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后,高中的历史教学也经历了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阶段。而要用好教材就要做好教材的分析工作,教材分析是教师教的前提和基础,是学生学好的关键。那么如何做好教材的分析工作,从而更有利于课堂教学。本文从课堂实践出发,通过对教材正文、课前提示和边角料的分析利用,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此,发表一些拙见与各位教师分享。
【关键词】教材分析 课前提示 边角料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106-01
一、教材分析的重要性
“教材”,顾名思义是教师日常教学的最重要的工具,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从浙江省这几年的高考与会考来看,更注重对书本知识的考查,答案原原本本来自书本的也不再少数。(如:2010高考浙江卷第38题第3小题,考查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国民党统治后期陷入困境的原因;2010高考浙江卷第39题第3小题,考查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意义;2011高考浙江卷第38题第1小题,考查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和秦朝郡县制的特点。)但,从学生答的情况来看却不理想。原因之一无疑是对教材分析不够,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殊不知在不求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是没有效果的。当然也有把知识点背的滚瓜烂熟的,但却不知该用在哪,更不会知识的迁移,作答文不对题,甚至出现风马牛不相及的现象。而这些都与对教材理解不够有关。
二、教材分析的含义
新课程改革后,历史教材发生质的变化。教材的编写上不再拘泥于同历史教学大纲保持高度的一致,敢于大胆创新。在遵循历史课程标准的原则下,出现了教材版本的多样化(如:高一历史三本必修用的是人民版,高二历史四本选修用的则是人教版)。在内容安排、教材体例结构、重难点设置甚至是历史观都是各不相同。
因此,新课程改革赋予了“教材分析”以新的含义,不再是简单意义教教材,而是用教材,用好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围绕教学指导意见,通过分析教材,领会教材编写的目的和意图。具体分析教材的内容,包括:正文、课前提示、边角料等,梳理出知识的整体框架,做出合理的教学设计。
三、如何做好教材分析
1.做好对教材主体内容的分析
高中历史新教材(人民版)在编排上更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因此在教材内容的编写上并不是全部详细的讲述,而需要学生对内容进行细细的品味、分析和理解。如必修三《百家争鸣》这一课的第一句是“春秋战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发生了剧烈变化”。一句话带过了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如果不做分析,学生并不理解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因此,教师就应引导学生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利用好课前提示
课前提示作为学生自主阅读和预习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分析理解教材的意义重大。课前提示既是对一节内容的概述和总结,能让学生在预习时做到心中有数,也是对一节知识点的设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必修二《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的课前提示:“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出现变动,自然经济加速解体;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首先出现于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对于中国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既概括性的总结了本课知识和线索:自然经济的解体→民族工业的诞生→民族工业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又设置了诸多问题。如:存在了几千年的自然经济为什么在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为什么先出现在沿海地区,又为什么以轻工业为主?等等。
3.利用好教材的“边角料”
教材的“边角料”包括教材正文周边的“资料卡片”、“知识链接”、“学习思考”、 “史学争鸣”及图片(还包括历史图册)。新课程改革后的历史教材改变了过去通篇文字式模式,加入了“历史史料”、“图片”等新的素材,并且设置了一些新颖的“学习思考”,而这些就是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有效途径。用与不用的效果必然是天差地别,不用教师讲得死去活来,学生听得一知半解甚至一头雾水;用则事半功倍。
(1)“资料卡片”大多是“历史文字史料”,合理的利用这些史料首先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 如必修一(人民版)《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课中的资料卡片:““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左转·昭公二十八年》;(周公)监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阅读“资料卡片”自己得出分封制的主体,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分封制的理解。学生的自我理解肯定胜于教师脱离史实的苍白无力的说教。其次,加强对“资料卡片”的应用能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2)“知识链接”大多是对历史概念的解释,而高中历史教材中引入了许多历史概念(如:代议制、刀耕火种、重农抑商、重商主义等)。学生对这些概念是一知半解,甚至是一片茫然,而有一些复杂的概念光靠老师枯燥的讲述学生听的更是云里雾里。因此,借助“知识链接”不但能加深加强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而且老师在讲述的过程中还显得轻松,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必修二专题五第二课《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中的“重商主义”这一概念,学生就可以通过自我阅读理解,并且还可联系已经学过的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让学生通过对这两个政策的比较总结出两者的不同。由此可见利用好“知识链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一举多得的作用。
(3)“史学争鸣”也是新版教材的一大亮点,主要是当前我国学术界在一些历史问题上存在的争议。这些争议性的话题道目前为止并没有确定的答案,而这也正是我们教师可以好好利用的资源。如必修一专题三第二节《辛亥革命》中的史学争鸣:“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成功了。”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史学争论设置课堂活动环节比如说辩论,也可直截了当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发表直接的看法。这种开放性的课堂模式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从而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总之,做好教材的分析工作,是一线教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不断的去思考和分析教材,才能有利于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王永中《高中历史教材中“边角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教学与管理》2012年13期
