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改革作为撬动教育改革的核心力量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当前世界各国教育领域中的课程改革呈现共同的趋势,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改革为了更好地解决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教育考试和评价改革,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培养高素质新人才。
【关键词】课程改革;英语教学;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刘爽,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研部。
课程改革,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改革,新课改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强调要促进每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在高职院校进行课程改革是必经之路,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教育大趋势的发展,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重要性
处于互联网 的时代,未来教育是个性化、智能化的,是线上线下结合、个性化学习与小组讨论结合。同时,教育内容及教师角色将发生变化,教育将更加普惠化、公益化,传统的英语模式将被创新的教学模式所颠覆。英语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的生存技能, 在今后学习中用途颇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弱的特点,作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如何教、怎样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校层面。高职英语教学从学校层面来说存在的问题:首先,按班级进行英语授课,没有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进行分层次教学。其次,教材与学生水平不匹配,课程内容陈旧。最后,为教师提供的外出培训机会较少,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学生层面。高职院校学生层次复杂,有些学生毕业于中职院校,有些学生毕业于普通高中。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较薄弱,学习兴趣减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这对于英语教学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同一课堂为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讲课,很难达到预期的理想的教学效果。
3.教師层面。从高职英语教师角度来说,教师目前仍贯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宰,他们在教育教学中仍处于“学科知识本位”的状态。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在人文素养与德育品质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培养,从而走向“学科思想本位”,才能够更好地“教书育人”。
三、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1.“体验式”英语教学模式。自从我院英语教学采用“体验式”教学以来,学生真正喜欢融入轻松、和谐的体验式课堂中,以课程学习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确定选题、制订计划、落实分工、举办活动、反思反馈、总结成果。这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在体验中感知问题、学会思考、探索问题、总结反思,通过“体验、反思认识、再体验、再反思认识”这样一个循环渐进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实现自己智慧的提高和能力的提高。
与传统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递不同,体验式教学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主张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或机会,引导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感知意义。体验式教育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育的基本常识。在体验式教学中,师生是平等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体验式教学有如下几个特点:
(1)以学生为中心。(2)以体验为手段。(3)以自主为机制。
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讲得越多,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体验的空间就越少。只有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才是真正有效果、有意义的课堂。“体验式”课堂做到了鼓励学生融入课堂,学生从被动参与逐渐到主动加入并展现自我,从而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2.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改革。学生核心素养研究是为了回答教育领域的一个根本问题—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系统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可见,“立何种德,树何种人”这个问题,依然是当前整个教育领域必须深入思考、认真回答的问题。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收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通过教育考试和评价改革,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是当今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我们基础课的教学打破常规,勇于创新,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为其将来踏入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中,基础教研部开展学生英文海报设计比赛和课前英语短剧活动,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理念,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艺术潜力。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总之,要认真分析现行的课程改革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针对我院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真正从目前的英语课程改革中获益,以及如何提高教师的核心素养以及培养学生具备学科核心素养等一系列问题,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只要它能为后继者的思想和行动提供灵感与道路,这种探索就是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张茜.高职院校行业英语课程改革探究[J].课程与教材,2018(2): 78-80.
【关键词】课程改革;英语教学;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刘爽,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研部。
课程改革,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改革,新课改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强调要促进每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在高职院校进行课程改革是必经之路,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教育大趋势的发展,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重要性
处于互联网 的时代,未来教育是个性化、智能化的,是线上线下结合、个性化学习与小组讨论结合。同时,教育内容及教师角色将发生变化,教育将更加普惠化、公益化,传统的英语模式将被创新的教学模式所颠覆。英语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的生存技能, 在今后学习中用途颇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弱的特点,作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如何教、怎样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校层面。高职英语教学从学校层面来说存在的问题:首先,按班级进行英语授课,没有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进行分层次教学。其次,教材与学生水平不匹配,课程内容陈旧。最后,为教师提供的外出培训机会较少,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学生层面。高职院校学生层次复杂,有些学生毕业于中职院校,有些学生毕业于普通高中。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较薄弱,学习兴趣减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这对于英语教学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同一课堂为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讲课,很难达到预期的理想的教学效果。
3.教師层面。从高职英语教师角度来说,教师目前仍贯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宰,他们在教育教学中仍处于“学科知识本位”的状态。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在人文素养与德育品质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培养,从而走向“学科思想本位”,才能够更好地“教书育人”。
三、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1.“体验式”英语教学模式。自从我院英语教学采用“体验式”教学以来,学生真正喜欢融入轻松、和谐的体验式课堂中,以课程学习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确定选题、制订计划、落实分工、举办活动、反思反馈、总结成果。这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在体验中感知问题、学会思考、探索问题、总结反思,通过“体验、反思认识、再体验、再反思认识”这样一个循环渐进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实现自己智慧的提高和能力的提高。
与传统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递不同,体验式教学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主张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或机会,引导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感知意义。体验式教育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育的基本常识。在体验式教学中,师生是平等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体验式教学有如下几个特点:
(1)以学生为中心。(2)以体验为手段。(3)以自主为机制。
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讲得越多,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体验的空间就越少。只有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才是真正有效果、有意义的课堂。“体验式”课堂做到了鼓励学生融入课堂,学生从被动参与逐渐到主动加入并展现自我,从而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2.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改革。学生核心素养研究是为了回答教育领域的一个根本问题—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系统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可见,“立何种德,树何种人”这个问题,依然是当前整个教育领域必须深入思考、认真回答的问题。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收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通过教育考试和评价改革,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是当今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我们基础课的教学打破常规,勇于创新,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为其将来踏入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中,基础教研部开展学生英文海报设计比赛和课前英语短剧活动,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理念,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艺术潜力。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总之,要认真分析现行的课程改革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针对我院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真正从目前的英语课程改革中获益,以及如何提高教师的核心素养以及培养学生具备学科核心素养等一系列问题,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只要它能为后继者的思想和行动提供灵感与道路,这种探索就是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张茜.高职院校行业英语课程改革探究[J].课程与教材,2018(2): 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