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永青真相与方向
在牧野眼里,叶永青是兄长般的好人:“近一年多来,他几次带作品来参加我在La Celeste艺术馆举办的当代艺术展。他热心地帮我们把国内首家开在高端商场里的艺术馆打开局面。”
叶永青在艺术圈内的好人缘,早被公认。他把自己比作PVC管中的弯头,“可以接在不同的地方,只要能为艺术的繁荣做点事。”他积极兼任艺术活动家、策展人、艺评家、艺术社区运营商,乃至城市规划参与者。早在北京798艺术区走红之前,他在云南一手创建的上河会馆、创库,成为国际上有影响的“民间艺术交流中心”。
去年底,他策划并参与组建了中国当代艺术院,它隶属国家文化部,把繁荣中国当代艺术上升到国家战略,希望对多元、纷乱的当代艺术,进行学术化,有公信力的梳理。他担任艺术总监,并与蔡国强,方力钧、周春芽等22人成为首批获聘的艺术家,舆论称这意味着中国有了“艺术院士”。
到伦敦陪伴学习艺术的女儿完成毕业创作后,刚回国他就接受了本刊专访。光头锃亮的叶帅,睿智敏思,忆往事、论艺术,娓娓道来,语言生动如诗。
向1980年代脱帽致敬
叶永青今年底有两个展览,一是在台湾的个展,一是回到重庆在四川美院办“我的八十年代”回顾展。
“我不太爱整理资料,今年是第一次有时间和精力面对过去,回到过去的家、工作室里,看一些尘封十年以上的作品。100多件展品。不光是以前的画作,还有一些资料、书信、文献、诗歌,以前我也是半个文学青年。希望展览能还原那个时代的氛围。”
“时隔多年,回去翻看整理那些发黄发霉的资料,很多记忆被激活。虽然多年不去面对,但它们仍然在那里,从未消失过。这种体验我以前没有过。”
“这个时代大家都拼命往前走,慢下来,想一想自己的历程,其实很有必要。作这个展览不光是缅怀过去,有很多问题今天依旧存在,仍然值得面对和反省。对于我们这些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有理由对当年脱帽致敬。”
“今天大家已经习惯在聚光灯和舞台上,看到被包装、打造过的艺术家,被数字、价格、市场等种种光环笼罩着。但艺术其实是在不为人知。很安静的角落里开始的。我回到八十年代。回到重庆我工作过的黑暗发霉的小屋,发现当年照样创造出很多至今觉得有意义,值得纪念的作品。艺术不在于日后有多少鲜亮的标签,而是对自己在一定时空中的生活感受。”
西方是第一个老师
罗中立、张晓刚、周春芽、叶永青等今日艺坛名家,30年前都是四川美院的学生。叶永青说:“徐悲鸿、刘海粟等前辈出国学习西方艺术之前,有深厚的国学底子,他们学西方,是一种中国文人对西方的选择或借取,西方技巧不过是给他们增加了一件武器。但对我们这拨人来说,可能西方艺术一开始是我们学习的全部。”
他觉得自己的第一个老师是西方艺术。“中国艺术家这些年不断融入到国际化进程中,我们一直同时骑在东方和西方这两匹马身上。我们这代人经历过文革,文化传统几乎荡然无存。1980年代,虽然我们的作品是针对中国现实,但一直以西方文化为参照系。”
“1992年我首次出国,却开始思考文化身份:“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这是中国人真正到西方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促使我回头来认知自己的传统。所以中国传统是我的第二个老师。”
叶永青说,无论是对外接受西方的影响,还是回头来认知传统,都只是过程,所有目的都要回归到当下生活,对艺术创作影响最大的还是生活。东方与西方、中国与欧美的差异,不是简单的地域差异,更多的是关于时间的认知,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时空里。1980年代我们是在一个封闭、被禁锢的时间里,社会刚刚经历文革,百废待兴,但又充满希望,每一天都面对新的东西,每个人都象在沙漠里,非常渴望接受外来的东西。今天我们差不多已与西方同步,有些方面的速度和节奏甚至比国外更快。我在国外常感觉自己很着急,比如去银行排队,总觉得前面老太太数钱很慢,后来我发现是自己的问题,他们是按他们正常的时间节奏在生活,但我已经习惯了所谓的高效,飞快地、非常急切地在往前走。
化繁为简坚守方向
眼下是众说纷纭、众生喧哗的时代,网络更使世界呈现空前的丰富性。叶永青说:“八十年代我们总觉得知识不够,拼命地充实自己,但今天面临的是过度与过剩的状态,打开电脑,第一件事是删除,每天要考虑我们不做那么多事、只做哪些事。”
“身为画家,我们的幸运是无论经历多少事,每天总有那么一个时间是呆在自己的角落,只面对那张画布,那几根线条、那一点点颜色,在一种宁静的心境里,找到我与世界的另一种关系。不管世界有多少冲突,不管东西方文明是否碰撞,不论现实和梦想如何激荡,绘画作品才是我的世界。”
相比别的艺术家,叶永青涉猎的领域之广泛有目共睹。但今天,他努力化繁为简:“我的工具通常只是一支小小的毛笔或女孩子画眉的眉笔,颜料只是一小罐象墨一样的黑色丙烯兑水调和,这些工具和材料比一年级小朋友学画所用都简单,能满足我的游动和不确定性,作画地点也可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作为一个经历了漫长艺术生涯的艺术家来说,保持灵感和创造力是一大难题。叶永青认为关键要把创作放到合适的位置上:“灵感是不期而遇的东西,来自生活中不同的触动,但不能期待灵感时时降临。我通过创造自己的工作系统、工作流程,保证我不停地画下去,并保持乐趣和新鲜感,而不是变得象上班一样。”
叶帅以画乌著称,20多年来乐此不疲地画了100多幅油画《鸟》,最近几年他的个展几乎都与乌有关。他说“鸟是我喜欢并一直坚持的题材。我想把大家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题材,变成我个人的专属。”
他觉得今天的社会充满了各种工具和计划,但真正的难题是,这个时代没有方向感。他不停地游走在不同的国度,看不同的社会,尤其是到一些偏僻的国度和小城。“比如老挝的万人小城琅布拉邦,最辉煌的建筑是寺庙,当地人最重要的事情是每天清早做好饭,然后跪在街上请僧人拿回寺庙去吃。这样简单的地方,却有一个方向感。”
“每个人内心如果有一个朝向,任何时候做任何事,自然就会把力气朝这个方向使。人生的意义,最重要的是能够给予”,叶永青说:今天,他的方向在于:尽量做一些有意思的、有责任的事情,珍藏个人的感受。
[对话]
TIDE:听说比尔·盖茨等都收藏过您画的鸟?
