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民族大学——
南邻国家图书馆(步行只需15分钟),北接中关村,地理位置优越。它的前身是延安民族学院,是全国民族类院校唯一进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的大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可谓其王牌院系,是全国唯一综合研究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教学和科研单位,本硕博(含博士后流动站)办学层次齐全,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该学院下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在校期间除免学费外,还将有部分被选拔进入“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培养,享受“基地班”50%学生免试推荐研究生等优惠政策。为有利于该专业吸收更多具有民族语言基础的优秀生源,中央民族大学每年都会留有名额单独用于民族语测试考生录取。
从2011年开始,该校开设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维/哈/蒙)零起点班,分别设置于藏学院、维语系、哈语系和蒙文系,各语种轮流招生,学制五年,免收学费。另外,根据西藏地区人才需求情况,该校设有定向西藏就业专业,招收对象为应届非西藏生源,录取分数可适当降低,免学费、住宿费及教材费(具体标准以入校签订协议为准),可享受每年2400元的助学金。学生入学后须签订相关就业协议,毕业后由西藏人事厅安排到西藏基层工作5年。
中南民族大学——
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坐落于武汉南湖之滨。学校占地1446亩,校舍面积73万余平米,馆藏图书280余万册,拥有全国高校第一家民族学博物馆。
该校在湖北、河南、内蒙、新疆、广西、西藏、云南等7个省(区)进入第一批招生,新生第一志愿录取率超过90%,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达到60%以上。其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新华社湖北分社等多家单位签订了人才培养协议,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学生进行高水平的学术讲座,推进第二课堂的学习与学术交流。而该学院下的新闻传播学类的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和广告学专业是文、理兼招的。
“学生很优秀,综合素质很高”“专业知识扎实,学习态度认真”,这是兄弟院校对中南民族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评价。该专业推行“小班模式”,即在大学三、四年级的专业选修课教学中,分成25人左右的小班。另外,其民族学免收学费。
北方民族大学——
国内唯一建立在少数民族自治区的部属综合性民族高校,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坐落在素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
该校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在英藏黑水城文献整理与研究、贺兰山与大麦地岩画研究、粉体材料和特种陶瓷研究以及少数民族史学研究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研究成果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其法律专业也不容小觑,称得上该校师资最强的专业,而最好就业的专业是“经管”的会计专业。
虽然该校属于普通的二本院校,但随着这些年国家的政策在向西北倾斜,其发展潜力不可小视。相对于北上广等繁华都市,银川的节奏是比较慢的,所以很多过来人都说,北方民族大学是一个更适合学习的地方。
近些年,该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位居宁夏高校前列,而其80%的毕业生在民族地区基层工作。
西南民族大学——
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该校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特别是在畜牧兽医理论与技术、民族经济、民族旅游、民族文化研究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其拥有极富特色的民族博物馆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藏学文献馆、彝学文献馆。早在1984年,副校长沙马拉毅教授就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套彝文计算机输入法,使彝文成为我国第一种进入计算机的少数民族文字;1999年,这一套彝文输入法顺利通过国际信息标准认定,被收入《世界文学国际标准集》,“沙氏输入法”的彝文信息编码成为国际唯一认可的标准。另外,他的《汉彝翻译技巧探微》一书填补了汉彝翻译史上无翻译理论专著的空白。
广西民族大学——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提到广西民族大学的金字招牌,当然非小语种莫属。该校建立了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拥有越南语、老挝语、泰国语、柬埔寨语、缅甸语、印尼语、马来西亚语等东南亚语言本科专业,形成了独特的“3+1”培养模式(3年在国内学习,1年到语言对象国学习),2009年,亚非语言文学学科被列入2009年—2011年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学科。其依托“国家外语非通用语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和“广西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人才小高地”平台,逐步形成了东盟语言文学、东盟政治法律、东盟经贸商旅、东盟历史文化、东盟民族宗教、东盟艺术体育等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系列学科。
该校商学院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大都实行“3+1”模式,大三到东南亚国家留学一年(费用自理)。
值得一提的是,广西民族大学保留了很多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那些红瓦尖顶的房屋与葱茏的热带树木和秀美的相思湖相映成趣,美不胜收。
云南民族大学——
坐落在四季如春、风景秀丽的昆明,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云南民族大学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是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语言文学、东南亚语言文化、化学(民族药)等学科,特别是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在建设和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是我国重要的民族学研究基地,而东南亚语种群(泰语、缅甸语、越南语、老挝语、柬埔寨语、马来语、印度尼西亚语、印地语8个本科语种专业)是教育部特色专业,其还设有“中国—东盟语言文化人才培养基地”。此外,该校的一些少数民族语种,比如纳西语、苗语等等,就业都很不错。
大连民族学院——
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国家唯一设在东北和沿海开放地区、以工科和应用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
该校在二本学校中口碑不错,日语、国贸等是其优势专业。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美国、英国、韩国、日本、新西兰等30多所国(境)外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2+2”“3+1”“4+1”等多种形式的互派留学生活动。
该校还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了大学生“专业+能力+复合”的自主学业培养计划和复合专业选修、辅修专业、工作室选修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学校每年面向学生开放的任选课程达到1500门,每个专业开设的应用性课程占课程总量的1/5左右,有效地化解了就业危机,使毕业生就业率连续9年超过90%,位居全国民族学院前列,成为全国民族毕业生就业典型高校。
