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ai07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小组合作;倾听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合作交流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不同个体的智慧在碰撞中完成团队学习的过程。英国教育家怀特海曾说:“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存在倾听环节缺失的问题,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未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目标。在此,笔者就小组合作学习中倾听环节缺失的现状及调整策略,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倾听环节缺失的小组合作学习现状
  1.课堂闹闹嚷嚷,缺少实效
  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提出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要求后,教室瞬间热闹起来,在强烈个体意识的驱动下,学生急于表达,热烈讨论,很难听清楚彼此的发言,有时意见不一致时,常常以声压人,而不是以理服人。课堂看似热热闹闹,细细观察,却是一种随意、低效的小组学习,交流的过程仅仅停留在自我的表达上,缺少对同伴的倾听,忽略了倾听也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渠道。
  2.学生参与度不高,出现“边缘人”
  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客观存在差异,小组合作时会出现“独角戏”的现象,即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剥夺了其他学生的话语权,打击了他们小组合作学习的热情,使他们变成“边缘人”,懒于倾听,置身度外。这是一种两极分化的现象,学生间由于缺少平等的交流,更谈不上合作学习了。佐藤学在《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一书中指出:“倾听这一行为,让学习成为学生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擅长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是一种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未知或异质知识的“被动的能动性学习”。据笔者调查,小组中“边缘人”出现的另一原因还在于学生对小组合作解决的问题不感兴趣,缺乏学习热情。
  二、基于倾听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1.榜样示范,营建和谐的倾听环境
  要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倾听关系,光靠教师在巡视过程中简单的一句“注意倾听”是远远不够的,相互倾听的第一步是教师的榜样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发言都应该专心倾听,尊重学生的表达,对所有学生的发言都寄予信赖与期待。同时,教师听到精彩的表达时给予表扬,听到不当的表达时也不要批评,耐心地听完并有针对性地给予评价,为学生的下一次表达指明方向。
  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环节中,教师应发挥主导性作用,评价学生发言时不仅要做到认真倾听,还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串联”的思维,即“把教材与儿童串联起来,把一个儿童同其他儿童串联起来,把一种知识同别种知识串联起来”。如教师可以这样评价:“你不僅善于倾听,还善于思考,你在XXX的观点上还加了自己独特的想法,很会学习!”这样的激励性评价,不仅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鼓舞,而且为学生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指明了方向。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身体力行地做到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表达,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轻松自如地参与,自由地交流和思考。
  2.激发兴趣,寻找难度适当的合作学习话题
  “学习是从既知世界出发,探索未知世界之旅,是超越既有经验与能力,形成新的经验与能力的挑战。”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每一位成员的相互碰撞与平等参与。难度适当的合作学习话题,对学习能力处于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具有吸引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提升学生学习的专注力,使学生在相互倾听中获得对未知世界的认识,有效减少“边缘人”。
  寻找难度适当的合作学习话题时,教师需顾及全体学生,否则会使学习能力处于上层的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失去热情;同时,若不关照学习能力处于下层的学生,他们的学习也不能真正发生,从而出现“伪倾听”现象。对同一个问题,不同个体能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有不同的理解,而借助多样的疑问和意见的交流,发展为“冲刺与挑战的学习”,才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如教学苏中版六年级上册《不同地区不同生活》一课时,教师出示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思考:“仔细观察中国地形图,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这一合作交流主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仔细观察地图,并从多重现象中总结规律。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在地形图上勾画,希望能清晰地展示自己所发现的地形规律。有的学生说:“我发现咱们国家的平原大多集中在东部,而山脉、高原等大多集中在西部。”也有的学生说:“我的发现和你一样,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的地形特点是西高东低?”“还真是这样,我赞成你们的观点。我还发现我国东西部的山脉走势不一样,你们觉得呢?”这个问题立刻引起同组成员的再观察和思考。还有的学生一边勾画出主要的东西部山脉,一边分析和总结:“西部山脉的走势是东西方向,东部山脉的走势是南北方向。”……课堂洋溢着浓浓的研讨氛围。学生纷纷应和:“呀,还真是,这个发现真有意思!”在难度适当的合作学习话题中,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培养,感受到了与同学合作的喜悦,有效地实现了学习目标。
  3.方法引领,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加强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努力让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丰富表达,乐于倾听。
  在小组活动中,光靠黑板呈现要求来规范学生听的行为,往往是被动的,学生会被课堂的条条框框所限制,不得不进行“表面的听”,这种在外力压制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低效的。但是,在小组合作时,叙述者的表达内容本身就具有吸引力,能够引起倾听者强烈的兴趣,产生主动的倾听关系。因此,在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同时,教师更应该关注并加强学生说的能力的训练,使学生明确只有说出来的内容清晰明了、生动具体、中心突出,才能让倾听者乐于倾听,捕捉主要观点。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在小学教育过程中为专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而《弟子规》已经流传了三百年的时间,它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外出、求学和待人接物应有的礼仪和规范,曾经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传统读物。当今,诵读《弟子规》,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在阐述诵读《弟子规》重大意义的基础上,探索在农村小学校运用《弟子规》进行品德教育
[摘 要]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尝试当家,深入了解父母的辛苦,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当家;综合实践活动;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6-0038-01  教学片断:  一、情境引入  (1)师:同学们,请说出你们调查自己家每天的开支情况。  生1:我的爸妈说,我们一天的家庭开支在200元左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在教学活动中,激励性的表扬及友善的批评是一针催化剂,它能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促进学生正确认知自我,正确对待学业中的一切失败,并且看到自我的潜能,从而树立信心,朝着好的方向努力。我将激励性评语式的表扬、友善性评语式的批评有机地融合在作业的评改当中,把表扬和批评变成一种可触及的东西,让学生时刻感受得到,时刻督促自己努力做好每
[摘 要]《面积单位》一课的教学,既是学生空间认识从线到面的飞跃,又是后续学习几何知识的重要基础。教师从激活、修正、自学、体验四个维度展开教学,旨在探究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面积单位概念的策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真正习得数学知识。  [关键词]激活;修正;自学;体验;面积单位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8-0003-
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准确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要求,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科学地设计教学环节,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提高集体备课的效益呢?  一、互动式备课——同伴互助  互动是指各个学科、各个层次教师的互助合作
初中与小学虽然是义务教育中紧密相连的两个部分,但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二者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特别是中考凭一张试卷选拔学生的形式,暴露了部分小学生进入初中后,在接受新知识、自我管理、学习心态等方面出现了不适应等问题。所以,重视中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一、中小学生各自的学习、生活特点  中小学生虽然都是以学习作为其主导活动的,但是在学习、生活等
[摘 要]在英语教材中,Story time部分的故事性较强,是训练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良好载体。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这部分的文本进行多个维度的解读,层层深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文本解读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
[摘 要]思维导图的应用已经得到众多教师的一致认可。在英语课堂上,教师经常用思维导图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支持,训练语言技能和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这种行之有效的思维训练方法,实现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课堂;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 G623.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3-0052-01  思维导图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当
[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语篇环境,设计、组织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活动,打造有利的英语学习环境,高效开展英语学习。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教学;语言运用;语篇  [中图分类号] G623.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5-0080-01  语篇是语言知识的良好载体,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环境,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知识,实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贯通,
[摘 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实际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出教材中的生活化因素,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化的活动,让学生在熟悉的氛围中去探究问题,从而使品德与社会课程更具有实效性。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品德与社会;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0-0076-01  社会中存在着一些繁杂的问题,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