叶永青:他们的收藏跟我没有直接关系。比尔·盖茨、默多克收藏过我的作品,大家之所以耳熟能详,是因为他们是最有名的有钱人。但这些作品不是我自己卖给他们的,通过种种经纪人,中间不知道转了多少道手。我也是从别人的口中知道,本身跟这些收藏者没有直接的接触。
TIDE:您怎样看当前艺术市场屡屡拍出天价的火热? 叶永青:这是经济规律。很多人说艺术市场出了问题,但我觉得是钱出了问题,不是单向的艺术问题。所谓的艺术被天价化,是因为艺术已经货币化,说明中国的资本流向是有限的,理财渠道太少,艺术货币化就是必然的。
对艺术而言,商业本身不是太大问题。商业环境本身反而比原来的体制更进步。原来计划经济的体制,比较接近文化专制的单一体制,没有商业体制支撑。商业体制还有竞争,但商业化对于艺术家个人是一种腐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喜欢说视金钱如粪土,这并没错,但生活离不开粪土,艺术更离不开粪土的滋养。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鲜花与粪土搅在一块儿,要有一点距离,才能使鲜花长得好。这就是艺术不应该商业化。
TIDE:您怎样看待财富?
叶永青:人拥有金钱和巨大的财富,无非是拥有了某种权力和自由,如何使用这种自由和权力,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没办法判断好坏。对艺术家来说,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完全取决于艺术家如何使用、支配。
对我个人来说,财富并不意味着天然给你带来快乐和幸福。快乐与幸福感取决于性格。如果你天性是能够给予的,你一定会很快乐。我目前感到很幸福,因为我很愿意与别人分享。
童振刚幸福与危机
他在人生与艺术上的自由自在和气定神闲的状态,是“游世”风格的最佳体现,以“游”作为价值主张,是对复杂多变的现实环境的一种美学提升。他在玩儿中渴望幸福的生活,但这种幸福却与众不同。
与众不同的幸福
从八十年代开始投入创作至今,童振刚创造了一系列艺术语素瓷瓶,鱼,花簇,团扇,鹦鹉,猫,书法和印章,成了他特定的艺术符号。近年来,他重点投入油画创作和探索,形成了崭新的视觉享受。他油画中的人物和动物,大部分都洋溢着幸福的光芒,有丰富物质生活的满足,有两性之间协调生活的惬意,有和谐家庭生活的美满,有对灰色生活的无奈,有人类和动物友爱的美妙……令观者心情愉悦,代表作有《幸福指数》系列。
他的经历也投射在他的作品中,当年在体制内当了十年老师,为职称奖金等劳神,后来脱离了体制,做自己喜欢的事。他的雕塑《不合作的状态》或多或少就是这种经历的艺术再现。
他对创作的虔诚和执著也始终如一。两年前画大画时,他从架子上掉下来,摔断了腰和腿,仍然不停笔。他很高兴地苦中作乐。
直面中国艺术危机
童振刚的油画和雕塑作品,处处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意趣。但他认为:对待传统文化,不要强求,顺其自然,这跟社会的发展背景有关系。比如日本过去的浮世绘,大多画的是春宫图,大家把它当性教育,现在已经没人搞了。中国传统文化如果慢慢被其他的文化所代替、消解,最后只能从影视里看到,走到那一步就可悲了。对传统文化,要用继承与发展的眼光去对待。”
童振刚认为:当今的中国文化艺术存在危机,更危险的是搞艺术的人看不到这种危机。比如文化创意产业,把艺术当成工业化产品,这种功利态度只能生产浅表性和消费性的文化产品,暂时拉动一个市场的发展。
他担忧的是:“现在艺术市场充满炒作和欺骗,有的艺术家整天催拍卖公司快点拍掉自己的画,成交一张,他私下再给拍卖公司送十张。有的人为了炒高作品价格,甚至自己买自己的画。时间一长,骗局拆穿,会打击一大片画家,让当代艺术集体受伤,甚至崩盘。”
童振刚的作品近年来市场表现不错,北京世贸天阶入口处就摆着他的几件大型雕塑。“我的作品一般都是收藏家买走以后,他们自己拍卖的。我自己不参与这种炒作。很多人说老童你也是一线画家,应该可以把价格炒到上千万元一幅。我说这跟我没关系,我别墅也有,跑车好几辆,要那么多钱干嘛?我希望艺术市场能早日规范。”
童振刚说:大多数艺术家前期都会经历生活上的困难,但有了一定经济实力之后,一定会寻找自己或社会真正需要的东西。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不能只根据市场价格去判断好坏。艺术与做人是相通的,必须脚踏实地。
李书安画坛人类学家
李书安的画以耐看著称,这位30多年前中央美院油画系科班出身的画者,师从靳尚仪、詹建俊、闻立鹏、朱乃正等大师,毕业后在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教书32年,桃李满门,教过张艺谋、顾长卫等色彩与素描课,韩刚、霍建起等知名导演,都是他的爱徒。
他深入地研究过欧洲的古典主义,印象主义和美国的当代艺术等众多流派,通过吸收与演变,创造了自己的艺术语言。他说:“平庸意味着艺术生命的死亡,如果没有自己的独创性,技艺再炉火纯青,最好也只是个画匠。”
