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驰的光,从不后退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neraini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苍茫的世界上,每一个生命都会面对许多诱惑、挫折与迷惘,坚定是奢侈的,脆弱是必然的,踌躇是经常的。
  命运如此奇妙而幽暗,像通往花园、沼泽与沙漠的林中岔路,隐现在无边无际的迷雾与阴影里。
  我不是上帝,却也知道:要有光。
  幸运的是,青春时代才刚开始,我就遇见了一道光。
  这道光,是诗的温暖与力量,是心的可能与远方,是路,是风,是时空,是潜滋暗长的热爱与山高水长的企盼。
  更加幸运的是,在我内心深处,至今仍燃烧着诗的火焰,为时间与脚步照亮。
  一路走来,我常常想起这道光,想起狂热的源头、寂寞的深渊和悲欣交集的秘密,想起年少的自己,是怎样在光的照耀下,走向崭新而美好的世界,怦然心动,目眩神迷。
  在很多时候,这道光只有我一个人能触及,也从未和别人说起。
  在很多时候,这道光悄无声息。但我知道,自己行走的影子,就是光的痕迹。
  站在春天的边缘
  20世纪80年代,大学录取率很低,只有重点中学的骄子,才会公开宣示自己鱼跃龙门的梦想。大多数中学生尤其是乡镇中学的“三、四流生源”,即使班主任一次次激励鼓舞,也不大敢有如此奢望,往往在三两次不尽人意的尝试后,选择随波逐流、随遇而安。
  作为一个农村孩子和乡镇学生,我大抵也是这样。不过,我的父亲先后担任小学教师、村小校长、区督导组干部、乡镇中心校校长,母亲担任砖瓦厂的会计,后来还做过工会主席,比起靠务农、打工谋生的学生家长,我父母的经济、视野与思路都要豁达许多。这,让我拥有了比大多数同龄人更多的宽松与自由。
  我从小就喜爱“小人书”(连环画),时不时去买上几本、十几本,家里最多时有上千本;小学时看过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和其他各种小说、演义、唐诗选和高考试卷;初中时又读了许多文学杂志,比如《人民文学》《收获》《十月》《小说选刊》等,还经常跑到镇文化馆的阅览室去浏览那里的一二十种报纸,一些武侠小说更是以盗版的形式,成就了我心中正版的梦想:草根逆袭,书写传奇。
  我不甘心像学校一届届“沉默的大多数”那般无奈,一离开中学校园就到外地打工,在本地求职或务农,于是,效仿一个表姐学习美术,试图通过考学改变命运。由此,离开逼仄的宿舍和拥挤的教室,到廣阔的大自然里素描写生,成了我初中时代最美好的生活方式。
  小镇凹凸不平的石板路,镇边清澈流淌的运河水,河边翠绿干净的青草坡,天空变幻无穷的云与月,虽然并没有让我的画本蜕变为新生活的资本,却也带来了许多奇异而平静的想象与情绪,在萌动疯长的青春情怀中融为生命最为温柔的部分。
  那时有诗,一纸风行,举国缱绻。汪国真们的句子,从纸页上站起来、飞过来、漫上来,将我吸引、包围、浸润,打碎并重构我的世界。
  16岁,在不知不觉中成了诗的季节。
  像潺潺的溪水流淌、斜斜的雨点飘落,我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许多自然涌现的分行文字。在对文字的斟酌、对自我的体认中,我的内心随着一个个词与物远行,变得细腻、充实而深远。
  写多了,就怀上热望,按照报刊上的联系方式投稿。
  经历了数不清的投稿失败,1989年6月13日,我的处女作——短诗《风铃》在《青年之声报》发表。那个初夏的清晨,收到寄来的样报,我觉得薄雾中的栀子花格外芬芳。
  3个月后,短诗《历程》获得了“第二届中国星星新诗大奖赛”的新星奖,并在相当有名的《星星诗刊》发表。
  就像是谁轻轻一推,我的命运走上了与诗相伴、被诗触动的旅程。高二、高三年级,几乎每个月,我都有诗歌、文章见诸报刊和获奖,先后加入了南通县文学协会、南通市作家协会。在同学们埋头苦读的时候,我外出参加笔会、研讨会,与早已成名的陈舰平等诗人书信诗酒往来,也得到了徐振辉、冯新民等前辈诗人、编辑的爱护与帮助。
  联系更多的,是全国各地声名鹊起的中学生文友,和一些由于创作成绩突出而被大学特招的幸运儿,如才气纵横的马萧萧、荷洁、李跃、赵晓梦、裴志海等,交流心得,沟通信息,相互打气,也渴望和乐于接受先进者的提点与鼓励。
