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发展

来源 :当代音乐(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a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萨满舞蹈,历经各种沧桑。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与生存方式的改变,使萨满舞越来越少见了,有濒临消失的迹象。可喜的是少数传播者人在极力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着萨满舞的精华。现今的人们仍在关注着它的去留,旧时的萨满舞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但萨满舞用那种向往幸福,祈求安康长寿,祈求美好生活的作用仍不可低估。让我们辩证地看待萨满舞,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萨满舞也成为中华古老文化精髓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满族;萨满舞蹈;传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6)01-0074-03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中华民族丰富艺术财富。在不断演变的历史长河中,不同地域的群体与民族便先后形成具有各种各样的生活习俗和文化形态。在早期的社会生活中,宇宙和自然带给人类疾病、痛苦,人们心理上产生了对“主宰人类”的各种无形威力的恐惧、敬畏与崇拜。因此出现“祈神”的祭祀活动,人们在祈祷愉神的过程中,渐渐出现了不同时间与内容的祭祀行为与崇拜方式。“萨满”一词原意即为因兴奋而狂舞者,后衍变为萨满教的巫师,人们认为萨满是神与人之间的联系人,他可以将人的祈求、愿望转达给神,也可以将神的意志传达给人,具有神灵附体的能力,也就能够医治百病、驱邪祈福和预测占卜,所以在社会上很受尊敬。他以各种精神方式掌握超级生命形态的秘密和能力,获取这些秘密和神灵奇力是萨满的一种生命实践内容。萨满平时与普通人一样,他们的服务是不取报酬的,也没有超越他人的权限,他们可以结婚生子,死后所用的神器、佩饰、服装等随葬。萨满在神灵附体时跳的舞蹈俗称“跳神”,是巫师在祭祀、请神、治病等活动满舞中的舞蹈表演,属于图腾崇拜、万物有灵宗教观念的原始舞蹈。
  一、满族萨满舞蹈的表演形式
  在萨满舞中,鼓起着重要作用,它既是主要法器又是跳神时的伴奏乐器,萨满表演时穿裙子、系腰铃,腰铃随着身体舞动,左右摇摆与鼓声交融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舞蹈表演时分“站鼓”、“坐鼓”、“走鼓”,其中以“走鼓”为舞蹈主体。萨满认为鼓声有着神秘和强大的作用,可以促使人与神之间的沟通,让超能力的神灵来为人们治病及驱除灾难,所以萨满在跳神时鼓点没有固定的模式,舞蹈是根据情绪可即兴发挥的。萨满舞一般分为请神、附体、送神等部分,其中附体部分是根据所请神灵的特征特性来模仿表演的。例如:“鹰神”,是祈求壮大兴旺,永保平安;“虎神”,是祈求风调雨顺,农作物丰收;“金花火神”,是祈求避免外来的灾难。所使用的法器与神鼓、神衣有:单鼓、花棍、腰铃、手谕、抓鼓等。
  满族是一个尚武的民族,民族的特质赋予了萨满舞蹈的粗犷豪放的风格和简洁质朴的表达方式,尤其是对男子舞蹈的形态和审美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男子舞蹈展示的是豪放的飒爽英姿,刚劲有力的大幅度动作体现了满族男子的豪放性格与精神能量。例如我系整理的满族萨满精品课“抓鼓”舞中的“胯下击鼓”,舞步的形态犹如骑马蹲裆般,甚至在舞蹈跳到高潮的时候会出现表演者的亢奋呼喊,这与满族男子骑马狩猎、征战的生活习俗息息相关,承载着豪放与质朴的特质。
