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绘本阅读教学中,遮挡法是通过先遮挡、后揭示图画书的部分内容,来配合教学活动,辅助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常用方法。其具体操作方式灵活多样:可以遮挡单页,也可以遮挡连续的两页;可以遮挡图画,也可以遮挡文字;可以遮挡局部,也可以遮挡全部;还可以对图画和文字同时进行对应遮挡。有效运用遮挡法能起到帮助幼儿掌握阅读技巧、增强阅读兴趣、提升观察和思维能力的作用。 以下我以大班绘本阅读《老鼠和蝙蝠》为例,谈谈遮挡法的有效运用。
一、适宜的遮挡利于掌握阅读技巧
当绘本同一页面上存在多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对象,它们之间为并列关系或存在时间、空间、逻辑上的联系,同时呈现则幼儿不能独立地按照合理的顺序进行观察、阅读、理解时,就需要按照一定顺序对页面内容进行分步遮挡和揭示,从而避免幼儿注意力分散,较好地理解阅读内容并掌握学习此类材料的方法。
例如,绘本《老鼠和蝙蝠》第3页,第一次阅读的方法是“无遮挡”,老师提问“你觉得这时的老鼠会对蝙蝠说什么呢?”有个男孩子马上站起说,老鼠会说“我会打洞”。老师问:“你为什么会觉得老鼠会说这句话呢?”这个男孩一边用手指着画面上的“泡泡”一边说:“你看,那个泡泡里面的老鼠就是在打洞呀。”听了男孩子的回答,其他的孩子也不假思索地这么回答。
由于辅图直接告诉了孩子答案,所以孩子们根本不需要去观察主角的动作、表情,不需要猜测和想象就能直接地知道答案。《指南》指出“5~6岁幼儿能够依据画面线索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样无遮挡的阅读方式扼杀了幼儿推测和想象的能力。所以第二次阅读时老师采用的阅读方式是“白纸遮挡”,老师提问,很多孩子举起了手,一个小女孩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老师白纸后面是什么呀?”她这么一说,一下子其他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了白色遮挡物上。孩子们已经无心观察主图的内容,而且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白色的遮挡物后面会有什么。这样一来,导致设计的目的适得其反,孩子们不但没有关注主图,反而更加地关注辅图。怎么样采用更合适的遮挡呢?第三次阅读时老师采用的方式是“背景色遮挡”,将原本突出的白色遮挡,换成了跟画面底色几乎相近的颜色,使得遮挡跟此画面融为一体。通过分步遮挡和揭示的方法,引导幼儿依次先观察主图,进行充分的猜想,然后再观察辅图。孩子们通过观察老鼠的动作、表情猜想老鼠会对蝙蝠所说的话,这样的遮挡激发了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和猜想的空间。这样的阅读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如何阅读这样的画面。
在运用这样的遮挡法时,遮挡物应尽量“不露痕迹”,遮挡物应与周边背景同色。这样孩子的注意力会集中在主图上,而不为别突出的遮挡物而吸引。这样孩子们才能有序地进行阅读,通过适宜的遮挡帮助幼儿掌握阅读这一类绘本的技巧。
二、巧妙的遮挡增强阅读趣味性
当绘本出现“转折页”,也即人物表情、行为或语言突然不同于以前,所有人物的视线聚焦于刚出场的重要人物,或出现意外的结果等,而且这种“转折”很难根据前面的情节进行预测时,需要进行遮挡。
