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264-01
1背景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探究活动”和“数学活动”。我在平时上课时常常把这一内容设计成“数学实验”的形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合作中完成探究活动,掌握知识。特别是在“探索规律”教学中,数学实验非常有效。
2片段
2.1教学内容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材“探究活动”:
(1)一张纸的厚度为0.09mm,那么你的身高是纸的厚度的多少倍?
(2)将这张纸按图2-14的方法(图略)连续对折6次,这时它的厚度是多少?
(3) 假设连续对折始终是可能的,那么对折多少次后,所得的厚度可以超过你的身高?先猜一猜,然后计算出实际答案。你的猜想符合實际问题吗?
2.2实录片段
实验准备:全班每四人一组,每人准备一张A4型号白纸。
实验要求:让学生将手中的纸按要求对折,并记录每一次对折后纸张的层数,计算出它的高度,寻找出数据变化的规律,并解决上述问题。
师:(情景导入)星期天,老师去印刷厂时,看到仓库里的印刷纸堆得跟老师身体一样高,老师在想:我有1米62的个子,一张纸的厚度才0.09mm,这么高一摞纸大概有多少张?谁能帮我算出来呀?
生:老师的身高约1.62m,一张纸的厚度为0.09mm,1620÷0.09 = 18000(张)。
师:那么你的身高是纸的厚度的多少倍?
学生计算。
师:我们现在手上的纸片的厚度就是0.09mm,下面请同学们将这张纸按照老师的折叠方法连续对折6次(教师示范折叠),想一想,这时它的厚度是多少?小组合作解题,看哪个小组既快又准确,哪个小组想到的办法多?
学生互助合作讨论……
生1:我们第3组用测量法最快完成了任务:将纸对折好后捏紧,用刻度尺量出高度约为5.9mm.
生2:他们的方法不对,得到的数据不准确,是近似数。我们第1组把纸对折6次后展开,根据折痕数出有8×8 = 64个小长方形,那么折叠的层数就是64层,高度等于0.09mm的64倍,是5.76mm.
师:两位同学都分析的很好,我们只需要近似数时,用第三组的方法很快可以解决问题,但需要更精确的数据时就要用计算。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3:我们还想到了一种方法,就是速度慢,算不算好办法?
师:说来大家听听,让大家来评定。
生3:想知道折好后有几层,我们第5组的做法是:每对折一次,就记录一次层数,得到的结果是
对折次数123456纸张层数248163264最后得出的结果和第1组一样,也是5.76mm.
师鼓掌,表扬:当然是好办法!你们在带领全班同学寻找规律呢!请各组同学根据第5 组同学提供的方法再合作探讨一下:纸张对折的次数和层数之间有怎样的规律?
学生讨论后列出了这样一份表格:
对折次数1234567…n纸张层数22×22×2×224252627…2n 师:有了这一规律,无论纸张连续对折多少次,我们都可以计算出对折后的高度了。
师:现在我们假设纸张的连续对折是可以一直对折下去,那么猜想一下:一张纸连续对折几次后,所得的高度可以超过你的身高?计算一下,看看自己的猜想正确吗?
生4:我猜想这么薄的纸,需要对折20次才能有我的人这么高,计算的结果是我的身高165cm是纸张厚度的183333倍,214=16824,215=33648,所以要对折15次,所得纸的高度就超过我的身高了。
生5:我们的方法是计算连续对折14次,纸的高度就有151.416cm了,对折15次时,高度已经超过3米了。所以,答案为至少对折15次,纸的高度才能超过我的身高。
师:两位同学都回答的很好,谁能总结一下解决问题(3)的关键在于什么?
生6:掌握问题(2)中发现的规律。
3反思
数学规律的抽象性通常都有某种“直观”的想法为背景。作为教师,就应该通过实验,把这种“直观”的背景显现出来,帮助学生抓住其本质,了解它的变形和发展及与其它问题的联系。传统数学课堂教学压缩了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往往造成感知与概括之间的思维断层,既无法保证教学质量,更不可能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新理念提倡重视过程教学,在揭示知识生成规律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自己去发现数学规律,从而理解更深刻。
1背景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探究活动”和“数学活动”。我在平时上课时常常把这一内容设计成“数学实验”的形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合作中完成探究活动,掌握知识。特别是在“探索规律”教学中,数学实验非常有效。
2片段
2.1教学内容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材“探究活动”:
(1)一张纸的厚度为0.09mm,那么你的身高是纸的厚度的多少倍?
