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现代文阅读中选文以散文为主,尤其是以优美的抒情记事散文为主。一般说来试题所选作品,内容有较强的进步性,或通过一定的物象揭示一种哲理,或通过一定的形象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或以一种象征给人以深刻的理性启迪,都是与时代精神相符、激人上进的作品,具有较强的审美趣味,艺术手法娴熟。中学生在答现代文阅读题时应重视如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主旨
高考阅读题的设置是一个整体,它分不同角度、从不同层面解读文章主旨,故而明确主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明确文章主旨对很多考生来说是一件非常头痛的事情,但并非是无章可循,无迹可求,其基本方法如下。
1 抓开头、重结尾、找文眼。
散文有一种基本技法,即开门见山,卒章显志,所以抓开头重结尾,有助于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文眼是文章中能点明内容情感与布局谋篇的只言片语或语句,多为议论抒情或比喻象征的语句,通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有的就是标题,也有嵌在文中的;有的文章点睛之笔不止一处。抓住了文眼,就抓住了明确文章主旨的关键。
2 找线索,理思路,悟隐含信息。
写作散文总有一定的线索,明晰的思路。赏析散文要把握全文的脉络,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每段内容的含义,才能真正把握文章主旨。只有在整体上把握住了,对局部的感情或倾向才能作出正确的分析,对特定语境中的语句的深层含义才能作出深刻的品味。含蓄的语句往往是出题的重点,并且寓意较深,常与文章主旨有直接关联,大多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反语、暗示、双关等。理解这类词句,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知识,以字面意义为基础,结合具体语境,细致地分析理解,准确完整地把握含蓄语句的内涵,对于明确文章的主旨有着极重要的意义。
3 现代文阅读时要圈点勾画。
“不动笔墨不读书”。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一篇文章,如果从头读到尾不作任何标记,很可能读后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印象也没有,在这样的状态下去做题能有什么好效果呢?如果阅读时对文章中的中心句、过渡句、关联词、指代词、表示事物特点的句子等作圈点勾画,不仅可以增加对内容的印象,而且可以从大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行文思路,有了这些,解题时就得心应手了。如:2010年高考天津卷《寒冷的高纬度》,在读第二段时如果能画出:“当某些植物还在旺盛的生命期的时候,秋霜却不期而至,所有的植物在一夜之间就憔悴了……在转年的春天又会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些描写故乡植物的句子,在回答第18题:“概括说明文章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故乡植物的生命有哪些特点?”时就能快速概括出答案。
二、明确散文阅读常见的提问方式
散文可设考查知识点较多,除了我们在试题类型中分析的各类题型外,还有它的一些独特的设题角度,较为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 考查散文中的语句(包括含蓄句子)理解。
2 考查散文的语言特色。
3 考查散文的线索。
4 考查散文作者的感情。
5 考查散文中的修辞运用的理解。
6 分析散文的结构。
三、审题
审题时要一字不漏,题目中每一个字(包括数字)都有它的价值,不然就不会写到题目中。这就要求我们在审题时不能漏掉一个字,千万不能用扫视的方式审题,否则就有可能漏掉有用信息。最好在心里一个一个字的默读题目,必要时要动笔作标记。审题时以下几个环节不可忽视。
1 看问题。
要看清题目中有几个问题,如果题目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一定要逐一作答,切不可漏答问题或将两个问题合而为一作答。2010年高考湖北卷第18题:“在描述扬州景物时切入的角度及语言的运用很独特,请结合第④段和第⑤段加以赏析。”由于紧张,一些考生在做这道题时就漏答了语言方面。
2 看要求。
题目除了提出问题外,还对考生答题作出了一些要求。题目中的一些要求往往限定了答题的范围、角度、形式等,如果不看要求盲目答题,就可能事倍功半。
3 看分值。
要看清并揣摩题目的分值。试题的分值往往提示了答案所必需的要点。因为高考阅卷中是“踩点给分的”,而每个答案要点的配分如果不是整数会给阅卷带来不便。所以答案所需要的要点数应是能被总分值除尽的。如果分值是4分,那要点只能是1个,2个或4个,不可能是3个。如2010年全国Ⅰ卷高考题第17题分值6分,答案要点就是3点。
四、提取、整合信息
在文章中提取重要信息是正确答题的关键步骤,不可不审慎对待。在提取时要把注意力放到文章重要内容上来,具体说来,以下几种词句可视为重要的内容。
1 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的词句。
