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幼儿园安全事故频发,食物中毒、设施不良、外来侵害等原因造成的幼儿伤亡事故不断增多,给孩子幼小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幼儿缺乏应有的生活经验及自我保护能力。《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能力。由此可见,保护幼儿的安全与健康,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已成为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
你的身边发生过这样的小意外吗?
镜头一:自由活动时,小朋友欢快地在活动室里跑来跑去。微微一个不留神撞上了墙角的瓷砖,眼前金光四射,疼得“哇哇”直叫唤。
镜头二:盥洗室里,小朋友正有序地入厕。因为连续几天阴雨绵绵,到处都是湿漉漉的,盥洗室的墙壁上、地面砖上都在“冒汗”呢!小凯一个不小心滑倒在地摔个狗啃泥,小脸皱成了“苦瓜”,捂着小屁股半天爬不起来。
镜头三:体育游戏“小兔采蘑菇”正在火热进行中,小朋友扮演的小白兔必须走过一条独木桥才能到达对岸的森林里采蘑菇。小兔子们一个接一个地走上独木桥。走到中间,突然,几个小朋友纷纷掉下“河”去。佳佳的脚崴了一下,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只能噙着眼泪退出游戏。
镜头四:几个小朋友在玩玩具,每个人都想把多的玩具堆自己面前自己玩,小镇趁妞妞不注意,从妞妞面前抓起一把积木,妞妞顺势咬了小镇的手一口,小镇也不示弱,立马用拳头回击。你争我抢,打成一团。妞妞的额角上顿时起了一个大包。
诸如此类的镜头在幼儿周围很多很多。这些小小意外,常常让我们痛心,家长们担心!可是,在我们心痛的同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常常发生这些小意外?能不能将这些小意外扼杀于萌芽状态,从而杜绝这些小意外的发生?
成因分析:
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小意外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种成因:
1.在我们的生活与环境中,到处充满着威胁孩子的安全隐患。活动室的墙角太硬,一不小心,微微就被撞得哇哇直叫;盥洗室的地面砖太滑,小凯摔得半天爬不起来。这些安全隐患,都是引发安全小意外的原因。
2.幼儿的年龄小,身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差,当他们身处危险时,没有能力自己保护自己,很容易受伤。佳佳的脚受伤崴了,正是因为身体协调能力不好,在活动中很难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才不得不遗憾的退出游戏。这种意外的伤害,即便教师在现场也是较难避免的。
3.幼儿天性活泼好动、自我控制能力差,在游戏、顽皮打闹时导致不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些小意外多数是幼儿间争抢玩具等类似原因而发生矛盾冲突,幼儿在活动中很难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妞妞和小镇在争抢玩具发生矛盾时,首先想到的是用武力解决,全然没有想到武力解决的危险性。
解决策略:
一、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
著名教育家布罗菲、古德和内德勒为幼儿园环境设计提出了11个目标,其中就有“能关注幼儿的健康和安全”。因此,我们为孩子精心创设了相应的安全的生活环境,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而又综合性的教育。如:我们将原先是水泥地的活动场地铺上了绿草坪,为幼儿提供了安全的活动场所;像盥洗室的地面、楼梯口、拐弯角这些最容易出安全事故的地方,我们都贴上了安全标志,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我们用植绒纸给墙角穿上软软的新衣,在盥洗室放上一个干拖把,随时吸干地面上的水等,努力将可能对幼儿产生的伤害减到最少。我们相信:只要用心给孩子创设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丰富孩子基本的安全常识
幼儿天性活泼、有行动的积极性,喜欢追求新异刺激。他们不懂得什么事情是危险,不会考虑他的行为对自己和他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所以需要我们教会并丰富他们必要的基本的安全常识,防患于未然。如教孩子学会用看形状、辨颜色、嗅气味、记商标等办法,辩认药物和一些容易与饮料混淆的有害物品的能力,让孩子牢记交通规则,以及表示危险的信号、标志;使孩子认识到在河、湖、水库及水井边玩耍的危险性,随便爬高可能坠伤的严重性。另外,还要告诉孩子,不要一个人到离家(幼儿园)较远、较偏僻的地方玩耍与行走;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更不要让陌生人摸自己的身体(特别是女孩),不给陌生人开门……基本安全常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孩子相对避免一些意外伤害与不幸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为安全行为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我们的身边,经常会有这样的镜头:
幼儿持铅笔、剪刀及其他尖锐物在活动室追逐打闹;有幼儿从家中带小刀、弹子、玻璃珠等危险品来园,被晨检老师发现暂时没收;有些幼儿坐姿不正确,时常从椅子上跌下来;幼儿在上下楼梯时相互推挤,有的幼儿从数级楼梯上向下跳;在户外活动中,玩滑梯时有倒着往上爬的,在大型器械上有推撞别人的……