  在我这个考学无望的偏科学生心中,诗歌像一道光,照彻精神世界与现实天地,让司空见惯的日夜、流水、麦地和玉米林,成为生命的细节与隐喻。诗歌还带来了光荣与便利——诗文在外地知名报刊发表不算什么,在县报《南通大众》多次发表并获得评论、研讨与赞誉,被南通广播电台、《南通日报》和《南通广播电视报》报道,却让我赢得了学校和社会的看重与期许;通过文学创作免试升入大学的可能性,更让我得到了请假外出甚至在家赶稿的极大自由,以诗的名义舒展自己,并习以为常。
  至今,我还记得那些洋溢着梦想光泽与生命气息的诗句:站在春天的边缘
  看伤感绵绵的季节里
  那片骄傲的麦子
  以一种惊人的速度
  走进暴雨和阳光纷飞之处
  站在春天的边缘
  我和蚕豆以及鸟鸣
  一起拔节着想象
  不明白的故事和经历
  被微风轻轻拂动
  纷纷落进了时间和土地
  ——《站在春天的边缘》站在春天的边缘,向前一步,就走进了成长的诗篇。
  从发表处女作开始,两年时间,我有100多首(篇)诗文在《星星诗刊》《西湖》《春笋报》《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等报刊发表,在江苏、浙江、河南等省作家协会举办的全国诗歌大奖赛、全国未来作家征文大奖赛、全国中小学生文学创作大奖赛中获奖。
  1991年5月下旬,在扬州师范学院通过面试,确定获得特招录取后,我乘车前往杭州,参加吴越文化研讨会,开始了一生中最为闲适、幸福而满足的假期。
  在满觉陇清冽的山溪畔,我想起了昔日唱和湖南少年诗人荷洁的诗句:当季节的残缺已经定局   当灵魂的墓碑即将刻就
  别说花的凋零是美的死去啊
  那是圣洁永恒的微笑
  在最后一缕思绪还没将我抛弃
  我用沉默来品味度过的时日
  人生并不需要来世
  只要一切都是从奋斗开始
  ——《花殇》这首诗本是为安慰困顿的少年文友而作,回头望去却已耸立成自己诗意人生向上的路标。
  站在春天的边缘,连花的凋零都能浪漫入诗;更何况,无限的可能正在眼前美好地铺展!
  甚至,在诗的时空里,我就是春天。
  寻找脚步的鞋
  踏进大学校门,就一下子来到了生命的夏天,激情、灿烂,又狂放、谵妄。
  我在中学时代已经足够自由,到了大学就更加放任。泡图书馆、跑影视厅、看通宵书、逃半天课,成为一种明知不良却毒瘾般难改的生活常态。
  中文系4年,我囫囵读了几千本藏书与新著,“赶集”看了上千部港片和西文片,学业上却得过且过,能糊则糊,还自作聪明、自我陶醉,随性地打发机遇和时光,总以为来日方长、成功可期。曾华鹏、顾黄初、叶橹、吴周文等著名专家、教授近在咫尺,从没有登门请教学问;与吴义勤、葛红兵等高才新秀学长有所交往,也未曾附骥跟随成长;连颇为要好、对我多有关照的班主任、青年教师柳宏,也只是经常到他们宿舍去聊天、喝酒,而不曾踏踏实实地向他們学习一星半点——后来,吴义勤成了全国著名的评论家,葛红兵成了红极一时的学者作家,柳宏这位随和朴实的南通老乡,也成了知名的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扬州大学文学院院长,而我,掂掂自己毕业20多年来的成果,轻飘飘的,没有什么分量。不知惜福,光阴虚度,成为我多年之后最为心痛却追悔莫及的事情,感觉非常愧对母校,实在浪费至极。
  幸好,在我的上一届,有惊才绝艳、交游广阔的景旭峰;下两届,有勤奋坚韧、谨慎谦逊的席云舒,他们都是很出色的青年诗人,同样通过特招进入大学,这就迫使我多少要创作一些作品,以示身在这里,其来有自。
  也正因此,我才没有完全沉迷在无边无际的闲散、喧嚣与自得里。诗歌创作,成为一种无奈而有益的牵引。尤其是大三、大四,我在国内几乎所有知名的诗刊都发表过作品,在作家报推出过诗作专辑,关于诗人顾城的文学评论还登上了大学学报。但可惜的是,年少轻忽,一切都浅尝辄止,小富即安,只是有时想想诗,想想人,却没有真正望向远方。
  那时,匮乏理想,缺位信仰,只有荒芜的岁月、梦想的女孩和笨拙的创伤。在诗中,当然有沉思,有反省,可更多的,还是对爱情原教旨的热望和想当然的向往:面对追寻已久的纯粹的欢乐,我听见梦幻的回声
  我看见无数朵美丽高贵的莲花,长在所有走过的路上
  我看见爱情从死亡处涅槃,成为来世唯一的依傍
  清风吹起的时候,我听见我的枝叶与心灵在纵情地歌唱
  ——《橄榄树》那时,除了幼稚我一无所有,除了迷惘我两手空空。
  多少年后,回忆起青春闪烁的日子,我还是觉得,相伴诗歌,哪怕没有高远的求索,也能让日子那么纯真,又那么美。我的心里藏没藏着秘密?