(2)将这张纸按图2-14的方法(图略)连续对折6次,这时它的厚度是多少?
(3) 假设连续对折始终是可能的,那么对折多少次后,所得的厚度可以超过你的身高?先猜一猜,然后计算出实际答案。你的猜想符合實际问题吗?
2.2实录片段
实验准备:全班每四人一组,每人准备一张A4型号白纸。
实验要求:让学生将手中的纸按要求对折,并记录每一次对折后纸张的层数,计算出它的高度,寻找出数据变化的规律,并解决上述问题。
师:(情景导入)星期天,老师去印刷厂时,看到仓库里的印刷纸堆得跟老师身体一样高,老师在想:我有1米62的个子,一张纸的厚度才0.09mm,这么高一摞纸大概有多少张?谁能帮我算出来呀?
生:老师的身高约1.62m,一张纸的厚度为0.09mm,1620÷0.09 = 18000(张)。
师:那么你的身高是纸的厚度的多少倍?
学生计算。
师:我们现在手上的纸片的厚度就是0.09mm,下面请同学们将这张纸按照老师的折叠方法连续对折6次(教师示范折叠),想一想,这时它的厚度是多少?小组合作解题,看哪个小组既快又准确,哪个小组想到的办法多?
学生互助合作讨论……
生1:我们第3组用测量法最快完成了任务:将纸对折好后捏紧,用刻度尺量出高度约为5.9mm.
生2:他们的方法不对,得到的数据不准确,是近似数。我们第1组把纸对折6次后展开,根据折痕数出有8×8 = 64个小长方形,那么折叠的层数就是64层,高度等于0.09mm的64倍,是5.76mm.
师:两位同学都分析的很好,我们只需要近似数时,用第三组的方法很快可以解决问题,但需要更精确的数据时就要用计算。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3:我们还想到了一种方法,就是速度慢,算不算好办法?
师:说来大家听听,让大家来评定。
生3:想知道折好后有几层,我们第5组的做法是:每对折一次,就记录一次层数,得到的结果是
对折次数123456纸张层数248163264最后得出的结果和第1组一样,也是5.76mm.
师鼓掌,表扬:当然是好办法!你们在带领全班同学寻找规律呢!请各组同学根据第5 组同学提供的方法再合作探讨一下:纸张对折的次数和层数之间有怎样的规律?
学生讨论后列出了这样一份表格:
对折次数1234567…n纸张层数22×22×2×224252627…2n 师:有了这一规律,无论纸张连续对折多少次,我们都可以计算出对折后的高度了。
师:现在我们假设纸张的连续对折是可以一直对折下去,那么猜想一下:一张纸连续对折几次后,所得的高度可以超过你的身高?计算一下,看看自己的猜想正确吗?
生4:我猜想这么薄的纸,需要对折20次才能有我的人这么高,计算的结果是我的身高165cm是纸张厚度的183333倍,214=16824,215=33648,所以要对折15次,所得纸的高度就超过我的身高了。
生5:我们的方法是计算连续对折14次,纸的高度就有151.416cm了,对折15次时,高度已经超过3米了。所以,答案为至少对折15次,纸的高度才能超过我的身高。
师:两位同学都回答的很好,谁能总结一下解决问题(3)的关键在于什么?
生6:掌握问题(2)中发现的规律。
3反思
数学规律的抽象性通常都有某种“直观”的想法为背景。作为教师,就应该通过实验,把这种“直观”的背景显现出来,帮助学生抓住其本质,了解它的变形和发展及与其它问题的联系。传统数学课堂教学压缩了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往往造成感知与概括之间的思维断层,既无法保证教学质量,更不可能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新理念提倡重视过程教学,在揭示知识生成规律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自己去发现数学规律,从而理解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