例如绘本《老鼠和蝙蝠》,前几页老鼠还在不断地炫耀自己的本领,而蝙蝠则一直羞愧地低着头,可是到了第8页,蝙蝠却吓得满头大汗,一语不发。看到这样的画面缺乏相关阅读经验的幼儿就很难充分体验到故事的“张力”和情节之趣。此时老师遮挡“转折页”上发生突然出现的人物,意外的结果,将老鼠背后突然出现的张着血盆大口的蛇遮挡掉,鼓励幼儿充分猜测“蝙蝠怎么会吓得出汗了呢?到底怎么回事?”孩子们不断地猜测,有的说“蝙蝠被老鼠说的这么多的本领吓出汗了。”有的说:“蝙蝠害怕老鼠吃了它。”在孩子们充分的猜测、表达后老师一下子掀开遮挡物,只听见孩子不禁大叫“哇,是蛇。”“蛇要把老鼠吃掉了”……这样的遮挡从“众口一致”到“一片哗然”的效果,情节的“张力”和幽默效果得到充分的体现,幼儿在享受情节之趣的同时也学会了阅读此类绘本的方法。
在这一页的处理上,在揭示之前遮挡之前让幼儿根据前面情节、自身经验和想象进行充分的猜测和表达,通过“误导”来“蓄势”,更充分地体现情节之趣,逐渐将幼儿对“活动” (遮挡游戏)的兴趣转移到“阅读”本身。
三、独特的遮挡提升幼儿观察和思维能力
在绘本阅读中,可以广泛、灵活迁移的观察和思维能力能帮助幼儿或充分利用页内线索,或发现预示故事情节的关键人、事、物,或分析出故事逻辑、页与页之间联系的规律性从而越读越有趣,吸引自己一路读下去,真正理解故事。
例如绘本《老鼠和蝙蝠》中,老鼠每次说话的内容不仅仅是动作表情来表达,画面还用“想法泡泡”、“左右辅图”来表现他表达的内容。这时在这些页面的处理上,老师运用遮挡老鼠所想的内容,鼓励幼儿从图画的情节中寻找线索,思考老鼠到底在说什么,在幼儿充分地表达、争论之后揭示遮挡,这就为随后的阅读做了很好的心理准备,能让幼儿体验到思考之趣,观察、推理及口语表达的能力也能得到充分运用和发展。此外,在不呈现后页内容的情况下根据前面的信息来进行预测,或页面上的图画只描绘了事物局部,要求据此预测其整体,其效果都相当于对预测对象进行了“遮挡”。
有效的阅读教学将促进孩子阅读素养的全面发展。遮挡法只是可以选择的教学法之一,遮挡法不一定是唯一选择,也不一定是最佳选择。教师应从绘本的特点和孩子的立场去考虑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孩子喜欢的形式,才能产生最优的教学效益。阅读因有效而精彩,因高效而生动,只要努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一定能让孩子喜爱绘本,走进绘本,最终让孩子学会阅读并爱上阅读。
一、适宜的遮挡利于掌握阅读技巧
当绘本同一页面上存在多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对象,它们之间为并列关系或存在时间、空间、逻辑上的联系,同时呈现则幼儿不能独立地按照合理的顺序进行观察、阅读、理解时,就需要按照一定顺序对页面内容进行分步遮挡和揭示,从而避免幼儿注意力分散,较好地理解阅读内容并掌握学习此类材料的方法。
例如,绘本《老鼠和蝙蝠》第3页,第一次阅读的方法是“无遮挡”,老师提问“你觉得这时的老鼠会对蝙蝠说什么呢?”有个男孩子马上站起说,老鼠会说“我会打洞”。老师问:“你为什么会觉得老鼠会说这句话呢?”这个男孩一边用手指着画面上的“泡泡”一边说:“你看,那个泡泡里面的老鼠就是在打洞呀。”听了男孩子的回答,其他的孩子也不假思索地这么回答。
由于辅图直接告诉了孩子答案,所以孩子们根本不需要去观察主角的动作、表情,不需要猜测和想象就能直接地知道答案。《指南》指出“5~6岁幼儿能够依据画面线索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样无遮挡的阅读方式扼杀了幼儿推测和想象的能力。所以第二次阅读时老师采用的阅读方式是“白纸遮挡”,老师提问,很多孩子举起了手,一个小女孩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老师白纸后面是什么呀?”她这么一说,一下子其他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了白色遮挡物上。