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扬琴是明朝末期由波斯传入,最初作为曲艺伴奏,进而形成多种流派,在不斷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被民族化,作品也越来越丰富,题材也越来越多样。本文主要概述扬琴作品中的古典文化元素,分析《离骚》和《云端》中古典文学元素的运用和风格把握。
关键词:扬琴作品;古典文学元素;运用及风格把握
引言
扬琴是我国常用的一种击弦乐器,与钢琴类似,在音质上有鲜明的特点,如,音量宏大、刚柔并济。在使用扬琴进行慢奏时,音色如同叮叮咚咚的山泉,快奏时音色又如同潺潺的流水。同时还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可以独奏也可以合奏,在民间乐器合奏中常常扮演钢琴的角色。
一、扬琴作品中的古典文化元素
我国扬琴音乐在发展过程中,从一开始的伴奏变成现在的独奏,创造出种类不同的扬琴作品。扬琴作品中主要利用中国古典文学进行创作,其中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类,及神话传说类、古典诗词类、历史人物类。神话传说类的作品主要有《碧霞传说》,古典诗词类的作品主要是由李白《爱莲说》改编的《秋·菊》、由李清照《一剪梅》改编的《云端》由《归去来辞》改编的《渔舟唱晚》等。历史人物类作品主要有《昭君怨》、《苏武牧羊》、《林冲夜奔》等。
二、《离骚》和《云端》中古典文学元素的运用和风格把握
(一)创作背景
扬琴曲《离骚》是由我国著名的扬琴演奏家黄河先生创作,曲中饱含了对屈原的敬仰和缅怀之情,在创作过程中采用轮音、泛音压弦等演奏方式,结合散、慢、中、快、散乐曲结构,用扬琴曲全面展示了屈原的精神气概,描绘屈原坎坷的人生道路,快慢节奏结合,反映了屈原坚持理想、不屈不挠的精神。
扬琴曲《云端》是扬琴演奏家王瑟教师创作,《云端》具有印象主义,比较抽象,王瑟教师在创作过程中,将美好愿望以及幻想通过音乐表达出来,将古典文学和西方作曲风格相结合,打破传统扬琴音乐的创作风格,使得扬琴音乐的表现力进一步加强。
(二)古典元素的运用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较长的抒情诗。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他将自己的爱国情怀充分表现在作品中。《离骚》这首诗词是在屈原遭受第二次流放过程中创作,将自己满怀的委屈以及悲愤书写进诗词中,坚持与国家的政治集团对抗斗争,坚持为理想而宁死不屈,始终站立在维护国家、维护人民利益上。在扬琴音乐中,将屈原的的精神和思想充分展现出来,采用快慢结合的演奏方式,激烈而抒情。
(三)两个作品的风格把握
(一)乐曲结构布局
扬琴曲《离骚》全曲主要分为五部分,即引子、主题、插部、快板以及尾声。引子作文乐曲的开头,丰富而饱满、钢劲而凝练、洪亮而开阔,为全曲做良好的铺垫;进而深入主题中,抒发情感,表现出真实的感情,采用先抑后扬的方式;情感跌宕起伏,渲染插部;利用苍劲有力的快板,推动全曲的情绪节奏,三次波折,激情高亢;尾音无欲无惊,重现主题旋律。
扬琴曲《云端》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A-B-A’,如图1所示。
由此可看出,第一部分是整个乐曲的呈示部分,第二部分是乐曲的开展部分,这个部分节奏较为流畅。第三部分是是乐曲的结尾,情感较为虚幻,展现出零散缥缈的情感。
(二)节奏节拍
