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学讲计划”,其重学精讲的教学特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更主动、活泼,促使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此,本文着重探究学讲计划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模式 学讲计划
学讲计划理论就是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过程,而老师只需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学生将老师的外在动力转化成为自己学习的主动力。通过将学讲计划合理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下面就学讲计划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具体分析:
一、坚持以学定教,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学讲计划教学模式,主要强调老师关注学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结合教学内容确定准确的教学主体思想,坚持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从而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水平。
例如:在学习“7加几、6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时,老师则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其一,9加几、8加几的具体方法?9 6=9 1 5=15;其二,计算7 6时,应该怎样算呢?要求学生将前面的思维方法合理迁入新知识学习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投身学习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
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的问题是小学数学探究的起点。在小学数学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有当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质疑,才能充分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因此,老师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和认知冲突,让学生的思维快速进入活跃阶段,从而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面积单位”的内容时,老师可以首先让学生理解表示面积的单位“平方厘米”,然后要求学生利用测量工具测量自己的课本和课桌。然而,在学生测量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测量出来的结果并不相同。这时,有的学生便想,为什么课本都是一样的,测量出来的数据却不一样呢?这该如何解决呢?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要求学生使用“平方分米”表示测量的数据,以便帮助学生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探究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
三、设置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学讲计划,关键点在于落实小组学习和合作讨论,这是全面提高学生数学水平的有效方法。通过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学生脱离教学过程的问题,为打造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创造良好的条件。其中在小组分组过程中应该坚持“组内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有效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合理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同时,设置一名组长、一名学科组长、一名记录员和一名考核员,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相互交流,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四、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学讲计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扮演好主导者,尽量避免反复讲学生已经会的内容,或者学生感到困惑的环节始终讲不清楚。
例如:在解答“4、5配上一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数应该是(?摇?摇)”时,由于部分学生尚未掌握“配上的数,其中任意两个数相乘,再除以第三个数的商”这个重要的理论,因此解答具有一定的难度性。这时,老师便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究,有的同学列出了公式:2×5÷4=2.5;而其他学生按照这个公式快速算出了2×4÷5=1.6;4×5÷2=10,正确解答了该题,不但维护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有效提升了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五、全面展示思维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所谓创新意识就是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重要心理趋势。其中,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心重的特点,常常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打破砂锅问到底,提出很多具有创造性的问题。这便要求学生准确抓住这个时机,让学生全面展示思维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学习“乘法分配律”的内容时,部分学生则感到非常困惑,认为:“乘法有分配律,那么除法是不是也应该有分配律呢?”针对小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老师并没有直接回答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猜想,有的学生认为有,有的学生认为没有。这时老师便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并引导学生使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证明,如(49 63)÷7=112÷7=16,可变成(49 63)÷7=49÷7 63÷7=7 9=16。但是在计算(75 24)÷9时,是否能够变换为75÷9 24÷9?而后面的算式中加号两边计算出来有余数。针对学生出现的这个问题,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再次观察,由于75正好有8个9余3,24有2个9余6,加起来正好是(8 2 1)个9,这时便可以总结归纳为a÷c b÷c=(a b)÷c(c≠0)。
六、结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不同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不同,便需要老师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同时将学讲计划教学模式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则要求老师创新教学方法,以便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有效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伟.打造“学讲计划”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5(33):69-69.
[2]张雪玲.“学讲计划”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J].新校园(阅读),2015(12).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模式 学讲计划
学讲计划理论就是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过程,而老师只需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学生将老师的外在动力转化成为自己学习的主动力。通过将学讲计划合理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下面就学讲计划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具体分析:
一、坚持以学定教,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学讲计划教学模式,主要强调老师关注学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结合教学内容确定准确的教学主体思想,坚持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从而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水平。
例如:在学习“7加几、6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时,老师则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其一,9加几、8加几的具体方法?9 6=9 1 5=15;其二,计算7 6时,应该怎样算呢?要求学生将前面的思维方法合理迁入新知识学习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投身学习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
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的问题是小学数学探究的起点。在小学数学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有当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质疑,才能充分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因此,老师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和认知冲突,让学生的思维快速进入活跃阶段,从而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面积单位”的内容时,老师可以首先让学生理解表示面积的单位“平方厘米”,然后要求学生利用测量工具测量自己的课本和课桌。然而,在学生测量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测量出来的结果并不相同。这时,有的学生便想,为什么课本都是一样的,测量出来的数据却不一样呢?这该如何解决呢?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要求学生使用“平方分米”表示测量的数据,以便帮助学生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探究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
三、设置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学讲计划,关键点在于落实小组学习和合作讨论,这是全面提高学生数学水平的有效方法。通过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学生脱离教学过程的问题,为打造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创造良好的条件。其中在小组分组过程中应该坚持“组内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有效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合理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同时,设置一名组长、一名学科组长、一名记录员和一名考核员,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相互交流,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四、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学讲计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扮演好主导者,尽量避免反复讲学生已经会的内容,或者学生感到困惑的环节始终讲不清楚。
例如:在解答“4、5配上一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数应该是(?摇?摇)”时,由于部分学生尚未掌握“配上的数,其中任意两个数相乘,再除以第三个数的商”这个重要的理论,因此解答具有一定的难度性。这时,老师便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究,有的同学列出了公式:2×5÷4=2.5;而其他学生按照这个公式快速算出了2×4÷5=1.6;4×5÷2=10,正确解答了该题,不但维护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有效提升了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五、全面展示思维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所谓创新意识就是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重要心理趋势。其中,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心重的特点,常常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打破砂锅问到底,提出很多具有创造性的问题。这便要求学生准确抓住这个时机,让学生全面展示思维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学习“乘法分配律”的内容时,部分学生则感到非常困惑,认为:“乘法有分配律,那么除法是不是也应该有分配律呢?”针对小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老师并没有直接回答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猜想,有的学生认为有,有的学生认为没有。这时老师便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并引导学生使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证明,如(49 63)÷7=112÷7=16,可变成(49 63)÷7=49÷7 63÷7=7 9=16。但是在计算(75 24)÷9时,是否能够变换为75÷9 24÷9?而后面的算式中加号两边计算出来有余数。针对学生出现的这个问题,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再次观察,由于75正好有8个9余3,24有2个9余6,加起来正好是(8 2 1)个9,这时便可以总结归纳为a÷c b÷c=(a b)÷c(c≠0)。
六、结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不同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不同,便需要老师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同时将学讲计划教学模式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则要求老师创新教学方法,以便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有效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伟.打造“学讲计划”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5(33):69-69.
[2]张雪玲.“学讲计划”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J].新校园(阅读),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