类旁通,学生听起课来便会津津有味,如坐春风。可以说,教师是否注意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注意知识更新,是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兴趣的重要前提之一。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兴趣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培养,需要师生课堂上双向地互动。笔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尽量给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并将其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使学生的情感和情绪处于积极、自由、宽松的状态。首先,教师要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去发现、创新。在提问的时候,不求全责备,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允许回答问题时出现差错,并及时给予善意的引导。教师正确的角色定位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其次,教师要树立尊重、信任的观念。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使其愿意并且大胆与教师进行情感交流。如果师生之间没有思想和感情的交流,学生就不可能接受教师的教育影响。注意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予以及时的鼓励,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注意信任学生,增强他们积极上进的信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注意克服传统的师道尊严,切忌居高临下地说教,努力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变说教为引导。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是学生发挥主体性作用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在探讨中学,鼓励他们坦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激发他们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欲望。新课改主张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其中注重“过程与方法”是十分重要的。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其实“创新精神”的可贵之处不仅仅在于“新”,更在于“创”,即获得“新”的过程。初中学生知识和阅历有限,因此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积极尝试。首先,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在讲授新课之前,事先拟定出讨论的纲要,并给出充足的自学时间,让学生充分想象,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体会,积极地参与到求知的过程中。在深化明理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课程内容的知识点,收集生活中同学们的各种行为表现,互相提问,互相质疑,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其次,创设情境,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笔者根据教材的特点,模拟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事件,有时还编导简单的“情景剧”,在课堂上创设尽量贴近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想象和体会,通过说说、辩辩、演演等多种方式,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注重学生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做中学
品德教育也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内容。品德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笔者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有关的道德要求,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点拨和引导,使学生形成较为稳固的道德信念。我们努力把教学过程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师的“教中学”转向学生的“做中学”。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活动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主要涉及家庭、社会和学校等三个领域,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坚持三个结合。1.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许多道德要求需要学生在家庭的实践中才能形成习惯。我们注意引导学生在家尊老爱幼,自觉参加家务劳动,自觉为邻居,特别是五保户、孤寡老人做好事等等。2.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新课程改革提倡学校为社区服务,为教育走向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们要充分发掘社会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如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到社区清理垃圾、清理“牛皮癣”(非法小广告)、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等。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3.与共青团、少先队和班级活动相结合。共青团、班级和少先队活动是思想品德课在课外的延伸,是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又一有效途径。当前以共青团、少先队和班级活动为主要载体的学校德育活动,有较强的计划性,因而它的目的性更强,活动效果也较好。
四、坚持科学评价方法,让学生“在鼓励中”学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的过程及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教学评价具有导向功能,没有正确的评价就不可能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评价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克服重知识轻行为习惯的弊端。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历来重视“知行统一”,这应成为道德评价的基本要求之一。思想品德课程需要有分数的评定,但更要注重对学生平时行为的评价,重视教学过程的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这样才能做到知行统一。同时,要将家庭评价、社会评价与学校评价结合起来,既重视学生在校内的表现,也重视他们在家庭中和社会上的表现。2.评价内容要具有可操作性。评价内容具体、适度、透明,是评价可操作的重要前提。为了使学生对评价有章可循、懂得操作,在每一次教学之前,我们都要对学生给出明确的评价内容和目标,并交代评价的细则。3.强化学生的自主评价。现代教育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不仅重视教师、家长、社会对学生的评价,也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评。在评价方法上强化学生的自主评价(含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评),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同时,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结合家庭评价、社会评价和教师评价,可使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和科学,提高评价结论的可接受性,从而提高评价的实效。
(责任编辑 袁 妮)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使人产生聚精会神的注意,愉快紧张的情绪和积极主动的意志等心理状态。可见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上好思想品德课是何等的重要。怎么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呢?通过实践探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思想品德课教师要不断拓宽知识面