如此种种,一个不留神就会发生流血事件。让为人师的我们心惊肉跳,担惊受怕。每天,只有当最后一位家长把孩子接走后,我们才会松一口气:孩子们又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度过了一天!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好习惯能避免许多危险,而好习惯取决于良好的行为。一日活动中,规范幼儿的行为,能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如:不玩尖利的东西;在追逐时要注意不要和别的幼儿碰撞,要学会躲避和闪让;爬高时要注意手抓紧,脚踩稳等等。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孩子在实践中建立起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四、教会孩子自我保护的方法与技能
1.在游戏中学习。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将自我保护的学习内容融入游戏之中,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自我保护的技能。
镜头一:主持人提问:“你记住的紧急救助电话有哪些?”“陌生人敲门怎么办?”“陌生人请你吃糖,给你玩具,你是否接受?”一连串的问题都没能难倒小朋友。孩子们高高举起小手,抢着回答主持人的问题。回答正确的小朋友得到一个小奖品——海宝,笑容便久久地绽放在他的脸上。 “军幼总动员,欢乐庆六一”知识安全岛的游戏正在火热进行中,我们通过知识问答、小组抢答、现场演习和情景表演等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了自我保护、自我救助等方面的系列安全教育。
镜头二:小朋友正在活动室里安静地画画。这时,突然有位老师大声喊:“快跑,发生火灾了!”当听到这样的喊叫时,教室里的两位老师首先安定幼儿的情绪,叫他们不要慌乱,不要害怕。然后,请小朋友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下腰向外跑。一位老师在前面带领,另一位则跟在幼儿后面。在撤离的过程中,老师要提醒幼儿不要拥挤,特别是门口和下楼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小朋友很听指挥,在撤离时,一个跟一个有序地跑到安全的地方——操场上。整个过程仅仅用了几分钟时间。
俗话说:“见到的比听到的容易记牢,亲身经历过的比见到的印象更深刻。”安幼小朋友正在进行预防火灾安全演练,孩子们亲身体验,快乐游戏。演练中,孩子们学会了在突发火灾时如何尽可能地保护自己,学会了自我保护的方法与技能。
2.在突发、偶发事件中学习。
日常生活中的突发、偶发事件也是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生动素材。
镜头:户外活动时,依依突然吐了。询问后得知:中午天气有点热,依依一连吃了几个冰淇凌,现在肚子疼……我赶紧倒来一杯水让她喝,并找来小椅子让她坐下休息一会。组织幼儿开展“我生病了该怎么办”的讨论。孩子们积极参与,发表意见,通过讨论幼儿得到以下答案:(1)告诉老师自己哪里不舒服。(2)打电话给爸爸妈妈,让他们带自己去看病。(3)多喝水补充水分。
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偶发事件、突发事件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更有说服力。就依依肚子不舒服呕吐这件事,孩子们知道了吃太多冷的东西会生病,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受伤害。
其实,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蕴含着诸多的教育契机,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抓住这些机会,随时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午睡起床时,教幼儿正确有序的穿衣服保护自己身体;鞋带松了,教育幼儿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进餐时教育幼儿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烫伤;外出乘车时,教育幼儿不要把头、手伸出窗外,强化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对于一些运动规则、生活制度、集体纪律等则利用空闲时间加以引导教育,使幼儿从中学会正确分析情况,避免伤害,遇到紧急情况时会躲闪、让开或叫喊求援,保护自己的安全。
五、家园同步教育,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对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提高孩子安全行为能力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孩子应付突发意外、逃离危险的必备能力。家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方能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1.该放手时就放手,提高孩子独立行为的能力。
镜头:双休日,妈妈在厨房忙着做饭,冰冰忙着做手工。冰冰让妈妈帮忙用剪刀剪个小女孩的裙摆。妈妈说:“好的,宝宝,我烧好这个菜就帮你剪。”冰冰等了一会儿,见妈妈还没来,有点不耐烦,忍不住就拿起小剪刀自己剪。没一会儿,就听到冰冰的哭叫声“妈妈,不好了,我的手流血了,怎么办呀?”
