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田园诗刍议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snow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晋时代,能在文学上有所建树的并不多,陶渊明便是这少数中的佼佼者。他以平淡而又醇美的田园诗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尽领风骚。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特别是开创了反映乡村风光和农村生活的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所谓田园诗,就是指描写农村田园生活和田园风光的诗。这些田园诗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并真切地写出躬耕之甘苦,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形成了影响久远的诗歌流派,陶渊明也因此被后世称为“田园诗人”。
  陶渊明的田园诗从其内容看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或春游、或登高、或酌酒、或读书,或与朋友谈心,或与家人团聚,或盥濯于檐下,或采菊于东篱,无不化为美妙的诗歌。第二类,写躬耕的生活体验,这是其田园诗最有特点的部分,也是最为可贵的部分。《归园田居》其三是这方面的代表作。第三类,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的凋敝。如《归园田居》其四:“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馀。”我们至今可以通过这些诗真切地感受到东晋时代民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陶诗发乎事,源乎景,缘乎情,而以理为统摄。陶渊明的田园诗透过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能够悟出之理。陶诗重在写心,写那种与景物融而为一的、对人生了悟透彻的心境。且看《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前四句讲了“心”与“地”也就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只要“心远”,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不会受尘俗喧嚣的干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偶一举首,心与山悠然相会,自身仿佛与南山融为一体了。那日夕的山气、归还的飞鸟,在自己心里构成一片美妙的风景,其中蕴藏着人生的真谛。
  陶渊明田园诗充满了对劳动美的抒写,而劳动美的思想起源,就是诗人的平民本色。
  “自然”,是指导陶渊明生活和创作的最高准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神辨自然以释之”(《形影神序》)。他说自己的质性天然如此,不受绳墨,只能依照自己的本性生活。许多世俗之人不遗余力所追求的功名利禄在陶渊明眼中却犹如牢笼罗网,它只会使人的天性不得释放,要想获得真正的自由,就必须返回本初的自然状态,“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可以这么说,陶渊明的人生哲学的集中体现正是这“返自然”。不为世俗干扰,耕织自资,这才是人的本性,才是回归自然,是作为天地之精华的人本该做到的。
  陶渊明出任彭泽县令八十余天,终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小儿”,毅然抛弃功名利禄,退隐到田园之中。从此就过着隐居躬耕的生活,他的诗中也很清晰的描寫了自己隐居的快乐和决心,如“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和“托身已得所,干载不相违”。从诗中能够看出他的真实感受和表达隐居的决心。
  他辞官归隐后,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和劳动人民逐渐接近并联系紧密,尤其是他在亲自参加田间耕作的过程中,能把自己融入到众多的农人之中,与他们一起谈论农事,融洽相处。他已把自己当成了农人中的一员,真是其乐融融!虽然,在本质上,他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农民,但他的“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的思想,他的与地主阶级轻视劳动、鄙视劳动人民截然相对的言行,却是弥足珍贵的。“日入相与归,壶浆老近邻”(《始春怀古田舍》),这是何等真挚的感情!陶渊明这种自由率真的思想以及隐士的风格,让他在人生解脱的探索中找寻到了自己的归宿,并亲近平民空间,在劳动中发掘并表现了劳动美。
  仅以《归园田居》(三)为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是陶渊明归隐田园从事劳动的真实感受,诗中的景实情切,生动逼真。由此,我们也可以深刻地体悟到诗人那愈加坚定的安贫守节之心。
  同样是写由仕途而归隐、躬耕于田园的感受,《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则写出了一种理念:衣食是人生之道的开端,不劳动什么都谈不上:“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劳动难免会十分艰辛,但劳动一天后回家休息时得到的快慰岂是处于污浊险恶的官场中人所能得到的:“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
  陶渊明在这首诗里,为劳动注入了深厚的内涵。他的这类写亲自耕作、切感生活之苦的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向农民渐渐走近,进而了解并由之同情、体谅农民的伟大诗人——陶渊明。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研究均匀性脂肪肝患者的~1H磁共振波谱(MRS)图像特点,分析脂峰与脂肪肝之间的关系,旨在探讨应用MRS来诊断脂肪肝并初步定量分析脂肪肝的严重程度,从而为脂肪肝的定
目的探讨正常胎儿与主动脉狭窄(AS)胎儿主动脉内径Z-评分、主动脉/肺动脉内径比值的差异及其在A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300例孕龄为16~40周的正常
摘 要: 本文针对地方高师院校在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方面的特殊性,综合考虑院校地理位置、学生素养、教师能力及教学资源等因素,将网络教学模式开创性地作为一项教师教学的产品进行分析,教师教学其实是对学生进行管理,通过引用管理学中SWOT分析法,分析网络教学模式的S(strengths),W(weaknesses),O(opportunities),T(threats),即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综合分
在一个闲暇的午后,我细品了康进之的《李逵负荆》,不禁想起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三回的情节。这二者之间的故事情节基本相同,但又有许多细节存在差异。拜读完这两部作品,我的脑海中勾勒出两个李逵形象。  顾学颉先生说过:“黑旋风李逵,在《水浒传》上、在元曲里,都是被描写得很有生气,很逗人喜爱的一个人物——是一个憨直、淳朴、鲁莽、富于反抗性和同情心,农民气息很重的英雄。”这两段有关李逵负荆请罪的故事均塑造了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教育中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帮助小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树立正确审美的价值观。然而但在现阶段的美术教育中,部分教師在教学时只是机械的进行美术教学,美术教育并未取得应有的成果。尤其是在乡村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没有发挥好引导作用,以及乡村小学缺乏美术教学的教具、材料等,更加导致乡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失败。对此,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运用乡村丰富的乡土资源进行美术教学。本文
◆摘 要:本文以小说文本为依据,分析了莎菲在生活和爱情中的性格和心态,结论:在生活中寻求理解,爱情中追求完美,保存自我,是莎菲怪癖狷傲外表下最本质的性格特点。  ◆关键词:莎菲;心理;性格;探析  在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中,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莎菲是一个性格复杂而独特的女性形象。作家丁玲创造了莎菲,也因莎菲而成名。莎菲不仅在当时令众多的时代青年感慨,尤其博得知识女性的同情,长期以来,也为文学批
摘 要: 英语写作是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过程,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习作的有效评改,是提高学生写作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梳理和分析了目前大学英语写作评改的基本模式及其优缺点、作文评改过程中的关注内容,旨在探索有效评改作文、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 大学英语写作 评改模式 多样化  一、引言  英语学习涵盖“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而“写”,即英语写作技能,是英语学
◆摘 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国家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格外的重视。小学作为教育初始阶段,对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体育教学是小学教育阶段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是一个人整个体育生涯的开端。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注重对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兴趣;培养;疏导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将学生的素质教育放在了首要位置。小学体育教育是针对
青岛市档案馆馆藏近万件实物档案实现数字管理,方便了实物档案的提供利用。rn青岛市档案馆实物档案数量较多且载体形态多样。
摘 要: 本论文针对高职学生掌握知识及基础英语教学质量现状,创新教学理念,针对高职院校基础英语教学,提出了实施分层式教学的新模式,在可行性及有效性方面,对分层次教学进行了探讨,并采用了多媒体技术,按分层次教学的特点组织教学,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及手段,创建适合高职院校的崭新教学模式,提高基础英语的教学质量,并且促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开展。  关键词: 高职基础英语 多媒体技术 分层式教学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