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比较低,很有必要加强对他们进行审美的熏陶。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渗透美的熏陶呢?
一、在朗读中熏陶美
“书声朗朗”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特征。叶圣陶先生称之为“美读”。美读把教材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把文字中静止的感情变为跳动的情感,把自己带进课文的情境中去,毫无障碍地接受课文内容的感情熏陶。例如,我在指导第二册《浪花》的朗读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海浪的图像和带着海浪声的轻音乐,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把自已当作“小浪花”轻轻地搔痒小女孩的小脚丫,当作小女孩感受浪花的搔痒。我在轻轻的海浪声中,充满感情,充满童真,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时而略带拖腔,时而轻快缓急,启发着他们想象:“今天,风和日丽,我们一起来到了大海边,坐在黄澄澄的沙滩上,小脚丫伸进了清清的水里,小小的浪花来了,来了,迈着轻轻的步子,悄悄地向我们走来了,走到我们的小脚边,伸出它的小手,轻轻地搔痒了我们的小脚丫,一次又一次地搔痒了我们的小脚丫……”我的声音越来越低,越来越轻。伴随着轻音乐,我把学生们带入了如梦幻般的境界,他们闭上眼睛,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感受,细细地揣摩、品味。有的小学生被搔得笑出声来了……我相机引导:“你们在沙滩上看到了什么?”有的说:“我看见浪花迈着步子向我走来了。”有的说:“小浪花搔痒了我的小脚丫,好痒哦。”有的说:“对,痒得我都受不了了”“痒得我好想笑,嘻嘻嘻”有的边说边笑,其他的学生也情不自禁地跟着他笑起来了。我又相机引导学生选择喜欢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美美地读读。学生们个个仿佛置身于蓝蓝的大海边和小浪花嬉戏着的情境之中,个个热情饱满,跃跃欲试,摇头晃脑地诵读着。
学生们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朗读,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朗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也得到潜移默化。
二、在理解中鉴赏美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引导他们去品味美,鉴赏美。例如:我在小结课文《小白兔和小灰兔》时说:“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说说你是喜欢小白兔还是小灰兔呢?”问题一出,学生们小手林立,有的说:“我喜欢小白兔,因为它自己种菜,有吃不完的菜。”有的说:“我也喜欢小白兔,它种菜自己吃不完,还送给老山羊。”有的说:“我喜欢小灰兔,老山羊来送白菜,小灰兔就去帮忙,它也是爱劳动的。”有的说:“我喜欢小灰兔,小灰兔有礼貌,老山羊送给它白菜,他说‘谢谢你’。”由此在教学中教师既尊重了学生对课文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同时又启发学生认识到:人都是有优点的,世界上既没有全优的“完人”,也没有全劣的“庸人”,应全面地去看待一个人和一件事。大家都喜欢优点,讨厌缺点,我们要扬长避短。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美的理解,受到美的熏陶,提高了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增强了鉴赏美的能力。
三、在习作中展现美
法国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要按照美的要求来安排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引导他们去发现美,感受美、展现美。例如:写《可爱的青蛙》这篇习作时,我组织学生开展了观察青蛙、收集有关青蛙的资料图片、选青蛙、保护青蛙等一系列活动。学生摆脱了教师抽象、枯燥的课堂指导的束缚和无米下锅、闭门造车的苦恼,尽情地享受活动的乐趣,积极地探寻美好的东西,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活动后,有位学生在习作中写出了青蛙的表态美:“两只大眼睛像两颗晶莹透明的玻璃球,鼓得高高的……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深绿和浅绿的斑点,白白的大肚皮……两条有弹力的后腿,折叠着分排在身体的两边。多神气啊!”写出了青蛙的动态美:“青蛙一下水,就欢快地游起来。它的后腿向后一划,‘唰’地一下,就窜出好远……”更写出了青蛙的品质:“青蛙是益虫,少一只青蛙,就有上万只害虫逃掉……”小作者的思想认识水平也得以升华:先前是“要能抓到一只青蛙玩玩,那该多有意思啊!”后来是“我奔出屋门,跑到田野里,把手一甩,青蛙欢快地叫着,跳着,又回到了‘杀敌前线’”。
教师渗透美育要从多种渠道,启发学生通过视觉、触觉等多种器官去熏陶美、鉴赏美、展现美,激发他们去创造美。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任编辑丁洪刚
