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城是中国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充满了丰富而奇异的想象,梦幻、唯美而感伤。他拒绝现实的世界,用童话般的诗歌编织了一座自己的城。透过顾城的诗,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人生观是十分悲观甚至绝望的。
顾城很小便开始了自己的诗歌创作。从《顾城诗全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1968年(12岁)辍学前的几首小诗。那时的顾城活在真正的童年与童话中,他以孩童的眼光打量着这个世界,抒写着心中浪漫、纯美的童谣。例如他创作于1964年的《松塔》:“松枝上/露滴晶光闪亮/好像绿漆的宝塔/挂满银铃铛。”这首小诗读来无疑是轻松愉快的。我们完全不必去考察它所创作的时代背景,也不必去探究作者的性格和经历,只需打开想象的匣子,随着诗中字句的脚步在脑海中作一幅优美的画。
然而,这种轻松的想象并没有驰骋多久便被时代的风云所动摇。顾城仿佛在一夜间长大了,他的诗歌创作开始融入了一些成年人的思考,部分诗歌的风格也有了明显的改变。“文革”期间,顾城的诗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方面,他沉浸在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童话般的幻想中,创作了《星月的来由》《割草谣》《小花的信念》等纯真、可爱的作品。另一方面,他又像成年人一样抒写着自己的感伤、疑惑、无奈和苦闷:“仰看天上一片黑暗/倒似大地般沉重”(《雨夜》);“我所渴望的美/是永恒与生命/谁知他们竟水火不容”(《美》);“我到哪里去呵/宇宙是这样的无边”(《生命幻想曲》)……在顾城眼中,那是一个无望的世界,“既不能前进/也不想后退”(《幻想与梦》);那是一个冷漠的人间,“用钱/可以捕住无情的心”(《铭言》之二)。他在幻想,但幻想在破灭,“幻想总把破灭宽恕/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我的幻想》);他在找寻,“找寻春天/找寻新叶/找寻花丛”,但“只找到一滩败草/一袖寒风”(《找寻》)。他的彷徨,是那一代人的彷徨;他的绝望,也正是那一代人的绝望。
1976年,当人们渐渐看到“文革”结束的希望之时,顾城的笔下也出现了一些积极、肯定的诗行。他像众人一样欢呼:“光明并没有消逝/黑暗并没有得逞”(《巨星》),“温暖的天海之水/抚平了你的裂痕/洗去了你的悲哀”(《白昼的月亮》),“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一代人》)。然而,这些令人振奋的诗行并未成为顾城此后诗歌的主旋律,甚至在当时也只是九牛一毛。我们看到得更多的是他对苦难的记忆,是他童年的梦,是他拒绝现实世界沉浸在自我王国中的那份孤独与阴郁。“人间是陵园/覆盖着回忆之声”(《来临》)。苦难给顾城原本纯真的心灵带来了累累创痕,即便是那抚平了裂痕、洗去了悲哀的白昼的月亮,也永远不能溶解他心中的冰冻,“那是比水晶更纯的哀伤”(《白昼的月亮》)。他执着地认为这个世界是黑暗的,人与人之间是冷漠的,“不要问为什么/人生就是这样浑浊/人生就是这样透彻”(《北方的孤独者之歌》),因而将自己反锁在他那小小的城中。
如果说顾城在“文革”中所表现出来的悲观和绝望是时代造成的,那么,他在“文革”结束之后的阴郁与冷漠便可以说是其性格和人生观的体现了。
“我的心/是一座城/一座最小的城/没有杂乱的市场/没有众多的居民/冷冷清清/冷冷清清/只有一片落叶/只有一簇花丛/还偷偷掩藏着/儿时的深情……”(《我是一座小城》);“我是一个悲哀的孩子/始终没有长大”(《简历》);“也许/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希望自己好看/我不希望别人/看我”(《十二岁的广场》)……从他所创作的这些带有自传性质的诗歌中我们会发现,顾城的心始终是封闭的。而封闭本身似乎就意味着沉闷、压抑、悲观甚至死亡。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顾城的诗中经常出现“黄昏”“黑夜”“雨后”“秋”“死亡”等情景,以及“灰烬”“大海”“血”“风”“墓”等事物。这些意象难免给人一种湿漉漉的苍凉之感。然而,即便是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的“太阳”,在顾城笔下也时常透出一种冷冰冰的绝望感:“不要追问太阳/它无法对昨天负责”(《永别了,墓地》),“太阳去追赶黑夜/又被另一群黑夜/追赶”(《案件》)……
在我看来,最能反映顾城看待事物的视角之独特的并不是那些表现奇异意象的诗歌,而正是这些抒写平常人、平常事物的字句。面对相同的对象,顾城看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内容。例如《佛语》:“我的职业是固定的/固定地坐/坐一千年/来学习那种最富有的笑容/还要微妙地伸出手去/好像把什么交给了人类……”连世人梦中都在向往的极乐、慈悲的“佛”,在顾城眼中都变成了麻木、虚伪而又无奈的形象,这简直是一种疯狂的颠覆,一种让人心碎的揭露。又如《在这宽大明亮的世界上》:“在这宽大明亮的世界上/人们走来走去/他们围绕这自己/像一匹匹马/围绕着木桩”;“在这宽大明亮的世界上/偶尔,也有蒲公英飞舞”,然而,“死亡是位细心的收获者/不会丢下一穗大麦”。生是毫无意义的,偶尔燃起的希望也注定逃不脱死亡的追捕。这是何等的悲观,何等的绝望!