人类知识是一个浩瀚的海洋,教师不仅需要精通本学科的知识,还需知晓相关学科知识,因此教师要不断拓宽知识面。21世纪的中学生视野开阔,兴趣广泛,求知欲強,加上思想品德教材内容丰富,从七年级学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调适情绪的能力和生活的自主自强能力的培养,到八年级学生的交往能力和维权能力培养,再到九年级学生国情教育、社会参与能力和选择能力培养等,这些都对教师的知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品德课作为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必修课程,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是其鲜明的特点。思想品德课教师如果知识面太窄,就无法把握和驾驭教材,将其讲深讲透,也就无法激发学生对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因此笔者克服领导行政事务多、家务拖累的困难,挤出时间来学习、重温中学的各科课程,复习、巩固大学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还通过函授之路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常言道,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况且“一桶水”搁的时间长了,也会逐渐变得不新鲜。如果思想品德课教师多方涉猎,不断拓宽知识面,“一桶水”就会变成“长流水”“活水”。朱熹诗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思想品德课教师加强学习,博采众长,既可以了解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横向联系”,也能够对教材进行“纵向开掘”。这样讲课往往可以举一反三,旁征博引,触类旁通,学生听起课来便会津津有味,如坐春风。可以说,教师是否注意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注意知识更新,是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兴趣的重要前提之一。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兴趣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培养,需要师生课堂上双向地互动。笔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尽量给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并将其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使学生的情感和情绪处于积极、自由、宽松的状态。首先,教师要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去发现、创新。在提问的时候,不求全责备,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允许回答问题时出现差错,并及时给予善意的引导。教师正确的角色定位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其次,教师要树立尊重、信任的观念。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使其愿意并且大胆与教师进行情感交流。如果师生之间没有思想和感情的交流,学生就不可能接受教师的教育影响。注意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予以及时的鼓励,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注意信任学生,增强他们积极上进的信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注意克服传统的师道尊严,切忌居高临下地说教,努力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变说教为引导。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是学生发挥主体性作用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在探讨中学,鼓励他们坦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激发他们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欲望。新课改主张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其中注重“过程与方法”是十分重要的。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其实“创新精神”的可贵之处不仅仅在于“新”,更在于“创”,即获得“新”的过程。初中学生知识和阅历有限,因此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积极尝试。首先,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在讲授新课之前,事先拟定出讨论的纲要,并给出充足的自学时间,让学生充分想象,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体会,积极地参与到求知的过程中。在深化明理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课程内容的知识点,收集生活中同学们的各种行为表现,互相提问,互相质疑,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其次,创设情境,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笔者根据教材的特点,模拟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事件,有时还编导简单的“情景剧”,在课堂上创设尽量贴近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想象和体会,通过说说、辩辩、演演等多种方式,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注重学生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做中学
品德教育也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内容。品德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笔者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有关的道德要求,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点拨和引导,使学生形成较为稳固的道德信念。我们努力把教学过程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师的“教中学”转向学生的“做中学”。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活动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主要涉及家庭、社会和学校等三个领域,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坚持三个结合。1.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许多道德要求需要学生在家庭的实践中才能形成习惯。我们注意引导学生在家尊老爱幼,自觉参加家务劳动,自觉为邻居,特别是五保户、孤寡老人做好事等等。2.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新课程改革提倡学校为社区服务,为教育走向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们要充分发掘社会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如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到社区清理垃圾、清理“牛皮癣”(非法小广告)、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等。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3.与共青团、少先队和班级活动相结合。共青团、班级和少先队活动是思想品德课在课外的延伸,是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又一有效途径。当前以共青团、少先队和班级活动为主要载体的学校德育活动,有较强的计划性,因而它的目的性更强,活动效果也较好。
四、坚持科学评价方法,让学生“在鼓励中”学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的过程及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教学评价具有导向功能,没有正确的评价就不可能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评价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克服重知识轻行为习惯的弊端。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历来重视“知行统一”,这应成为道德评价的基本要求之一。思想品德课程需要有分数的评定,但更要注重对学生平时行为的评价,重视教学过程的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这样才能做到知行统一。同时,要将家庭评价、社会评价与学校评价结合起来,既重视学生在校内的表现,也重视他们在家庭中和社会上的表现。2.评价内容要具有可操作性。评价内容具体、适度、透明,是评价可操作的重要前提。为了使学生对评价有章可循、懂得操作,在每一次教学之前,我们都要对学生给出明确的评价内容和目标,并交代评价的细则。3.强化学生的自主评价。现代教育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不仅重视教师、家长、社会对学生的评价,也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评。在评价方法上强化学生的自主评价(含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评),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同时,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结合家庭评价、社会评价和教师评价,可使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和科学,提高评价结论的可接受性,从而提高评价的实效。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