  那细细的叶片,悄悄探出半个脑袋
  忧伤地张望,像一个贼,一个贼
  一个贼想偷春天第一缕明澈的阳光
  想象中的相遇,总是那么迷人而慌张
  被爱弯曲的视线里,掩着门,关着窗
  要夺路狂奔,却缺少轻轻打开的力量
  羞怯地寻找,又总被狭窄的季节碰伤
  风在耳边不停轻唱,闭着眼睛走吧
  日子如此空旷!只是,那音符显得匆忙
  ——《音符显得匆忙》那时,总是闭目行走,甚至,闭目飞翔。
  作为诗歌学习者,我的少年滋味如同茉莉、青梅与丁香,心香馥郁,余韵悠长;作为诗歌创作者,我的青年品味却仿若石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开花,心情时而激越,时而颓废,终究消磨在光怪陆离的时讯、云诡波谲的苟且与爱恨交织的故事里。
  大学4年,以及毕业后的许多年,纵然时代变迁、社会异动、人际再构、物欲横流,我都没有离开过诗;然而,写得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冷静,冷静得近乎漠然。渐渐地,不再对外投稿,只偶尔发给本地报社,仿佛一则可有可无的告示:我还在。
  1997年,在朝向明月的心,遭遇了一次臭沟渠后,我对诗歌界、文学界甚至写作本身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怀疑与疏离,从而越来越少实质性的交集,最后就好像是一个局外人。
  追溯往日,我曾经对创作和自己无望到什么程度呢?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草稿里原有这么一段,打算作为开头:我已经老了,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去改变世界,更不愿意压抑自己去论说短长。
  所以,宁可回忆,宁可想象,宁可在思念中默默地绝望。
  我已经老了,以沉默的方式,以松弛的姿态,以平淡的样子。但我明白,自己的笔还是属于诗的,有诗神加持的笔,无论什么文体,都一往无前,所向披靡。20多年来,我写过不少散文、随笔、通讯和报告文学,每一篇的风格都与他人的同类作品有着明显区别,一些闪光的句子,那种灵动的韵味,并非谁都拥有。
  近10年,我常常感觉自己就像一双鞋子,在寻找,在呼唤,甚至在等待灵魂的方向。组诗《寻找脚步的鞋》中有这么一段,也许可以作为我青年时代的注脚: 穿越青翠的小树林,跨过水渠
  阳光在头顶和身后,纵容一双鞋
  去寻找命运里那快乐的脚步
  ——《准时的阳光》无论这双鞋会经历怎样的崎岖、风雨与尘土,它都有权利沐浴阳光,也有希望抵达快乐的天堂。
  飞驰的光从不后退
  一转眼,已人到中年。
  从16岁学习写诗,至今已是32年。少年滋味、青年品味与中年况味,在诗歌内外的种种流变与辗转,仿若隔世,又历历在目,清晰如初。
  娶妻、生子、买房、购车、调职、评级……我的人生并不比其他人更特殊,也不敢说比其他人更丰富。但与诗歌的疏远,其间的念想与矛盾,让我经常处在不很深刻却相当持久的撕裂之中。   我常常想起杜拉斯小说《情人》的开头,那句念兹在兹的“我已经老了”。是的,我已经老了,老得不足以维持对诗歌的热爱,只能分居,只能偶尔自卑地暗恋,然后默默地独自离去。
  30年前,我才刚刚学习写诗,发表过一篇诗论《诗歌:灵魂中血液流动的声音》。为什么随着时光的递嬗,我越有力量,却离诗歌越远,任血液渐冷?抑或,正如当年初心之言:“诗人孤独着,在无人可以说话的深处。”而一旦不甘寂寞,就会遮蔽自我。忙于奔波,盲于梦想,让我不觉背弃,诗如敝屣。
  几年前,母亲重症未愈,父亲突然中风,我在医院夜间陪护的那段时间,每每彻夜未眠,思接来路,神游旧年,忽地想要写诗。
  那是我一生中最惊悸也最坚定的时刻!此前,我一直认为自己还年轻;那一刻,我不敢想却不得不想,父母这道屏障终将失去,衰老与死亡已在眼前。呵,中年——那一瞬我早中年,像炎夏忽然变脸
  凉透了秋天。无数尘埃漫过车队
  像拂不去的悲伤,悲伤却那么轻
  再也不让泪水粘人,而苦笑如此熟练
  那一天我已中年,把日子过成断弦
  弹不出想念。你猜不出我曾长发
  蹙着眉头敲响吉他,正如我麻木地
  看着儿子的吉他弃置阳台,落灰满面
  那一月我正中年,用生命换取金钱
  忘记了誓言。我看见贫穷比死神更凶残
  一位父亲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在医院外边
  那一季你才少年,向流水寄托诗篇
  逼自己失眠。你看不到三十年后
  一个疲乏的男人,他懒得把自己欺骗
