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身,向时代说话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2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雪城大学马颖毅副教授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在我看来,公民教育,最朴素地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尊重——尊重天性,保护个性,平等对待每个人(的观点和思想)。” 的确,一个不懂得尊重的民族,是不可能建成真正的公民社会的。
  然而,在当下,我们时常提起的不是忘记了如何去尊重别人,而是种种自己的没有被尊重。这是多么悖谬的一种情形。事实上,在我们抱怨太多人不懂得尊重他人的时候,甚至在我们嘲笑有些人习惯不被尊重的时候……身为教师的我们是否反省过:我们真正教过并教会学生尊重他人了吗?我们应该知道,尊重他人,也是需要具体教的。
  一、学会尊重每一个人的正当职业
  “校长”是一份值得尊敬的职业,但学校里还有更多的普通劳动者,他们和校长一样值得尊敬。没有他们的认真工作,学校将无法正常运转。如果一个学校里的孩子见到校长会主动问好,却对其他劳动者完全无视,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
  美国年度教师罗恩·克拉克曾制定著名的“55条班规”,这些规则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并遵循合适的行为,也让学生在遵循规则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我认可这样的教育并努力在我的教育现场予以践行。
  【案例1】有一次,班上两个女孩告诉我:“老师,男生小葛对小夏叔叔很没有礼貌,看到小夏叔叔老是叫‘送水的’。”
  课上,我心平气和地对孩子们说:“我尊重学校里每一个认真工作的劳动者,我也提醒过大家要尊重每一个认真工作的人,可是我今天很难过地知道还是有同学没做到。”我停顿了一下,继续说:“我知道大多数同学的爸爸妈妈都是单位里的普通员工,而不是领导。大家长大后,大部分人也只是普通劳动者。你今天不尊重学校里的普通员工,那么,你的爸爸妈妈和你的将来也有可能得不到尊重。请大家记住: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自己或者自己的亲人,你就要怎么去对待他人。”
  克拉克的班规中有这么一条:“记住学校里每一名教师以及食堂员工、杂务工等工作人员的名字。”美国小学的规模远小于中国小学,想让我们的孩子记住全校教职员工的姓名显然不现实,但我们至少可以教导孩子用“老师”“阿姨”“叔叔”“爷爷”或者“师傅”有礼貌地称呼他们。
  二、学会尊重每一个人的表达方式
  享誉全球的开会宝典《罗伯特议事规则》规定:“不许质疑动机——不能以道德的名义去怀疑别人的动机。”一旦涉及对动机的批评,一方无法自证清白,不免烦恼;另一方也难以论证他的质疑,反而会折射出自身的不堪。最后,不仅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增加彼此矛盾。
  对他人行为动机的质疑,说到底,也是一种对他人表达方式的不尊重。追溯到人们的童年,这种“质疑动机”其实随处可见。“他就是故意踢我的”“他就是想欺负我”“他就是小气”……这样的告状我们时常能听到,但结果表明其中绝大多数被质疑的行为都不是故意的。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理解并做到尊重他人的表达方式,而不是凭自己的感受去随意攻击他人的行为动机。
  【案例2】我在女生雯请丧假的那两天里,特意嘱咐孩子们:“雯失去了爸爸,非常悲伤。我去吊唁的时候看到雯痛哭,特别心疼。她在家里一定会因为想起爸爸而难过,可是到了学校里和同学们在一起,或许能够暂时放下这份难过。如果她爸爸在天有灵,也希望雯能够快快乐乐地学习、生活。所以,等雯来上学以后,如果她和同学们一起活动一起玩笑,千万不可以讽刺、挖苦她‘爸爸去世了一点也不伤心’。每个人表达伤痛与怀念的方式不一样,不能因为她没有成天愁眉苦脸就指责她无情。我们要尊重她处理情绪的方式,努力让她在学校里的时候更加快乐。”
  事实上,雯因为妈妈周到的呵护,也因为爸爸重病多年可能心理上有准备,她丧假结束就回来上学,不久就和同学们一起有说有笑了。看到孩子们那么自然地接受雯丧父之后的说笑,我特别宽慰。
  科学研究显示,测谎仪的准确率一般在90%左右,由此可见人心之难测。而中国文化里苏东坡与佛印辩证的故事,更印证“心中有佛,所见皆佛”之至理。因此,我们要教导孩子不去揣摩他人的行为意图,而要学会接纳并尊重别人的表达方式。
  三、学会尊重每一个人的私人世界
  尊重他人的私人空间,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可是,我们经常会在公共场合遇到追逐打闹的各种“熊孩子”,而他们的家长大多在旁边笑意盈盈地欣赏着自己孩子的活泼可爱,全然不理解或者不顾自己的孩子已经打扰并侵犯了大多数人的私人世界。
  孩子的问题,大多可追溯至父母的问题。面对不懂得尊重他人私人空间的孩子,我们不应简单停留在“孩子父母真没修养、真不懂得教育孩子”的抱怨上,而应努力干预这种不当家教的影响,让这些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的私人空间,并在日后成长为秉持这种行为规则的家长。
  【案例3】我制定了一条班规:没有得到对方同意,每一个小朋友都不能碰到同学的身体。起因只是简单地希望以此减少情绪易波动的雨同学在教室里的哭闹,但后来渐渐发现,这个班规无形中减少了孩子们之间的纠纷,行走途中(尤其是上下楼梯的时候)的安全隐患也降到了最低。
  后来,我除了随时随地向孩子们宣讲这条班规,也多次给家长群发短信,请求他们在家反复对孩子强调“尊重他人身体,不故意触摸”的规则,以使孩子们从此养成“不碰到同学身体”的习惯。
  《世界人权宣言》的第一条是,“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富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这就是尊重必须的价值基础 ”。这样的价值基础,在吴非老师的建议里清晰可见。他说:“讲评作文时,需要读学生的作文,这时教师能不能先问一句:‘我可以读你的作文吗?’或者问:‘你的作文很有意思,你愿意让全班同学分享吗?’”吴非老师建议的请求非常重要,它提醒我们不仅要表达对学生私人世界的尊重,更要多示范如何尊重他人的私人世界。
  在人类生活中,存在着不同的文化样态,也存在着诸多不懂尊重的现象。如果不发挥教育的积极引导作用,孩子的尊重素养就难以养成;如果不教会学生各种规则,其尊重的行为也难以维持。“尊重的教育”是积极的教育。它要求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懂得尊重的人,成为未成年人的榜样,同时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与习惯。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说过:“要能做到通过恰如其分的普通的礼节与尊重,表明你对他人的尊敬、重视与善意,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学习并反复练习各种具体的规则,且持之以恒。
