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殊教育教学大纲指出:“学词识字是耳聋学生学句的基础。”耳聋学生的语言都是从学词识字开始的,因为词是造句的最小单位,随着学词识字的增多,学生读句、写句能力才能提高,说话能力才能提高。不识字,读和写就无从谈起,因此学词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学词识字教学是聋哑学校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
目前的新课程重视的是学生阅读,要求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感悟。围绕着新课程,字词教学被严重忽视,主要是把新课程倡导的“人文性”片面地理解为不要基础知识,不要语言训练,生怕一进行生字新词教学就被冠以“人文精神缺失”的“罪名”。殊不知,生字新词不但不是人文性的障碍,恰恰是挖掘文本人文性的“最大的教学资源”。学词识字,不但不是浪费阅读课堂的宝贵时间,而且是阅读教学最主要的环节,是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最为有效的教学流程,是学生零距离亲近母语的最佳形式,是最具语文味的出彩点。
那么,在阅读课上如何学词识字才算到位呢?可以实施以下三个操作策略。
一、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认识生字新词,通读文本,这是阅读教学的起点。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老师曾大声疾呼:“让每个孩子读通课文,这是阅读教学的底线,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更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良心所在。”可是,不少教师认为,识字教学不再是重点,而且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学能力,学词识字,读通课文,完全可以放到课前预习中完成。于是,教者完全放弃学词识字,追求“深刻的情感体验”。正常人在入学前已经会说很多话,只不过不知道话的书面形式——字形。因此,他们对词的音、形、义是从形象和语言引出的,学生只要看到形象的图画、实物或听到老师口说的熟悉语言或自学拼音或查字典,就能使音、形、义三者联系起来,在熟记字形后较快地达到识字教学的要求。而我们的耳聋学生由于听力的损失,他们学词识字时,是音、形、义三者同步进行的,他们在看到实物、图片后,并不知道其名称(语音),他们在通过看实物或图片,看字形,学拼音后,音、形、义三者结合起来,才开始形成词的概念,识字在学词中引出,学词在句子中理解。
因而,针对聋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初读课文环节,我们应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借助拼音认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让学生读时眼看其形,口诵其声,耳听其音,心悟其义。
二、研读课文,凭借语境,理解字义
有不少老师认为,在研读课文时安排学词识字的环节,不管是集中识字还是随文识字,不但肢解了文本的整体,而且直接破坏了课堂的整体结构。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在研读课文时,若能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感知词语的语境意义,把握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蕴,感受词语带来的情感体验,就能使词语教学成为阅读课堂中的亮点。
一位教师在执教《两只小狮子》时,就紧扣“整天”一词,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在课堂上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高潮。
片断实录:
(学生找到给一只狮子取名为勤勤的理由后,师依次板书“滚、扑、撕、咬”,并见机学习生字“滚、扑、撕、咬”)
师:你们能用手的动作表示这几个词的意思吗?
(生在下面做动作)
师:现在请你们按照我的口令来做动作,要用力,在我没喊停之前不要停下来。滚——扑——撕——咬……
(这样连续做了4次,有的同学已经在桌上休息,有的弯着脖子坚持,还有的眯眯笑)
师(问停下来的学生):你怎么不做了?
生:我有点累。手臂有点酸。
师:我们才练了50秒钟。
师:(问眯眯笑的同学)你觉得呢?
生:我觉得好玩。
师:如果让你连续玩一个小时,你愿意吗?
