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记者从采访单位要些相关材料,然后加工一番,便堂而皇之署上自己的名字发表,这种现象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但每每看到这样的文章,我就会有种悲哀担忧之情掠过心田:不到现场采访,没有细节描写,这样的新闻咋能打动人心?
有魅力的新闻作品从来不忽略细节描写,像《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新闻名著中的很多细节,至今仍然被人津津乐道,铭刻在心。
细节可以让新闻之灵魂深刻,不容忽视
新闻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是指新闻报道的事实所提供的信息以及发挥的作用和影响。
可以说,新闻所要表达的思想就是新闻的灵魂。而要想新闻之灵魂立起来,必须注重新闻的细节。
1.细节可促动新闻的敏感性。新闻敏感是发现新闻的能力,是指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判断什么是新闻。新闻敏感强,记者就能从错综复杂的客观事物中,发现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东西,抓住新闻;新闻敏感弱,明明有重大的新闻在眼前,也瞧不见、抓不住。而最能促动记者新闻敏感的,往往是采访中的细节。
2.细节体现了事件的真实可信。新闻的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而事实应该是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只有形象的东西才能感动人、吸引人、教育人,充分发挥新闻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记者到现场去采访,到第一线去采访,到发生事件的地点去采访,从而发现新典型、新经验,写出生动形象、富有时代特色的新闻报道。
3.细节突出了事情的本质。观察和分析,应是记者的职业习惯。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记者要养成观察和分析的习惯,记者要善于比较。因为现实生活是非常复杂的,新闻常常被一些不起眼的现象所掩盖,抓住一二条不起眼的线索,跟踪追求,发现新闻,是记者应当具备的特殊本领。在现场观察中,应当注意观察什么?首先要观察同新闻有关的基本事实。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抓住能够充分反映事情本质的细节,从细节中挖掘重大新闻。采访不能停留在表面,要对采访中的线索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记者的眼力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能否抓住某些看起来不起眼、实际上却反映新闻事件本质的细节。
细节可以使新闻之血肉丰满,生动灵异
怎样才能捕捉到新闻血肉丰满的细节呢?
1.现场采访必不可少。记者的采访是获得生动材料的好办法。新闻报道中成功地写景状物,字里行间的音响、色彩、形象、气氛,通常是记者运动现场观察到的材料;而且,现场采访是记者产生激情的首要条件,也是记者产生独到见解的重要条件。如果记者没有身临其境的观察,没有通过观察而得到的独特见解,只是重复其他人讲过的一般道理和互不联系,没有通过作者有机地组织起来的材料,那么写出来的新闻作品就是语言再优美华丽,也不会吸引读者。对被采访者所处环境的观察和描写,目的是为了把被采访者写好、写活、写深。
2.细心体贴,为读者所想。就像一位老新闻工作者所言:“全靠你在写作时像情人一般地细心体贴,防患未然。礼多人不怪。你把你的读者每一次都当作对你的知识一无所知,准没有错。因此你得在你的新闻里每一次供给他详细的注释,纵断面和横剖面的背景。色香声味,呼之欲出,人证物证,一应俱全。这样你的新闻就叫做‘立体化’了,就叫做让人明白了。”
3.情文并茂,令人难忘。作为记者,不妨多学习老新闻工作者穆青同志的有关新闻观。他曾经反复强调,新闻作品应该情文并茂。要做到古人所说的:写情——沁人心脾,写景——在人耳目,叙事——身临其临。如果新闻报道写得像一潭死水,那么,就激不起读者的感情,打动不了读者的心弦。有些新闻通讯不新鲜生动,不引人入胜,穆青同志谈了原因:“病根就在于采访不深入,缺少细致的现场观察,只看到了轮廓,而没有找到典型场景和细节。因而只能告诉读者一个一般化的概念,构不成感染读者的具体、生动的形象。这是我们记者队伍里一个常见的‘顽固症’。要治好它,就要尽可能深入到现场,用眼睛去观察,用全副身心去体验。”他总是在努力追求并十分逼真地显示现场真实情景的。
细节可以使新闻有了点睛之笔,光彩无限
一篇人物通讯,如果没有感人的细节描写,恐怕是很难活起来的。很多人都特别欣赏通讯《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一段关于吴吉昌夜间观察棉苗的描写:“涑水河畔一片寂静。月光下窝棚四周的冰柱,射出凛冽的寒光。两位六十多岁的老汉,提着马灯,拿着镰刀,象忠于职守的哨兵,警惕地守护着苗床。”这形象、生动、真切、感人的描绘,读后给人一种美的感觉。这样的通讯,我们往往一读再读,爱不释手,而每读一遍,就觉得是一次享受。
这种现象说明,在新闻通讯中存在着客观的美。语言的生动形象,是新闻写作成功的重要因素。新闻是要给人看的,只有写得生动、形象,写得有意思,人家才喜欢看。当然,重要的新闻,即使是写作上差些,也还是会有人看的。新闻既重要又写得好,就会在社会上产生更大的反响。所以,新闻写作在保证新闻必须真实的前提下,一定要下力气把新闻写得吸引人,以期获得更好的社会效果。
在现场采访中捕捉情节时,记者要努力捕捉特征,精选典型细节。关键的细节,一定要问清楚,写作的时候就有大量的选择余地,应用起来也比较自如。有人说细节大于情节,不是没有道理。这就需要作者抓住有意义的细节:一句话、一段画面能让读者牢牢记住,留下深刻印象。同时,要写好文章,不光要在技巧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深入实际,走万里路,开阔视野,博识广文,对所论事物有感性认识,写出的文章才能生动活泼、深刻感人。
细节显示完美,细节创造精彩,细节决定成败。新闻,呼唤细节。?
