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雪城大学马颖毅副教授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在我看来,公民教育,最朴素地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尊重——尊重天性,保护个性,平等对待每个人(的观点和思想)。” 的确,一个不懂得尊重的民族,是不可能建成真正的公民社会的。
然而,在当下,我们时常提起的不是忘记了如何去尊重别人,而是种种自己的没有被尊重。这是多么悖谬的一种情形。事实上,在我们抱怨太多人不懂得尊重他人的时候,甚至在我们嘲笑有些人习惯不被尊重的时候……身为教师的我们是否反省过:我们真正教过并教会学生尊重他人了吗?我们应该知道,尊重他人,也是需要具体教的。
一、学会尊重每一个人的正当职业
“校长”是一份值得尊敬的职业,但学校里还有更多的普通劳动者,他们和校长一样值得尊敬。没有他们的认真工作,学校将无法正常运转。如果一个学校里的孩子见到校长会主动问好,却对其他劳动者完全无视,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
美国年度教师罗恩·克拉克曾制定著名的“55条班规”,这些规则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并遵循合适的行为,也让学生在遵循规则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我认可这样的教育并努力在我的教育现场予以践行。
【案例1】有一次,班上两个女孩告诉我:“老师,男生小葛对小夏叔叔很没有礼貌,看到小夏叔叔老是叫‘送水的’。”
课上,我心平气和地对孩子们说:“我尊重学校里每一个认真工作的劳动者,我也提醒过大家要尊重每一个认真工作的人,可是我今天很难过地知道还是有同学没做到。”我停顿了一下,继续说:“我知道大多数同学的爸爸妈妈都是单位里的普通员工,而不是领导。大家长大后,大部分人也只是普通劳动者。你今天不尊重学校里的普通员工,那么,你的爸爸妈妈和你的将来也有可能得不到尊重。请大家记住: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自己或者自己的亲人,你就要怎么去对待他人。”
克拉克的班规中有这么一条:“记住学校里每一名教师以及食堂员工、杂务工等工作人员的名字。”美国小学的规模远小于中国小学,想让我们的孩子记住全校教职员工的姓名显然不现实,但我们至少可以教导孩子用“老师”“阿姨”“叔叔”“爷爷”或者“师傅”有礼貌地称呼他们。
二、学会尊重每一个人的表达方式
享誉全球的开会宝典《罗伯特议事规则》规定:“不许质疑动机——不能以道德的名义去怀疑别人的动机。”一旦涉及对动机的批评,一方无法自证清白,不免烦恼;另一方也难以论证他的质疑,反而会折射出自身的不堪。最后,不仅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增加彼此矛盾。
对他人行为动机的质疑,说到底,也是一种对他人表达方式的不尊重。追溯到人们的童年,这种“质疑动机”其实随处可见。“他就是故意踢我的”“他就是想欺负我”“他就是小气”……这样的告状我们时常能听到,但结果表明其中绝大多数被质疑的行为都不是故意的。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理解并做到尊重他人的表达方式,而不是凭自己的感受去随意攻击他人的行为动机。
【案例2】我在女生雯请丧假的那两天里,特意嘱咐孩子们:“雯失去了爸爸,非常悲伤。我去吊唁的时候看到雯痛哭,特别心疼。她在家里一定会因为想起爸爸而难过,可是到了学校里和同学们在一起,或许能够暂时放下这份难过。如果她爸爸在天有灵,也希望雯能够快快乐乐地学习、生活。所以,等雯来上学以后,如果她和同学们一起活动一起玩笑,千万不可以讽刺、挖苦她‘爸爸去世了一点也不伤心’。每个人表达伤痛与怀念的方式不一样,不能因为她没有成天愁眉苦脸就指责她无情。我们要尊重她处理情绪的方式,努力让她在学校里的时候更加快乐。”
事实上,雯因为妈妈周到的呵护,也因为爸爸重病多年可能心理上有准备,她丧假结束就回来上学,不久就和同学们一起有说有笑了。看到孩子们那么自然地接受雯丧父之后的说笑,我特别宽慰。
科学研究显示,测谎仪的准确率一般在90%左右,由此可见人心之难测。而中国文化里苏东坡与佛印辩证的故事,更印证“心中有佛,所见皆佛”之至理。因此,我们要教导孩子不去揣摩他人的行为意图,而要学会接纳并尊重别人的表达方式。
三、学会尊重每一个人的私人世界
尊重他人的私人空间,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可是,我们经常会在公共场合遇到追逐打闹的各种“熊孩子”,而他们的家长大多在旁边笑意盈盈地欣赏着自己孩子的活泼可爱,全然不理解或者不顾自己的孩子已经打扰并侵犯了大多数人的私人世界。
