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素质教育观念的广泛传播和深刻影响之下,对于学生数学的学习不再仅仅重视学生数学数学的增长,为了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怎样培养学生在数学中的应用能力成为了教师的重点研究方向,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要求学生增强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同时需要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实效性、实践性,以此来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数学实际应用能力,进而促进数学学习能力的长久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能力;必要性;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0-072
引言
我们都知道数学问题来源于我们实际的生活中,同时我们数学数学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但是数学学习的理论性比较强,相较于其他科目来说比较枯燥,对于初中生来说存在很大的难度,同时在应试教育理念的禁锢之下,数学课堂的开展也存在着瓶颈,教师授课模式单一、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等等问题导致学生的数学成绩非常差,长此以往,不仅挫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本文将围绕初中数学教学中注重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必要性、初中数学教学中所遇到的难题、以及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注重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必要性
1.1数学应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素质教育要求更多关注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之中,数学作为一门备考科目,教师为了能够快速提升学生数学分数的增长,一味的向学生传授公式、定律、解题技巧等知识,而我们学习数学不是应对考试,而是能够用最简单的办法来解决生活中复杂的难题,能够顺利推动社会的发展,所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理念。
2.1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要求学生在开展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注重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创新思维。注重学习的过程性、实效性、实践性,学会独立思考,利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探索、和研究,有意识的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所遇到的难题
1.1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缺乏主动性
初中生的自制力比较差,加之很多同学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导致学生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中来。青春期的学生自尊心强,要面子,即使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愿意向老师或者周围的同学请教,依靠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越堆越多,学生就会出现懈怠心理。同时初中的数学相较于小学数学来说,初中数学更注重于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进行系统的锻炼,刚接触到初中数学的知识时就会出现畏惧甚至排斥的心理。
1.2教学模式单一,缺乏新意
首先,教师往往采用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习惯于在黑板上记录下密密麻麻的计算公式、推导公式、解题方法等等。僵化的教学模式,枯燥的理论知识根本提不去学生学习的数学兴趣,无法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严重降低了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再者,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许多同学因为自身数学成绩差,从而出现自卑和畏惧心理,在数学课堂中的表现不够积极踊跃,教师也因为基于急切想要提升学生成绩的想法,对于学生严加管教,导致数学课堂氛围紧张,更加不利于数学课堂的开展。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策略
3.1创设贴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情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景,可以将理论性比较强的知识以简单化、浅显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举个例子,当教师在讲解人教版初中一年级《正数、负数》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不要一上来就直奔主题,没有任何铺垫的跟学生说加“-”的数字代表负数,带“+”号的数字代表正数,学生可能因为没有太多了解而无法真正掌握。教师在进行讲解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比如以天气来举例,说冬天天气冷,气温比较低,气温通常在零下几度,这是可以用“-”来表示,夏天比较热,气温可以用“+”来表示,或者以海平面还举例,高于海平面用“+”,低于海平面,用“-”号来表示,用一些贴近生活的事例来进行数学内容的讲解,可以有效的加深学生的记忆。
3.2建立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
教师要不断调整和改良自己的教学模式,可以鼓励学生建立小组式的学习模式,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分享学习经验和方法,活躍课堂气氛,实现优势互补。举个例子,当教师在讲解人教版初中数学《统计学》这一章时,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不要把需要用到的数据提前准备出来,直接让学生做统计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由结语,然后给学生布置主题,例如调查“初中生做完家庭作业需要多长时间”让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小组成员内部合理分配工作,一部分人共同制作调查问卷,其他人制作统计表,最后大家共同分析讨论,得出最终结果,在学生进行调查的同时,教师也要进行积极的引导,保证学生学习方向的正确性。
3.3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日常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一定
要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只有引起学生的重视,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例如教师在展开有关“立体图形”的教学时,由于初中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差,所以在学习立体图形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白纸按照所学图形进行裁剪和粘贴,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和形象的对所学图形进行研究。
结语
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才是我们更好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景、建立小组式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等办法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连.初中生数学课堂合作应用能力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8(01):84.
