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校自2013年申请“培养农村儿童良好习惯的研究”课题以来,我校所有课题教师紧紧围绕“培养农村儿童良好习惯的研究”实验的实施方案展开了研究与实验,积极探索了新形势下农村学校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途径和方法,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了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农村儿童;良好品质;习惯养成
一、构筑网络,形成全员育人格局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学校中道德教育重要的问题,是关于知识和行为的关系。”他指出:“所需的信仰不能硬灌进去,所需的态度不能粘贴上去。”柯尔伯格在给德育教师的十条建议中提出:“用直接教的方法灌输某些条文是无用的,德育应鼓励学生进行道德认识冲突的自我选择,发展道德认知力。”事实证明,拥有知识并不一定具有教养,关键在于通过学生的思维把道德内在的本质转化为学生自己所具有的信念和行为。为此,我们成立了四支队伍,形成了教育网络,调动了各方力量,加强了对行为习惯规范训练工作的指导。
1.学校教育领导小组
学校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负责,成员包括教导处、工会、大队部等。一年来,共召开了各类专题研讨会10余次,同时形立了例会制度,定时分阶段、有目的地指导工作,及时交流总结,改进训练方法,分析学生思想状况,布置各月训练内容。
2.班级行为规范训练小组
班主任任组长,科任教师任成员,组成班级训练小组,小组成员参加班级训练活动,共同采取措施对学生进行训练。
3.红领巾行为规范监督小组
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任组长,学校值周生、监督岗学生为成员,对全校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日日监督检查。
4.家庭人员评估组
由各位学生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的行为进行检查评估,每位家长人手一份评估表,对学生在家行为表现进行评估、监督。
二、健全制度,完善规范训练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靠几次教育、几个活动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严格、持之以恒的规范训练才能形成。建立一套完整的养成教育工作制度和成立相应的监督机构是持之以恒抓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重要保证。
我们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能实现自我教育,但从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来看,必要的监督手段能有利地保障学生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集体舆论,唤起学生强烈的集体意识和主人翁精神。为此,我们还成立了规范养成教育方面的相关监督机构——“红领巾监督岗”和“班级文明监督岗”。研究实践证明,健全的制度能使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是实现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最有效手段。
三、活动实践,培养良好行为品质
让道德认识实践化、具体化,是实施主体性德育,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方法。
1.班级管理体现自主性
班级管理不仅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更要突出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努力使之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多年来,我校一直坚持施行大队委干部竞争上岗制、班级干部民主选举制和值日班长制,使学生早日适应社会,学会主动学习,主动竞争,主动进行自我选择教育。
2.兴趣活动突出主动性
素质教育特别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发展,认为“个性的多样性、自主性和首创精神,甚至是爱好挑战,这一切都是进行创新和革新的保证”。创新人才的培养,注重因材施教,特別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要求评价学生的标准不再是千篇一律,而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3.实践活动展示了学生的自主教育潜能
学校本着一切从学生发展的需求出发,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中体验锻炼自己的道德意志,激发自己的道德情感,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专门设置了“小手牵大手”“我是环保小卫士”等少先队服务岗位,最大限度地为队员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培养他们从小不怕累、不怕脏的良好品质。
4.以各种节日为契机,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我教育能力
以节日为契机,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是我校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良好方式。如每年三八节、母亲节让学生为母亲做一件事(洗头、洗脚)让母亲开心;六一儿童节做一件令自己最满意的事;教师节给教师一声祝福;十一国庆节向祖国母亲道一声祝福;元旦节向亲人表示新年祝福等。
四、加强配合,促进学生习惯养成
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训练,仅靠学校一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我们强调学校、社会、家庭相互配合。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成立了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为此,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按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分别建立了家长学校,每期聘请资深领导为家长上课,并且做到了每次讲课内容和要求不同,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二是学校和家庭经常联系,建立了联系网,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规范工作,同时认真听取他们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三是建立了实践基地。主要是学校的法制校长,定期给学生讲相关法律知识,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法律法纪教育。
四是开展了小学生行为规范衔接座谈会。不定期举行例会,相互交流了解,包括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教师三个方面的形式,对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达成了共识。
五、把握标准,建立科学评价机制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进步,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努力所取得的成绩与收获。根据学生实际,我们把习惯分成了礼仪、学习、劳动卫生、安全四大类,每期定时进行评价。除了对学生个人的评价外,我们每周进行“文明班集体”评价,每周一在升旗仪式上进行隆重表彰。