2 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的词句。
3 文中表达含蓄而又含义深刻的句子。
4 文段的起始句、总结句及结论性的句子。
5 文中的过渡句。
在确定答题范围的基础上,要特别注意重点词的提取,因为答案往往要对关键词进行连缀整合,用自己的话简明准确地表述。如,2010年高考江苏卷《溜索》第11题,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这是考查描写类表达技巧,可转换题目:“文中画线部分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峡谷的险峻气势?”“视觉、听觉”比较容易,由所见之景方位不同这一信息点即可归纳出“视角变化”这一答题点,“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为内心感受。
整合是解答现代文阅读题至关重要的一步,就是整理答案信息,使语言简洁、流畅、前后贯通。
整合方法的运用适用于比较含蓄的文章,或运用议论表现手法的文章,能恰到好处地运用整合方法阅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在平时的现代文阅读中了解并运用这种方法,高考才能驾轻就熟,运用自如。
五、作答
在以往的资料中,有关表述的方法、技巧所谈较少,而一些学生的实际情况则是理解到位后,不知从何谈起,不知如何表述清楚,只好把自己的理解胡乱堆砌,杂乱作答,没有明晰的层次。我在教学中摸索了几点方法。
1 尽可能运用原文相关语句概括答题。
答题时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如果原文有相关的语句或术语足以表达相关信息,就尽可能运用这些语句或术语。有的考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常挖空心思另外去找词语,一方面浪费时间,另一方面又容易引起评卷教师的误判。在此特别强调的是,运用原文语句不等于照搬照抄。
2 先观点后分析。
高考的标准答案都比较简单,如果考生也写那么简单,往往是不能得到高分或满分的,也就是说,要先摆出观点,让评卷老师知道你在说什么,保证命中率;然后作简单分析,让评卷老师知道你是真读懂了文章的,保证高分率。
3 固定模式表述。
此种方法适用于解答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题型,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象征、衬托、渲染、比兴、伏笔、照应、悬念、欲扬先抑等),在表情达意、言事说理上起什么作用。
(2)文中所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排比、反语等),创造了怎样的意境,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3)文章在布局谋篇上有何特点,对表现文章主旨有什么好处。
一、明确主旨
高考阅读题的设置是一个整体,它分不同角度、从不同层面解读文章主旨,故而明确主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明确文章主旨对很多考生来说是一件非常头痛的事情,但并非是无章可循,无迹可求,其基本方法如下。
1 抓开头、重结尾、找文眼。
散文有一种基本技法,即开门见山,卒章显志,所以抓开头重结尾,有助于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文眼是文章中能点明内容情感与布局谋篇的只言片语或语句,多为议论抒情或比喻象征的语句,通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有的就是标题,也有嵌在文中的;有的文章点睛之笔不止一处。抓住了文眼,就抓住了明确文章主旨的关键。
2 找线索,理思路,悟隐含信息。
写作散文总有一定的线索,明晰的思路。赏析散文要把握全文的脉络,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每段内容的含义,才能真正把握文章主旨。只有在整体上把握住了,对局部的感情或倾向才能作出正确的分析,对特定语境中的语句的深层含义才能作出深刻的品味。含蓄的语句往往是出题的重点,并且寓意较深,常与文章主旨有直接关联,大多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反语、暗示、双关等。理解这类词句,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知识,以字面意义为基础,结合具体语境,细致地分析理解,准确完整地把握含蓄语句的内涵,对于明确文章的主旨有着极重要的意义。
3 现代文阅读时要圈点勾画。
“不动笔墨不读书”。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一篇文章,如果从头读到尾不作任何标记,很可能读后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印象也没有,在这样的状态下去做题能有什么好效果呢?如果阅读时对文章中的中心句、过渡句、关联词、指代词、表示事物特点的句子等作圈点勾画,不仅可以增加对内容的印象,而且可以从大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行文思路,有了这些,解题时就得心应手了。如:2010年高考天津卷《寒冷的高纬度》,在读第二段时如果能画出:“当某些植物还在旺盛的生命期的时候,秋霜却不期而至,所有的植物在一夜之间就憔悴了……在转年的春天又会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些描写故乡植物的句子,在回答第18题:“概括说明文章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故乡植物的生命有哪些特点?”时就能快速概括出答案。