  幸运的是,身为教师,我们至少有机会起身,向时代说话:我们可以示范并教导学生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且努力并坚持。
  (作者单位:苏州市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江苏苏州 215122)
  责任编辑 余志权
其他文献
摘 要 以学校核心理念引领班级文化建设,鼓励教师团队合作,通过建设个性化的班级制度,构建凸显学生个性成长的“和雅”课堂文化,并以成长档案盒实施多元评价,鼓励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实现师生“和而不同、雅而不凡”之成长。  关 键 词 班级文化建设;个性成长;班级制度;课堂文化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8)01-00-03  作为中星小学的德育品牌,“和
萬博,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广州市骨干教师,广东省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万老师带领的工作室团队承(协)办过各级班主任能力大赛和市、区级名班主任、骨干班主任培训,并开设有市、区级继续教育课程;首创工作室小组自为发展、师带徒成长共同体、雷霆反馈防拖延症等培训模式。  万老师热爱教书,钟情育人,善以特色文化构建卓越班级。她用细腻而巧妙的爱心和智慧,成为一届又一届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被孩
柳袁照,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政协委员。先后出版《凝眸苏州教育》等教育和文学专著。近年来致力于诗性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提倡“审美课堂”。以诗人的情怀做校长,以对教育的思考入诗,并从中总结提炼了“诗性教育”,还原了教育的精神底气和文化根基,表达了在功利之风日盛的社会中,学校教育对神圣理想的坚守。  “我知道,从这个时刻开始,从我在这个院子里,遇上你开始,从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觉已在教育教学之路上走了近十个年头。每每想到“十年”,就觉得感悟颇多。回眸走出大学校门的那一刻,我雄心壮志,怀揣着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忱和美好憧憬,辞别了故乡,来到苏州,迈上了我的教育征程。一路走来,我对教师职业的认识,经历了陌生与困惑——成熟与坚定——热爱与幸福的心路历程。  陌生与困惑:路在何方  迈出大学校门后, 23岁的我激情满怀地投入到期待已久的教育事业中去。  教学
众所周知,新疆是多民族“大杂居”与少数民族“大聚居”地区,各民族宗教、文化、民俗差异极大。按照国家部署,新疆8999所学校大多采用民汉合校办学模式,有的是双民合校,有的甚至是三民合校。如何增强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履行文化传播和教育维稳的双重使命便成为民汉合校学校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新疆四师七十六团中学尝试以“和文化”建设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了学校的整体发展。  一、“和文化”——在反思冲突事件
【案例】   “戴强(化名)到学校来了吗?”一天上课时,一个高个子妇女隔着防盗窗,边张望边着急地问我,全然不顾我正在上课。  “没有。”我停下课,“他不是在家吗?”早晨他妈妈打电话说孩子没做作业,“扣”在家中不让出来。  妇女收回环视教室的目光:“他妈妈说了两句,他就跑走了。唉!他妈妈都急死了,到哪儿去了呀?”没等我问个究竟,她又风风火火地走了。“呀!戴强出走了!”全班学生大眼瞪小眼,一片愕然。 
摘 要:现代化的校园要融入在地元素与生活美学,努力营造开放无围墙的安全绿建筑校园,设计多样化的探索式学习空间,与大自然结合,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设计学习活动,使学校兼具言教、身教、境教的功能。  关键词:学校建筑;在地;绿建筑;无围墙安全校园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3)08-0016-03  一、前言  2013年1月,来自大陆的30余位小学老师来到台
摘 要 微课作为一种教学资源,与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相结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课通过配备完整的学习方案,让学生明晰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学习评价等,凸显学生学习;借助在线微课,实现师生即时互动交流,深化探究与思考;借助大数据,实施在线评价与监督,提升教师的个性化指导。  关 键 词 思想品德课;大数据;微课;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
特色是什么?“特”是“特殊”,“色”是“因为视觉而产生的印象”,两字结合,即指存在物基于独特个性的优势和长处。 “因为特色,所以不同”,特色决定了存在的理由,是“魂”。同理,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基于独特个性的优势和长处,是学校存在的理由和灵魂。  那么,我们的学校有特色吗?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涉及到学校存在的合理性。二十年来,从教育部到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再到各学校,特色创建如火如荼,特色评比方兴
2016年4月15日,教育部名校长领航班周大战工作室授牌仪式在长沙麓谷中心小学举行。名校长领航班是教育部“校长国培计划”高端培训项目,旨在培养造就一批教育家型校长,首期64名,其中湖南两名。而周大战是湖南省唯一一名入选的小学校长,也是全国唯一一个来自农村学校的校长。无疑,这是属于周大战校长的“高光时刻”。  颇富意味的是,“大战”两字听起来与其本人似乎格格不入,因为朴实和睿智是他的显著标志。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