现在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家长的过度保护,使得孩子像是温室中的花朵,“抗灾”能力差。一旦离开大人的保护,就容易受到伤害。要知道:孩子会长大,不可能永远躲在我们的怀里。想要保护他,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学会自我保护。如果冰冰妈妈能够教冰冰正确使用剪刀,也许会避免这一流血事件的发生。众所周知,美国的教育注重幼儿独立性的培养,日本的教育注重培养“阳光儿童”——幼儿意志坚强、顽强奋斗品质的培养,而我国传统教育却是注重幼儿“保护和保养”——我们的独生子女被家长乃至学校过度保护着。家长应转变观念,在孩子掌握一定的安全常识的基础上,该放手时就放手,提高孩子独立行为的能力。
2.家园协作,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我们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目标、计划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向家长发放“幼儿自我保护能力”问卷表;定期举行家长讲座,向家长宣传一些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在“家长园地”上开辟自我保护的专栏,和家长共同探讨、交流看法。家园协作,加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教育。有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的自我保护教育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尽可能避免意外伤害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它的学习和养成都需要我们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去发现危险可能存在的角落,然后在第一时间告诉孩子它的“藏身地”,教会他如何避之、远之甚至消灭之。让我们用爱心、耐心、恒心、爱心来帮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健康平安地度过每一天!
你的身边发生过这样的小意外吗?
镜头一:自由活动时,小朋友欢快地在活动室里跑来跑去。微微一个不留神撞上了墙角的瓷砖,眼前金光四射,疼得“哇哇”直叫唤。
镜头二:盥洗室里,小朋友正有序地入厕。因为连续几天阴雨绵绵,到处都是湿漉漉的,盥洗室的墙壁上、地面砖上都在“冒汗”呢!小凯一个不小心滑倒在地摔个狗啃泥,小脸皱成了“苦瓜”,捂着小屁股半天爬不起来。
镜头三:体育游戏“小兔采蘑菇”正在火热进行中,小朋友扮演的小白兔必须走过一条独木桥才能到达对岸的森林里采蘑菇。小兔子们一个接一个地走上独木桥。走到中间,突然,几个小朋友纷纷掉下“河”去。佳佳的脚崴了一下,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只能噙着眼泪退出游戏。
镜头四:几个小朋友在玩玩具,每个人都想把多的玩具堆自己面前自己玩,小镇趁妞妞不注意,从妞妞面前抓起一把积木,妞妞顺势咬了小镇的手一口,小镇也不示弱,立马用拳头回击。你争我抢,打成一团。妞妞的额角上顿时起了一个大包。
诸如此类的镜头在幼儿周围很多很多。这些小小意外,常常让我们痛心,家长们担心!可是,在我们心痛的同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常常发生这些小意外?能不能将这些小意外扼杀于萌芽状态,从而杜绝这些小意外的发生?
