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审美教育研究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ularmp3007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语文课程、综合性学习两方面详细探讨了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审美的必要性,然后探讨了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审美教育的实施策略,希望对同仁又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审美教育
  
  一、引言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评价方式的设计,学生都具有更强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机会及更大的创造空间。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充分发挥自主意识,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实践和创造能力,并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完善自身的人文素养。
  
  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需要实施审美教育
  (一)语文课程需要审美教育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新课标的总目标中有: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语文教育不仅是一种认知(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教育,也是一种审美教育。它运用教材、教学中的审美因素,在寓教于美的享受之中让学生来获得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形成健康高尚的品质,从而使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更具特点更鲜明更有实效。
  (二)综合性学习需要审美教育
  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课程组织形态,它超越了传统单一学科的界限而按照水平组织的原则,将人类社会的综合性课题和学生关心的问题以单元的形式统一起来,通过学生主体的、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学习过程,有机的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际、课内与课课、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发展。
  1、综合性学习特点的需要
  语文综合性学习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也不同于以往的语文课外活动。其主要区别就在于:在学习内容上,综合性学习不再拘泥于“语文学科”,而是要关注、关涉科学、人文和自然、社会、人生以及历史、现实、未来等科学、文化、艺术、道德各个领域;在方法途径上,不再单单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运用各种学习方法与手段,包括运用科学探究、发现学习、资源学习以及小组合作、独立探究等多种学习方法与手段,而是通过语文活动或情境模拟来达成某项能力的提高;不仅运用传统的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也可借鉴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不仅要开展语文活动、实现课内课外结合,而且更要注重在实际情境中、社会实践中、生活体验中养育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达成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2、综合性学习功能的需要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学应“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学习的五大内容之一,它注重活动的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在活动中,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究,发掘利用课外、校外的语文学习资源;在活动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学会质疑问难,培养探究意识,启发思维求异,发展探究能力。
  学生正是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来感受蕴涵其间的美。从学习功能上看,综合性学习不再单单追求智育目标,而是要特别注重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的培养,从而获得情感的熏陶、美的感受。
  
  三、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审美教育的实施策略
  综合性学习中的审美教育强调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审美体验,并通过审美体验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本文就综合性学习中的审美教育实施提出五点策略。
  (一)加强教师审美修养,作好审美教育准备
  按照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教师应充当一名教育艺术家,以美的眼光和胸怀去拥抱一切。教师作为审美教育施教者,应当加强审美修养,发挥好“师者,人之模范也”的作用。教师的审美修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美,二是内在美。
  教师美须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进修来达成。教师应通过自己阅读美育书籍,听美育讲座,甚至参加专业培训来丰富自己的美育知识、增加自己的美育引导技巧和方法。在工作中一边实践,一边探索;一边探索,一边总结美育引导技巧和方法。
  (二)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积累审美经验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积累学生的情感,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必由之路,这也是我们对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的最好解释。在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结合学生平时的美育经验,抓住活动中闪现的审美教育机会,引导学生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掌握方法,积累审美经验。
  (三)挖掘审美因素,丰富审美情感
  综合性学习内容是美的载体,每一次活动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在教学中要结合综合性学习实际,深挖活动中凝聚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进行审美活动。挖掘审美因素的过程就是综合性学习中审美教育活动的过程。第一,挖掘综合性学习主题中的审美因素。第二,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善于用一双发现的眼睛随时关注活动进程,搜寻审美机会。第三,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挖掘审美因素的方法。挖掘到审美因素后,应及时点拨,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
  (四)创设交际情境,增强审美体验
  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审美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在虚拟的真实情境中进行综合性学习中的审美活动,使学生产生“如入其境”的亲历感、现场感和对象感。在这种情境化的综合性学习审美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交际需要,针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围绕不同的交际目的,采取不同的交际态度和表达方式,从而在这种交际活动中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五)增强活动趣味性,使教学过程审美化
  综合性学习教育中有极其丰富的审美因素,它几乎包容了一切美的表现。无论是自然的美,社会的美,还是艺术的美、科学的美以及语言的美,在综合性学习中都有生动的反映和鲜明的表现。在综合性学习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按照美的规律,从审美角度设计教学活动生动有趣使活动的各个环节既有科学性更有艺术性。通过有趣的活动开展来唤起学生的美感情绪,使学生获得深切的美感体验。
  
