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教育思想产生于近代工业社会,但思想的实质已超越了近代,对当代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以现实社会中的人为出发点来揭示教育的实质,指出教育应在指导人构建、协调与世界的关系中获得超越和创新。时下正处在更新教育理念与变革教育实践时期,本文试在当代语境下解读马克思的教育思想,对照近代教育思想的局限性,寻求其对现代教育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 教育思想 现代教育
一、各个时期教育思想的历史沿革
古希腊思想家的教育思想是研究教育思想历史的起点。古希腊智者派认为,教育要培养人成为自由公民,使人成为智能的人、哲人,以人性教化完成对人的改造。此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古代西方社会大多实行直接民主制密切相关。由于公民以参加国民大会的形式讨论决定城邦大事,当时教育的目的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提高他们参与政治的能力。
中世纪的教育思想染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罗马基督教会的各类学校成为教育的主要载体,基督教在教育中引入信仰的概念,信仰把与上帝联系起来,教育的目的变成一种帮助人类完成上帝救赎计划的实践,教育是为了训练人们养成对上帝忠诚的情感。
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崇尚把人从宗教与家庭中解脱出来,教育则被认为是把人从自然的状态中脱离出来发现自己人性的过程,教育活动是为了使人们掌握通向德性与良好风尚之路的学科,从而把人引入快乐与幸福,这一时期的教育虽然重视了人,但主要基点是自然的人和人的自然需求。
近代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关注世俗生活的实科分科教育应运而生。这一时期的教育虽已明确人为教育的出发点,但人成了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类似机器一样的由各种机能组成的整体,教育的价值就是依赖于简单、重复的练习训练这些机能。这种教育思想的局限性在于把人当成了没有思想、价值观念及情感需求的机器,忽视了人的思想、情感、审美需求。
二、马克思以现实人的生命活动为前提的教育思想
马克思以现实社会中的人为出发点来揭示教育的实质。在马克思看来,人们在自己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与物质生产力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构成了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社会政治、法律等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与发展的现实基础。因此,不能把人看作是某种精神观念的产物。
首先,人的现实生命活动是教育的前提,教育要植根于人的生活世界
近代教育的局限是没有把人看作是现实活动的人,而把人的活动仅限于感官的活动或是感官的经验活动。马克思在对费尔巴哈的批判中说明了这一点。费尔巴哈把人看作是“感性的对象”,他只是抽象地谈论人,而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因为他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共同的、活生生的、感性的活动。”而实际上“感性的活动”的人是人存在于世的基本形态,人在“感性的活动”中与世界建立联系的过程中实现世界的发展,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马克思语境中的教育活动就是人的活动。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人,造就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要以人的现实条件为基点,坚持人与教育的互动发展。
其次,建構人与世界的关系是教育的最基本任务,教育是现实的社会实践
近代教育把外部感觉对象看作是心灵、大脑、或肉体组织思维认识器官加工器官的原因与源泉。马克思则认为人的感官等是自然的,但又在社会生活中被社会化。“社会的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的人的感觉。只是由于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就是说人的思维与思维的对象的存在是统一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这就明确了教育的任务是回答为何与如何与世界建立联系并协调这些关系。因此,教育应关注怎样培养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意识与能力。
再次,人既是社会的人,又是历史的人,要确立教育发展的历史性维度,正确处理人的发展需要与社会的教育需要之间的关系
人的创造活动造就了历史,教育活动也不能在超越历史发展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也是教育发展的基本动力。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人创造历史发展历史的意识与能力,而人在创造历史发展历史的过程中,实现人的主体能力。中国的教育史上曾有一个时期,教育的社会需要压制了个人发展需要,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主体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学术界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表面上是突出个性教育,实际上个性教育与社会教育并不矛盾。受教育者是独立存在的个体,社会要维护个人自由的权利以及个人的尊严等基本权利,但个人的权利必须以社会现实生活为基础,个人也只有融入到社会当中,才能维护自己的权利。
三、当代教育应真正以人为出发点超越与创新
(一)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要把“学会做人”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
这里不是单单强调人的道德修养,而是说教育要教会学生怎样以自己的方式认识世界以及反思自己。这里的反思即人在与世界的交往中不断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在省思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与世界的交往中,省思人与世界的关系时确立人的主体性,因此,教育的功能定位在培养人的主体性上,即教育要使人主动地把握和改造世界以及自身。
(二)教育不应单限于学校教育,应该渗透在现实社会生活中
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与“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这是马克思在当时社会大生产的条件下提出的,现实社会大环境下,这一思想的表现应该是教育融入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教育的最终目标不单是为了劳动成果而劳动,而是为了劳动而劳动,劳动成为人的基本需要,这些成为受教育者者的自觉意识和实践。教育要使受教育者在现实生活中学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在更高层面上体现教育的终极关怀。
(三)教育要协调好个性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不能偏颇于任何一个方面
马克思既强调人的主动性,又强调主动性发挥的正确方向。教育活动要把主体性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要求统一起来,既要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使每个学生在获得知识、发展技能外,收获到与同学、老师构筑和谐的关系的能力与乐趣。又应积极引导学生朝着与社会需要相协调的方向自觉发展。当代人面临各种不同的危机与困惑,教育的内容与体制应随着社会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而教育的职责与目标是不变的,就是促进人的发展、社会进步与世界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关键词]马克思 教育思想 现代教育