成因分析:
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小意外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种成因:
1.在我们的生活与环境中,到处充满着威胁孩子的安全隐患。活动室的墙角太硬,一不小心,微微就被撞得哇哇直叫;盥洗室的地面砖太滑,小凯摔得半天爬不起来。这些安全隐患,都是引发安全小意外的原因。
2.幼儿的年龄小,身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差,当他们身处危险时,没有能力自己保护自己,很容易受伤。佳佳的脚受伤崴了,正是因为身体协调能力不好,在活动中很难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才不得不遗憾的退出游戏。这种意外的伤害,即便教师在现场也是较难避免的。
3.幼儿天性活泼好动、自我控制能力差,在游戏、顽皮打闹时导致不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些小意外多数是幼儿间争抢玩具等类似原因而发生矛盾冲突,幼儿在活动中很难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妞妞和小镇在争抢玩具发生矛盾时,首先想到的是用武力解决,全然没有想到武力解决的危险性。
解决策略:
一、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
著名教育家布罗菲、古德和内德勒为幼儿园环境设计提出了11个目标,其中就有“能关注幼儿的健康和安全”。因此,我们为孩子精心创设了相应的安全的生活环境,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而又综合性的教育。如:我们将原先是水泥地的活动场地铺上了绿草坪,为幼儿提供了安全的活动场所;像盥洗室的地面、楼梯口、拐弯角这些最容易出安全事故的地方,我们都贴上了安全标志,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我们用植绒纸给墙角穿上软软的新衣,在盥洗室放上一个干拖把,随时吸干地面上的水等,努力将可能对幼儿产生的伤害减到最少。我们相信:只要用心给孩子创设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丰富孩子基本的安全常识
幼儿天性活泼、有行动的积极性,喜欢追求新异刺激。他们不懂得什么事情是危险,不会考虑他的行为对自己和他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所以需要我们教会并丰富他们必要的基本的安全常识,防患于未然。如教孩子学会用看形状、辨颜色、嗅气味、记商标等办法,辩认药物和一些容易与饮料混淆的有害物品的能力,让孩子牢记交通规则,以及表示危险的信号、标志;使孩子认识到在河、湖、水库及水井边玩耍的危险性,随便爬高可能坠伤的严重性。另外,还要告诉孩子,不要一个人到离家(幼儿园)较远、较偏僻的地方玩耍与行走;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更不要让陌生人摸自己的身体(特别是女孩),不给陌生人开门……基本安全常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孩子相对避免一些意外伤害与不幸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为安全行为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我们的身边,经常会有这样的镜头:
幼儿持铅笔、剪刀及其他尖锐物在活动室追逐打闹;有幼儿从家中带小刀、弹子、玻璃珠等危险品来园,被晨检老师发现暂时没收;有些幼儿坐姿不正确,时常从椅子上跌下来;幼儿在上下楼梯时相互推挤,有的幼儿从数级楼梯上向下跳;在户外活动中,玩滑梯时有倒着往上爬的,在大型器械上有推撞别人的……
如此种种,一个不留神就会发生流血事件。让为人师的我们心惊肉跳,担惊受怕。每天,只有当最后一位家长把孩子接走后,我们才会松一口气:孩子们又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度过了一天!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好习惯能避免许多危险,而好习惯取决于良好的行为。一日活动中,规范幼儿的行为,能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如:不玩尖利的东西;在追逐时要注意不要和别的幼儿碰撞,要学会躲避和闪让;爬高时要注意手抓紧,脚踩稳等等。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孩子在实践中建立起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四、教会孩子自我保护的方法与技能
1.在游戏中学习。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将自我保护的学习内容融入游戏之中,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自我保护的技能。
镜头一:主持人提问:“你记住的紧急救助电话有哪些?”“陌生人敲门怎么办?”“陌生人请你吃糖,给你玩具,你是否接受?”一连串的问题都没能难倒小朋友。孩子们高高举起小手,抢着回答主持人的问题。回答正确的小朋友得到一个小奖品——海宝,笑容便久久地绽放在他的脸上。 “军幼总动员,欢乐庆六一”知识安全岛的游戏正在火热进行中,我们通过知识问答、小组抢答、现场演习和情景表演等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了自我保护、自我救助等方面的系列安全教育。
镜头二:小朋友正在活动室里安静地画画。这时,突然有位老师大声喊:“快跑,发生火灾了!”当听到这样的喊叫时,教室里的两位老师首先安定幼儿的情绪,叫他们不要慌乱,不要害怕。然后,请小朋友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下腰向外跑。一位老师在前面带领,另一位则跟在幼儿后面。在撤离的过程中,老师要提醒幼儿不要拥挤,特别是门口和下楼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小朋友很听指挥,在撤离时,一个跟一个有序地跑到安全的地方——操场上。整个过程仅仅用了几分钟时间。
