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次听课,我总希望看到孩子们表达得滔滔不绝,争论得面红耳赤,总结得头头是道的场景,可每一次总是让我失望,孩子们循规蹈矩,语言匮乏,课堂枯燥,缺少了生命的鲜活和灵性。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发现,不是教师掌控着话语权,不是孩子们不想表现,而是孩子们真的不知道说什么,不知道怎么说。追根到底是他们的底蕴不足,知识不丰,积累不够。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学习、多观察、多倾听、多阅读、多收集,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怎样才能培养兴趣,丰富积累呢?下面是我的一点体会和做法。
一、学习课标,认识积累
第一学段(1~2年级):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第二学段(3~4年级):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有目的搜集资料,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
第三学段(5~6年级):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第四学段(7~年级):略。
作为语文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充分认识各年段对积累的要求,不断为学生提供丰富、鲜活的课程资源,发挥好导向作用。
二、教师指导,感悟积累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语文的积累是一项长期而又系统的工作,要从小抓起。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优美的语言,有趣的故事,动人的情节,都离不开生活,离不开观察,离不开积累,在学习过程中感悟积累,快乐积累,成功积累,享受积累。针对不同学段,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只要学生关注的、喜欢的都可以为学生的积累所用,都可以成为学生积累的内容和途径。教师要做好引导、督促、检查、表扬、鼓励,并努力让学生在感悟積累的过程中把积累变成自觉的意识和行为,变成随时随地都想做的一件事情。
三、大量阅读,丰富积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千篇,作文不难。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积累语言的有效方法。新课标着重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知识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大量阅读,能丰富知识,加深理解,发展思维,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形成良好语感。我们的语文教材,都是经过专家精挑细选,精心编写,认真审核过的,既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尊重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既贴近儿童生活,又文质兼美,富有感染力,是学生很好的阅读材料。教师要借助生本课堂、跨越式课堂改革的契机,引导学生走进课本,走进语文,在丰富的语文学习中去享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在重视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童年书架》、自读课本的作用,学一篇带多篇,补充课文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深化对课文的学习、理解和运用。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应该引领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校园,走进图书馆,走近阅览室,走进大自然,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中学习语文,享受快乐,丰富积累。
四、开展活动,趣化积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活跃、最现实的心理成分,是一种带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主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究。为了让学生享受积累的乐趣,我们可以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积累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积累,体验积累,获得快乐,享受成功。
五、读写集合,运用积累
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多种活动获得了大量的积累,就会产生倾诉的冲动,表达的欲望,写作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表达欲望的舞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积累的不断提高和升华。我们要重视写作,强调读写结合,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学习写作,在丰富的生活中选取素材,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世上万物,小是大的基础,大是小的积累,正如《劝学》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一个人要想成功,离不开积累;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更离不开积累。积累要靠老师的引导,更要靠学生扎扎实实,一点一滴的努力,只要处处留心,有恒心,学生的积累一定会聚沙成塔,灵感一定会厚积薄发。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学习、多观察、多倾听、多阅读、多收集,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怎样才能培养兴趣,丰富积累呢?下面是我的一点体会和做法。
一、学习课标,认识积累
第一学段(1~2年级):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第二学段(3~4年级):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有目的搜集资料,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
第三学段(5~6年级):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第四学段(7~年级):略。
作为语文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充分认识各年段对积累的要求,不断为学生提供丰富、鲜活的课程资源,发挥好导向作用。
二、教师指导,感悟积累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语文的积累是一项长期而又系统的工作,要从小抓起。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优美的语言,有趣的故事,动人的情节,都离不开生活,离不开观察,离不开积累,在学习过程中感悟积累,快乐积累,成功积累,享受积累。针对不同学段,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只要学生关注的、喜欢的都可以为学生的积累所用,都可以成为学生积累的内容和途径。教师要做好引导、督促、检查、表扬、鼓励,并努力让学生在感悟積累的过程中把积累变成自觉的意识和行为,变成随时随地都想做的一件事情。
三、大量阅读,丰富积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千篇,作文不难。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积累语言的有效方法。新课标着重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知识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大量阅读,能丰富知识,加深理解,发展思维,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形成良好语感。我们的语文教材,都是经过专家精挑细选,精心编写,认真审核过的,既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尊重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既贴近儿童生活,又文质兼美,富有感染力,是学生很好的阅读材料。教师要借助生本课堂、跨越式课堂改革的契机,引导学生走进课本,走进语文,在丰富的语文学习中去享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在重视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童年书架》、自读课本的作用,学一篇带多篇,补充课文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深化对课文的学习、理解和运用。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应该引领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校园,走进图书馆,走近阅览室,走进大自然,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中学习语文,享受快乐,丰富积累。
四、开展活动,趣化积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活跃、最现实的心理成分,是一种带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主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究。为了让学生享受积累的乐趣,我们可以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积累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积累,体验积累,获得快乐,享受成功。
五、读写集合,运用积累
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多种活动获得了大量的积累,就会产生倾诉的冲动,表达的欲望,写作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表达欲望的舞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积累的不断提高和升华。我们要重视写作,强调读写结合,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学习写作,在丰富的生活中选取素材,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世上万物,小是大的基础,大是小的积累,正如《劝学》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一个人要想成功,离不开积累;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更离不开积累。积累要靠老师的引导,更要靠学生扎扎实实,一点一滴的努力,只要处处留心,有恒心,学生的积累一定会聚沙成塔,灵感一定会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