  满族又是一个重礼的民族,礼仪文化尤其对满族女性舞蹈的舞蹈形态,以及审美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独特的礼俗遗风在舞蹈中转化为无礼仪性的舞姿造型与极美端庄的优雅步态,步伐稳重优美,肩部平稳,脚步均匀轻快,裙袍摆开,少有大幅度的跳跃性动作,婀娜多姿,使人赏心悦目。例如在满族萨满精品课中所展现的“吉祥步”,其动作舞步小走直线,上身要保持平稳,手臂自然摆动,成为满族女子舞蹈标志性的动态符号。女性舞蹈时而在腰间系上腰铃,摆动腰部是铃声悦耳动听,既有美感,又不失优雅稳重,更显得女性舞者的灵动之气。也许是一个尊崇传统礼节的民族所追求的艺术形式中的规范,这种规范虽然受制于特定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但在这个生活方式多元化、审美倾向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它所重新表达的是满族女性温文尔雅的风格气质,一种东方女性的含蓄与沉稳。文武相彰,刚柔相济,不仅是萨满舞先民的整体风格特征,也是满族舞蹈整体审美风格取向。
  二、满族萨满舞蹈的传承方式
  (一)民间中的传承方式
  满族萨满歌舞的表演,是在有广大群众参加下,公开举行的祭祀仪式或占卜治病等跳神活动中进行。因此,烧香仪式是萨满歌舞的传播条件,跳神活动是萨满歌舞的传播途径。人们就是在看神过程中,逐渐了解到萨满唱歌的水平,跳舞的技能。久而久之,跳神的面逐渐扩大,看神的人日益增多,萨满歌舞便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满族萨满不是人人都可以继承的,除了自身具备通灵的条件外还要“神选”、“神抓”。所谓“神选”就是萨满被神灵所附体后进行的选择,如果新领神者不具备领神的特长与神技,那么他的领神资格就会被否定。从萨满舞的民间艺人灵活而随性的自然传承方式,以口传身授为主,通常是以满族民间艺人为传授舞蹈技艺的主体,并在一种自发的民间舞蹈活动的氛围中,发挥各自的创造力,同时也将各种玩法潜移默化的传授给其他艺人,由于自然传承的断流使满族萨满舞蹈的发展逐渐远离了这自然的意蕴。
  (二)教学中的传承方式
  我们将满族萨满舞蹈的自然传承加以整理规范化,并逐渐成熟,形成一门独立的民间舞蹈,把传统的传承方式加以系统化、规范化的编制成为教学大纲,教师(等同于自然传承的老艺人)按照教学大纲的内容进行传授。舞蹈的基本动作如:站鼓、平步、走鼓、弓步鼓、对鼓、叉步、平托鼓、立转鼓、腕子鼓、吉祥步等。通过系统化的教学让人们对满族萨满舞蹈有所认知,了解到它汇聚了灿烂的历史文化、迷人的艺术形态以及独特的舞蹈风格。
  三、满族萨满舞蹈的传播与发展
  (一)满族萨满舞蹈与社会、民族的关系
  千百年来,萨满舞蹈以其极强的感染力和顽强的生命力流传至今。从烧香跳神、饮食歌舞、酬神娱人的满族人的,心理情感和审美观而言,萨满歌舞的以吉为喜、以喜为美的品格已经深深地埋藏在满族人的心里。可以说,满族萨满仪式的进行过程就是原始萨满舞蹈的创作和表演过程,有许多人将满族萨满称为满族最早的舞蹈家、音乐家,并非言过其实,因为他们在满族舞蹈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通过历史记载我们看出,满族信奉的是萨满教,萨满又是萨满教的支柱,也是萨满文化的传承人,可以说萨满有着传播人类时代的音乐、舞蹈以及各种文化知识的职能,把那激动人心、感奋心情的歌舞艺术和那史诗般传神的歌唱,都以极强大的生命力传播至今,算是我国北方民族文化的根基。随着满族民间舞蹈生存环境以及生存方式的改变,现今多数满族人已不是在传统民俗节日中自发组织舞蹈活动,取而代之的是以民间舞蹈团为组织形式的具有经营性质的舞蹈活动,他们通常在民俗节日中将传统的萨满舞作为一种谋生手段,一种舞蹈文化的商品。原有的萨满祭祀仪式已被人们渐渐淡忘了,一些满族民间舞蹈艺人甚至丢掉了玩了一辈子的拿手好戏为求生活的安稳。例如“打牲乌拉满族民间艺术团” 它是吉林市乌拉街满族自治镇的一个公益性质的民间组织,现今已被列入了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该艺术团队长赵城海介绍说:“平时大家都是利用业余时间练习的,组织这么个团体也就是为了继承和发扬满族文化,以挖掘满族文化、弘扬满族艺术为己任。”打牲乌拉满族民间艺术团除了为公益事业而忙碌外,还会参加一些全国性的比赛,并多次获殊荣。由此可见这些组团的民间艺人对于弘扬萨满舞文化虽然有着强烈的愿望,而且想法也十分质朴,但也不免掺杂着某些功利心理使表演中背上了取悦于人的包袱,磨去了原有的生动。总而言之,萨满文化及满族萨满舞蹈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满族萨满歌舞是以往满族精神生活的重要侧面,它不仅为少数民族及满族文化的发展增添了光彩,并且对中华民族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意义。   (二)满族萨满舞蹈的发展趋势