  ——《中年》那一刻,我改变了当年“诗歌从来不平常”的想法。不,诗歌从来不是我们以为的某种状态,也不是我们刻意营造的某些异象,而是我们本来的那个样子。
  如果用我诗中的意象来索引,也许,春天、脚步与光是我三段人生最贴切的隐喻。
  人到中年,身心黯淡,我要有光。
  30年前,我曾经写道:“诗歌,作为一种拯救,作为对生命必须承担使命的提醒,从灵魂中,从血液不停的流动中,飞扬并且生长,成为生命中最为温柔最有力量的部分,进入并能够恒久于世界壮丽恢宏的景观。”而今,在漫长的迷失之后,我要重新拯救,寻回自我。
  诗歌,就是生老病死,是其间生命的动静与行止;就是人间節气,是其间万物的生灭与兴衰;就是天人合一,是其间心神的亲疏与形意。从冰冻和空寂里挣脱,身体与灵魂
  相互撕裂,连闪电都害怕那扭曲的疼
  你却满心欢喜,开始艰难地,绽放一生
  ——《人间节气·惊蛰》此生不可辜负,年华岂能虚度?如果天地黑暗,就让我自己来发光。
  由此,我开始做诗歌创作的恢复练习,做人文精神的学术研究,还开展了诗歌教育活动的区域实践。3年来,我出版了一本书,创作了几十首诗,举办了20多次诗歌教育活动,指导过上百首诗的解读与教学,主持着关于诗歌教育的省重点课题;2019年,又写起了每月1篇的课程与教学哲学论文专栏,近期还将新开1个名为“挑灯看见”的诗教研究专栏。
  这些现实的变化,或者说自我的新生,都是诗歌带给我的。
  诗歌向来是日常。它是庸常的悲喜,是平凡的起落,是普通的晨昏,也是一切红尘里的微光,无中生有,小中见大,把一个个随风而逝的日子照亮。
  在凡俗里我且凡俗,于风雅间我见风雅。
  潮起潮落,时间铿锵;日升日沉,我自有光。酒菜易冷,而眼神炽烈如升腾的炉火
  如满眼的青草葳蕤。人间安稳将尽
  众生喧哗渐起,像飞驰的光,从不后退
  ——《人间节气·立春》我是众生的一员,在人间发出自己的声音,诗意如光,坚执无已。
  我是自我的所有,用诗歌表达热爱的存在,飞驰如光,万象萦怀。
  (邢晔,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科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李吉林情境教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抓住文章的思路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沿着这条“路”去理解课文的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把握课文的层次结构,弄清字词句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具体来说,应引导学生在自学中摸索思路,在朗读中突出思路,在设疑中展开思路,在想象中体会思路,真正达到发展智力、培養能力之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章思路阅读能力  原文刊发于《江苏教育》1984年第9期,略有删改。  “作者思有路
期刊
摘要:语文教育的当代性从根本上说就是教育观念的当代性。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实施教学,语文教育才是当下的,也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当代性。教师要在新课标理念下认识统编教材,从当代生活出发,提出学习任务,设计学习情境。要不断地开辟课程资源,将我们身边的社会生活化为学习任务和学习情境,培养和鼓励学生用语文去认识社会、体验生活,解决身边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育当代性统编教材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已经投
期刊
摘要:李吉林老师用一句“要一辈子对别人好,帮助别人!”表达自己一生所体悟和践行的“道”。以三件事为印证:某教育机构假借“李吉林团队”名义举办同课异构活动,为了不让参会代表蒙受损失,李老师主动授权与对方合作;在面临重要选择时,李老师设身处地出主意、想办法;表达出现歧义时,李老师只是提醒要注意行文的严谨、处事的谨慎。  关键词:李吉林 追忆往事 教育屐痕  2019年7月20日上午10时,在李吉林老师
期刊