俗话说:“见到的比听到的容易记牢,亲身经历过的比见到的印象更深刻。”安幼小朋友正在进行预防火灾安全演练,孩子们亲身体验,快乐游戏。演练中,孩子们学会了在突发火灾时如何尽可能地保护自己,学会了自我保护的方法与技能。
2.在突发、偶发事件中学习。
日常生活中的突发、偶发事件也是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生动素材。
镜头:户外活动时,依依突然吐了。询问后得知:中午天气有点热,依依一连吃了几个冰淇凌,现在肚子疼……我赶紧倒来一杯水让她喝,并找来小椅子让她坐下休息一会。组织幼儿开展“我生病了该怎么办”的讨论。孩子们积极参与,发表意见,通过讨论幼儿得到以下答案:(1)告诉老师自己哪里不舒服。(2)打电话给爸爸妈妈,让他们带自己去看病。(3)多喝水补充水分。
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偶发事件、突发事件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更有说服力。就依依肚子不舒服呕吐这件事,孩子们知道了吃太多冷的东西会生病,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受伤害。
其实,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蕴含着诸多的教育契机,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抓住这些机会,随时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午睡起床时,教幼儿正确有序的穿衣服保护自己身体;鞋带松了,教育幼儿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进餐时教育幼儿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烫伤;外出乘车时,教育幼儿不要把头、手伸出窗外,强化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对于一些运动规则、生活制度、集体纪律等则利用空闲时间加以引导教育,使幼儿从中学会正确分析情况,避免伤害,遇到紧急情况时会躲闪、让开或叫喊求援,保护自己的安全。
五、家园同步教育,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对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提高孩子安全行为能力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孩子应付突发意外、逃离危险的必备能力。家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方能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1.该放手时就放手,提高孩子独立行为的能力。
镜头:双休日,妈妈在厨房忙着做饭,冰冰忙着做手工。冰冰让妈妈帮忙用剪刀剪个小女孩的裙摆。妈妈说:“好的,宝宝,我烧好这个菜就帮你剪。”冰冰等了一会儿,见妈妈还没来,有点不耐烦,忍不住就拿起小剪刀自己剪。没一会儿,就听到冰冰的哭叫声“妈妈,不好了,我的手流血了,怎么办呀?”
现在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家长的过度保护,使得孩子像是温室中的花朵,“抗灾”能力差。一旦离开大人的保护,就容易受到伤害。要知道:孩子会长大,不可能永远躲在我们的怀里。想要保护他,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学会自我保护。如果冰冰妈妈能够教冰冰正确使用剪刀,也许会避免这一流血事件的发生。众所周知,美国的教育注重幼儿独立性的培养,日本的教育注重培养“阳光儿童”——幼儿意志坚强、顽强奋斗品质的培养,而我国传统教育却是注重幼儿“保护和保养”——我们的独生子女被家长乃至学校过度保护着。家长应转变观念,在孩子掌握一定的安全常识的基础上,该放手时就放手,提高孩子独立行为的能力。
2.家园协作,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我们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目标、计划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向家长发放“幼儿自我保护能力”问卷表;定期举行家长讲座,向家长宣传一些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在“家长园地”上开辟自我保护的专栏,和家长共同探讨、交流看法。家园协作,加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教育。有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的自我保护教育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尽可能避免意外伤害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它的学习和养成都需要我们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去发现危险可能存在的角落,然后在第一时间告诉孩子它的“藏身地”,教会他如何避之、远之甚至消灭之。让我们用爱心、耐心、恒心、爱心来帮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健康平安地度过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