良好的习惯决非一朝一夕能够形成,每个教师都应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主动、努力地耐心培养学生。
关键词:农村儿童;良好品质;习惯养成
一、构筑网络,形成全员育人格局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学校中道德教育重要的问题,是关于知识和行为的关系。”他指出:“所需的信仰不能硬灌进去,所需的态度不能粘贴上去。”柯尔伯格在给德育教师的十条建议中提出:“用直接教的方法灌输某些条文是无用的,德育应鼓励学生进行道德认识冲突的自我选择,发展道德认知力。”事实证明,拥有知识并不一定具有教养,关键在于通过学生的思维把道德内在的本质转化为学生自己所具有的信念和行为。为此,我们成立了四支队伍,形成了教育网络,调动了各方力量,加强了对行为习惯规范训练工作的指导。
1.学校教育领导小组
学校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负责,成员包括教导处、工会、大队部等。一年来,共召开了各类专题研讨会10余次,同时形立了例会制度,定时分阶段、有目的地指导工作,及时交流总结,改进训练方法,分析学生思想状况,布置各月训练内容。
2.班级行为规范训练小组
班主任任组长,科任教师任成员,组成班级训练小组,小组成员参加班级训练活动,共同采取措施对学生进行训练。
3.红领巾行为规范监督小组
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任组长,学校值周生、监督岗学生为成员,对全校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日日监督检查。
4.家庭人员评估组
由各位学生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的行为进行检查评估,每位家长人手一份评估表,对学生在家行为表现进行评估、监督。
二、健全制度,完善规范训练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靠几次教育、几个活动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严格、持之以恒的规范训练才能形成。建立一套完整的养成教育工作制度和成立相应的监督机构是持之以恒抓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重要保证。
我们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能实现自我教育,但从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来看,必要的监督手段能有利地保障学生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集体舆论,唤起学生强烈的集体意识和主人翁精神。为此,我们还成立了规范养成教育方面的相关监督机构——“红领巾监督岗”和“班级文明监督岗”。研究实践证明,健全的制度能使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是实现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最有效手段。
三、活动实践,培养良好行为品质
让道德认识实践化、具体化,是实施主体性德育,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方法。
1.班级管理体现自主性
班级管理不仅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更要突出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努力使之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多年来,我校一直坚持施行大队委干部竞争上岗制、班级干部民主选举制和值日班长制,使学生早日适应社会,学会主动学习,主动竞争,主动进行自我选择教育。
2.兴趣活动突出主动性
素质教育特别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发展,认为“个性的多样性、自主性和首创精神,甚至是爱好挑战,这一切都是进行创新和革新的保证”。创新人才的培养,注重因材施教,特別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要求评价学生的标准不再是千篇一律,而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3.实践活动展示了学生的自主教育潜能
学校本着一切从学生发展的需求出发,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中体验锻炼自己的道德意志,激发自己的道德情感,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专门设置了“小手牵大手”“我是环保小卫士”等少先队服务岗位,最大限度地为队员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培养他们从小不怕累、不怕脏的良好品质。
4.以各种节日为契机,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我教育能力
以节日为契机,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是我校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良好方式。如每年三八节、母亲节让学生为母亲做一件事(洗头、洗脚)让母亲开心;六一儿童节做一件令自己最满意的事;教师节给教师一声祝福;十一国庆节向祖国母亲道一声祝福;元旦节向亲人表示新年祝福等。
四、加强配合,促进学生习惯养成
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训练,仅靠学校一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我们强调学校、社会、家庭相互配合。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成立了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为此,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按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分别建立了家长学校,每期聘请资深领导为家长上课,并且做到了每次讲课内容和要求不同,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二是学校和家庭经常联系,建立了联系网,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规范工作,同时认真听取他们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三是建立了实践基地。主要是学校的法制校长,定期给学生讲相关法律知识,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法律法纪教育。
四是开展了小学生行为规范衔接座谈会。不定期举行例会,相互交流了解,包括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教师三个方面的形式,对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达成了共识。
五、把握标准,建立科学评价机制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进步,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努力所取得的成绩与收获。根据学生实际,我们把习惯分成了礼仪、学习、劳动卫生、安全四大类,每期定时进行评价。除了对学生个人的评价外,我们每周进行“文明班集体”评价,每周一在升旗仪式上进行隆重表彰。
良好的习惯决非一朝一夕能够形成,每个教师都应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主动、努力地耐心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