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地理在渗透环境教育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教学中主要局限于环境科学知识的传授,对于其中蕴含的伦理道德成分挖掘不够。基于此,开展地理学科中的环境伦理道德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地理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实效性,也有助于提升地理学科的价值和功能。
【关键词】环境教育 环境伦理教育 初中地理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31-01
近几年,国人出门旅游时,出现了一些不良的行为,如金字塔刻字、颐和园游客当众小便、杭州西湖和卢浮宫泡脚事件,这些陋习不仅给个人形象抹了黑,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也跟着受损。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乱写乱画、随意污染和浪费水资源、缺乏礼让等等不良行为随处可见。这些环境问题的产生,从深层次上讲是对人对自然关系的不正确认识,即环境伦理道德问题。因此,环境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依赖科技和法律手段,还必须诉诸伦理信念,从道德层面去影响人们的环境行为习惯。初中地理在渗透环境教育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教学中主要局限于环境科学知识的传授,对于其中蕴涵的伦理道德成分挖掘不够。
一、初中地理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环境伦理教育内容。
在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中,课程内容体系是以人口、资源、环境为中心,围绕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来展开的。其内容标准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除地球與地图部分未明显涉及环境伦理教育的内容外,其他三部分均蕴涵丰富的环境伦理教育因素,中国地理中还专门列出了“人口与民族”、“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与工业”等相关内容,乡土地理更是紧密围绕当地的环境状况和面临的环境问题来展开的。因此,现行的初中地理教材可以说是一套很好的环境教育教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对环境现状的认识,增强学生对环境的责任感,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形成对自然、社会的良好态度,树立正确的生存观和发展观。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1.地理教师缺乏环境伦理教育的主动性
新课改已进行十余年,但目前在高分率和升学率仍然是考核教师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基本上只会根据考试要求和内容来安排环境教育内容,而不是根据环境教育的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教学内容,另外,大多数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达到主动地进行环境教育的程度。
2.地理教师进行环境伦理教育的方式较为单一
实施环境教育最好的方式是基于体验式教育,即在相应的环境中让学生感受到当地环境恶化的危害,分析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根本措施,是一种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亲身体验、主动探究,从而激发他们对环境的热爱、发展学生调查、探究、合作等技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行为。但是,现实中的环境伦理教育缺乏体验式的教学,而大多数采取了讲授式的教学方式,这不利于学生环境伦理道德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3.学生的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表现不一致
虽然大部分学生的环境意识良好,认为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的行为表现却表里不一。例如,在初二上册教材中对于“禁止使用一次性消费品”的问题上,绝大部分同学在意识层面持肯定的态度,但在实际的生活学习中,因为不使用一次性消费品而感到不方便,所以还是使用了一次性消费品。因此,环境教育不只能靠课堂教学,而更应将环境伦理意识转化为良好的环境行为,这才是环境伦理教育的目的。
三、初中地理渗透环境伦理教育的实施建议
1.激发教师环境伦理教育的主动性和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环境教育因素
学校应加强教师的环境伦理的培养,制定环境教育目标、实施计划等,明确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增强教师环境伦理教育的主动性。教师在平时要经常收集环境教育的资料,不断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环境伦理教育因素,丰富教师的环境教育知识储备,以便更好地实施环境教育。
2.在课堂上开展生活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为了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生存环境,教师应从地理与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探究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设想。例如,在讲“水资源的保护”时,让学生调查“你家每日用水的状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生活中用水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节约用水的环境伦理意识,这样既让学生学到了生活中的地理和有用的地理,课堂也不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生存观。
3.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针对不同环境教育内容,其教学方式也应不同,一般采用体验教学方法和案例教学方法。
(1)体验教育模式
体验教育模式是指在体验理念的指导下,将体验理念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是一种公认的有效的道德教育模式,根据体验教育的情境真实性和在情境中的活动方式将体验教育模式分为角色扮演法、两难问题讨论法和抛锚式教学法等方法。
(2)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一定的案例情境中,借助教师提供的信息,利用教材和其它学习资料,围绕案例收集、加工、处理信息,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法,或独立探索、或协作讨论、或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最终得出有效结论,获得新的地理知识和观念。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提出案例——引导确定研究主题——讨论解决地理问题——拓展、培养地理能力;它包括以下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地理文字材料案例教学。对此类案例的学习教师先将材料选择整理后编写成地理教学案例,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案例研究,挖掘案例中的地理现象及问题并寻找因果关系;二是地理图形案例教学。
参考文献:
[1]裴占超.新课标标准下地理课程的环境教育功能[J].文化与教育技术,2010(3):244.
