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的设置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探究科学规律,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精神,积累科学素养。因此,实现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广大小学科学教育实践者需要重视将生活化教学法应用到科学教学当中,从而实现提高学生科学学习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目标;情境;问题
科学源自于生活,生活中也蕴含科学道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逻辑起点,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从体验中理解,才能培养学生的探索乐趣、科学的思维习惯和科学实践能力。而且,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之时,已经越来越重视走进学生的生活,并借助生活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从而不断降低学生对小学科学教学的陌生感和排斥感。鉴于此,小学科学教育实践者要善于开展生活化教学,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从而认清自身与知识的价值,获得学习的动力。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小学科学教学当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进行阐述和说明。
一、设计生活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整个教学环节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科学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需要熟悉和理解学生真实的生活,遵从学生的生活逻辑,在开展教育时做到去成人化、去虚假化、去空洞化,通过设计符合儿童发展实际的教学目标实现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鉴于此,小学科学教育实践者需要积极为学生设计生活化教学目标,按照教育原理和生活规律,整体设计并实施课堂教学,用教育去影响学生的成长。
例如,以《今天天气怎么样》为例,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教材内容,并要联系学生生活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即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道可以用气温、湿度、降水量、气压、风力与风向等来描述天气。2、能够自己设计符号来表达天气情况,认识常见的气象符号。3、意识到天气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4、知道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天气预报。教学重点为:懂得天气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教学难点为:认识气象符号,用气象符号记录天气变化。在教师设计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后,可以在线发送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课前预习,对教材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掌握听课的主动权,十分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最后,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目标进行课堂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快速熟悉教材知识,不断降低学生掌握教材主干知识的难度。总之,为学生设计生活化教学目标,唤醒了学生的求知欲,不断助力了高效小学科学教学的施教。
二、设计生活化教学情境
在小学科学教学当中,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是教师进行科学教学之时常用的一种方式,它可以让教师在情境当中对学生进行有关科学知识的讲解,从而降低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难度。鉴于此,小学科学教育实践者需要将生活情境科学化,让学生的科学知识,科学经验,依赖于自身的实践活动,使科学知识成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积极性。
例如,以《声音的传播》为例,在讲述本节课的有关知识时,教师需要首先为学生设计生活中常玩的土电话的游戏,并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有没有听到声音,以此比较自然地为学生引出以下问题:1、物体能不能传播声音呢?2、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一样吗?开始新课的教学。然后,教师需要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土电话是用棉线连接,将声音传到我们耳朵。声音在不同的固体中传播的情况一样吗?并要让学生利用实验,看看声音在铜线、棉线和塑料线中传播的速度是否一样。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提醒学生以下问题:1、非常安静地听音叉的声音;2、仔细听声音通过哪种线听起来最大声。在实验结束后,学生需要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即声音在铜线里传播最响,在棉线和塑料线里传播差不多,并要相互之间进行讨论,得到一致结论,以此可以让学生做到用事实说话,养成认真细致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最后,教师需要让学生用本节课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声音在水中能传播吗?举个例子?2、如果我们在月球上面对面说话,能听到声音吗?3、在地球上,如果我们把空气抽走,还能听到声音吗?4、一位老爷爷在岸上钓鱼,鱼正要上钩时,从岸上跑来三个小朋友,这时,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以此可以进一步地说明声音能在液体、气体、固体中传播的事实,从而能够让学生紧密联系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有效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与交流,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总之,为学生设计生活化教学情境,不仅拉近了自然科学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关系,还利用生活化教学给予了学生亲近感,熟悉感,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三、设计生活化教学问题
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努力在学生生活与科学生活之间建立一种相似或相对的联系,并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教学问题,可以让学生更有构建的基础和探究的动力,十分有利于小学科学教学的高效开展。鉴于此,小学科学教育实践者要积极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教学问题,以便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同时,为学生指点出探究的方向,不断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例如,以《动物的繁殖》为例,在讲述本节课的有关知识时,教师首先需要结合生活,向学生提出以下探究问题:1、植物繁殖与动物繁殖有什么共同点?2、动物的哪些活动是在为繁殖做准备呢?3、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靠产卵繁殖的呢?让学生结合实际,对卵生动物的繁殖的有关知识有一个深入的认识。接着,教师需要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什么叫胎生动物?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胎生动物?并要让学生观看动物哺乳的视频,让学生对胎生动物的繁殖活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之后,教师需要为学生介绍其它繁殖方式:动物的卵胎生,并指导学生了解克隆技术,增加学生的知识见识。最后,教师需要为学生总结本节课知识,并引导学生质疑以下问题: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哪一种后代的成活率高呢?为什么呢?不断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在本节课知识讲述完之后,教师需要为学生设计课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解答,不断强化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总之,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教学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激发了学习的动力,而且直接影响了学生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探究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取得了极大的教學效益。
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教学当中,教师要能够充分认识到生活化教学法在科学教学当中发挥的教学作用,并且,在今后的小学科学教学当中,教师要全面落实生活化教学理念,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效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内容,不断提升学生科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陈青秀. 浅析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运用[J]. 魅力中国,2017,000(006):48-48.