《云端》这首扬琴作品节奏变化较多,复杂且随性,并不是传统扬琴演奏节拍,结合混合节拍交换使用。比如,《云端》乐谱中某一部分,只有三个小节,却包含了三种混合节拍,拍子的变换较为频繁,而且在每一节中重音的位置也不同。从B段的呈示部分的d部分,主要是沉着冷静,节奏稳定、层层递进,一点一点的递进跳跃,由低到高,将音乐提高到最高音。
《离骚》是典型的传统结构扬琴曲,节奏较为稳定,除了引子部分较为自由跳跃之外,其余部分循序渐进,将屈原的思想和精神层层道来。
(三)音乐旋律
从音乐旋律角度分析,《离骚》作为一个叙事性的作品,旋律较为流畅,而且音乐格调较为鲜明,具有较为浓郁的民族音乐气息。《云端》和传统的扬琴曲不同,乐曲中使用偏音以及和弦外音较多,容易产生一种模模糊糊的感觉,让人感到进入虚幻缥缈的世界中。
(四)作品织体
从作品织体角度分析,《云端》这首扬琴曲中的织体变化较多,其中B部分的旋律只要使用左手进行展示,将音乐的缥缈感充分展现出来,而右手进行填充,努力创造出变化多样的色彩氛围,具有虚幻缥缈的感觉。而《离骚》这首扬琴曲中的织体变化较少,而且织体也不复杂,旋律在上下声部交替变化出现,使得音乐的意境连绵不断。扬琴在弹奏过程中,使用两只琴笕进行敲击,因此有两个声部在同时发声。《离骚》中,使用右手进行分解弹奏,对下声部进行填充旋律是一步步推进,简单而又将故事叙述出来。
总结
总而言之,扬琴曲《离骚》的曲调较为鲜明,具有较强的民族音乐韵味,而《云端》中将传统创作手法结合现代创作手法,曲调新颖。我国古典文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历史发展的结晶,扬琴作为东西方结合的一种乐器,使得传统音乐的创作突破局限,展现出全新的扬琴曲艺,提高扬琴的表现力,促进扬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萍.扬琴独奏曲《离骚》的风格和演奏技法[J].黄河之声,2019(07):13.
[2]赵丽坤.论我国扬琴艺术的发展及流派[J].北方音乐,2018,38(13):34+36.
[3]周霜. 扬琴作品中古典文学元素的运用及风格把握[D].河南大学,2018.
关键词:扬琴作品;古典文学元素;运用及风格把握
引言
扬琴是我国常用的一种击弦乐器,与钢琴类似,在音质上有鲜明的特点,如,音量宏大、刚柔并济。在使用扬琴进行慢奏时,音色如同叮叮咚咚的山泉,快奏时音色又如同潺潺的流水。同时还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可以独奏也可以合奏,在民间乐器合奏中常常扮演钢琴的角色。
一、扬琴作品中的古典文化元素
我国扬琴音乐在发展过程中,从一开始的伴奏变成现在的独奏,创造出种类不同的扬琴作品。扬琴作品中主要利用中国古典文学进行创作,其中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类,及神话传说类、古典诗词类、历史人物类。神话传说类的作品主要有《碧霞传说》,古典诗词类的作品主要是由李白《爱莲说》改编的《秋·菊》、由李清照《一剪梅》改编的《云端》由《归去来辞》改编的《渔舟唱晚》等。历史人物类作品主要有《昭君怨》、《苏武牧羊》、《林冲夜奔》等。
二、《离骚》和《云端》中古典文学元素的运用和风格把握
(一)创作背景
扬琴曲《离骚》是由我国著名的扬琴演奏家黄河先生创作,曲中饱含了对屈原的敬仰和缅怀之情,在创作过程中采用轮音、泛音压弦等演奏方式,结合散、慢、中、快、散乐曲结构,用扬琴曲全面展示了屈原的精神气概,描绘屈原坎坷的人生道路,快慢节奏结合,反映了屈原坚持理想、不屈不挠的精神。
扬琴曲《云端》是扬琴演奏家王瑟教师创作,《云端》具有印象主义,比较抽象,王瑟教师在创作过程中,将美好愿望以及幻想通过音乐表达出来,将古典文学和西方作曲风格相结合,打破传统扬琴音乐的创作风格,使得扬琴音乐的表现力进一步加强。