(作者单位:包头日报社)
责任编辑:邰山虎
有魅力的新闻作品从来不忽略细节描写,像《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新闻名著中的很多细节,至今仍然被人津津乐道,铭刻在心。
细节可以让新闻之灵魂深刻,不容忽视
新闻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是指新闻报道的事实所提供的信息以及发挥的作用和影响。
可以说,新闻所要表达的思想就是新闻的灵魂。而要想新闻之灵魂立起来,必须注重新闻的细节。
1.细节可促动新闻的敏感性。新闻敏感是发现新闻的能力,是指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判断什么是新闻。新闻敏感强,记者就能从错综复杂的客观事物中,发现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东西,抓住新闻;新闻敏感弱,明明有重大的新闻在眼前,也瞧不见、抓不住。而最能促动记者新闻敏感的,往往是采访中的细节。
2.细节体现了事件的真实可信。新闻的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而事实应该是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只有形象的东西才能感动人、吸引人、教育人,充分发挥新闻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记者到现场去采访,到第一线去采访,到发生事件的地点去采访,从而发现新典型、新经验,写出生动形象、富有时代特色的新闻报道。
3.细节突出了事情的本质。观察和分析,应是记者的职业习惯。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记者要养成观察和分析的习惯,记者要善于比较。因为现实生活是非常复杂的,新闻常常被一些不起眼的现象所掩盖,抓住一二条不起眼的线索,跟踪追求,发现新闻,是记者应当具备的特殊本领。在现场观察中,应当注意观察什么?首先要观察同新闻有关的基本事实。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抓住能够充分反映事情本质的细节,从细节中挖掘重大新闻。采访不能停留在表面,要对采访中的线索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记者的眼力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能否抓住某些看起来不起眼、实际上却反映新闻事件本质的细节。
细节可以使新闻之血肉丰满,生动灵异
怎样才能捕捉到新闻血肉丰满的细节呢?
1.现场采访必不可少。记者的采访是获得生动材料的好办法。新闻报道中成功地写景状物,字里行间的音响、色彩、形象、气氛,通常是记者运动现场观察到的材料;而且,现场采访是记者产生激情的首要条件,也是记者产生独到见解的重要条件。如果记者没有身临其境的观察,没有通过观察而得到的独特见解,只是重复其他人讲过的一般道理和互不联系,没有通过作者有机地组织起来的材料,那么写出来的新闻作品就是语言再优美华丽,也不会吸引读者。对被采访者所处环境的观察和描写,目的是为了把被采访者写好、写活、写深。
2.细心体贴,为读者所想。就像一位老新闻工作者所言:“全靠你在写作时像情人一般地细心体贴,防患未然。礼多人不怪。你把你的读者每一次都当作对你的知识一无所知,准没有错。因此你得在你的新闻里每一次供给他详细的注释,纵断面和横剖面的背景。色香声味,呼之欲出,人证物证,一应俱全。这样你的新闻就叫做‘立体化’了,就叫做让人明白了。”
3.情文并茂,令人难忘。作为记者,不妨多学习老新闻工作者穆青同志的有关新闻观。他曾经反复强调,新闻作品应该情文并茂。要做到古人所说的:写情——沁人心脾,写景——在人耳目,叙事——身临其临。如果新闻报道写得像一潭死水,那么,就激不起读者的感情,打动不了读者的心弦。有些新闻通讯不新鲜生动,不引人入胜,穆青同志谈了原因:“病根就在于采访不深入,缺少细致的现场观察,只看到了轮廓,而没有找到典型场景和细节。因而只能告诉读者一个一般化的概念,构不成感染读者的具体、生动的形象。这是我们记者队伍里一个常见的‘顽固症’。要治好它,就要尽可能深入到现场,用眼睛去观察,用全副身心去体验。”他总是在努力追求并十分逼真地显示现场真实情景的。
细节可以使新闻有了点睛之笔,光彩无限
一篇人物通讯,如果没有感人的细节描写,恐怕是很难活起来的。很多人都特别欣赏通讯《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一段关于吴吉昌夜间观察棉苗的描写:“涑水河畔一片寂静。月光下窝棚四周的冰柱,射出凛冽的寒光。两位六十多岁的老汉,提着马灯,拿着镰刀,象忠于职守的哨兵,警惕地守护着苗床。”这形象、生动、真切、感人的描绘,读后给人一种美的感觉。这样的通讯,我们往往一读再读,爱不释手,而每读一遍,就觉得是一次享受。
这种现象说明,在新闻通讯中存在着客观的美。语言的生动形象,是新闻写作成功的重要因素。新闻是要给人看的,只有写得生动、形象,写得有意思,人家才喜欢看。当然,重要的新闻,即使是写作上差些,也还是会有人看的。新闻既重要又写得好,就会在社会上产生更大的反响。所以,新闻写作在保证新闻必须真实的前提下,一定要下力气把新闻写得吸引人,以期获得更好的社会效果。
在现场采访中捕捉情节时,记者要努力捕捉特征,精选典型细节。关键的细节,一定要问清楚,写作的时候就有大量的选择余地,应用起来也比较自如。有人说细节大于情节,不是没有道理。这就需要作者抓住有意义的细节:一句话、一段画面能让读者牢牢记住,留下深刻印象。同时,要写好文章,不光要在技巧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深入实际,走万里路,开阔视野,博识广文,对所论事物有感性认识,写出的文章才能生动活泼、深刻感人。
细节显示完美,细节创造精彩,细节决定成败。新闻,呼唤细节。?
(作者单位:包头日报社)
责任编辑:邰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