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结合数学教学实践活动,首先谈了动手操作教学的优势:动手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生活数学。然后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动手操作谈了一些体会:如认知开始的时候实施动手操作;理解新知识的时候实施动手操作;数学实验的时候实施动手操作,并就动手操作过程中提出了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实践活动;动手操作;运用尝试
新课标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立足于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通过构建有效性、实质性的动手操作环节,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全面发展。有效的动手操作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体验数学建模的过程,为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取知识提供了机会。
动手操作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运用操作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使生疏的问题变得熟悉,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体验。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讨。
一、动手操作教学的优势
1.动手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初中数学教学属于九年义务教育范畴,一方面为了进入高中学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生活经验累积,所以实践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动手操作教学的过程其本质就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技巧,扩大了教学的内涵和外延,使全体同学在动手操作活动中提高数学的技能。实践能力除了要有较强的动手技巧外,还必须要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思维能力,动手教学将抽象的数学思维转化为了质感的直观认识,在这种认识中学生的领悟、抽象、概括能力得以形成,对数学语言、数学抽象规律的理解也更加准确。
2.动手教学有助于培养生活数学。动手教学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数学的能力,学生在生活环境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发现数学思维的可用性,就会大幅度地提升学习兴趣,保证智力活动的依托性。知识来源于生活,动手操作就是操作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尽情展现自己的才能,增强实践探究的欲望。同时,这种知识的获得往往会反作用于生活,使得学习与生活之间构建成一座桥梁,形成一种存于内心,现于无形的,只能体会不可言传的精神风采。
二、数学教学中实施动手操作的契机
1.认知开始时,实施动手操作
学生的思维往往从动手开始,动手操作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找准时机,选择能被学生接受,或与教材教学相吻合,或有挑战性、能够唤起学生操作热情和探究欲望的学习材料进行有效的动手操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数学也是如此。要上好一堂课,首先要有精彩的内容导入,如果一堂课一开始就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参与到学习新课中来,整堂课的学习效果会较好。例如,在教“矩形(一)”时,一开始就让学生小组用6根火柴棒首尾相接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且让学生思考:(1)能摆成多少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2)在这些平行四边形中,有没有面积最大的一个平行四边形?说出你的理由?(3)这个面积最大的平行四边形的内角有什么特点?量一量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一一解决了问题,探索出矩形定义、性质以及与平形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动手操作不仅展示了数学的趣味性,而且使学生在新课一开始,就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2.理解新知识时,实施动手操作
按照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结论,还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任何教师包办代替不了,必须由学生参与这个过程。动手操作是学生认识概念、理解定理、法则等新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认知活动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如在教“三角形中位线”时,让学生剪一刀,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一张三角形纸片和一张梯形纸片。教师问:“要保证剪成一张三角形纸片和一张梯形纸片剪痕的位置有什么要求?”通过动手操作学生都知道剪痕应与第三边平行,接着再问:“这样能否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若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剪痕还要有什么要求?”学生操作演示,知道要从三角形一边中点开始并且与第三边平行的位置剪开。教师再问:“将其中的三角形作怎样的图形变换,能把剪得的两个图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动手操作,知道把三角形绕一点作180°的旋转变换得到平行四边形,进一步三角形中位线定义和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并且为定理的验证埋下了伏笔。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由于定理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归纳总结——推理论证”得出来的,所以他们理解的特别深刻,在以后的练习中也就运用自如。
3.数学实验时,实施动手操作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数学同自然科学一样,已成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开展教学实验,既能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又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数学实验更富有挑战性,也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日益成为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方式。如学习射影的定义时,教材上仅提出了一条线段在已知直线上的射影的定义。据此可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得出“以一个顶点为支点悬挂着的正方体在平面上的射影”,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数学实验能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又能将数学问题用实际实验去验证,加强了实际与理论的联系,有利于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是一种富有创新价值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学生作为探究者,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时多数学生会对动手操作失去信心,甚至会放弃这次探究活动。此时,教师是学生的鼓励者、帮助者,要及时地进行鼓励,耐心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重树信心,完成操作,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动手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的备课必须要更为细致。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全面分析教材内容,确定哪部分内容适合采取动手操作的教学活动,并尽可能多地设计不同的活动方案,另外,对于备课环节而言要转变以往教师独立备课的现状,要多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和学生们的意见,以及学校当地具体条件,确定如何设计教学任务。
2、教师要更好地完成教学评价。在操作教学过程中,教师看到的不应该是证明或操作的成功与否,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的综合表现,所以对学生的评价应该从态度方面进行考虑。另外,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不单要对学生个人进行评价,也要对小组表现进行整体评价,对小组的各阶段的表现给予评价,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数学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的空间很大。教师要找准时机,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动手操作。同时,教师还要突显自身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有效地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主学习,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让动起来的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求知、做人的乐园,成为师生施展个人魅力与才华的天地。
参考文献
[1]肖 云.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动手操作实验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0.
[2]钟 燕. 浅议数学实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10.