作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顾城与北岛、舒婷等诗人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他们都经历过是“文革”的十年浩劫,都感受过理想幻灭、未来无望的痛苦,因而都对现实怀有一种模糊而又强烈的不满情绪。这种情绪表现在诗歌中则往往是一种淡淡的忧伤。他们曾经有过真挚的热情、美丽的梦,然而,正如舒婷所说:“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神女峰》)那是一代人的忧伤,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
但是,顾城与其他朦胧诗人又有着根本的不同。当时代的冰封消融之后,大部分年轻人都开始敞开心扉,在怀疑中追求真理,在迷惘中寻找希望。而顾城却始终拒绝世界,固守在自己的城中,扮演着一个长不大的角色。他既没有像北岛那样从怀疑中汲取向上的力量,在高呼“我-不-相-信”(《回答》)之后表达出自己愿意承担苦难和继续寻求真理的决心;也没有像舒婷那样在反叛中寻求新的立足点,想要“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共同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致橡树》),抑或“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神女峰》)。他用童年的回忆和纯真的幻想来逃避时代赋予他的责任,用阴暗的情绪和丑恶的言辞来描绘现实,并为自己的逃避开罪。
有人说顾城拥有一颗童心,他只是像孩子般任性,我却宁愿说他一直在幻想自己是个孩子,始终在清醒地逃避成长的责任。他总是借孩子的名义来感受世界,流露出的却是孩童不可能体会的情绪。虽说童心也未必毫无瑕,但至少童心应当是充满爱和希望的。而顾城却是一边冰冷地说“我的心爱着世界”,一边绝望地宣告“我不知道怎样爱你”。这样的顾城又如何能让人感受到爱和希望呢?
敞开你的心扉吧,不要让你的忧伤滋长为绝望!走出你的城吧,你会明白如何去爱这个世界!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即使走不出一条路来,只要曾经满怀热情地走过,那过程也足以让你体味到寻找的幸福与承担的美!
参考文献:
[1]顾城.中国当代名诗人选集——顾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顾乡.顾城诗全集[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
[3]北岛.北岛的诗[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
[4]舒婷.舒婷的诗[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张璞,武汉大学文学院0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顾城很小便开始了自己的诗歌创作。从《顾城诗全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1968年(12岁)辍学前的几首小诗。那时的顾城活在真正的童年与童话中,他以孩童的眼光打量着这个世界,抒写着心中浪漫、纯美的童谣。例如他创作于1964年的《松塔》:“松枝上/露滴晶光闪亮/好像绿漆的宝塔/挂满银铃铛。”这首小诗读来无疑是轻松愉快的。我们完全不必去考察它所创作的时代背景,也不必去探究作者的性格和经历,只需打开想象的匣子,随着诗中字句的脚步在脑海中作一幅优美的画。
然而,这种轻松的想象并没有驰骋多久便被时代的风云所动摇。顾城仿佛在一夜间长大了,他的诗歌创作开始融入了一些成年人的思考,部分诗歌的风格也有了明显的改变。“文革”期间,顾城的诗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方面,他沉浸在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童话般的幻想中,创作了《星月的来由》《割草谣》《小花的信念》等纯真、可爱的作品。另一方面,他又像成年人一样抒写着自己的感伤、疑惑、无奈和苦闷:“仰看天上一片黑暗/倒似大地般沉重”(《雨夜》);“我所渴望的美/是永恒与生命/谁知他们竟水火不容”(《美》);“我到哪里去呵/宇宙是这样的无边”(《生命幻想曲》)……在顾城眼中,那是一个无望的世界,“既不能前进/也不想后退”(《幻想与梦》);那是一个冷漠的人间,“用钱/可以捕住无情的心”(《铭言》之二)。他在幻想,但幻想在破灭,“幻想总把破灭宽恕/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我的幻想》);他在找寻,“找寻春天/找寻新叶/找寻花丛”,但“只找到一滩败草/一袖寒风”(《找寻》)。他的彷徨,是那一代人的彷徨;他的绝望,也正是那一代人的绝望。
1976年,当人们渐渐看到“文革”结束的希望之时,顾城的笔下也出现了一些积极、肯定的诗行。他像众人一样欢呼:“光明并没有消逝/黑暗并没有得逞”(《巨星》),“温暖的天海之水/抚平了你的裂痕/洗去了你的悲哀”(《白昼的月亮》),“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一代人》)。然而,这些令人振奋的诗行并未成为顾城此后诗歌的主旋律,甚至在当时也只是九牛一毛。我们看到得更多的是他对苦难的记忆,是他童年的梦,是他拒绝现实世界沉浸在自我王国中的那份孤独与阴郁。“人间是陵园/覆盖着回忆之声”(《来临》)。苦难给顾城原本纯真的心灵带来了累累创痕,即便是那抚平了裂痕、洗去了悲哀的白昼的月亮,也永远不能溶解他心中的冰冻,“那是比水晶更纯的哀伤”(《白昼的月亮》)。他执着地认为这个世界是黑暗的,人与人之间是冷漠的,“不要问为什么/人生就是这样浑浊/人生就是这样透彻”(《北方的孤独者之歌》),因而将自己反锁在他那小小的城中。