(二)古典元素的运用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较长的抒情诗。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他将自己的爱国情怀充分表现在作品中。《离骚》这首诗词是在屈原遭受第二次流放过程中创作,将自己满怀的委屈以及悲愤书写进诗词中,坚持与国家的政治集团对抗斗争,坚持为理想而宁死不屈,始终站立在维护国家、维护人民利益上。在扬琴音乐中,将屈原的的精神和思想充分展现出来,采用快慢结合的演奏方式,激烈而抒情。
(三)两个作品的风格把握
(一)乐曲结构布局
扬琴曲《离骚》全曲主要分为五部分,即引子、主题、插部、快板以及尾声。引子作文乐曲的开头,丰富而饱满、钢劲而凝练、洪亮而开阔,为全曲做良好的铺垫;进而深入主题中,抒发情感,表现出真实的感情,采用先抑后扬的方式;情感跌宕起伏,渲染插部;利用苍劲有力的快板,推动全曲的情绪节奏,三次波折,激情高亢;尾音无欲无惊,重现主题旋律。
扬琴曲《云端》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A-B-A’,如图1所示。
由此可看出,第一部分是整个乐曲的呈示部分,第二部分是乐曲的开展部分,这个部分节奏较为流畅。第三部分是是乐曲的结尾,情感较为虚幻,展现出零散缥缈的情感。
(二)节奏节拍
《云端》这首扬琴作品节奏变化较多,复杂且随性,并不是传统扬琴演奏节拍,结合混合节拍交换使用。比如,《云端》乐谱中某一部分,只有三个小节,却包含了三种混合节拍,拍子的变换较为频繁,而且在每一节中重音的位置也不同。从B段的呈示部分的d部分,主要是沉着冷静,节奏稳定、层层递进,一点一点的递进跳跃,由低到高,将音乐提高到最高音。
《离骚》是典型的传统结构扬琴曲,节奏较为稳定,除了引子部分较为自由跳跃之外,其余部分循序渐进,将屈原的思想和精神层层道来。
(三)音乐旋律
从音乐旋律角度分析,《离骚》作为一个叙事性的作品,旋律较为流畅,而且音乐格调较为鲜明,具有较为浓郁的民族音乐气息。《云端》和传统的扬琴曲不同,乐曲中使用偏音以及和弦外音较多,容易产生一种模模糊糊的感觉,让人感到进入虚幻缥缈的世界中。
(四)作品织体
从作品织体角度分析,《云端》这首扬琴曲中的织体变化较多,其中B部分的旋律只要使用左手进行展示,将音乐的缥缈感充分展现出来,而右手进行填充,努力创造出变化多样的色彩氛围,具有虚幻缥缈的感觉。而《离骚》这首扬琴曲中的织体变化较少,而且织体也不复杂,旋律在上下声部交替变化出现,使得音乐的意境连绵不断。扬琴在弹奏过程中,使用两只琴笕进行敲击,因此有两个声部在同时发声。《离骚》中,使用右手进行分解弹奏,对下声部进行填充旋律是一步步推进,简单而又将故事叙述出来。
总结
总而言之,扬琴曲《离骚》的曲调较为鲜明,具有较强的民族音乐韵味,而《云端》中将传统创作手法结合现代创作手法,曲调新颖。我国古典文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历史发展的结晶,扬琴作为东西方结合的一种乐器,使得传统音乐的创作突破局限,展现出全新的扬琴曲艺,提高扬琴的表现力,促进扬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萍.扬琴独奏曲《离骚》的风格和演奏技法[J].黄河之声,2019(07):13.
[2]赵丽坤.论我国扬琴艺术的发展及流派[J].北方音乐,2018,38(13):34+36.
[3]周霜. 扬琴作品中古典文学元素的运用及风格把握[D].河南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