一、在朗读中熏陶美
“书声朗朗”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特征。叶圣陶先生称之为“美读”。美读把教材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把文字中静止的感情变为跳动的情感,把自己带进课文的情境中去,毫无障碍地接受课文内容的感情熏陶。例如,我在指导第二册《浪花》的朗读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海浪的图像和带着海浪声的轻音乐,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把自已当作“小浪花”轻轻地搔痒小女孩的小脚丫,当作小女孩感受浪花的搔痒。我在轻轻的海浪声中,充满感情,充满童真,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时而略带拖腔,时而轻快缓急,启发着他们想象:“今天,风和日丽,我们一起来到了大海边,坐在黄澄澄的沙滩上,小脚丫伸进了清清的水里,小小的浪花来了,来了,迈着轻轻的步子,悄悄地向我们走来了,走到我们的小脚边,伸出它的小手,轻轻地搔痒了我们的小脚丫,一次又一次地搔痒了我们的小脚丫……”我的声音越来越低,越来越轻。伴随着轻音乐,我把学生们带入了如梦幻般的境界,他们闭上眼睛,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感受,细细地揣摩、品味。有的小学生被搔得笑出声来了……我相机引导:“你们在沙滩上看到了什么?”有的说:“我看见浪花迈着步子向我走来了。”有的说:“小浪花搔痒了我的小脚丫,好痒哦。”有的说:“对,痒得我都受不了了”“痒得我好想笑,嘻嘻嘻”有的边说边笑,其他的学生也情不自禁地跟着他笑起来了。我又相机引导学生选择喜欢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美美地读读。学生们个个仿佛置身于蓝蓝的大海边和小浪花嬉戏着的情境之中,个个热情饱满,跃跃欲试,摇头晃脑地诵读着。
学生们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朗读,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朗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也得到潜移默化。
二、在理解中鉴赏美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引导他们去品味美,鉴赏美。例如:我在小结课文《小白兔和小灰兔》时说:“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说说你是喜欢小白兔还是小灰兔呢?”问题一出,学生们小手林立,有的说:“我喜欢小白兔,因为它自己种菜,有吃不完的菜。”有的说:“我也喜欢小白兔,它种菜自己吃不完,还送给老山羊。”有的说:“我喜欢小灰兔,老山羊来送白菜,小灰兔就去帮忙,它也是爱劳动的。”有的说:“我喜欢小灰兔,小灰兔有礼貌,老山羊送给它白菜,他说‘谢谢你’。”由此在教学中教师既尊重了学生对课文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同时又启发学生认识到:人都是有优点的,世界上既没有全优的“完人”,也没有全劣的“庸人”,应全面地去看待一个人和一件事。大家都喜欢优点,讨厌缺点,我们要扬长避短。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美的理解,受到美的熏陶,提高了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增强了鉴赏美的能力。
三、在习作中展现美
法国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要按照美的要求来安排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引导他们去发现美,感受美、展现美。例如:写《可爱的青蛙》这篇习作时,我组织学生开展了观察青蛙、收集有关青蛙的资料图片、选青蛙、保护青蛙等一系列活动。学生摆脱了教师抽象、枯燥的课堂指导的束缚和无米下锅、闭门造车的苦恼,尽情地享受活动的乐趣,积极地探寻美好的东西,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活动后,有位学生在习作中写出了青蛙的表态美:“两只大眼睛像两颗晶莹透明的玻璃球,鼓得高高的……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深绿和浅绿的斑点,白白的大肚皮……两条有弹力的后腿,折叠着分排在身体的两边。多神气啊!”写出了青蛙的动态美:“青蛙一下水,就欢快地游起来。它的后腿向后一划,‘唰’地一下,就窜出好远……”更写出了青蛙的品质:“青蛙是益虫,少一只青蛙,就有上万只害虫逃掉……”小作者的思想认识水平也得以升华:先前是“要能抓到一只青蛙玩玩,那该多有意思啊!”后来是“我奔出屋门,跑到田野里,把手一甩,青蛙欢快地叫着,跳着,又回到了‘杀敌前线’”。
教师渗透美育要从多种渠道,启发学生通过视觉、触觉等多种器官去熏陶美、鉴赏美、展现美,激发他们去创造美。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任编辑丁洪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