孩子们已经无心观察主图的内容,而且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白色的遮挡物后面会有什么。这样一来,导致设计的目的适得其反,孩子们不但没有关注主图,反而更加地关注辅图。怎么样采用更合适的遮挡呢?第三次阅读时老师采用的方式是“背景色遮挡”,将原本突出的白色遮挡,换成了跟画面底色几乎相近的颜色,使得遮挡跟此画面融为一体。通过分步遮挡和揭示的方法,引导幼儿依次先观察主图,进行充分的猜想,然后再观察辅图。孩子们通过观察老鼠的动作、表情猜想老鼠会对蝙蝠所说的话,这样的遮挡激发了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和猜想的空间。这样的阅读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如何阅读这样的画面。
在运用这样的遮挡法时,遮挡物应尽量“不露痕迹”,遮挡物应与周边背景同色。这样孩子的注意力会集中在主图上,而不为别突出的遮挡物而吸引。这样孩子们才能有序地进行阅读,通过适宜的遮挡帮助幼儿掌握阅读这一类绘本的技巧。
二、巧妙的遮挡增强阅读趣味性
当绘本出现“转折页”,也即人物表情、行为或语言突然不同于以前,所有人物的视线聚焦于刚出场的重要人物,或出现意外的结果等,而且这种“转折”很难根据前面的情节进行预测时,需要进行遮挡。
例如绘本《老鼠和蝙蝠》,前几页老鼠还在不断地炫耀自己的本领,而蝙蝠则一直羞愧地低着头,可是到了第8页,蝙蝠却吓得满头大汗,一语不发。看到这样的画面缺乏相关阅读经验的幼儿就很难充分体验到故事的“张力”和情节之趣。此时老师遮挡“转折页”上发生突然出现的人物,意外的结果,将老鼠背后突然出现的张着血盆大口的蛇遮挡掉,鼓励幼儿充分猜测“蝙蝠怎么会吓得出汗了呢?到底怎么回事?”孩子们不断地猜测,有的说“蝙蝠被老鼠说的这么多的本领吓出汗了。”有的说:“蝙蝠害怕老鼠吃了它。”在孩子们充分的猜测、表达后老师一下子掀开遮挡物,只听见孩子不禁大叫“哇,是蛇。”“蛇要把老鼠吃掉了”……这样的遮挡从“众口一致”到“一片哗然”的效果,情节的“张力”和幽默效果得到充分的体现,幼儿在享受情节之趣的同时也学会了阅读此类绘本的方法。
在这一页的处理上,在揭示之前遮挡之前让幼儿根据前面情节、自身经验和想象进行充分的猜测和表达,通过“误导”来“蓄势”,更充分地体现情节之趣,逐渐将幼儿对“活动” (遮挡游戏)的兴趣转移到“阅读”本身。
三、独特的遮挡提升幼儿观察和思维能力
在绘本阅读中,可以广泛、灵活迁移的观察和思维能力能帮助幼儿或充分利用页内线索,或发现预示故事情节的关键人、事、物,或分析出故事逻辑、页与页之间联系的规律性从而越读越有趣,吸引自己一路读下去,真正理解故事。
例如绘本《老鼠和蝙蝠》中,老鼠每次说话的内容不仅仅是动作表情来表达,画面还用“想法泡泡”、“左右辅图”来表现他表达的内容。这时在这些页面的处理上,老师运用遮挡老鼠所想的内容,鼓励幼儿从图画的情节中寻找线索,思考老鼠到底在说什么,在幼儿充分地表达、争论之后揭示遮挡,这就为随后的阅读做了很好的心理准备,能让幼儿体验到思考之趣,观察、推理及口语表达的能力也能得到充分运用和发展。此外,在不呈现后页内容的情况下根据前面的信息来进行预测,或页面上的图画只描绘了事物局部,要求据此预测其整体,其效果都相当于对预测对象进行了“遮挡”。
有效的阅读教学将促进孩子阅读素养的全面发展。遮挡法只是可以选择的教学法之一,遮挡法不一定是唯一选择,也不一定是最佳选择。教师应从绘本的特点和孩子的立场去考虑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孩子喜欢的形式,才能产生最优的教学效益。阅读因有效而精彩,因高效而生动,只要努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一定能让孩子喜爱绘本,走进绘本,最终让孩子学会阅读并爱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