[2]陈煜晴. 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 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000(003):28.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实验小学
关键词: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目标;情境;问题
科学源自于生活,生活中也蕴含科学道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逻辑起点,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从体验中理解,才能培养学生的探索乐趣、科学的思维习惯和科学实践能力。而且,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之时,已经越来越重视走进学生的生活,并借助生活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从而不断降低学生对小学科学教学的陌生感和排斥感。鉴于此,小学科学教育实践者要善于开展生活化教学,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从而认清自身与知识的价值,获得学习的动力。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小学科学教学当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进行阐述和说明。
一、设计生活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整个教学环节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科学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需要熟悉和理解学生真实的生活,遵从学生的生活逻辑,在开展教育时做到去成人化、去虚假化、去空洞化,通过设计符合儿童发展实际的教学目标实现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鉴于此,小学科学教育实践者需要积极为学生设计生活化教学目标,按照教育原理和生活规律,整体设计并实施课堂教学,用教育去影响学生的成长。
例如,以《今天天气怎么样》为例,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教材内容,并要联系学生生活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即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道可以用气温、湿度、降水量、气压、风力与风向等来描述天气。2、能够自己设计符号来表达天气情况,认识常见的气象符号。3、意识到天气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4、知道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天气预报。教学重点为:懂得天气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教学难点为:认识气象符号,用气象符号记录天气变化。在教师设计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后,可以在线发送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课前预习,对教材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掌握听课的主动权,十分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最后,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目标进行课堂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快速熟悉教材知识,不断降低学生掌握教材主干知识的难度。总之,为学生设计生活化教学目标,唤醒了学生的求知欲,不断助力了高效小学科学教学的施教。
二、设计生活化教学情境
在小学科学教学当中,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是教师进行科学教学之时常用的一种方式,它可以让教师在情境当中对学生进行有关科学知识的讲解,从而降低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难度。鉴于此,小学科学教育实践者需要将生活情境科学化,让学生的科学知识,科学经验,依赖于自身的实践活动,使科学知识成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积极性。
例如,以《声音的传播》为例,在讲述本节课的有关知识时,教师需要首先为学生设计生活中常玩的土电话的游戏,并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有没有听到声音,以此比较自然地为学生引出以下问题:1、物体能不能传播声音呢?2、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一样吗?开始新课的教学。然后,教师需要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土电话是用棉线连接,将声音传到我们耳朵。声音在不同的固体中传播的情况一样吗?并要让学生利用实验,看看声音在铜线、棉线和塑料线中传播的速度是否一样。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提醒学生以下问题:1、非常安静地听音叉的声音;2、仔细听声音通过哪种线听起来最大声。在实验结束后,学生需要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即声音在铜线里传播最响,在棉线和塑料线里传播差不多,并要相互之间进行讨论,得到一致结论,以此可以让学生做到用事实说话,养成认真细致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最后,教师需要让学生用本节课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声音在水中能传播吗?举个例子?2、如果我们在月球上面对面说话,能听到声音吗?3、在地球上,如果我们把空气抽走,还能听到声音吗?4、一位老爷爷在岸上钓鱼,鱼正要上钩时,从岸上跑来三个小朋友,这时,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以此可以进一步地说明声音能在液体、气体、固体中传播的事实,从而能够让学生紧密联系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有效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与交流,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总之,为学生设计生活化教学情境,不仅拉近了自然科学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关系,还利用生活化教学给予了学生亲近感,熟悉感,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三、设计生活化教学问题
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努力在学生生活与科学生活之间建立一种相似或相对的联系,并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教学问题,可以让学生更有构建的基础和探究的动力,十分有利于小学科学教学的高效开展。鉴于此,小学科学教育实践者要积极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教学问题,以便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同时,为学生指点出探究的方向,不断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例如,以《动物的繁殖》为例,在讲述本节课的有关知识时,教师首先需要结合生活,向学生提出以下探究问题:1、植物繁殖与动物繁殖有什么共同点?2、动物的哪些活动是在为繁殖做准备呢?3、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靠产卵繁殖的呢?让学生结合实际,对卵生动物的繁殖的有关知识有一个深入的认识。接着,教师需要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什么叫胎生动物?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胎生动物?并要让学生观看动物哺乳的视频,让学生对胎生动物的繁殖活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之后,教师需要为学生介绍其它繁殖方式:动物的卵胎生,并指导学生了解克隆技术,增加学生的知识见识。最后,教师需要为学生总结本节课知识,并引导学生质疑以下问题: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哪一种后代的成活率高呢?为什么呢?不断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在本节课知识讲述完之后,教师需要为学生设计课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解答,不断强化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总之,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教学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激发了学习的动力,而且直接影响了学生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探究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取得了极大的教學效益。
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教学当中,教师要能够充分认识到生活化教学法在科学教学当中发挥的教学作用,并且,在今后的小学科学教学当中,教师要全面落实生活化教学理念,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效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内容,不断提升学生科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陈青秀. 浅析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运用[J]. 魅力中国,2017,000(006):48-48.
[2]陈煜晴. 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 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000(003):28.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