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是一个完整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教学實践中,教学目标的编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案中体现得不够充分甚至不够准确的现象时有发生。从教学目的到教学目标,反映了人们对课堂教学有了再认识。本文试阐述新课程标准下编制教学目标的认识。
从“教学目的”到“教学目标”,不仅是一字之差,而是对教学本质的理解发生了变化,对教学行为的指导发生了变化。“教学目的”更多的是从教师角度考虑通过教师的“教”所要达到的目的,相对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个性特征,对不同的学生而言,教师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一致的,达成方向是单向的,达成手段是单一的。“教学目标”就要求教师改变审视问题的角度,更多地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考虑,展示的是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对不同的学生依据学生的基础和发展可能性设计不同的目标,达到的方向是双向的,达成手段是多样的。
教学目标规定了学生在教学活动结束后究竟能够表现出什么样的学业行为,而不是用来表示教师的教学程序或活动安排。目标应集中在学生将能做些什么,另外,目标也应说明的是教学的结果而不是过程。从教学目的到教学目标,教师要分析学生学习条件制订目标,要考虑要采用哪些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学到哪些知识以及掌握到什么程度,怎样指导学生按什么方法进行学习,学生学的过程和方法是否合理有效,除知识掌握外,通过知识载体还获得哪些体验。
因此,一个良好的教学目标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对学习结果作出清楚的总体性说明;二是说明学生将达到什么要求;三是通过鉴别问题与需求评估程序来制订目标;四是通过教学而不是其他途径来达到目标。
教学目标编制时应从学生角度出发选择语言使用,变以往的“通过什么使学生怎样”的语言为“学生通过什么活动能怎样”。教学目标应采用可观察、可检测、可操作的句子来陈述。还是以氯气为例,对氯气物理性质这一知识目标的编制应该是“学生通过实验或观察教师演示实验自主探究氯气的色、味、溶解性,全体学生能正确说出氯气的色、味、溶解性。”这里,清楚地表达了氯气物理性质属于认知性的学习目标,这一知识点掌握等级是识记,获取这一信息的方法是实验探究,学生习得这一知识是自主建构的而不是教师灌输的,要求全体学生能识记这一知识以及是否达到这一教学目标的检测方法是“说出”。
针对教学任务与教学设计的范围,教学目标可分为高中化学课程总体教学目标、章节或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
高中化学课程总体教学目标的编制,便于我们能从全局把握并指导教学实践。在新课标下,总体教学目标的编制应分析学生的学习条件,确定起点行为,理解课程研究教材,确定教学实施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改革举措。开发化学教学中的研究型学习课程的方向和要求,落实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策略。要关注学生的各方面发展,学生的考试成绩只是其中的一个目标之一而不能作为目标的全部。各年级、学期的教学目标编制要确定使用教材及如何使用,学生学习起点和教学任务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进程,明确学生发展目标并具体化,落实教学目标达成度的检测手段。
章节或单元的教学目标的编制,主要任务是安排教学课时数,安排教学手段和媒体的运用,分析本章节或单元的学习内容特点、学生能力发展或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侧重点、研究性学习在本章节或单元的体现方式和要求,明确学生认知性目标和策略性目标,制定目标检测工具,落实目标达成度的评估、教学反馈与修补办法。
一个完整的课时教学目标,在课程标准下应该从三方面进行编制:1、本课时认知性学习目标及其掌握水平:主要阐述学生通过什么学习方法获得哪些知识,掌握程度应达到什么水平,目标达成面预期多大,通过什么途径进行检测目标达成度。2、本课时技能性学习目标及其掌握水平:学生在获取信息以及加工信息使之同化并形成新的最近发展区的过程中,学生运用哪些手段、方法,习得哪些技能,这些技能掌握程度应达到什么水平,目标达成面预期多大,通过什么途径进行检测目标达成度。3、本课时体验性学习目标及其掌握水平: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对化学某一知识、观点、相关社会问题等产生认同,有无合作、探究欲望和快乐感。这种目标编制要防止大而空,要注意所提出的目标应是本课时能够达到的,而不是提升到辩证唯物主义或爱国主义,因为这两者是需要不断积累而不可能通过一课时就能达到。
以“氯气的性质”这一课时为例阐述课程标准下教学目标的编制:1、全体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或观察演示实验能自主获取氯气物理性质的信息,并能说出氯气的状态、气味、颜色、在水中的溶解性。2、全体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获取氯气化学性质的信息,全体学生能默写出氯气与铜、铁、氢气、磷、水、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大多数学生能迁移到氯气与铝、氢氧化钠等反应。3、在教师帮助下,通过讨论分析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大多数能标出氯气反应时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能正确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分析。4、通过讨论,大多数学生能正确解释氯气消毒漂白作用,感受到氯气毒害与消毒的双重性,认同合理使用氯气造福人类的观点,建立起正确判别和预防氯气伤害的认识。