摘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通过“习斋号,起班名”和“赏兰亭,话书法”两个案例,让学生初步感知中国古老的书斋斋号文化和书法艺术,加深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关键词:传统文化斋号《兰亭集序》书法  本文系江苏省盐城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小学阶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编
期刊
摘要:一個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的阅读水平。基于阅读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以及本校学情,提出建构“和大人一起读”阅读林的想法。通过聚焦栏目阅读,探索“媒介阅读”的路径,营建群体阅读的“场”。阅读实施过程中,合力打造强大的家庭阅读圈、“班班有读”共读平台,并通过整体规划和活动跟进,提升学生阅读力。  关键词:“和大人一起读”家庭阅读圈共读平台阅
期刊
摘要:20世纪80至90年代芳名远播的南通市小学语文教坛的“五朵金花”李吉林、亓浦香、张育新、杨秀兰、陈锡珍,都是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主张、鲜明的教学风格、专属的研究领域、代表性的教学课例,都是仁者、勇者、智者,儿童立场、开拓精神、智慧人格是她们走向成功、踏上名师之路的关键因素。她们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她们用艳丽与芬芳共同装扮起那个时代南通、江苏甚至全国小学语文教学姹紫嫣
期刊
摘要:全场景阅读借鉴场景理论中场景带给人的那种强烈的身临其境的体验感,以及VR/AR技术带来的画面感和真实感,能够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充分地感受真实的现场。将全场景阅读融入学校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儿童在“浸入式体验”中实现与文本的深刻交融,有效地提升阅读素养。  关键词:全场景阅读 儿童阅读 场景时代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区域推进基于儿童经验的全场景阅读研究”(批准号:D/201
期刊
摘要:王君老师《小王子》整本书阅读教学,用看似简单的“聊书会”的形式,彰显了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借助“导读”,话题先行,以读定教;通过“演读”,让学生进入作品情境;辅助“推读”,促使作品中的人物、作者、教师、学生的生命都处于一种被唤醒的状态,生命达成理解,情感产生共鸣;最后,利用“助读”,启发学生思维,使其独立思考、明辨是非。  关键词:王君 聊书会 《小王子》整本书阅读  随着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期刊
摘要:在越读馆,刘飞耀老师开讲绘本《诚实的贼》,从人物入手,引导学生体会里昂、亚斯和“我”在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其间,最好安排一个“显式”的环节,加强学生对故事叙事结构的理解。此外,绘本中图片和文字、图片作者和文本作者,应处于相同的地位,让文字信息与图像信息共同塑造故事。这节绘本欣赏课是一次再创作,创作者是教师、学生、译写者小野以及绘图作者凯斯图蒂斯。  关键词:《诚实的贼》 绘本欣赏 再创作  摇
期刊
一首老歌,一个故事。  一堂好课,一世师表。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课堂印记。在匆匆那年的岁月里,人们津津乐道的名师,随着那些好课口口相传。在《无痕教育数学课堂18例》中,我们一起重温徐斌老师的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好课。  《无痕教育数学课堂18例》集徐斌老师的课堂之大成,以教学设计为“曲目”,以教学实录为“主唱”,以教学反思为“曲风”,以教学点评为“伴唱”,为我们奉献了一首首经典的作品。那一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