生:我不愿意。
师:可这只小狮子却是——
生(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
(师板书:整天)
通过创设语境,联系上下文,使学生感受到词语带来的情感体验,真正的理解“整天”这个词,从而更确切地把握句子所要表达的内容,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复习巩固,指导书写,拓展运用
在每节课结束之前,我们都应该留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引导学生复习巩固生字新词。低段教学重在复习巩固字音,记忆字形,按结构特点指导写;中、高段教学重在复习巩固新词,指导结构复杂的、易写错的字的书写。
对于教材中要求学生会运用的字词,我们还应该为学生假设尝试运用的阶梯。例如造句,应多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不同的素材让学生练习。而且要多角度,全方位的练习,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中高年级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三个或五个词,连缀成文,将字词教学和作文片断训练巧妙地结合起来。
总之,要重视字词教学,要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很好地贯穿于字词教学中,进行多种方法的教学尝试和训练。这样,才能使字词教学为阅读课堂的精彩奠基,为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高奠基。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特殊教学学校(226300)
目前的新课程重视的是学生阅读,要求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感悟。围绕着新课程,字词教学被严重忽视,主要是把新课程倡导的“人文性”片面地理解为不要基础知识,不要语言训练,生怕一进行生字新词教学就被冠以“人文精神缺失”的“罪名”。殊不知,生字新词不但不是人文性的障碍,恰恰是挖掘文本人文性的“最大的教学资源”。学词识字,不但不是浪费阅读课堂的宝贵时间,而且是阅读教学最主要的环节,是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最为有效的教学流程,是学生零距离亲近母语的最佳形式,是最具语文味的出彩点。
那么,在阅读课上如何学词识字才算到位呢?可以实施以下三个操作策略。
一、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认识生字新词,通读文本,这是阅读教学的起点。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老师曾大声疾呼:“让每个孩子读通课文,这是阅读教学的底线,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更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良心所在。”可是,不少教师认为,识字教学不再是重点,而且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学能力,学词识字,读通课文,完全可以放到课前预习中完成。于是,教者完全放弃学词识字,追求“深刻的情感体验”。正常人在入学前已经会说很多话,只不过不知道话的书面形式——字形。因此,他们对词的音、形、义是从形象和语言引出的,学生只要看到形象的图画、实物或听到老师口说的熟悉语言或自学拼音或查字典,就能使音、形、义三者联系起来,在熟记字形后较快地达到识字教学的要求。而我们的耳聋学生由于听力的损失,他们学词识字时,是音、形、义三者同步进行的,他们在看到实物、图片后,并不知道其名称(语音),他们在通过看实物或图片,看字形,学拼音后,音、形、义三者结合起来,才开始形成词的概念,识字在学词中引出,学词在句子中理解。
因而,针对聋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初读课文环节,我们应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借助拼音认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让学生读时眼看其形,口诵其声,耳听其音,心悟其义。
二、研读课文,凭借语境,理解字义
有不少老师认为,在研读课文时安排学词识字的环节,不管是集中识字还是随文识字,不但肢解了文本的整体,而且直接破坏了课堂的整体结构。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在研读课文时,若能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感知词语的语境意义,把握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蕴,感受词语带来的情感体验,就能使词语教学成为阅读课堂中的亮点。
一位教师在执教《两只小狮子》时,就紧扣“整天”一词,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在课堂上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高潮。
片断实录:
(学生找到给一只狮子取名为勤勤的理由后,师依次板书“滚、扑、撕、咬”,并见机学习生字“滚、扑、撕、咬”)
师:你们能用手的动作表示这几个词的意思吗?
(生在下面做动作)
师:现在请你们按照我的口令来做动作,要用力,在我没喊停之前不要停下来。滚——扑——撕——咬……
(这样连续做了4次,有的同学已经在桌上休息,有的弯着脖子坚持,还有的眯眯笑)
师(问停下来的学生):你怎么不做了?
生:我有点累。手臂有点酸。
师:我们才练了50秒钟。
师:(问眯眯笑的同学)你觉得呢?
生:我觉得好玩。
师:如果让你连续玩一个小时,你愿意吗?
生:我不愿意。
师:可这只小狮子却是——
生(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
(师板书:整天)
通过创设语境,联系上下文,使学生感受到词语带来的情感体验,真正的理解“整天”这个词,从而更确切地把握句子所要表达的内容,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复习巩固,指导书写,拓展运用
在每节课结束之前,我们都应该留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引导学生复习巩固生字新词。低段教学重在复习巩固字音,记忆字形,按结构特点指导写;中、高段教学重在复习巩固新词,指导结构复杂的、易写错的字的书写。
对于教材中要求学生会运用的字词,我们还应该为学生假设尝试运用的阶梯。例如造句,应多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不同的素材让学生练习。而且要多角度,全方位的练习,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中高年级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三个或五个词,连缀成文,将字词教学和作文片断训练巧妙地结合起来。
总之,要重视字词教学,要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很好地贯穿于字词教学中,进行多种方法的教学尝试和训练。这样,才能使字词教学为阅读课堂的精彩奠基,为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高奠基。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特殊教学学校(22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