一、各个时期教育思想的历史沿革
古希腊思想家的教育思想是研究教育思想历史的起点。古希腊智者派认为,教育要培养人成为自由公民,使人成为智能的人、哲人,以人性教化完成对人的改造。此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古代西方社会大多实行直接民主制密切相关。由于公民以参加国民大会的形式讨论决定城邦大事,当时教育的目的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提高他们参与政治的能力。
中世纪的教育思想染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罗马基督教会的各类学校成为教育的主要载体,基督教在教育中引入信仰的概念,信仰把与上帝联系起来,教育的目的变成一种帮助人类完成上帝救赎计划的实践,教育是为了训练人们养成对上帝忠诚的情感。
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崇尚把人从宗教与家庭中解脱出来,教育则被认为是把人从自然的状态中脱离出来发现自己人性的过程,教育活动是为了使人们掌握通向德性与良好风尚之路的学科,从而把人引入快乐与幸福,这一时期的教育虽然重视了人,但主要基点是自然的人和人的自然需求。
近代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关注世俗生活的实科分科教育应运而生。这一时期的教育虽已明确人为教育的出发点,但人成了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类似机器一样的由各种机能组成的整体,教育的价值就是依赖于简单、重复的练习训练这些机能。这种教育思想的局限性在于把人当成了没有思想、价值观念及情感需求的机器,忽视了人的思想、情感、审美需求。
二、马克思以现实人的生命活动为前提的教育思想
马克思以现实社会中的人为出发点来揭示教育的实质。在马克思看来,人们在自己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与物质生产力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构成了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社会政治、法律等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与发展的现实基础。因此,不能把人看作是某种精神观念的产物。
首先,人的现实生命活动是教育的前提,教育要植根于人的生活世界
近代教育的局限是没有把人看作是现实活动的人,而把人的活动仅限于感官的活动或是感官的经验活动。马克思在对费尔巴哈的批判中说明了这一点。费尔巴哈把人看作是“感性的对象”,他只是抽象地谈论人,而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因为他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共同的、活生生的、感性的活动。”而实际上“感性的活动”的人是人存在于世的基本形态,人在“感性的活动”中与世界建立联系的过程中实现世界的发展,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马克思语境中的教育活动就是人的活动。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人,造就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要以人的现实条件为基点,坚持人与教育的互动发展。
其次,建構人与世界的关系是教育的最基本任务,教育是现实的社会实践
近代教育把外部感觉对象看作是心灵、大脑、或肉体组织思维认识器官加工器官的原因与源泉。马克思则认为人的感官等是自然的,但又在社会生活中被社会化。“社会的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的人的感觉。只是由于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就是说人的思维与思维的对象的存在是统一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这就明确了教育的任务是回答为何与如何与世界建立联系并协调这些关系。因此,教育应关注怎样培养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意识与能力。
再次,人既是社会的人,又是历史的人,要确立教育发展的历史性维度,正确处理人的发展需要与社会的教育需要之间的关系
人的创造活动造就了历史,教育活动也不能在超越历史发展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也是教育发展的基本动力。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人创造历史发展历史的意识与能力,而人在创造历史发展历史的过程中,实现人的主体能力。中国的教育史上曾有一个时期,教育的社会需要压制了个人发展需要,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主体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学术界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表面上是突出个性教育,实际上个性教育与社会教育并不矛盾。受教育者是独立存在的个体,社会要维护个人自由的权利以及个人的尊严等基本权利,但个人的权利必须以社会现实生活为基础,个人也只有融入到社会当中,才能维护自己的权利。
三、当代教育应真正以人为出发点超越与创新
(一)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要把“学会做人”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
这里不是单单强调人的道德修养,而是说教育要教会学生怎样以自己的方式认识世界以及反思自己。这里的反思即人在与世界的交往中不断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在省思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与世界的交往中,省思人与世界的关系时确立人的主体性,因此,教育的功能定位在培养人的主体性上,即教育要使人主动地把握和改造世界以及自身。
(二)教育不应单限于学校教育,应该渗透在现实社会生活中
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与“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这是马克思在当时社会大生产的条件下提出的,现实社会大环境下,这一思想的表现应该是教育融入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教育的最终目标不单是为了劳动成果而劳动,而是为了劳动而劳动,劳动成为人的基本需要,这些成为受教育者者的自觉意识和实践。教育要使受教育者在现实生活中学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在更高层面上体现教育的终极关怀。
(三)教育要协调好个性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不能偏颇于任何一个方面
马克思既强调人的主动性,又强调主动性发挥的正确方向。教育活动要把主体性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要求统一起来,既要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使每个学生在获得知识、发展技能外,收获到与同学、老师构筑和谐的关系的能力与乐趣。又应积极引导学生朝着与社会需要相协调的方向自觉发展。当代人面临各种不同的危机与困惑,教育的内容与体制应随着社会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而教育的职责与目标是不变的,就是促进人的发展、社会进步与世界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