如果说顾城在“文革”中所表现出来的悲观和绝望是时代造成的,那么,他在“文革”结束之后的阴郁与冷漠便可以说是其性格和人生观的体现了。
“我的心/是一座城/一座最小的城/没有杂乱的市场/没有众多的居民/冷冷清清/冷冷清清/只有一片落叶/只有一簇花丛/还偷偷掩藏着/儿时的深情……”(《我是一座小城》);“我是一个悲哀的孩子/始终没有长大”(《简历》);“也许/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希望自己好看/我不希望别人/看我”(《十二岁的广场》)……从他所创作的这些带有自传性质的诗歌中我们会发现,顾城的心始终是封闭的。而封闭本身似乎就意味着沉闷、压抑、悲观甚至死亡。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顾城的诗中经常出现“黄昏”“黑夜”“雨后”“秋”“死亡”等情景,以及“灰烬”“大海”“血”“风”“墓”等事物。这些意象难免给人一种湿漉漉的苍凉之感。然而,即便是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的“太阳”,在顾城笔下也时常透出一种冷冰冰的绝望感:“不要追问太阳/它无法对昨天负责”(《永别了,墓地》),“太阳去追赶黑夜/又被另一群黑夜/追赶”(《案件》)……
在我看来,最能反映顾城看待事物的视角之独特的并不是那些表现奇异意象的诗歌,而正是这些抒写平常人、平常事物的字句。面对相同的对象,顾城看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内容。例如《佛语》:“我的职业是固定的/固定地坐/坐一千年/来学习那种最富有的笑容/还要微妙地伸出手去/好像把什么交给了人类……”连世人梦中都在向往的极乐、慈悲的“佛”,在顾城眼中都变成了麻木、虚伪而又无奈的形象,这简直是一种疯狂的颠覆,一种让人心碎的揭露。又如《在这宽大明亮的世界上》:“在这宽大明亮的世界上/人们走来走去/他们围绕这自己/像一匹匹马/围绕着木桩”;“在这宽大明亮的世界上/偶尔,也有蒲公英飞舞”,然而,“死亡是位细心的收获者/不会丢下一穗大麦”。生是毫无意义的,偶尔燃起的希望也注定逃不脱死亡的追捕。这是何等的悲观,何等的绝望!
作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顾城与北岛、舒婷等诗人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他们都经历过是“文革”的十年浩劫,都感受过理想幻灭、未来无望的痛苦,因而都对现实怀有一种模糊而又强烈的不满情绪。这种情绪表现在诗歌中则往往是一种淡淡的忧伤。他们曾经有过真挚的热情、美丽的梦,然而,正如舒婷所说:“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神女峰》)那是一代人的忧伤,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
但是,顾城与其他朦胧诗人又有着根本的不同。当时代的冰封消融之后,大部分年轻人都开始敞开心扉,在怀疑中追求真理,在迷惘中寻找希望。而顾城却始终拒绝世界,固守在自己的城中,扮演着一个长不大的角色。他既没有像北岛那样从怀疑中汲取向上的力量,在高呼“我-不-相-信”(《回答》)之后表达出自己愿意承担苦难和继续寻求真理的决心;也没有像舒婷那样在反叛中寻求新的立足点,想要“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共同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致橡树》),抑或“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神女峰》)。他用童年的回忆和纯真的幻想来逃避时代赋予他的责任,用阴暗的情绪和丑恶的言辞来描绘现实,并为自己的逃避开罪。
有人说顾城拥有一颗童心,他只是像孩子般任性,我却宁愿说他一直在幻想自己是个孩子,始终在清醒地逃避成长的责任。他总是借孩子的名义来感受世界,流露出的却是孩童不可能体会的情绪。虽说童心也未必毫无瑕,但至少童心应当是充满爱和希望的。而顾城却是一边冰冷地说“我的心爱着世界”,一边绝望地宣告“我不知道怎样爱你”。这样的顾城又如何能让人感受到爱和希望呢?
敞开你的心扉吧,不要让你的忧伤滋长为绝望!走出你的城吧,你会明白如何去爱这个世界!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即使走不出一条路来,只要曾经满怀热情地走过,那过程也足以让你体味到寻找的幸福与承担的美!
参考文献:
[1]顾城.中国当代名诗人选集——顾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顾乡.顾城诗全集[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
[3]北岛.北岛的诗[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
[4]舒婷.舒婷的诗[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张璞,武汉大学文学院0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