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邛崃的富庶和发展变化与南方丝绸之路经纬相连。“火井”的横空出世,使得井盐、邛窑、铁器得以赋形。临邛是世界上最先使用天然气的地区,出产的井盐为成都平原提供了源源不绝的骨力,而火与黏土的结合而孕育出的精美邛窑,不仅给繁华的丝绸商旅增添了一脉活水,更给这片土地带来了釉彩一般的荣光。邛窑还是中国彩绘的故乡,这是南方丝绸之路给人类文明的又一出其不意的贡献,同时也升跃了南方丝绸之路的文化品质。
南丝路第一驿站之“火井”盐业
临邛,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邛崃,它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第一个驿站。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邛崃的富庶和发展变化与南方丝绸之路息息相关。这座以盐铁著称于世的著名城市,在汉代乃是中国经济发展较高的地区。据史料记载,临邛人发现“于地掘井,其中有气,投火于井,则其声如雷,焰出通天,光辉十里”。对于火井,曾经引起“洛阳纸贵”的西晋大才子左思在《蜀都赋》中写下了这样的名句:“火并沉荧于幽泉,高焰飞煽干天垂。” 气象十分壮观。 左大才子的同时代人张华在《博物志》中写道: “临邛火井一所,纵广五尺,深二三丈。井在县南百里。诸葛武侯往视之,火转旺……今不复燃也。”张华提到的诸葛亮是在三国时期,距西晋的年代并不远。但无论是左思的《蜀都赋》,还是张华的《博物志》,都不是最早记录“火井”的著作。记录火井最早的著述当首推西汉文学家扬雄所撰的《蜀王本纪》。他在书中记载: “临邛有火井一所,纵广五尺……井上煮盐。”扬雄是成都人,又是治学严谨的大学者,他所记录的事不仅发生在他的时代,同时还发生在他的身边(临邛离成都并不远),应该可信。如果他对“井上煮盐”有兴趣,完全有条件前去考察。可以说,从西汉扬雄开始,火井就受到了世人的关注。
后世记载“火井”的著述很多,在这些记载中,当数四川人、晋代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最为详细,他在这部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地方志中写道:临邛“有火井,夜时光映上昭。民欲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顷许,如雷声,火焰出,通耀数十里。以竹筒盛其光以藏之,可拽行终日不灭也。井有二,一燥一水。盖火井之民。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家火煮之,得无几也。有古石山,有石矿,大如蒜子。火烧合之,成流支铁,甚刚。因置铁官,有铁祖庙祠。汉文帝时,以铁、铜赐侍郎邓通……”
上述记载说明,至迟在西汉,邛崃火井就被用来煮盐,后来又可能用天然气来炼铁,这是世界上有关天然气开发利用的最早记录,比之西方最早使用天然气的英国(时间是公元1668年),要早1600多年。在《华阳国志》有关临邛的这段记述中,三种古老的文明形态出现了:天然气的开发利用,盐的冶炼与铁的冶炼。
古代的临邛,是巴蜀井盐生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战国末期,秦蜀郡守李冰“穿广都(今双流县东南)盐井诸陂地”后,井盐生产日见繁荣。对当时及其后蜀地发达兴盛的井盐业最生动的描绘当数左思,他在《蜀都赋》中写道: “家有盐泉之井,户有橘柚之园。”如此繁盛之景,令人心向往之。
当时,临邛的井盐产量极高,生产技术先进,西汉时就在这里设置盐官进行管理。可以说,临邛火井的发现是与井盐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因为人类伟大的创举往往都是在实践过程中得以完成的。当人们在天然气蕴藏丰富的布濮水畔挖掘深井时,往往会发现井中冒烟冒火,于是就引取井中的天然气来熬煮卤水,临邛因此而成为世界上首次使用天然气的地方而闻名中外。