孩子的问题,大多可追溯至父母的问题。面对不懂得尊重他人私人空间的孩子,我们不应简单停留在“孩子父母真没修养、真不懂得教育孩子”的抱怨上,而应努力干预这种不当家教的影响,让这些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的私人空间,并在日后成长为秉持这种行为规则的家长。
【案例3】我制定了一条班规:没有得到对方同意,每一个小朋友都不能碰到同学的身体。起因只是简单地希望以此减少情绪易波动的雨同学在教室里的哭闹,但后来渐渐发现,这个班规无形中减少了孩子们之间的纠纷,行走途中(尤其是上下楼梯的时候)的安全隐患也降到了最低。
后来,我除了随时随地向孩子们宣讲这条班规,也多次给家长群发短信,请求他们在家反复对孩子强调“尊重他人身体,不故意触摸”的规则,以使孩子们从此养成“不碰到同学身体”的习惯。
《世界人权宣言》的第一条是,“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富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这就是尊重必须的价值基础 ”。这样的价值基础,在吴非老师的建议里清晰可见。他说:“讲评作文时,需要读学生的作文,这时教师能不能先问一句:‘我可以读你的作文吗?’或者问:‘你的作文很有意思,你愿意让全班同学分享吗?’”吴非老师建议的请求非常重要,它提醒我们不仅要表达对学生私人世界的尊重,更要多示范如何尊重他人的私人世界。
在人类生活中,存在着不同的文化样态,也存在着诸多不懂尊重的现象。如果不发挥教育的积极引导作用,孩子的尊重素养就难以养成;如果不教会学生各种规则,其尊重的行为也难以维持。“尊重的教育”是积极的教育。它要求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懂得尊重的人,成为未成年人的榜样,同时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与习惯。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说过:“要能做到通过恰如其分的普通的礼节与尊重,表明你对他人的尊敬、重视与善意,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学习并反复练习各种具体的规则,且持之以恒。
幸运的是,身为教师,我们至少有机会起身,向时代说话:我们可以示范并教导学生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且努力并坚持。
(作者单位:苏州市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江苏苏州 215122)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然而,在当下,我们时常提起的不是忘记了如何去尊重别人,而是种种自己的没有被尊重。这是多么悖谬的一种情形。事实上,在我们抱怨太多人不懂得尊重他人的时候,甚至在我们嘲笑有些人习惯不被尊重的时候……身为教师的我们是否反省过:我们真正教过并教会学生尊重他人了吗?我们应该知道,尊重他人,也是需要具体教的。
一、学会尊重每一个人的正当职业
“校长”是一份值得尊敬的职业,但学校里还有更多的普通劳动者,他们和校长一样值得尊敬。没有他们的认真工作,学校将无法正常运转。如果一个学校里的孩子见到校长会主动问好,却对其他劳动者完全无视,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
美国年度教师罗恩·克拉克曾制定著名的“55条班规”,这些规则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并遵循合适的行为,也让学生在遵循规则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我认可这样的教育并努力在我的教育现场予以践行。
【案例1】有一次,班上两个女孩告诉我:“老师,男生小葛对小夏叔叔很没有礼貌,看到小夏叔叔老是叫‘送水的’。”
课上,我心平气和地对孩子们说:“我尊重学校里每一个认真工作的劳动者,我也提醒过大家要尊重每一个认真工作的人,可是我今天很难过地知道还是有同学没做到。”我停顿了一下,继续说:“我知道大多数同学的爸爸妈妈都是单位里的普通员工,而不是领导。大家长大后,大部分人也只是普通劳动者。你今天不尊重学校里的普通员工,那么,你的爸爸妈妈和你的将来也有可能得不到尊重。请大家记住: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自己或者自己的亲人,你就要怎么去对待他人。”
克拉克的班规中有这么一条:“记住学校里每一名教师以及食堂员工、杂务工等工作人员的名字。”美国小学的规模远小于中国小学,想让我们的孩子记住全校教职员工的姓名显然不现实,但我们至少可以教导孩子用“老师”“阿姨”“叔叔”“爷爷”或者“师傅”有礼貌地称呼他们。
二、学会尊重每一个人的表达方式