  早期的萨满舞是由于人们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直观、单纯,处于较低阶段。人们对未知世界所产生的恐慌心理,期望通过神灵的启示先祖的庇佑的到心灵慰藉。随着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满族人们的生活水平、教育水平、生活环境的不断提高,以及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认知,使萨满及萨满舞的功能性也会逐渐变弱甚至于没有。例如,人们生病了不会再去找萨满做法,而是去医院进行医治。受这一主要内在因素的影响,萨满舞蹈文化在当代社会民族文化大融合的社会环境中,面临着融合与同化的挑战。其自身的传承机制已在社会生活的变迁中改变,萨满舞蹈的发展形势很不理想,以不属于传统的正常的发展民间舞蹈,驱使整个满族舞蹈创作落入了无源之水的困境。所以,我们要拯救保护这种民间舞蹈形式,并让它能够像其他民间舞蹈一样流传和发扬下去。
  (三)满族萨满舞蹈在发展中的创新意识
  创新并不是异想天开或另起炉灶,创新是对传统的扬弃,当代的萨满舞创作,应该熔铸文武相彰的舞蹈艺术风貌,无论其舞蹈形式如何变化,这一基本的风格取向不能变。从当前满族舞蹈艺术发展的现实来看,无论是民间舞蹈的创作还是舞台的创作,都是对传统满族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反思、继承和借鉴的成果,无不凝结着浓厚的满族历史文化的元素,无不是对满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满族舞蹈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愈发显现出继承大于创新、重复多余创新的现象,这是当前满族舞蹈创作有待于彻底改善的重要问题。作为古老的满族历史文化中的民俗生活、礼仪信仰、民族服饰、渔猎骑射等,这都是凝结满族这个民族个性的重要的文化特征,是需要继承和弘扬的重要的文化元素,在萨满舞的创作中应该予以充分体现。刚柔相济的审美取向,粗犷豪放的风格气质,这是萨满舞与其他民族舞蹈相区别的鲜明的艺术个性。例如,在我系满族萨满舞蹈精品课程中,突出地表现出了各元素间相互融合的创新意识。我们通过必要的舞蹈手段和舞台形象予以塑造,将传统满族文化元素与现代舞蹈艺术、现代舞台技术和现代人的审美倾向有机结合,再加上队形调度上的多变与服饰颜色上的靓丽,使人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之前的部分创作者在传承与守护着已有的成果的同时,普遍地重复着前人开拓的成果,而缺少具有突破性的创新之举,特别是透过近年来萨满舞蹈创作的实践我们不经意的就会发现,满族舞蹈创新意识滞后的现象较为突出。所以,在今后不断探索发现回归萨满舞蹈文化的积淀中,不仅努力凝聚保留萨满舞蹈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精神,还要结合适应与当今社会的特点发展创新,以适应现代人的审美与追求。
  在当代快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中,满族民间舞蹈的生存状态受都市文化的影响正在逐渐衰变。我们如何让满族萨满文化艺术与当代社会融合的过程中,保留下更多古老遗风和个性特征。其中的关键在于建立起适合满族舞蹈文化传承的长效机制。传承机制的是否完善直接制约着满族舞蹈文化或消或涨的发展趋势。传承机制不仅是满族舞蹈文化与当代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其他各个民族舞蹈文化的延续发展所共同面对的问题。传承机制不仅对于满族舞蹈发展来说具有深远意义,而且对那些当前也面临着民间自然文化流失的一些少数民族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