二、明确散文阅读常见的提问方式
散文可设考查知识点较多,除了我们在试题类型中分析的各类题型外,还有它的一些独特的设题角度,较为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 考查散文中的语句(包括含蓄句子)理解。
2 考查散文的语言特色。
3 考查散文的线索。
4 考查散文作者的感情。
5 考查散文中的修辞运用的理解。
6 分析散文的结构。
三、审题
审题时要一字不漏,题目中每一个字(包括数字)都有它的价值,不然就不会写到题目中。这就要求我们在审题时不能漏掉一个字,千万不能用扫视的方式审题,否则就有可能漏掉有用信息。最好在心里一个一个字的默读题目,必要时要动笔作标记。审题时以下几个环节不可忽视。
1 看问题。
要看清题目中有几个问题,如果题目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一定要逐一作答,切不可漏答问题或将两个问题合而为一作答。2010年高考湖北卷第18题:“在描述扬州景物时切入的角度及语言的运用很独特,请结合第④段和第⑤段加以赏析。”由于紧张,一些考生在做这道题时就漏答了语言方面。
2 看要求。
题目除了提出问题外,还对考生答题作出了一些要求。题目中的一些要求往往限定了答题的范围、角度、形式等,如果不看要求盲目答题,就可能事倍功半。
3 看分值。
要看清并揣摩题目的分值。试题的分值往往提示了答案所必需的要点。因为高考阅卷中是“踩点给分的”,而每个答案要点的配分如果不是整数会给阅卷带来不便。所以答案所需要的要点数应是能被总分值除尽的。如果分值是4分,那要点只能是1个,2个或4个,不可能是3个。如2010年全国Ⅰ卷高考题第17题分值6分,答案要点就是3点。
四、提取、整合信息
在文章中提取重要信息是正确答题的关键步骤,不可不审慎对待。在提取时要把注意力放到文章重要内容上来,具体说来,以下几种词句可视为重要的内容。
1 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的词句。
2 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的词句。
3 文中表达含蓄而又含义深刻的句子。
4 文段的起始句、总结句及结论性的句子。
5 文中的过渡句。
在确定答题范围的基础上,要特别注意重点词的提取,因为答案往往要对关键词进行连缀整合,用自己的话简明准确地表述。如,2010年高考江苏卷《溜索》第11题,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这是考查描写类表达技巧,可转换题目:“文中画线部分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峡谷的险峻气势?”“视觉、听觉”比较容易,由所见之景方位不同这一信息点即可归纳出“视角变化”这一答题点,“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为内心感受。
整合是解答现代文阅读题至关重要的一步,就是整理答案信息,使语言简洁、流畅、前后贯通。
整合方法的运用适用于比较含蓄的文章,或运用议论表现手法的文章,能恰到好处地运用整合方法阅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在平时的现代文阅读中了解并运用这种方法,高考才能驾轻就熟,运用自如。
五、作答
在以往的资料中,有关表述的方法、技巧所谈较少,而一些学生的实际情况则是理解到位后,不知从何谈起,不知如何表述清楚,只好把自己的理解胡乱堆砌,杂乱作答,没有明晰的层次。我在教学中摸索了几点方法。
1 尽可能运用原文相关语句概括答题。
答题时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如果原文有相关的语句或术语足以表达相关信息,就尽可能运用这些语句或术语。有的考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常挖空心思另外去找词语,一方面浪费时间,另一方面又容易引起评卷教师的误判。在此特别强调的是,运用原文语句不等于照搬照抄。
2 先观点后分析。
高考的标准答案都比较简单,如果考生也写那么简单,往往是不能得到高分或满分的,也就是说,要先摆出观点,让评卷老师知道你在说什么,保证命中率;然后作简单分析,让评卷老师知道你是真读懂了文章的,保证高分率。
3 固定模式表述。
此种方法适用于解答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题型,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象征、衬托、渲染、比兴、伏笔、照应、悬念、欲扬先抑等),在表情达意、言事说理上起什么作用。
(2)文中所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排比、反语等),创造了怎样的意境,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3)文章在布局谋篇上有何特点,对表现文章主旨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