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和急诊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根据临床特点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急诊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好转39例(95.12%),死亡2例(4.88%),对照组好转34例(82.93%),死亡7例(17.07%),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急诊护理干预,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大大减少了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急诊护理
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是指患者没有典型的AMI症状,或只有轻微的胸闷、恶心和低血压等[1]。糖尿病、心力衰竭或者脑血管疾病患者为无痛性AMI的高发人群,并且临床上很容易漏诊。由于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因此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急诊护理是十分必要的[2]。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分析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和急诊护理措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选择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无痛性AMI的相关诊断标准。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1例。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7.21±2.15)岁;梗死部位为广泛性前壁12例,下壁19例,前间壁6例,高侧壁4例。對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6.31±3.20)岁;梗死部位为广泛性前壁11例,下壁18例,前间壁7例,高侧壁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梗死部位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根据临床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急诊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分析临床特点
①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该病的高发人群,中老年人群中伴有这些疾病的应该特别注意。②精神紧张、劳累和情绪激动等都容易诱发此病。③患者一般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多为恶心、呕吐、胸闷、上腹部疼痛并伴有呼吸困难等。
1.2.2急症护理措施
①入院急救护理。患者入院确诊之后首先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并叮嘱不可在床上随意动作以及排便不可用力,给予适量的药物进行溶血栓治疗,做好患者的心理辅导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②吸氧阵痛。给予患者适量的氧气以增加患者的血样饱和度,保障心肌供养充足,以此阻止心肌细胞的进一步坏死,改善心肌缺氧的状况。③心电监护。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定期测量各项参数。在患者病床前准备除颤仪和急救药物。AMI一般在心肌梗死两天左右会出现心律失常等症状,这时候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发现有短阵室速、持续性室速等异常变化应该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处理。④关注病情变化。无痛性AMI在临床上容易被误诊或者漏诊,患者多因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病因不明的疾病前来就诊,临床上应该密切观察这些患者的病情变化。老年伴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有上述症候者,护理人员应该提高警惕,并尽快检查心电图、血清酶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8.0分析软件包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好转39例(95.12%),死亡2例(4.88%),对照组好转34例(82.93%),死亡7例(17.07%),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见下表1所示。
3.讨论
近年来我国人口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心肌梗死(AMI)主要是由于心肌严重持久缺血引发的心肌急性坏死[3]。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AMI症状并不显著,或只有轻微的胸闷、恶心和低血压等。糖尿病、心力衰竭或者脑血管疾病患者均为无痛性AMI的高发人群,并且临床上很容易被误诊或漏诊[4]。由于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极大增加了该病的潜在风险[5]。临床上分析无痛性AMI患者的临床特点,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急诊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对观察组患者行入院急救护理、心电监护和关注病情变化等护理工作,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细微变化,及时发现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的征兆,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诊断和治疗,保障了临床诊疗的有效性。结果显示观察组好转39例(95.12%),死亡2例(4.88%),对照组好转34例(82.93%),死亡7例(17.07%),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根据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急诊护理干预,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减少了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刘宏.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及分期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10(10):75-76.
[2]陈三平.急性心肌梗死90例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12(06):58-59.
[3]欧海平.高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13(18):47-48.
[4]孙惠玲.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10(12):63-64.
[5]张朝辉,张惠,刘惠霞.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及护理[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11(04):54-55.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急诊护理
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是指患者没有典型的AMI症状,或只有轻微的胸闷、恶心和低血压等[1]。糖尿病、心力衰竭或者脑血管疾病患者为无痛性AMI的高发人群,并且临床上很容易漏诊。由于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因此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急诊护理是十分必要的[2]。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分析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和急诊护理措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选择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无痛性AMI的相关诊断标准。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1例。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7.21±2.15)岁;梗死部位为广泛性前壁12例,下壁19例,前间壁6例,高侧壁4例。對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6.31±3.20)岁;梗死部位为广泛性前壁11例,下壁18例,前间壁7例,高侧壁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梗死部位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根据临床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急诊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分析临床特点
①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该病的高发人群,中老年人群中伴有这些疾病的应该特别注意。②精神紧张、劳累和情绪激动等都容易诱发此病。③患者一般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多为恶心、呕吐、胸闷、上腹部疼痛并伴有呼吸困难等。
1.2.2急症护理措施
①入院急救护理。患者入院确诊之后首先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并叮嘱不可在床上随意动作以及排便不可用力,给予适量的药物进行溶血栓治疗,做好患者的心理辅导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②吸氧阵痛。给予患者适量的氧气以增加患者的血样饱和度,保障心肌供养充足,以此阻止心肌细胞的进一步坏死,改善心肌缺氧的状况。③心电监护。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定期测量各项参数。在患者病床前准备除颤仪和急救药物。AMI一般在心肌梗死两天左右会出现心律失常等症状,这时候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发现有短阵室速、持续性室速等异常变化应该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处理。④关注病情变化。无痛性AMI在临床上容易被误诊或者漏诊,患者多因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病因不明的疾病前来就诊,临床上应该密切观察这些患者的病情变化。老年伴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有上述症候者,护理人员应该提高警惕,并尽快检查心电图、血清酶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8.0分析软件包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好转39例(95.12%),死亡2例(4.88%),对照组好转34例(82.93%),死亡7例(17.07%),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见下表1所示。
3.讨论
近年来我国人口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心肌梗死(AMI)主要是由于心肌严重持久缺血引发的心肌急性坏死[3]。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AMI症状并不显著,或只有轻微的胸闷、恶心和低血压等。糖尿病、心力衰竭或者脑血管疾病患者均为无痛性AMI的高发人群,并且临床上很容易被误诊或漏诊[4]。由于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极大增加了该病的潜在风险[5]。临床上分析无痛性AMI患者的临床特点,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急诊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对观察组患者行入院急救护理、心电监护和关注病情变化等护理工作,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细微变化,及时发现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的征兆,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诊断和治疗,保障了临床诊疗的有效性。结果显示观察组好转39例(95.12%),死亡2例(4.88%),对照组好转34例(82.93%),死亡7例(17.07%),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根据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急诊护理干预,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减少了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刘宏.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及分期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10(10):75-76.
[2]陈三平.急性心肌梗死90例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12(06):58-59.
[3]欧海平.高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13(18):47-48.
[4]孙惠玲.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10(12):63-64.
[5]张朝辉,张惠,刘惠霞.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及护理[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11(04):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