[2]李安明.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J].数学教学通讯,2019(29):38-39.
[3]尹敏.论初中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数学教学通讯,2019(35):39-40.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能力;必要性;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0-072
引言
我们都知道数学问题来源于我们实际的生活中,同时我们数学数学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但是数学学习的理论性比较强,相较于其他科目来说比较枯燥,对于初中生来说存在很大的难度,同时在应试教育理念的禁锢之下,数学课堂的开展也存在着瓶颈,教师授课模式单一、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等等问题导致学生的数学成绩非常差,长此以往,不仅挫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本文将围绕初中数学教学中注重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必要性、初中数学教学中所遇到的难题、以及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注重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必要性
1.1数学应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素质教育要求更多关注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之中,数学作为一门备考科目,教师为了能够快速提升学生数学分数的增长,一味的向学生传授公式、定律、解题技巧等知识,而我们学习数学不是应对考试,而是能够用最简单的办法来解决生活中复杂的难题,能够顺利推动社会的发展,所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理念。
2.1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要求学生在开展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注重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创新思维。注重学习的过程性、实效性、实践性,学会独立思考,利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探索、和研究,有意识的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所遇到的难题
1.1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缺乏主动性
初中生的自制力比较差,加之很多同学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导致学生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中来。青春期的学生自尊心强,要面子,即使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愿意向老师或者周围的同学请教,依靠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越堆越多,学生就会出现懈怠心理。同时初中的数学相较于小学数学来说,初中数学更注重于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进行系统的锻炼,刚接触到初中数学的知识时就会出现畏惧甚至排斥的心理。
1.2教学模式单一,缺乏新意
首先,教师往往采用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习惯于在黑板上记录下密密麻麻的计算公式、推导公式、解题方法等等。僵化的教学模式,枯燥的理论知识根本提不去学生学习的数学兴趣,无法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严重降低了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再者,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许多同学因为自身数学成绩差,从而出现自卑和畏惧心理,在数学课堂中的表现不够积极踊跃,教师也因为基于急切想要提升学生成绩的想法,对于学生严加管教,导致数学课堂氛围紧张,更加不利于数学课堂的开展。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策略
3.1创设贴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情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景,可以将理论性比较强的知识以简单化、浅显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举个例子,当教师在讲解人教版初中一年级《正数、负数》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不要一上来就直奔主题,没有任何铺垫的跟学生说加“-”的数字代表负数,带“+”号的数字代表正数,学生可能因为没有太多了解而无法真正掌握。教师在进行讲解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比如以天气来举例,说冬天天气冷,气温比较低,气温通常在零下几度,这是可以用“-”来表示,夏天比较热,气温可以用“+”来表示,或者以海平面还举例,高于海平面用“+”,低于海平面,用“-”号来表示,用一些贴近生活的事例来进行数学内容的讲解,可以有效的加深学生的记忆。
3.2建立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
教师要不断调整和改良自己的教学模式,可以鼓励学生建立小组式的学习模式,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分享学习经验和方法,活躍课堂气氛,实现优势互补。举个例子,当教师在讲解人教版初中数学《统计学》这一章时,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不要把需要用到的数据提前准备出来,直接让学生做统计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由结语,然后给学生布置主题,例如调查“初中生做完家庭作业需要多长时间”让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小组成员内部合理分配工作,一部分人共同制作调查问卷,其他人制作统计表,最后大家共同分析讨论,得出最终结果,在学生进行调查的同时,教师也要进行积极的引导,保证学生学习方向的正确性。
3.3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日常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一定
要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只有引起学生的重视,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例如教师在展开有关“立体图形”的教学时,由于初中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差,所以在学习立体图形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白纸按照所学图形进行裁剪和粘贴,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和形象的对所学图形进行研究。
结语
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才是我们更好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景、建立小组式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等办法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连.初中生数学课堂合作应用能力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8(01):84.
[2]李安明.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J].数学教学通讯,2019(29):38-39.
[3]尹敏.论初中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数学教学通讯,2019(35):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