近年来,李书安所创作的油画新语境——“人的方式”系列作品,把自己的画作推到了当代艺术的前沿。“因为人是一切存在的核心。”李书安在油画中绘制了人的几乎所有的神态和行为方式,千变万化,无穷无尽地表达了人的生命力、生活的节奏与轮回。他以人为本的尝试,首先在国外走红,2005年他应邀前往日本横滨举办个展,受到横滨市文化部长和日本画坛的肯定,一位前来看画展的法国导演称他为“人类学家”。
半个世纪的求索
李书安58岁的人生经历了中国当代史中的很多离乱困苦:生于河南农村,六岁丧父,母亲带他改嫁到陕西边区一特困家庭,全家人都是文盲,他几度差点饿死。中学时因为黑板报画得好,1974年到中央美术学院就读,头两年全面学习油画、水粉、国画、水彩,工笔、版画技巧,后两年专攻油画,主要学习前苏联的写实主义。
1978年到电影学院教书后,他如饥似渴地向西方学习。“最开始是学西方古典主义绘画,从人体、肖像到风景,都扎扎实实地学,尤其喜欢伦勃朗的厚重和安格尔的细腻,我的古典主义绘画都有这两位大师的痕迹。后来又学习印象派对色彩的处理技巧,往后又向后现代派学习,从梵高、塞尚,孟克等的作品中吸收营养。”
在1980年代,李书安更多的是向西方学习,1989年他的印象派作品《葡萄沟》,获得中国美协大奖,奠定了在画坛的名声。1990年代,他更多地探讨中西结合,把西方油画语言,与中国的传统审美结合起来,创作中国山水风情的油画,参加了中国油画界级别最高的展览,在当时具有一定影响力。
到了2000年前后,他又开始反思和总结,觉得学来学去,都是人家曾经经历的路,走不出中外大师的影子。他开始摸索个人原创的艺术风格。
从2001年开始,李书安开始尝试以人为创作主题,”我把人们形形色色的行为方式集结在一起,放在一个比较满的画面里,形成‘人的方式’系列,既有黑白,彩色组画,又有大画和小画。”
很中国·很当代·很国际·很原创
李书安的尝试首先受到外国人的接受,到美、日韩等国办展都取得成功。一些海外艺评家这样点评李书安作品“很中国、很世界,很当代、很原创。” 李书安认为这种评价与自己心中的追求很贴切:“他们认为我的创作中国味很浓,但语言形式是世界的,非狭隘民族主义的,我的画现代感很强,而且绝对是国内外画坛没有的表现形式。”
当代艺术门类很多,风云变幻且纷杂,李书安说:“归根结底,艺术是人的精神的反映,绘画语言的根是思想性。艺术创作如果没有根,只在表面上不断变换方式和技法,这种艺术是飘浮的,不能形成大艺术观和旗帜性的东西。另外,作为中国的艺术家,作品要结合中国文化。我在‘人的方式‘系列中,孔子、老子等的思想都有体现。”
今天,中国艺术面临前所未有的繁荣,李书安幸运自己遇上了黄金时代,他衷心希望: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从东方文化角度、从人类思想的高度,寻找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如果有大批这样的艺术家成长起来,中国当代艺术才能迎来文艺复兴。艺术家在当前面临全球化文艺复兴浪潮中,会给世界文化作出重要贡献。文艺复兴不是几位大师成就的,需要很多艺术家、需要许多不同流派,共同形成这个艺术时空的整体繁荣。”
田流沙艺术“混血儿”
田流沙用“混血儿”概念,来比喻东西方艺术的融合。这位70后画家,喜欢看动漫、电影,还热爱武术。除了创作油画,也做行为艺术,常有惊人之举:他到火车车厢里表演《流动的玫瑰》行为艺术,不管老少都发一支玫瑰,为收到不同反馈而乐不可吱。
在众多艺术家为后殖民主义在中国大行其道而焦虑的时候,田流沙却淡定地将外来文化随意雕砍成自己想要的形状,创作出渗透着内心情绪的个性作品。
处变不惊、临危不乱的状态是他追求的境界,平衡与淡定是他喜欢的生活方式,这也是心中佛性的体现。佛理与智慧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他在创作中融入佛教等东方文化感悟。
兼容并蓄地实现“精神蹦极”
田流沙认为自己与叶永青。童振刚 李书安等艺术家都有点象“艺术混血儿”,比如叶永青的作品,用线条来演绎情绪,笔法很精细,一点点勾画,跟写意是两回事,在整体上还是有些狂野的感觉。我也欣赏童振刚脱胎于年画的油画,洋溢着幸福感。”
他认为:“艺术也应该多元化发展,不要担心后殖民主义的文化侵略,也不要担心传统文化的固守不变,这都是心态问题,重要的是要兼容并蓄,各采所长,为我所用,只要是美的东西一定是世界的,不能用狭隘的地域性来限制艺术的发展。”
谈及最近文艺界所说的文艺复兴,田流沙认为:“核心要素就是要复兴中国高端的精英文化,同时也不能使中国传统文脉发生断裂,通过传承实现中西合璧,为人类文化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比如油画,当代艺术等都是从西方传进来的,但西方有一些艺术形式也借鉴东方的表现模式,如表现主义、抽象艺术等,跟东方文化是相通的。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感觉,区别于西方的油画,形成有生命力的艺术。
牧野看到了全球化文艺复兴的未来,田流沙认为虽然有点像”精神蹦极”,但只要所有当代中国艺术家共同努力,逐步掌握话语权,中国艺术生态在今后将有更大的改观。
生命意义在于快乐地创作
田流沙大学在广州学油画,这个商业氛围浓厚的城市,深受港台和西方流行文化影响。这种氛围下,他创作了《卡通一代》系列油画,东魂西技交融,成为卡通一代的发起者之一。
