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总结品管圈应用于护理人员培训高危药品认知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住院部2010年1月—2012年1月未进行品管圈管理护理人员30例,为对照组成员,抽取我院住院部2013年1月-2014年1月进行品管圈管理护理人员30例,为研究组成员。所有研究对象在研究期间未发生离职和岗位变动。统计两组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管理知识掌握和药品管理合格比例。结果:研究组掌握程度90.00%,对照组掌握程度73.33%,研究组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管理知识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高危药品管理合格率83.33%,对照组高危药品管理合格率63.33%,研究组高危药品管理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应用于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认知管理中,提高对高危药品认知和应用合格率,可以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
【关键词】品管圈;高危品;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4―0204―02
品管圈是一种管理模式,将团队成员进行工作内容划分,有效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达到团队合作的目的[1]。随着品管圈应用模式的推广,逐渐应用高于医疗卫生工作领域中,用于提高医疗服务治疗[2]。本文研究品管圈应用于改善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认知的效果,抽取我院30名护士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抽取笔者所在医院住院部2010年月—2012年1月和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职护理人员各30名,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包括:男性4名,女性26名,年龄:21-55岁,平均年龄:34.2±2.3岁,工作经验:1-20年,平均工作经验:8.4±2.1年,学历:大专15名、本科14名,研究生1名。
1.2方法[3]
我院于2013年1月起实施品管圈管理内容,具体方法如下。
分析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问题,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知识缺乏、高危药品存放不合理、标识不一致等。参与研究的护理人员成立品管圈管理小组,根据调查出的原因制定相关整改方法。组织护理人员参与院内继续教育培训,内容为高危药品管理的有关规定、管理目的和安全管理,考核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管理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各类高危药物进行标识统一化处理,与常规药物进行区别,日常阅读高危药品管理手册,学习高危药品使用说明书等。
1.3观察指标
统计实施品管圈管理前后,两组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认知程度和管理合格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所得的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
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可见,研究组掌握程度90.00%,包括:非常熟练18名和一般熟练9名,对照组掌握程度73.33%,包括:非常熟练16名和一般熟练6名,研究组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管理知识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值见表1。
2.2两组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管理合格率统计
统计两组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管理的合格率可见,研究组高危药品管理合格率83.33%,对照组高危药品管理合格率63.33%,研究组高危药品管理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值见表2。
3讨论
品管圈是一种用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管理模式。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临床中对高危药品的管理也提高重视。高危药品是手术室、应急备用药品、救护车携带药品等总称,是由临床护理人员直接接触、分配以及管理,暴露风险高[4]。
本文对比研究实施品管圈前后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管理的认知和管理合格率,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管理知识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高危药品管理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本文研究结果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保持一致[5]。通过分析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问题,制定品管圈相关管理模式,集中培训护理人员,提高对高危药品认知理解,编辑高危药品管理手册,方便护理人员科室内学习交流,统一高危药品放置标识,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管理知识和规范化管理高危药品,提高护理人员管理高危药品合格率,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人员管理高危药品时,进行品管圈管理模式,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管理药品的知识掌握程度,做到有效管理药品,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李瑞艳,樊晶晶,王倩. 品管圈活动在医院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4,2(11):622-624.
[2]田旭,孙丽蕊,张红梅,等.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我院门诊处方合格率中的应用 [J]. 中国药房,2013,24(25):2344-2346.
[3]李文君,李良兰,唐万珍,等.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医院静脉输液渗漏率[J].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14,29(12):6-9.
[4]孙兰珍,李晓琴,杜佩玉. 品管圈管理用于预防高危药品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分析[J]. 中国药业,2014,23(16):92-93.
[5]陈湘,莫丽勤,韦永金,等.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J]. 微创医学,2013,7(6):681-683.
【关键词】品管圈;高危品;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4―0204―02
品管圈是一种管理模式,将团队成员进行工作内容划分,有效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达到团队合作的目的[1]。随着品管圈应用模式的推广,逐渐应用高于医疗卫生工作领域中,用于提高医疗服务治疗[2]。本文研究品管圈应用于改善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认知的效果,抽取我院30名护士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抽取笔者所在医院住院部2010年月—2012年1月和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职护理人员各30名,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包括:男性4名,女性26名,年龄:21-55岁,平均年龄:34.2±2.3岁,工作经验:1-20年,平均工作经验:8.4±2.1年,学历:大专15名、本科14名,研究生1名。
1.2方法[3]
我院于2013年1月起实施品管圈管理内容,具体方法如下。
分析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问题,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知识缺乏、高危药品存放不合理、标识不一致等。参与研究的护理人员成立品管圈管理小组,根据调查出的原因制定相关整改方法。组织护理人员参与院内继续教育培训,内容为高危药品管理的有关规定、管理目的和安全管理,考核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管理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各类高危药物进行标识统一化处理,与常规药物进行区别,日常阅读高危药品管理手册,学习高危药品使用说明书等。
1.3观察指标
统计实施品管圈管理前后,两组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认知程度和管理合格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所得的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
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可见,研究组掌握程度90.00%,包括:非常熟练18名和一般熟练9名,对照组掌握程度73.33%,包括:非常熟练16名和一般熟练6名,研究组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管理知识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值见表1。
2.2两组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管理合格率统计
统计两组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管理的合格率可见,研究组高危药品管理合格率83.33%,对照组高危药品管理合格率63.33%,研究组高危药品管理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值见表2。
3讨论
品管圈是一种用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管理模式。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临床中对高危药品的管理也提高重视。高危药品是手术室、应急备用药品、救护车携带药品等总称,是由临床护理人员直接接触、分配以及管理,暴露风险高[4]。
本文对比研究实施品管圈前后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管理的认知和管理合格率,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管理知识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高危药品管理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本文研究结果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保持一致[5]。通过分析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问题,制定品管圈相关管理模式,集中培训护理人员,提高对高危药品认知理解,编辑高危药品管理手册,方便护理人员科室内学习交流,统一高危药品放置标识,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管理知识和规范化管理高危药品,提高护理人员管理高危药品合格率,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人员管理高危药品时,进行品管圈管理模式,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管理药品的知识掌握程度,做到有效管理药品,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李瑞艳,樊晶晶,王倩. 品管圈活动在医院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4,2(11):622-624.
[2]田旭,孙丽蕊,张红梅,等.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我院门诊处方合格率中的应用 [J]. 中国药房,2013,24(25):2344-2346.
[3]李文君,李良兰,唐万珍,等.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医院静脉输液渗漏率[J].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14,29(12):6-9.
[4]孙兰珍,李晓琴,杜佩玉. 品管圈管理用于预防高危药品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分析[J]. 中国药业,2014,23(16):92-93.
[5]陈湘,莫丽勤,韦永金,等.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J]. 微创医学,2013,7(6):681-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