南邻国家图书馆(步行只需15分钟),北接中关村,地理位置优越。它的前身是延安民族学院,是全国民族类院校唯一进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的大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可谓其王牌院系,是全国唯一综合研究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教学和科研单位,本硕博(含博士后流动站)办学层次齐全,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该学院下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在校期间除免学费外,还将有部分被选拔进入“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培养,享受“基地班”50%学生免试推荐研究生等优惠政策。为有利于该专业吸收更多具有民族语言基础的优秀生源,中央民族大学每年都会留有名额单独用于民族语测试考生录取。
从2011年开始,该校开设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维/哈/蒙)零起点班,分别设置于藏学院、维语系、哈语系和蒙文系,各语种轮流招生,学制五年,免收学费。另外,根据西藏地区人才需求情况,该校设有定向西藏就业专业,招收对象为应届非西藏生源,录取分数可适当降低,免学费、住宿费及教材费(具体标准以入校签订协议为准),可享受每年2400元的助学金。学生入学后须签订相关就业协议,毕业后由西藏人事厅安排到西藏基层工作5年。
中南民族大学——
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坐落于武汉南湖之滨。学校占地1446亩,校舍面积73万余平米,馆藏图书280余万册,拥有全国高校第一家民族学博物馆。
该校在湖北、河南、内蒙、新疆、广西、西藏、云南等7个省(区)进入第一批招生,新生第一志愿录取率超过90%,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达到60%以上。其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新华社湖北分社等多家单位签订了人才培养协议,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学生进行高水平的学术讲座,推进第二课堂的学习与学术交流。而该学院下的新闻传播学类的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和广告学专业是文、理兼招的。
“学生很优秀,综合素质很高”“专业知识扎实,学习态度认真”,这是兄弟院校对中南民族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评价。该专业推行“小班模式”,即在大学三、四年级的专业选修课教学中,分成25人左右的小班。另外,其民族学免收学费。
北方民族大学——
国内唯一建立在少数民族自治区的部属综合性民族高校,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坐落在素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
该校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在英藏黑水城文献整理与研究、贺兰山与大麦地岩画研究、粉体材料和特种陶瓷研究以及少数民族史学研究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研究成果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其法律专业也不容小觑,称得上该校师资最强的专业,而最好就业的专业是“经管”的会计专业。
虽然该校属于普通的二本院校,但随着这些年国家的政策在向西北倾斜,其发展潜力不可小视。相对于北上广等繁华都市,银川的节奏是比较慢的,所以很多过来人都说,北方民族大学是一个更适合学习的地方。
近些年,该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位居宁夏高校前列,而其80%的毕业生在民族地区基层工作。
西南民族大学——
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该校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特别是在畜牧兽医理论与技术、民族经济、民族旅游、民族文化研究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其拥有极富特色的民族博物馆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藏学文献馆、彝学文献馆。早在1984年,副校长沙马拉毅教授就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套彝文计算机输入法,使彝文成为我国第一种进入计算机的少数民族文字;1999年,这一套彝文输入法顺利通过国际信息标准认定,被收入《世界文学国际标准集》,“沙氏输入法”的彝文信息编码成为国际唯一认可的标准。另外,他的《汉彝翻译技巧探微》一书填补了汉彝翻译史上无翻译理论专著的空白。
广西民族大学——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提到广西民族大学的金字招牌,当然非小语种莫属。该校建立了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拥有越南语、老挝语、泰国语、柬埔寨语、缅甸语、印尼语、马来西亚语等东南亚语言本科专业,形成了独特的“3+1”培养模式(3年在国内学习,1年到语言对象国学习),2009年,亚非语言文学学科被列入2009年—2011年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学科。其依托“国家外语非通用语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和“广西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人才小高地”平台,逐步形成了东盟语言文学、东盟政治法律、东盟经贸商旅、东盟历史文化、东盟民族宗教、东盟艺术体育等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系列学科。
该校商学院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大都实行“3+1”模式,大三到东南亚国家留学一年(费用自理)。
值得一提的是,广西民族大学保留了很多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那些红瓦尖顶的房屋与葱茏的热带树木和秀美的相思湖相映成趣,美不胜收。
云南民族大学——
坐落在四季如春、风景秀丽的昆明,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云南民族大学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是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语言文学、东南亚语言文化、化学(民族药)等学科,特别是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在建设和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是我国重要的民族学研究基地,而东南亚语种群(泰语、缅甸语、越南语、老挝语、柬埔寨语、马来语、印度尼西亚语、印地语8个本科语种专业)是教育部特色专业,其还设有“中国—东盟语言文化人才培养基地”。此外,该校的一些少数民族语种,比如纳西语、苗语等等,就业都很不错。
大连民族学院——
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国家唯一设在东北和沿海开放地区、以工科和应用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
该校在二本学校中口碑不错,日语、国贸等是其优势专业。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美国、英国、韩国、日本、新西兰等30多所国(境)外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2+2”“3+1”“4+1”等多种形式的互派留学生活动。
该校还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了大学生“专业+能力+复合”的自主学业培养计划和复合专业选修、辅修专业、工作室选修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学校每年面向学生开放的任选课程达到1500门,每个专业开设的应用性课程占课程总量的1/5左右,有效地化解了就业危机,使毕业生就业率连续9年超过90%,位居全国民族学院前列,成为全国民族毕业生就业典型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