他整天在广州的楼上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所有人都走来走去,节奏特别快,像一个影子飘来飘去,这让他创作了《影子》系列画作。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他又转型去敦煌莫高窟临摹,临摹中却是创造性地按自己的感觉去画,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有力量的东西,再二度创作。
他看了冯小刚电影《夜宴》产生灵感,决定画18米长的同名大画。下笔前,他到卖场、俱乐部、地产公司等地体验生活,跟人们聊天,照相,体验新贵们的感觉。完成这幅画大概需要18年的时间,这是他一生中首次害怕死亡,怕死亡会导致画作完不成。
最近他创作的《富二代》的油画,画面奢华高贵,人物仍是光头大嘴、圆润富态,有种东方新贵的感觉,讽喻了中国当前很多山寨贵族。
绘画的创作来源于生活的积累,平时他喜欢看动漫或看电影,去世界的各个角落体验生活。他认为创作与当前商业社会的背景休戚相关,“有什么社会背景就会有什么艺术表达。今天是信息商业社会,人们欲望很强,需要找到一种平衡让内心安宁。”
通观田流沙的作品,没有过于高深的理论,而是情感的直接表达。
牧野拥抱“新文艺复兴”
牧野是当代诗坛名人,在诗歌红火的年代是《诗歌月刊》的编辑,得到很多身居高位者的墨宝,一位前国家领导人曾给他亲笔题写“长乐”二字,至今是他的座右铭。即使在诗歌话语权日渐旁落的今天,他仍然痴心不改地活跃在诗坛,2007年他在北京朝阳公园策划实施了万人博客大会行为诗歌专场,搭建了一顶军用帐篷,邀请人们信笔涂鸦诗歌,营造“一座诗歌房子”。
他的另一个角色是艺术策展人和艺评家。去年在紧邻王府井的金宝街上,走国际高端路线的金宝汇购物中心开业,他获得业主富华集团的支持,在顶层拿出近千平米,打造La Celeste《法语,意指”蓝天,上帝之水”)艺术馆,这是中国迄今面积最大的开在商场里的艺术中心。楼下的邻居是Gucci等国际一线奢侈品牌旗舰店。
主持La Celeste艺术馆一年间,牧野马不停蹄地筹办了十多个展览,主打当代艺术。他执著地宣称今天迎来了全球化文艺复兴时代。
牧野说:“经历了40年的封闭与禁锢后,最近20多年来,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直在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大国进行,积累到一定程度将会产生核聚变,尘埃总会落定,新的文化形态即将呈现。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东方,西方文化进一步互相影响,古希腊,印度、南美等世界各地原生态的艺术,会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交流融合,形成全人类的一次文艺复兴。这不是艺术家主动追求的结果,也不是学者的预言,而是人类共同朝前走,自然会形成的局面。”
刺破泡沫茂盛生长
中国无疑正处于艺术的空前繁荣期,但是否真的迎来了全球化文艺复兴时代?本期圈子嘉宾意见不一。
童振刚说:“最近由于中国政治,经济在全球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文艺复兴再次成为社会讨论的重要命题。但这个词难免玩得有点大。文艺复兴需要打破一种原有的规则,建立一种新的文化模式,新的模式一定要体现人性本真的东西,这才叫文艺复兴。而现在的艺术市场充满了炒作与泡沫,人们为钱去画画,一旦泡沫爆裂,将打击一大片艺术家。”
叶永青也指出:“史学家愿意用一种时代观来看艺术,寻找时代与艺术的关联性。但一个伟大辉煌的时代,不一定能够诞生伟大艺术家。比如魏晋是中国历史上恐怖、冷酷的时代,反而产生了竹林七贤等有魅力的流派。唐代是安然蛊世,却并没有产生我心中的艺术大家。一些兵荒马乱的悲苦年代,甚至一些很失败的历史情景里,反而产生了感动后人的艺术。象^大山人、杨州八怪,他们的艺术成就,与自身没落的处境是背离的。”
叶永青认为当前好作品还是不多见。“不是说我们的时代文艺复兴了,好作品就会应声而生。真正有生命力的艺术,有时就象野草一样是自然生长出来的。今天的参天大树,当年很可能是几颗野种子。798等很多现在生机勃勃的东西,当年有些被剿灭掉,有些却慢慢地长大。所有的生长都需要时间,需要观察与耐心。”
在牧野眼里,叶永青是兄长般的好人:“近一年多来,他几次带作品来参加我在La Celeste艺术馆举办的当代艺术展。他热心地帮我们把国内首家开在高端商场里的艺术馆打开局面。”
叶永青在艺术圈内的好人缘,早被公认。他把自己比作PVC管中的弯头,“可以接在不同的地方,只要能为艺术的繁荣做点事。”他积极兼任艺术活动家、策展人、艺评家、艺术社区运营商,乃至城市规划参与者。早在北京798艺术区走红之前,他在云南一手创建的上河会馆、创库,成为国际上有影响的“民间艺术交流中心”。
去年底,他策划并参与组建了中国当代艺术院,它隶属国家文化部,把繁荣中国当代艺术上升到国家战略,希望对多元、纷乱的当代艺术,进行学术化,有公信力的梳理。他担任艺术总监,并与蔡国强,方力钧、周春芽等22人成为首批获聘的艺术家,舆论称这意味着中国有了“艺术院士”。
到伦敦陪伴学习艺术的女儿完成毕业创作后,刚回国他就接受了本刊专访。光头锃亮的叶帅,睿智敏思,忆往事、论艺术,娓娓道来,语言生动如诗。