[2]宋春立《增强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教育改革与实践》 2012年第1期
[3]游德彬《试谈历史地图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科教新时代》2012年11月
【关键词】教材分析 课前提示 边角料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106-01
一、教材分析的重要性
“教材”,顾名思义是教师日常教学的最重要的工具,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从浙江省这几年的高考与会考来看,更注重对书本知识的考查,答案原原本本来自书本的也不再少数。(如:2010高考浙江卷第38题第3小题,考查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国民党统治后期陷入困境的原因;2010高考浙江卷第39题第3小题,考查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意义;2011高考浙江卷第38题第1小题,考查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和秦朝郡县制的特点。)但,从学生答的情况来看却不理想。原因之一无疑是对教材分析不够,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殊不知在不求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是没有效果的。当然也有把知识点背的滚瓜烂熟的,但却不知该用在哪,更不会知识的迁移,作答文不对题,甚至出现风马牛不相及的现象。而这些都与对教材理解不够有关。
二、教材分析的含义
新课程改革后,历史教材发生质的变化。教材的编写上不再拘泥于同历史教学大纲保持高度的一致,敢于大胆创新。在遵循历史课程标准的原则下,出现了教材版本的多样化(如:高一历史三本必修用的是人民版,高二历史四本选修用的则是人教版)。在内容安排、教材体例结构、重难点设置甚至是历史观都是各不相同。
因此,新课程改革赋予了“教材分析”以新的含义,不再是简单意义教教材,而是用教材,用好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围绕教学指导意见,通过分析教材,领会教材编写的目的和意图。具体分析教材的内容,包括:正文、课前提示、边角料等,梳理出知识的整体框架,做出合理的教学设计。
三、如何做好教材分析
1.做好对教材主体内容的分析
高中历史新教材(人民版)在编排上更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因此在教材内容的编写上并不是全部详细的讲述,而需要学生对内容进行细细的品味、分析和理解。如必修三《百家争鸣》这一课的第一句是“春秋战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发生了剧烈变化”。一句话带过了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如果不做分析,学生并不理解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因此,教师就应引导学生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利用好课前提示
课前提示作为学生自主阅读和预习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分析理解教材的意义重大。课前提示既是对一节内容的概述和总结,能让学生在预习时做到心中有数,也是对一节知识点的设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必修二《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的课前提示:“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出现变动,自然经济加速解体;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首先出现于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对于中国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既概括性的总结了本课知识和线索:自然经济的解体→民族工业的诞生→民族工业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又设置了诸多问题。如:存在了几千年的自然经济为什么在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为什么先出现在沿海地区,又为什么以轻工业为主?等等。
3.利用好教材的“边角料”
教材的“边角料”包括教材正文周边的“资料卡片”、“知识链接”、“学习思考”、 “史学争鸣”及图片(还包括历史图册)。新课程改革后的历史教材改变了过去通篇文字式模式,加入了“历史史料”、“图片”等新的素材,并且设置了一些新颖的“学习思考”,而这些就是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有效途径。用与不用的效果必然是天差地别,不用教师讲得死去活来,学生听得一知半解甚至一头雾水;用则事半功倍。
(1)“资料卡片”大多是“历史文字史料”,合理的利用这些史料首先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 如必修一(人民版)《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课中的资料卡片:““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左转·昭公二十八年》;(周公)监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阅读“资料卡片”自己得出分封制的主体,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分封制的理解。学生的自我理解肯定胜于教师脱离史实的苍白无力的说教。其次,加强对“资料卡片”的应用能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2)“知识链接”大多是对历史概念的解释,而高中历史教材中引入了许多历史概念(如:代议制、刀耕火种、重农抑商、重商主义等)。学生对这些概念是一知半解,甚至是一片茫然,而有一些复杂的概念光靠老师枯燥的讲述学生听的更是云里雾里。因此,借助“知识链接”不但能加深加强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而且老师在讲述的过程中还显得轻松,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必修二专题五第二课《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中的“重商主义”这一概念,学生就可以通过自我阅读理解,并且还可联系已经学过的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让学生通过对这两个政策的比较总结出两者的不同。由此可见利用好“知识链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一举多得的作用。
(3)“史学争鸣”也是新版教材的一大亮点,主要是当前我国学术界在一些历史问题上存在的争议。这些争议性的话题道目前为止并没有确定的答案,而这也正是我们教师可以好好利用的资源。如必修一专题三第二节《辛亥革命》中的史学争鸣:“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成功了。”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史学争论设置课堂活动环节比如说辩论,也可直截了当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发表直接的看法。这种开放性的课堂模式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从而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总之,做好教材的分析工作,是一线教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不断的去思考和分析教材,才能有利于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王永中《高中历史教材中“边角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教学与管理》2012年13期
[2]宋春立《增强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教育改革与实践》 2012年第1期
[3]游德彬《试谈历史地图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科教新时代》201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