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d04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初中物理可从重在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及学生对探究活动的体验,启发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科学探究,从实际出发把探究思想渗透于教学之中等方面进行探究式教学。
  【关键词】参与体验;循序渐进;启发引导;渗透思想;讲究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177-02
  新课标不仅重视知识的学习,亦注重学习的过程,重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初中物理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呢?
  1重在学生的参与及体验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一切现象、事物、生活等,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因此,在教学中,应设法激趣,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那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把握物理和生活的关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要学生掌握好物理,必须注意生活→物理和物理→生活这一辩证关系。如在教学初中物理新教材第一章第一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如果提前一天布置学生在家寻找一些能够发声的简单物体如木片、梳子、铃铛、纸哨、笔套、橡筋、纸盒等。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尽情地摆弄,想怎样玩就怎样玩,走进“声音的世界”,创设“生活走向物理”的情景。学生通过看、听、摸,动手做各种发声的实验,再经学生讨论,老师点拨,得出物理结论:声音是因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然后注重引导学生“从物理走向生活”。如让学生用手触摸自己讲话时的喉咙振动,观察和解释蝉鸣现象等,把学生得到的物理知识一般化。同时引导学生,让学生了解物理就在身边,物理知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科学探究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注意到学生认识过程的特殊性,体现学生认识过程的特点,又要注意到学生认识过程与科学家认识过程的共性。学生学习中的探究活动和实际生活及科学研究中的探究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的结论是已知的,后者的结论是未知的。因此,教学过程中的探究活动,不要求完美,重在学生的参与,重在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及学生对探究活动的体验,学生能够得出大致正确的结论即可。
  2循序渐进学会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要素较多,而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其探究过程可以涉及所有的要素,也可以只涉及部分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应把科学探究的方法,即程序性的知识,拿到前台来进行教学,使学生了解探究的过程、知道探究的步骤和方法。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使学生了解探究活动的过程,然后进行不完全的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不要“一步到位”,应经历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的过程。
  新课标八年级物理教程中,先安排探究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并以旁批的形式标示探究活动的几个要素,使学生对探究过程获得感性认识,然后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进行几个要素的探究活动,最后再让学生完整地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就是按照循序渐的方式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
  3以生为本启发引导
  初中生对大千世界有很强的好奇心,对物理现象很感兴趣,对实验有着天然的兴趣,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启发引导他们进行探究活动。
  中学生对事物的现象喜欢问个为什么,学习过程中,可鼓励他们多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提出有意义的问题。针对这一年龄的学生喜欢幻想、有梦,引导他们进行大胆猜想,做出合理的假设。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合作和交流。
  下面是我在教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过程:
  3.1 首先要学生观察电阻定律演示器上的几条电阻丝,提出:任意两条电阻丝之间有何区别?学生很快得出结论:材料、长度、粗细(横截面积)可能不同。
  3.2 让学生猜想影响导体的电阻有哪些因素,得出:影响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3.3再提出:怎样探究导体的电阻跟长度的关系?并对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做出猜想或假设。由于学生首次接触控制变量法,就由教师对控制变量法做了讲述(若学生探究能力较强,可由学生完成)。至此,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探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应选材料、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的两根电阻丝,并选出了实验需要的电阻丝。后面的一系列探究活动,学生也很快完成,得出了结论,达到了探究式教学的目的。
  4探究思想渗透于教学之中
  只要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或在老师的引领下,通过各种方式的主动学习,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探究过程。因此探究式教学不一定非得要有实验活动,但是探究的思想,却可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加以实现。比如把讨论式的教学设计成探究式的教学,讲授课可以穿插一些探究性的问题,把讲授式设计成探究式,练习题中可以适当出一些探究性的题目、开放性的题目等,关键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地参与、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
  如在教授速度时,向学生提出: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如何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在讨论的过程中,还可这样引导学生:(一)在百米赛跑中,我们是怎样判断谁跑得快的?(二)怎样判断出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比行驶的单车快?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一)在通过的路程相等时,比较所用时间;(二)在所用时间相等时,比较通过的路程。
  5探究式学习讲究合作
  在探究式学习中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积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每个学生由于发展水平、兴趣爱好不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这种认知程度上的差异,是学生间可以进行交往与合作学习的前提。教师应在科学探究的教学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彼此之间进行充分交流、切磋,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论,创造良好的“合作交流”氛围,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中,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方法、倾听他人的探究经验,进行客观的比较和鉴别,促进对所获得知识的正确、全面地理解,从而使自己的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培养。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多方位、多途径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要制造机会让同学们进行合作,在学生分组实验时,有很多实验必须要通过实验小组的合作才能完成,比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小组中的学生分工不同,有动手操作的,有记录的,有观察现象的、有收集材料的等。在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合作的方式和方法,掌握合作的技巧,确保探究活动的成功。
  物理是一门以探究为基础的学科,探究式教学在问题研究和问题解决中所用到的科学方法也正是物理学科课程目标所要求的。初中物理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探究式教学,启发引导学生,使他们循序渐进学会科学探究,重在学生的参与及体验,突出探究的思想,把探究思想渗透于教学之中,才能真正发挥探究式教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167-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评价机制都有了新的变化。但作为中考科目之一的历史,中考成绩也自然成为评价教师水平的标准之一。教学质量是学校、老师和家长最关注的一个问题,也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发展,提高学习成绩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所以搞好历史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也就成为每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才能向学好英语迈进,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影响; 英语兴趣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169-02  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166-01  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好处就是使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学习的机会,并在学习过程中有参与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产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进取意识和竞争意识,真正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受到尊重。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多的学习方式,并得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172-01  师生交流与沟通还不够,由于受时间和环境的影响,与学生之间的课余交流较少,对于学生的内心世界还不够了解,对于学生的兴趣、情绪变化等了解不够。相应学生对于教师同样也不够了解。这样使得语文课堂效率低下。  那么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内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呢?  1教
【摘要】"计算能力"是指逻辑思维能力与计算技能的结合,不仅会根据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而且要理解算理,能根据题目条件寻求简便、合理的解法.因此,必须加强和重视计算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计算教学方面应寻求创新,力求有新的突破。  【关键词】计算 ; 兴趣 ; 动机 ; 速度【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171-01  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完成小学英语的基本教学任务,而且还应从实际出发,激发学生说英语、学英语的兴趣,为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地提高打下持续发展的基础。而要想做到这一点,仅有努力是不够的,因为力终究是一个矢量,它不仅有大小,更有方向,只有用科学的理论来为英语口语教学导航,解决“哑巴英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神经型布氏杆菌病周围神经损害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和神经电生理检查,观察了神经型布氏杆菌病周围神经损害的临床特点和神经电生理改变,以期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尽早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175-02  英语课的教学,对我本人来说是一个不断学习,渐进的过程。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并没有过多重视导入这个环节,一般上课时我直接就教授学生单词,然后就进行课文的教学。学生都是一味的跟我走,其间就有学生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兴趣不浓的问题。而对这些学生我则会认为是他们不好好听课,随之而来的当然是一顿批评教
【摘要】语文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辅助教学手段,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能把许多枯燥抽象的文章内容,以色彩斑斓的画面和逼真的音响效果,展示在学生面前,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学习欲望,提高了课堂质量和效率,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乏味,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  【关键词】语文 多媒体 运用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的手段也变得更加现代化、多样化,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