  四、满族萨满舞蹈的保护价值
  (一)历史价值
  随着世纪的更替与世事的变革,带有宗教色彩的萨满舞也历经沧桑。虽然北方,乃至南方一定范围内的民族拥有深厚的萨满文化的根基,使萨满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强大实力,仍在偏远地区有所保留。必须引起人们注意的是,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与生存方式的改变,使萨满舞越来越少见了,有濒临消失的迹象。可喜的是少数传播者人在极力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着萨满舞的精华。现今的人们仍在关注着它的去留,旧时的萨满舞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但萨满舞用那种向往幸福、祈求安康长寿、祈求美好生活的作用仍不可低估,仍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着其他文化不可取代的作用。让我们辩证地看待萨满舞,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萨满舞也成为中华古老文化精髓的重要内容。
  (二)社会价值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种类,满族舞蹈具有重要的民族文化价值与独特的艺术价值。通过不断地挖掘我们得知,满族具有角色转换的民族意蕴,从一个山野民族发展到统治中原的民族,其中也包括了民族文化的转变。伴随着这一民族复杂的历史进程,我们已很少能看到一些原始建筑、制皮技艺及其服饰、灵佩、绘画等具有造型艺术的历史文物了,然而萨满舞蹈记录了这个能歌善舞的满族,在渔猎生活中的成长印记,和生动的身体语言表达方式。可堪称为见证历史的“活化石”。为此我们更应该积极地去保护它们,使它们成为解释原始宗教文化问题的钥匙、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例如吉林省萨满文化协会的成立,以及在协会基地展馆内进行萨满文化研究成果展览,其目的在于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萨满文化。与此同时协会还联合了社会研究机构和高校一同深入探索课题,并整理编撰萨满文化类书籍。在与时俱进的时代里,满族萨满舞蹈也与其他少数民族舞蹈一样,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系统的表演体系与教学纲要,它蕴含着独特而生动的民族文化。
  (三)现实价值
  在2008年,我院成立了满族萨满音乐舞蹈拯救中心,对这一重要的民族文化进行挖掘与保护,同时年末跟随田兆春老师学习满族萨满舞蹈,并切身感受到了满族萨满舞蹈的神秘与其舞蹈博大精深的魅力。在这个物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对满族萨满舞蹈的这一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是十分重视的,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强化,有很多历史文化艺术形式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对象。但站在一个从事舞蹈艺术的舞者角度来看,当代满族萨满舞蹈艺术的发展就如离弦的箭一样,如果不能在超越融合的困境中寻求新生,不能在艺术个性的创造中寻求突破,那就必将面对衰变殆尽的结局。
  [参 考 文 献]
  [1]曹丽娟.试论满族萨满舞蹈的特征[J].满族研究,1990(01):19-22.
  [2]孙慧佳.满族萨满家祭舞蹈动作风格的文化基因探析[J].中华文化论坛,2014(08).
  [3]曹丽娟.满舞蹈体现的古崇拜意识[J].社会科学占线,1991(03).