向1980年代脱帽致敬
叶永青今年底有两个展览,一是在台湾的个展,一是回到重庆在四川美院办“我的八十年代”回顾展。
“我不太爱整理资料,今年是第一次有时间和精力面对过去,回到过去的家、工作室里,看一些尘封十年以上的作品。100多件展品。不光是以前的画作,还有一些资料、书信、文献、诗歌,以前我也是半个文学青年。希望展览能还原那个时代的氛围。”
“时隔多年,回去翻看整理那些发黄发霉的资料,很多记忆被激活。虽然多年不去面对,但它们仍然在那里,从未消失过。这种体验我以前没有过。”
“这个时代大家都拼命往前走,慢下来,想一想自己的历程,其实很有必要。作这个展览不光是缅怀过去,有很多问题今天依旧存在,仍然值得面对和反省。对于我们这些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有理由对当年脱帽致敬。”
“今天大家已经习惯在聚光灯和舞台上,看到被包装、打造过的艺术家,被数字、价格、市场等种种光环笼罩着。但艺术其实是在不为人知。很安静的角落里开始的。我回到八十年代。回到重庆我工作过的黑暗发霉的小屋,发现当年照样创造出很多至今觉得有意义,值得纪念的作品。艺术不在于日后有多少鲜亮的标签,而是对自己在一定时空中的生活感受。”
西方是第一个老师
罗中立、张晓刚、周春芽、叶永青等今日艺坛名家,30年前都是四川美院的学生。叶永青说:“徐悲鸿、刘海粟等前辈出国学习西方艺术之前,有深厚的国学底子,他们学西方,是一种中国文人对西方的选择或借取,西方技巧不过是给他们增加了一件武器。但对我们这拨人来说,可能西方艺术一开始是我们学习的全部。”
他觉得自己的第一个老师是西方艺术。“中国艺术家这些年不断融入到国际化进程中,我们一直同时骑在东方和西方这两匹马身上。我们这代人经历过文革,文化传统几乎荡然无存。1980年代,虽然我们的作品是针对中国现实,但一直以西方文化为参照系。”
“1992年我首次出国,却开始思考文化身份:“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这是中国人真正到西方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促使我回头来认知自己的传统。所以中国传统是我的第二个老师。”
叶永青说,无论是对外接受西方的影响,还是回头来认知传统,都只是过程,所有目的都要回归到当下生活,对艺术创作影响最大的还是生活。东方与西方、中国与欧美的差异,不是简单的地域差异,更多的是关于时间的认知,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时空里。1980年代我们是在一个封闭、被禁锢的时间里,社会刚刚经历文革,百废待兴,但又充满希望,每一天都面对新的东西,每个人都象在沙漠里,非常渴望接受外来的东西。今天我们差不多已与西方同步,有些方面的速度和节奏甚至比国外更快。我在国外常感觉自己很着急,比如去银行排队,总觉得前面老太太数钱很慢,后来我发现是自己的问题,他们是按他们正常的时间节奏在生活,但我已经习惯了所谓的高效,飞快地、非常急切地在往前走。
化繁为简坚守方向
眼下是众说纷纭、众生喧哗的时代,网络更使世界呈现空前的丰富性。叶永青说:“八十年代我们总觉得知识不够,拼命地充实自己,但今天面临的是过度与过剩的状态,打开电脑,第一件事是删除,每天要考虑我们不做那么多事、只做哪些事。”
“身为画家,我们的幸运是无论经历多少事,每天总有那么一个时间是呆在自己的角落,只面对那张画布,那几根线条、那一点点颜色,在一种宁静的心境里,找到我与世界的另一种关系。不管世界有多少冲突,不管东西方文明是否碰撞,不论现实和梦想如何激荡,绘画作品才是我的世界。”
相比别的艺术家,叶永青涉猎的领域之广泛有目共睹。但今天,他努力化繁为简:“我的工具通常只是一支小小的毛笔或女孩子画眉的眉笔,颜料只是一小罐象墨一样的黑色丙烯兑水调和,这些工具和材料比一年级小朋友学画所用都简单,能满足我的游动和不确定性,作画地点也可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作为一个经历了漫长艺术生涯的艺术家来说,保持灵感和创造力是一大难题。叶永青认为关键要把创作放到合适的位置上:“灵感是不期而遇的东西,来自生活中不同的触动,但不能期待灵感时时降临。我通过创造自己的工作系统、工作流程,保证我不停地画下去,并保持乐趣和新鲜感,而不是变得象上班一样。”
叶帅以画乌著称,20多年来乐此不疲地画了100多幅油画《鸟》,最近几年他的个展几乎都与乌有关。他说“鸟是我喜欢并一直坚持的题材。我想把大家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题材,变成我个人的专属。”
他觉得今天的社会充满了各种工具和计划,但真正的难题是,这个时代没有方向感。他不停地游走在不同的国度,看不同的社会,尤其是到一些偏僻的国度和小城。“比如老挝的万人小城琅布拉邦,最辉煌的建筑是寺庙,当地人最重要的事情是每天清早做好饭,然后跪在街上请僧人拿回寺庙去吃。这样简单的地方,却有一个方向感。”
“每个人内心如果有一个朝向,任何时候做任何事,自然就会把力气朝这个方向使。人生的意义,最重要的是能够给予”,叶永青说:今天,他的方向在于:尽量做一些有意思的、有责任的事情,珍藏个人的感受。
[对话]
TIDE:听说比尔·盖茨等都收藏过您画的鸟?