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对化学课程的理解、对某一节教学内容的认识和对教学内涵的研究。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学风格,规定了教学手段的运用。因此,教学目标也成为教师的一块试金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盛群力:《现代教学设计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从“教学目的”到“教学目标”,不仅是一字之差,而是对教学本质的理解发生了变化,对教学行为的指导发生了变化。“教学目的”更多的是从教师角度考虑通过教师的“教”所要达到的目的,相对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个性特征,对不同的学生而言,教师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一致的,达成方向是单向的,达成手段是单一的。“教学目标”就要求教师改变审视问题的角度,更多地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考虑,展示的是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对不同的学生依据学生的基础和发展可能性设计不同的目标,达到的方向是双向的,达成手段是多样的。
教学目标规定了学生在教学活动结束后究竟能够表现出什么样的学业行为,而不是用来表示教师的教学程序或活动安排。目标应集中在学生将能做些什么,另外,目标也应说明的是教学的结果而不是过程。从教学目的到教学目标,教师要分析学生学习条件制订目标,要考虑要采用哪些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学到哪些知识以及掌握到什么程度,怎样指导学生按什么方法进行学习,学生学的过程和方法是否合理有效,除知识掌握外,通过知识载体还获得哪些体验。
因此,一个良好的教学目标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对学习结果作出清楚的总体性说明;二是说明学生将达到什么要求;三是通过鉴别问题与需求评估程序来制订目标;四是通过教学而不是其他途径来达到目标。
教学目标编制时应从学生角度出发选择语言使用,变以往的“通过什么使学生怎样”的语言为“学生通过什么活动能怎样”。教学目标应采用可观察、可检测、可操作的句子来陈述。还是以氯气为例,对氯气物理性质这一知识目标的编制应该是“学生通过实验或观察教师演示实验自主探究氯气的色、味、溶解性,全体学生能正确说出氯气的色、味、溶解性。”这里,清楚地表达了氯气物理性质属于认知性的学习目标,这一知识点掌握等级是识记,获取这一信息的方法是实验探究,学生习得这一知识是自主建构的而不是教师灌输的,要求全体学生能识记这一知识以及是否达到这一教学目标的检测方法是“说出”。
针对教学任务与教学设计的范围,教学目标可分为高中化学课程总体教学目标、章节或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
高中化学课程总体教学目标的编制,便于我们能从全局把握并指导教学实践。在新课标下,总体教学目标的编制应分析学生的学习条件,确定起点行为,理解课程研究教材,确定教学实施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改革举措。开发化学教学中的研究型学习课程的方向和要求,落实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策略。要关注学生的各方面发展,学生的考试成绩只是其中的一个目标之一而不能作为目标的全部。各年级、学期的教学目标编制要确定使用教材及如何使用,学生学习起点和教学任务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进程,明确学生发展目标并具体化,落实教学目标达成度的检测手段。
章节或单元的教学目标的编制,主要任务是安排教学课时数,安排教学手段和媒体的运用,分析本章节或单元的学习内容特点、学生能力发展或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侧重点、研究性学习在本章节或单元的体现方式和要求,明确学生认知性目标和策略性目标,制定目标检测工具,落实目标达成度的评估、教学反馈与修补办法。
一个完整的课时教学目标,在课程标准下应该从三方面进行编制:1、本课时认知性学习目标及其掌握水平:主要阐述学生通过什么学习方法获得哪些知识,掌握程度应达到什么水平,目标达成面预期多大,通过什么途径进行检测目标达成度。2、本课时技能性学习目标及其掌握水平:学生在获取信息以及加工信息使之同化并形成新的最近发展区的过程中,学生运用哪些手段、方法,习得哪些技能,这些技能掌握程度应达到什么水平,目标达成面预期多大,通过什么途径进行检测目标达成度。3、本课时体验性学习目标及其掌握水平: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对化学某一知识、观点、相关社会问题等产生认同,有无合作、探究欲望和快乐感。这种目标编制要防止大而空,要注意所提出的目标应是本课时能够达到的,而不是提升到辩证唯物主义或爱国主义,因为这两者是需要不断积累而不可能通过一课时就能达到。
以“氯气的性质”这一课时为例阐述课程标准下教学目标的编制:1、全体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或观察演示实验能自主获取氯气物理性质的信息,并能说出氯气的状态、气味、颜色、在水中的溶解性。2、全体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获取氯气化学性质的信息,全体学生能默写出氯气与铜、铁、氢气、磷、水、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大多数学生能迁移到氯气与铝、氢氧化钠等反应。3、在教师帮助下,通过讨论分析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大多数能标出氯气反应时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能正确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分析。4、通过讨论,大多数学生能正确解释氯气消毒漂白作用,感受到氯气毒害与消毒的双重性,认同合理使用氯气造福人类的观点,建立起正确判别和预防氯气伤害的认识。
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对化学课程的理解、对某一节教学内容的认识和对教学内涵的研究。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学风格,规定了教学手段的运用。因此,教学目标也成为教师的一块试金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盛群力:《现代教学设计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