享誉全球的开会宝典《罗伯特议事规则》规定:“不许质疑动机——不能以道德的名义去怀疑别人的动机。”一旦涉及对动机的批评,一方无法自证清白,不免烦恼;另一方也难以论证他的质疑,反而会折射出自身的不堪。最后,不仅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增加彼此矛盾。
对他人行为动机的质疑,说到底,也是一种对他人表达方式的不尊重。追溯到人们的童年,这种“质疑动机”其实随处可见。“他就是故意踢我的”“他就是想欺负我”“他就是小气”……这样的告状我们时常能听到,但结果表明其中绝大多数被质疑的行为都不是故意的。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理解并做到尊重他人的表达方式,而不是凭自己的感受去随意攻击他人的行为动机。
【案例2】我在女生雯请丧假的那两天里,特意嘱咐孩子们:“雯失去了爸爸,非常悲伤。我去吊唁的时候看到雯痛哭,特别心疼。她在家里一定会因为想起爸爸而难过,可是到了学校里和同学们在一起,或许能够暂时放下这份难过。如果她爸爸在天有灵,也希望雯能够快快乐乐地学习、生活。所以,等雯来上学以后,如果她和同学们一起活动一起玩笑,千万不可以讽刺、挖苦她‘爸爸去世了一点也不伤心’。每个人表达伤痛与怀念的方式不一样,不能因为她没有成天愁眉苦脸就指责她无情。我们要尊重她处理情绪的方式,努力让她在学校里的时候更加快乐。”
事实上,雯因为妈妈周到的呵护,也因为爸爸重病多年可能心理上有准备,她丧假结束就回来上学,不久就和同学们一起有说有笑了。看到孩子们那么自然地接受雯丧父之后的说笑,我特别宽慰。
科学研究显示,测谎仪的准确率一般在90%左右,由此可见人心之难测。而中国文化里苏东坡与佛印辩证的故事,更印证“心中有佛,所见皆佛”之至理。因此,我们要教导孩子不去揣摩他人的行为意图,而要学会接纳并尊重别人的表达方式。
三、学会尊重每一个人的私人世界
尊重他人的私人空间,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可是,我们经常会在公共场合遇到追逐打闹的各种“熊孩子”,而他们的家长大多在旁边笑意盈盈地欣赏着自己孩子的活泼可爱,全然不理解或者不顾自己的孩子已经打扰并侵犯了大多数人的私人世界。
孩子的问题,大多可追溯至父母的问题。面对不懂得尊重他人私人空间的孩子,我们不应简单停留在“孩子父母真没修养、真不懂得教育孩子”的抱怨上,而应努力干预这种不当家教的影响,让这些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的私人空间,并在日后成长为秉持这种行为规则的家长。
【案例3】我制定了一条班规:没有得到对方同意,每一个小朋友都不能碰到同学的身体。起因只是简单地希望以此减少情绪易波动的雨同学在教室里的哭闹,但后来渐渐发现,这个班规无形中减少了孩子们之间的纠纷,行走途中(尤其是上下楼梯的时候)的安全隐患也降到了最低。
后来,我除了随时随地向孩子们宣讲这条班规,也多次给家长群发短信,请求他们在家反复对孩子强调“尊重他人身体,不故意触摸”的规则,以使孩子们从此养成“不碰到同学身体”的习惯。
《世界人权宣言》的第一条是,“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富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这就是尊重必须的价值基础 ”。这样的价值基础,在吴非老师的建议里清晰可见。他说:“讲评作文时,需要读学生的作文,这时教师能不能先问一句:‘我可以读你的作文吗?’或者问:‘你的作文很有意思,你愿意让全班同学分享吗?’”吴非老师建议的请求非常重要,它提醒我们不仅要表达对学生私人世界的尊重,更要多示范如何尊重他人的私人世界。
在人类生活中,存在着不同的文化样态,也存在着诸多不懂尊重的现象。如果不发挥教育的积极引导作用,孩子的尊重素养就难以养成;如果不教会学生各种规则,其尊重的行为也难以维持。“尊重的教育”是积极的教育。它要求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懂得尊重的人,成为未成年人的榜样,同时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与习惯。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说过:“要能做到通过恰如其分的普通的礼节与尊重,表明你对他人的尊敬、重视与善意,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学习并反复练习各种具体的规则,且持之以恒。
幸运的是,身为教师,我们至少有机会起身,向时代说话:我们可以示范并教导学生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且努力并坚持。
(作者单位:苏州市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江苏苏州 215122)
责任编辑 余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