叶永青:他们的收藏跟我没有直接关系。比尔·盖茨、默多克收藏过我的作品,大家之所以耳熟能详,是因为他们是最有名的有钱人。但这些作品不是我自己卖给他们的,通过种种经纪人,中间不知道转了多少道手。我也是从别人的口中知道,本身跟这些收藏者没有直接的接触。
TIDE:您怎样看当前艺术市场屡屡拍出天价的火热? 叶永青:这是经济规律。很多人说艺术市场出了问题,但我觉得是钱出了问题,不是单向的艺术问题。所谓的艺术被天价化,是因为艺术已经货币化,说明中国的资本流向是有限的,理财渠道太少,艺术货币化就是必然的。
对艺术而言,商业本身不是太大问题。商业环境本身反而比原来的体制更进步。原来计划经济的体制,比较接近文化专制的单一体制,没有商业体制支撑。商业体制还有竞争,但商业化对于艺术家个人是一种腐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喜欢说视金钱如粪土,这并没错,但生活离不开粪土,艺术更离不开粪土的滋养。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鲜花与粪土搅在一块儿,要有一点距离,才能使鲜花长得好。这就是艺术不应该商业化。
TIDE:您怎样看待财富?
叶永青:人拥有金钱和巨大的财富,无非是拥有了某种权力和自由,如何使用这种自由和权力,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没办法判断好坏。对艺术家来说,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完全取决于艺术家如何使用、支配。
对我个人来说,财富并不意味着天然给你带来快乐和幸福。快乐与幸福感取决于性格。如果你天性是能够给予的,你一定会很快乐。我目前感到很幸福,因为我很愿意与别人分享。
童振刚幸福与危机
他在人生与艺术上的自由自在和气定神闲的状态,是“游世”风格的最佳体现,以“游”作为价值主张,是对复杂多变的现实环境的一种美学提升。他在玩儿中渴望幸福的生活,但这种幸福却与众不同。
与众不同的幸福
从八十年代开始投入创作至今,童振刚创造了一系列艺术语素瓷瓶,鱼,花簇,团扇,鹦鹉,猫,书法和印章,成了他特定的艺术符号。近年来,他重点投入油画创作和探索,形成了崭新的视觉享受。他油画中的人物和动物,大部分都洋溢着幸福的光芒,有丰富物质生活的满足,有两性之间协调生活的惬意,有和谐家庭生活的美满,有对灰色生活的无奈,有人类和动物友爱的美妙……令观者心情愉悦,代表作有《幸福指数》系列。
他的经历也投射在他的作品中,当年在体制内当了十年老师,为职称奖金等劳神,后来脱离了体制,做自己喜欢的事。他的雕塑《不合作的状态》或多或少就是这种经历的艺术再现。
他对创作的虔诚和执著也始终如一。两年前画大画时,他从架子上掉下来,摔断了腰和腿,仍然不停笔。他很高兴地苦中作乐。
直面中国艺术危机
童振刚的油画和雕塑作品,处处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意趣。但他认为:对待传统文化,不要强求,顺其自然,这跟社会的发展背景有关系。比如日本过去的浮世绘,大多画的是春宫图,大家把它当性教育,现在已经没人搞了。中国传统文化如果慢慢被其他的文化所代替、消解,最后只能从影视里看到,走到那一步就可悲了。对传统文化,要用继承与发展的眼光去对待。”
童振刚认为:当今的中国文化艺术存在危机,更危险的是搞艺术的人看不到这种危机。比如文化创意产业,把艺术当成工业化产品,这种功利态度只能生产浅表性和消费性的文化产品,暂时拉动一个市场的发展。
他担忧的是:“现在艺术市场充满炒作和欺骗,有的艺术家整天催拍卖公司快点拍掉自己的画,成交一张,他私下再给拍卖公司送十张。有的人为了炒高作品价格,甚至自己买自己的画。时间一长,骗局拆穿,会打击一大片画家,让当代艺术集体受伤,甚至崩盘。”
童振刚的作品近年来市场表现不错,北京世贸天阶入口处就摆着他的几件大型雕塑。“我的作品一般都是收藏家买走以后,他们自己拍卖的。我自己不参与这种炒作。很多人说老童你也是一线画家,应该可以把价格炒到上千万元一幅。我说这跟我没关系,我别墅也有,跑车好几辆,要那么多钱干嘛?我希望艺术市场能早日规范。”
童振刚说:大多数艺术家前期都会经历生活上的困难,但有了一定经济实力之后,一定会寻找自己或社会真正需要的东西。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不能只根据市场价格去判断好坏。艺术与做人是相通的,必须脚踏实地。
李书安画坛人类学家
李书安的画以耐看著称,这位30多年前中央美院油画系科班出身的画者,师从靳尚仪、詹建俊、闻立鹏、朱乃正等大师,毕业后在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教书32年,桃李满门,教过张艺谋、顾长卫等色彩与素描课,韩刚、霍建起等知名导演,都是他的爱徒。
他深入地研究过欧洲的古典主义,印象主义和美国的当代艺术等众多流派,通过吸收与演变,创造了自己的艺术语言。他说:“平庸意味着艺术生命的死亡,如果没有自己的独创性,技艺再炉火纯青,最好也只是个画匠。”