[2]刘彩云.兰州市部分中学环境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孟秀红.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初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2,(3):39.
[4]李青.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6.
【关键词】环境教育 环境伦理教育 初中地理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31-01
近几年,国人出门旅游时,出现了一些不良的行为,如金字塔刻字、颐和园游客当众小便、杭州西湖和卢浮宫泡脚事件,这些陋习不仅给个人形象抹了黑,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也跟着受损。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乱写乱画、随意污染和浪费水资源、缺乏礼让等等不良行为随处可见。这些环境问题的产生,从深层次上讲是对人对自然关系的不正确认识,即环境伦理道德问题。因此,环境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依赖科技和法律手段,还必须诉诸伦理信念,从道德层面去影响人们的环境行为习惯。初中地理在渗透环境教育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教学中主要局限于环境科学知识的传授,对于其中蕴涵的伦理道德成分挖掘不够。
一、初中地理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环境伦理教育内容。
在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中,课程内容体系是以人口、资源、环境为中心,围绕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来展开的。其内容标准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除地球與地图部分未明显涉及环境伦理教育的内容外,其他三部分均蕴涵丰富的环境伦理教育因素,中国地理中还专门列出了“人口与民族”、“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与工业”等相关内容,乡土地理更是紧密围绕当地的环境状况和面临的环境问题来展开的。因此,现行的初中地理教材可以说是一套很好的环境教育教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对环境现状的认识,增强学生对环境的责任感,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形成对自然、社会的良好态度,树立正确的生存观和发展观。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1.地理教师缺乏环境伦理教育的主动性
新课改已进行十余年,但目前在高分率和升学率仍然是考核教师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基本上只会根据考试要求和内容来安排环境教育内容,而不是根据环境教育的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教学内容,另外,大多数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达到主动地进行环境教育的程度。
2.地理教师进行环境伦理教育的方式较为单一
实施环境教育最好的方式是基于体验式教育,即在相应的环境中让学生感受到当地环境恶化的危害,分析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根本措施,是一种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亲身体验、主动探究,从而激发他们对环境的热爱、发展学生调查、探究、合作等技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行为。但是,现实中的环境伦理教育缺乏体验式的教学,而大多数采取了讲授式的教学方式,这不利于学生环境伦理道德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3.学生的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表现不一致
虽然大部分学生的环境意识良好,认为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的行为表现却表里不一。例如,在初二上册教材中对于“禁止使用一次性消费品”的问题上,绝大部分同学在意识层面持肯定的态度,但在实际的生活学习中,因为不使用一次性消费品而感到不方便,所以还是使用了一次性消费品。因此,环境教育不只能靠课堂教学,而更应将环境伦理意识转化为良好的环境行为,这才是环境伦理教育的目的。
三、初中地理渗透环境伦理教育的实施建议
1.激发教师环境伦理教育的主动性和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环境教育因素
学校应加强教师的环境伦理的培养,制定环境教育目标、实施计划等,明确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增强教师环境伦理教育的主动性。教师在平时要经常收集环境教育的资料,不断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环境伦理教育因素,丰富教师的环境教育知识储备,以便更好地实施环境教育。
2.在课堂上开展生活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为了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生存环境,教师应从地理与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探究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设想。例如,在讲“水资源的保护”时,让学生调查“你家每日用水的状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生活中用水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节约用水的环境伦理意识,这样既让学生学到了生活中的地理和有用的地理,课堂也不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生存观。
3.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针对不同环境教育内容,其教学方式也应不同,一般采用体验教学方法和案例教学方法。
(1)体验教育模式
体验教育模式是指在体验理念的指导下,将体验理念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是一种公认的有效的道德教育模式,根据体验教育的情境真实性和在情境中的活动方式将体验教育模式分为角色扮演法、两难问题讨论法和抛锚式教学法等方法。
(2)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一定的案例情境中,借助教师提供的信息,利用教材和其它学习资料,围绕案例收集、加工、处理信息,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法,或独立探索、或协作讨论、或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最终得出有效结论,获得新的地理知识和观念。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提出案例——引导确定研究主题——讨论解决地理问题——拓展、培养地理能力;它包括以下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地理文字材料案例教学。对此类案例的学习教师先将材料选择整理后编写成地理教学案例,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案例研究,挖掘案例中的地理现象及问题并寻找因果关系;二是地理图形案例教学。
参考文献:
[1]裴占超.新课标标准下地理课程的环境教育功能[J].文化与教育技术,2010(3):244.
[2]刘彩云.兰州市部分中学环境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孟秀红.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初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2,(3):39.
[4]李青.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