[3]王月华.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J].学周刊,2013.8.
[4]张海青.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
[5]刘 赫. 试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2.23.
关键词:数学教学;实践活动;动手操作;运用尝试
新课标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立足于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通过构建有效性、实质性的动手操作环节,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全面发展。有效的动手操作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体验数学建模的过程,为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取知识提供了机会。
动手操作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运用操作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使生疏的问题变得熟悉,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体验。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讨。
一、动手操作教学的优势
1.动手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初中数学教学属于九年义务教育范畴,一方面为了进入高中学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生活经验累积,所以实践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动手操作教学的过程其本质就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技巧,扩大了教学的内涵和外延,使全体同学在动手操作活动中提高数学的技能。实践能力除了要有较强的动手技巧外,还必须要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思维能力,动手教学将抽象的数学思维转化为了质感的直观认识,在这种认识中学生的领悟、抽象、概括能力得以形成,对数学语言、数学抽象规律的理解也更加准确。
2.动手教学有助于培养生活数学。动手教学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数学的能力,学生在生活环境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发现数学思维的可用性,就会大幅度地提升学习兴趣,保证智力活动的依托性。知识来源于生活,动手操作就是操作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尽情展现自己的才能,增强实践探究的欲望。同时,这种知识的获得往往会反作用于生活,使得学习与生活之间构建成一座桥梁,形成一种存于内心,现于无形的,只能体会不可言传的精神风采。
二、数学教学中实施动手操作的契机
1.认知开始时,实施动手操作
学生的思维往往从动手开始,动手操作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找准时机,选择能被学生接受,或与教材教学相吻合,或有挑战性、能够唤起学生操作热情和探究欲望的学习材料进行有效的动手操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数学也是如此。要上好一堂课,首先要有精彩的内容导入,如果一堂课一开始就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参与到学习新课中来,整堂课的学习效果会较好。例如,在教“矩形(一)”时,一开始就让学生小组用6根火柴棒首尾相接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且让学生思考:(1)能摆成多少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2)在这些平行四边形中,有没有面积最大的一个平行四边形?说出你的理由?(3)这个面积最大的平行四边形的内角有什么特点?量一量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一一解决了问题,探索出矩形定义、性质以及与平形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动手操作不仅展示了数学的趣味性,而且使学生在新课一开始,就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2.理解新知识时,实施动手操作
按照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结论,还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任何教师包办代替不了,必须由学生参与这个过程。动手操作是学生认识概念、理解定理、法则等新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认知活动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如在教“三角形中位线”时,让学生剪一刀,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一张三角形纸片和一张梯形纸片。教师问:“要保证剪成一张三角形纸片和一张梯形纸片剪痕的位置有什么要求?”通过动手操作学生都知道剪痕应与第三边平行,接着再问:“这样能否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若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剪痕还要有什么要求?”学生操作演示,知道要从三角形一边中点开始并且与第三边平行的位置剪开。教师再问:“将其中的三角形作怎样的图形变换,能把剪得的两个图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动手操作,知道把三角形绕一点作180°的旋转变换得到平行四边形,进一步三角形中位线定义和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并且为定理的验证埋下了伏笔。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由于定理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归纳总结——推理论证”得出来的,所以他们理解的特别深刻,在以后的练习中也就运用自如。
3.数学实验时,实施动手操作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数学同自然科学一样,已成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开展教学实验,既能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又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数学实验更富有挑战性,也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日益成为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方式。如学习射影的定义时,教材上仅提出了一条线段在已知直线上的射影的定义。据此可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得出“以一个顶点为支点悬挂着的正方体在平面上的射影”,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数学实验能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又能将数学问题用实际实验去验证,加强了实际与理论的联系,有利于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是一种富有创新价值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学生作为探究者,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时多数学生会对动手操作失去信心,甚至会放弃这次探究活动。此时,教师是学生的鼓励者、帮助者,要及时地进行鼓励,耐心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重树信心,完成操作,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动手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的备课必须要更为细致。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全面分析教材内容,确定哪部分内容适合采取动手操作的教学活动,并尽可能多地设计不同的活动方案,另外,对于备课环节而言要转变以往教师独立备课的现状,要多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和学生们的意见,以及学校当地具体条件,确定如何设计教学任务。
2、教师要更好地完成教学评价。在操作教学过程中,教师看到的不应该是证明或操作的成功与否,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的综合表现,所以对学生的评价应该从态度方面进行考虑。另外,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不单要对学生个人进行评价,也要对小组表现进行整体评价,对小组的各阶段的表现给予评价,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数学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的空间很大。教师要找准时机,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动手操作。同时,教师还要突显自身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有效地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主学习,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让动起来的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求知、做人的乐园,成为师生施展个人魅力与才华的天地。
参考文献
[1]肖 云.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动手操作实验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0.
[2]钟 燕. 浅议数学实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10.
[3]王月华.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J].学周刊,2013.8.
[4]张海青.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
[5]刘 赫. 试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