近年来,李书安所创作的油画新语境——“人的方式”系列作品,把自己的画作推到了当代艺术的前沿。“因为人是一切存在的核心。”李书安在油画中绘制了人的几乎所有的神态和行为方式,千变万化,无穷无尽地表达了人的生命力、生活的节奏与轮回。他以人为本的尝试,首先在国外走红,2005年他应邀前往日本横滨举办个展,受到横滨市文化部长和日本画坛的肯定,一位前来看画展的法国导演称他为“人类学家”。
半个世纪的求索
李书安58岁的人生经历了中国当代史中的很多离乱困苦:生于河南农村,六岁丧父,母亲带他改嫁到陕西边区一特困家庭,全家人都是文盲,他几度差点饿死。中学时因为黑板报画得好,1974年到中央美术学院就读,头两年全面学习油画、水粉、国画、水彩,工笔、版画技巧,后两年专攻油画,主要学习前苏联的写实主义。
1978年到电影学院教书后,他如饥似渴地向西方学习。“最开始是学西方古典主义绘画,从人体、肖像到风景,都扎扎实实地学,尤其喜欢伦勃朗的厚重和安格尔的细腻,我的古典主义绘画都有这两位大师的痕迹。后来又学习印象派对色彩的处理技巧,往后又向后现代派学习,从梵高、塞尚,孟克等的作品中吸收营养。”
在1980年代,李书安更多的是向西方学习,1989年他的印象派作品《葡萄沟》,获得中国美协大奖,奠定了在画坛的名声。1990年代,他更多地探讨中西结合,把西方油画语言,与中国的传统审美结合起来,创作中国山水风情的油画,参加了中国油画界级别最高的展览,在当时具有一定影响力。
到了2000年前后,他又开始反思和总结,觉得学来学去,都是人家曾经经历的路,走不出中外大师的影子。他开始摸索个人原创的艺术风格。
从2001年开始,李书安开始尝试以人为创作主题,”我把人们形形色色的行为方式集结在一起,放在一个比较满的画面里,形成‘人的方式’系列,既有黑白,彩色组画,又有大画和小画。”
很中国·很当代·很国际·很原创
李书安的尝试首先受到外国人的接受,到美、日韩等国办展都取得成功。一些海外艺评家这样点评李书安作品“很中国、很世界,很当代、很原创。” 李书安认为这种评价与自己心中的追求很贴切:“他们认为我的创作中国味很浓,但语言形式是世界的,非狭隘民族主义的,我的画现代感很强,而且绝对是国内外画坛没有的表现形式。”
当代艺术门类很多,风云变幻且纷杂,李书安说:“归根结底,艺术是人的精神的反映,绘画语言的根是思想性。艺术创作如果没有根,只在表面上不断变换方式和技法,这种艺术是飘浮的,不能形成大艺术观和旗帜性的东西。另外,作为中国的艺术家,作品要结合中国文化。我在‘人的方式‘系列中,孔子、老子等的思想都有体现。”
今天,中国艺术面临前所未有的繁荣,李书安幸运自己遇上了黄金时代,他衷心希望: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从东方文化角度、从人类思想的高度,寻找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如果有大批这样的艺术家成长起来,中国当代艺术才能迎来文艺复兴。艺术家在当前面临全球化文艺复兴浪潮中,会给世界文化作出重要贡献。文艺复兴不是几位大师成就的,需要很多艺术家、需要许多不同流派,共同形成这个艺术时空的整体繁荣。”
田流沙艺术“混血儿”
田流沙用“混血儿”概念,来比喻东西方艺术的融合。这位70后画家,喜欢看动漫、电影,还热爱武术。除了创作油画,也做行为艺术,常有惊人之举:他到火车车厢里表演《流动的玫瑰》行为艺术,不管老少都发一支玫瑰,为收到不同反馈而乐不可吱。
在众多艺术家为后殖民主义在中国大行其道而焦虑的时候,田流沙却淡定地将外来文化随意雕砍成自己想要的形状,创作出渗透着内心情绪的个性作品。
处变不惊、临危不乱的状态是他追求的境界,平衡与淡定是他喜欢的生活方式,这也是心中佛性的体现。佛理与智慧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他在创作中融入佛教等东方文化感悟。
兼容并蓄地实现“精神蹦极”
田流沙认为自己与叶永青。童振刚 李书安等艺术家都有点象“艺术混血儿”,比如叶永青的作品,用线条来演绎情绪,笔法很精细,一点点勾画,跟写意是两回事,在整体上还是有些狂野的感觉。我也欣赏童振刚脱胎于年画的油画,洋溢着幸福感。”
他认为:“艺术也应该多元化发展,不要担心后殖民主义的文化侵略,也不要担心传统文化的固守不变,这都是心态问题,重要的是要兼容并蓄,各采所长,为我所用,只要是美的东西一定是世界的,不能用狭隘的地域性来限制艺术的发展。”
谈及最近文艺界所说的文艺复兴,田流沙认为:“核心要素就是要复兴中国高端的精英文化,同时也不能使中国传统文脉发生断裂,通过传承实现中西合璧,为人类文化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比如油画,当代艺术等都是从西方传进来的,但西方有一些艺术形式也借鉴东方的表现模式,如表现主义、抽象艺术等,跟东方文化是相通的。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感觉,区别于西方的油画,形成有生命力的艺术。