  四、结语
  教育是一个复杂浩大的工程,对她的认识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尤其对综合性学习中的审美教育来说,目前,人们虽然认识到进行审美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就实施的方法而言,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一致的看法。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需要各界同仁重视加强审美教育策略的研究,并及时的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他文献
近年来,有些教师在小学数学课试验用发现法进行教学,这是小学数学教法改革的一项新的尝试。随着教法改革的深入,不少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是发现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发现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必须具有某些独有的特征,能与其他教学方法相区别。为了便于教师进行研究,现根据所了解的一些材料,对发现法的特点及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做一简单介绍,以供参考。  一、发现法的特点  发现法是近二十多年来国外
期刊
动量守恒定律是力学中的重要定律,在各类考试中都有大量的相关知识的考查,所以学习时一定要准确的掌握它的特性。我们知道,动量守恒定律在应用时具有“四性”,即系统性、矢量性,瞬时性、同参考系性,但在利用动量守恒定律求解实际问题时,学生往往理解不到位,忽视了这几个方面,造成解题的错误。那么,怎样在解题的过程中整体把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四性呢?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对动量守恒定律四性的理解。  例题:如图,质量
期刊
音乐欣赏是一门审美教育课程,是学生通过听觉上对音乐的感受引发一系列的思维、想象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和美的体验。音乐审美活动的过程是主体从自身独特感受的角度出发赋予音乐以及音乐活动意义的过程。因而作为音乐教师,就应该积极主动去寻找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真实感受,用以构成师生音乐活动中审美体验充分交流的基础。如果按照传统的“听——说——听”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只注重课堂上的精辟分析,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学生完
期刊
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而教学设计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行为。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怎样教,而不考虑学生怎样学。在教学设计中,详尽地描述传授知识的教学过程,学生认知过程就是老师问学生答,学生被动地接受观点。在如此设计的课堂上,堂上毫无生气,学生毫无灵气,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发展。新课标的实施使得我们教师开始审慎地思考如何从“重知识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的今天,我们的教学方式也应随之而发生转变。作为教学第一线的中学政治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这是值得考虑的大问题。尤其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更是老师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  一、转变观念,探索开放性教学模式  首先,高起点、高要求地抓好高中各年级的政治课教学,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制订教学双向细目表,以知识为目、能力为纲,注重基础知
期刊
语文的核心是语感。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王尚文先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语感素质。  对语言的直觉感受能力,是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基础,语感悟性如何对语文学习的效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学低年级必须加强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本文对培养语感的基本方法进行了探讨。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理解、联想、想象
期刊
【摘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数学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数学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并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发展”,教育者必须在教育过程中使学生头脑中充满疑惑,促使学生带着问题探索新知;给予学生想象空间、给予学生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学会操
期刊
任何物体都具有吸引其他物体的性质,引力质量是物体这种性质的量度。选定两质点A和B,先后测量它们各自与质点C的引力FAC和FBC。实验发现,只要距离AC和BC相等,则不论这距离的大小如何,也不论质点C是什么物体,力FAC和FBC的比值FAC/FBC是一个常数。该结果表明,FAC/FBC之值仅由质点A和B本身的性质决定。物理学中规定A、B两质点引力质量之比等于力FAC与FBC之比。若用mA及mB分别表
期刊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技巧性思维也是基于思维的基本过程。灵活地进行创造性的技巧性思维是寻求解题技巧的过程,也是解题能否简捷优化的关键。选择题以客观、全面、准确地考查学生掌握知识和思维能力而受到普遍重视。解选择题不仅需要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技巧。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考问题的习惯,迅速找到思维的起点,开拓物理解题思路和突破思维障碍,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深刻理解物理问题的本质,从
期刊
内容提要:在注重素质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新课改时期,如何科学地利用信息技术,用多媒体为语文学科搭建创新平台,是众多教育者一直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实践,阐释了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产生的误区等,并就多媒体的科学应用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多媒体 语文教学 科学使用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