  (责任编辑:章若艺)
其他文献
别追逐一朵花开的美丽  莫痴迷一池清波的涟漪  我守候在你的梦中  我的梦呓为你诉说心曲  别沉湎一弯新月的娇艳  莫留连一管竹笛的丝语  我已束起浪迹的行装  我的蓑衣为你遮挡风雨  我要去追逐天边的晨曦  扯一匹彩云为你裁剪嫁衣;  我要去逛天上的街市  摘一颗星星为你装点戒指  请你为我插上翅膀吧  请你帮我扶稳云梯  我要用我的爱心和执着  打造个天堂送给你
期刊
人生是一部书  到老了慢慢地读  这一生受了多少罪吃了多少苦  也有欢乐也有满足  回忆是一条长长的路  那些泪水那些幸福  那些饥饿的日子  还有冬天的小火炉  人生是一部书  到老了慢慢地读  这一生有多少悔恨此时已难补  几番秋霜几番春露  都伴随时代起起浮浮  抬眼前方还有风景  而今泡上一壶茶  好好地写完这部书
期刊
今夜的风有点儿凉  浮云遮住了月亮  门前的小河依旧在流淌  我的心却有点莫名的惆怅  昔日的欢乐哪儿去了  昔日的歌声可还在老地方  何处去寻找那花儿开放  月光下绽开的只有这一朵忧伤  哦白云丢下月亮飘向远方  小河一路奔跑不忘把歌儿唱  晚风可否懂得我的心事  我在月光下久久地遥望
期刊
李官明,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等。  自1982年开始创作诗歌、散文、小说、歌词等1000多篇(首),在全国各种文学、音乐刊物和媒体发表各种作品700多篇(首)。其中歌词及作词歌曲曾多次获中宣部、西藏自治区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晨钟奖”、“中国十佳环保歌曲奖”及全国各种征歌大赛金、银、铜奖70余次。主要代表作有:《七月魂》、《藏
期刊
[摘 要]在浪漫主义时期,肖邦无疑是一位具有开拓性的作曲家,再其笔下自然流淌的钢琴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的具有与古典时期不同的结构方式与和声思维。肖邦在乐曲结构的细节上和发展段落部分的突破以及在大小调功能体系为基础的前提下进行变格进行的大胆使用,格调反差巨大的和声手法的应用以及淡化功能进行的和声语言风格以使得其音乐风格独树一帜。  [关键词]和声;结构;发展手法;变格进行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
期刊
在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上  读您童真的灵性  年少的志趣  在布满烽火的长城上  读您沧桑的岁月  蹒跚的步履  啊 祖国 读您  千遍万遍真诚地读您  您永恒的尊严与神圣  是我永远读不完的敬意  在缀满诗意的大地上  读您蓬勃的生机  四射的魅力  在放飞梦想的进程中  读您飞天的奇迹  探月的壮举  啊 祖国 读您  千遍万遍虔敬地读您  您不朽的灵魂与精神  是我永远读不尽的主题  啊 祖国
期刊
[摘要]词曲,是我国古代艺术歌曲中的瑰宝。词曲又称词牌曲、词调音乐或词体歌曲,是中国古代典型的声乐体裁之一。词曲是古代文学与音乐高度结合的一种歌唱形式,可以说是中国声乐史上文辞考究、音乐精美的古典艺术歌曲。演唱中,要做到了解背景、把握风格、注意词情与乐意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再现千百年前词曲艺术的伟大魅力。  [关键词]词曲;音乐风格;演唱  中图分类号:J6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
期刊
[摘 要]地方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下长期形成的独特文化,它体现了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及习惯等,地方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方资源,挖掘、吸收、传承地方文化,是学校课程改革和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试以邯郸地区文化为例,通过调查与访谈的方式,进一步了解邯郸市地方文化资源开发与教学现状,探讨地方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  [关键词]地方;传统文化;课堂;邯
期刊
[摘 要]地方高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服务地方相结合体现出了地方高校(包括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有效措施,也是高校办学中体现社会服务职能的有效手段。独立学院音乐专业(声乐专业、钢琴专业、器乐专业等)学生能力培养主要通过学生在第一课堂获取专业知识,第二、第三课堂与第一课堂相结合的形式服务于当地社会,通过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来体现地方高校
期刊
[摘 要]中国风格钢琴曲的创演,一定程度推动了我国钢琴音乐民族化发展的历程。它的特点在于钢琴作品的完全阐释是处于掌握技巧的同时,应该深谙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特征、熟知中国区域音乐风格的特色以及中国当下社会音乐发展的现状。中国风格钢琴曲作为一种文化符号逐渐走向世界,日趋成为东方音乐文化的代表。本文基于此,在研究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创作和演奏的同时,对中国风格钢琴曲的历史与未来提出反思与展望。  [关键词]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