牧野看到了全球化文艺复兴的未来,田流沙认为虽然有点像”精神蹦极”,但只要所有当代中国艺术家共同努力,逐步掌握话语权,中国艺术生态在今后将有更大的改观。
生命意义在于快乐地创作
田流沙大学在广州学油画,这个商业氛围浓厚的城市,深受港台和西方流行文化影响。这种氛围下,他创作了《卡通一代》系列油画,东魂西技交融,成为卡通一代的发起者之一。
他整天在广州的楼上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所有人都走来走去,节奏特别快,像一个影子飘来飘去,这让他创作了《影子》系列画作。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他又转型去敦煌莫高窟临摹,临摹中却是创造性地按自己的感觉去画,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有力量的东西,再二度创作。
他看了冯小刚电影《夜宴》产生灵感,决定画18米长的同名大画。下笔前,他到卖场、俱乐部、地产公司等地体验生活,跟人们聊天,照相,体验新贵们的感觉。完成这幅画大概需要18年的时间,这是他一生中首次害怕死亡,怕死亡会导致画作完不成。
最近他创作的《富二代》的油画,画面奢华高贵,人物仍是光头大嘴、圆润富态,有种东方新贵的感觉,讽喻了中国当前很多山寨贵族。
绘画的创作来源于生活的积累,平时他喜欢看动漫或看电影,去世界的各个角落体验生活。他认为创作与当前商业社会的背景休戚相关,“有什么社会背景就会有什么艺术表达。今天是信息商业社会,人们欲望很强,需要找到一种平衡让内心安宁。”
通观田流沙的作品,没有过于高深的理论,而是情感的直接表达。
牧野拥抱“新文艺复兴”
牧野是当代诗坛名人,在诗歌红火的年代是《诗歌月刊》的编辑,得到很多身居高位者的墨宝,一位前国家领导人曾给他亲笔题写“长乐”二字,至今是他的座右铭。即使在诗歌话语权日渐旁落的今天,他仍然痴心不改地活跃在诗坛,2007年他在北京朝阳公园策划实施了万人博客大会行为诗歌专场,搭建了一顶军用帐篷,邀请人们信笔涂鸦诗歌,营造“一座诗歌房子”。
他的另一个角色是艺术策展人和艺评家。去年在紧邻王府井的金宝街上,走国际高端路线的金宝汇购物中心开业,他获得业主富华集团的支持,在顶层拿出近千平米,打造La Celeste《法语,意指”蓝天,上帝之水”)艺术馆,这是中国迄今面积最大的开在商场里的艺术中心。楼下的邻居是Gucci等国际一线奢侈品牌旗舰店。
主持La Celeste艺术馆一年间,牧野马不停蹄地筹办了十多个展览,主打当代艺术。他执著地宣称今天迎来了全球化文艺复兴时代。
牧野说:“经历了40年的封闭与禁锢后,最近20多年来,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直在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大国进行,积累到一定程度将会产生核聚变,尘埃总会落定,新的文化形态即将呈现。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东方,西方文化进一步互相影响,古希腊,印度、南美等世界各地原生态的艺术,会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交流融合,形成全人类的一次文艺复兴。这不是艺术家主动追求的结果,也不是学者的预言,而是人类共同朝前走,自然会形成的局面。”
刺破泡沫茂盛生长
中国无疑正处于艺术的空前繁荣期,但是否真的迎来了全球化文艺复兴时代?本期圈子嘉宾意见不一。
童振刚说:“最近由于中国政治,经济在全球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文艺复兴再次成为社会讨论的重要命题。但这个词难免玩得有点大。文艺复兴需要打破一种原有的规则,建立一种新的文化模式,新的模式一定要体现人性本真的东西,这才叫文艺复兴。而现在的艺术市场充满了炒作与泡沫,人们为钱去画画,一旦泡沫爆裂,将打击一大片艺术家。”
叶永青也指出:“史学家愿意用一种时代观来看艺术,寻找时代与艺术的关联性。但一个伟大辉煌的时代,不一定能够诞生伟大艺术家。比如魏晋是中国历史上恐怖、冷酷的时代,反而产生了竹林七贤等有魅力的流派。唐代是安然蛊世,却并没有产生我心中的艺术大家。一些兵荒马乱的悲苦年代,甚至一些很失败的历史情景里,反而产生了感动后人的艺术。象^大山人、杨州八怪,他们的艺术成就,与自身没落的处境是背离的。”
叶永青认为当前好作品还是不多见。“不是说我们的时代文艺复兴了,好作品就会应声而生。真正有生命力的艺术,有时就象野草一样是自然生长出来的。今天的参天大树,当年很可能是几颗野种子。798等很多现在生机勃勃的东西,当年有些被剿灭掉,有些却慢慢地长大。所有的生长都需要时间,需要观察与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