《初学记》卷七引《异苑》云:“临邛县有火井,汉室之盛则赫炽,桓、灵之际火势渐微,诸葛孔明一窥而更盛。”而火并又是如何炼盐的呢?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西川有火井,事奇甚。其井居然冷水,绝无火气。但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启竹而视之,绝无半点焦炎意。未见火形而用火神,此世间大奇事也。”世界科技史告诉我们,利用天然气煮制井盐,不仅省用燃料,而且产量较高,在古代手工业制盐史上不能不说是一次革命。临邛火井的盐业生产一直延续至南宋。大约南宋时因天然气用尽,盐井已封,产量锐减,临邛火井方成为历史的陈迹。天然气的长期旺盛,给当地的经济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就在火井所在的地方,北周时期(公元557-581年)设置火井镇,从此,它成了一级正式的行政区划地名。隋炀帝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火井镇升置为火井县,直到元朝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整整668年时间,这里一直是县级行政单位。无论是作为镇还是作为县,抑或以前的非行政称谓,火井始终“坐不改名,站不改姓”,这在地名学上是罕见的。如今,古老的火井虽然早已废弃不用,遗迹难寻,但那里的天然气储备量却依旧十分丰富。
精美绝伦话邛窑
今天的临邛制盐业早已衰微,然而,火的使命仍在温暖地传承,火与黏土的结合而孕育出的大量邛窑器物,不仅给南方丝绸之路贡献了一种新的货物,更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无上的荣光。邛窑是中国彩绘的故乡,这是南方丝绸之路给人类文明的又一出其不意的贡献,同时也增添了南方丝绸之路的文化品质与无穷魅力。邛崃市境内的邛窑遗址有临邛镇十方堂村古窑址、白鹤大渔村古窑址、西河尖山子古窑址、柴冲窑古窑址,固驿镇公义村瓦窑山古窑址等。邛窑的烧制则始于南北朝,盛于唐五代,衰于宋。它是土的艺术,火的结晶。1935-1936年间军阀唐式遵纵令军民对邛窑遗址进行太肆乱挖。乱掘,出土大量陶瓷文物流失海内外。同时引起中外古陶瓷研究者的关注,美、英学者葛维汉,贝德福等先后到十方堂窑址进行调查,并发表研究文章,邛窑声名远播,使沉睡千年的邛窑在劫掠中再度闻名于世。所谓邛窑的发现即始于此。
今邛窑遗址发掘出土古陶瓷器物有一万多件,器物品种多类多式,有各种生活用具、建筑构件、生产工具、文房用品、娱乐用品、礼仪用品等。烧造的生活用具主要有杯、盘、碗、盏、碟、壶、盆、盒、钵、缸、灯等,其中省油灯、提粱罐是邛窑器物中最具代表性的,在其它窑址中很少见。陶瓷器釉色有20多种,以青为主,泛白、泛灰或泛黄,精美异常,烧制出的人物、动物生动逼真,器物制作方法有轮制、模制、手捏、雕刻等。装饰技法主要有釉下彩绘、印花、刻划花、堆贴花等。邛窑釉下彩绘是邛窑陶瓷器物的精华,“邛三彩”是以邛窑陶瓷器物的釉下高温三彩而得名,色彩多以黄、褐、绿为主,纹饰简练,独具川西民间特色。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唐代邛窑就烧造出釉里红。烧造方法从早期的裸烧、套烧、叠烧、支烧发展到唐代的匣钵装烧。
声名远播台铁业
使临邛声名远播的还有冶铁铸造技术。据《华阳国志》记载,邛崃山中蕴藏有极为丰富的铁矿,矿石“大如蒜子”。所炼之铁,刚性最好,深受西南各族同胞的喜爱。无论是盐还是铁,都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因此,在两汉时代,朝廷都在临邛设置铁官。直至宋代,还在临邛设置过专司铸铁的惠民监。20世纪70年代,邛崃城里的孩子们常在城西的一个叫铁屎坝的地方玩耍,时不时地还能寻见旧时冶铁遗弃的废渣(当地俗称铁屎)。南方丝绸之路的开拓,在很大程度上得助于临邛掷地有声的铁器。而临邛冶铁铸造业的勃兴与发展,则得力于卓文君的父亲、一代冶铁大亨卓王孙及山东迁入的程郑氏等人的艰苦创业。
公元前228年,秦国一举攻下赵国,为防备赵国豪富遗民叛乱,便将他们千里迢迢迁徙至边远的蜀地。在这些背井离乡的遗民群中,便有冶铁商卓王孙夫妇。当这些流离失所的“迁虏”跋山涉水,翻越秦岭,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四川盆地边缘的小城葭萌(今四川广元昭化),他们再也不想走了,都希望定居于离家乡相对较近的地方。为了能留在葭荫,有的人甚至贿赂押迁的官员,以求停止南行,就地定居。唯有卓氏夫妇目光远大,认为葭萌“此地狭薄”,加之这么多人留居此地,求生之路势必愈益狭小,绝非安居乐业之地。仿佛卓氏的姓氏在冥冥之中引导着他们,卓氏夫妇卓尔不群,毅然前行,继续南下。当他们不畏路遥山险,推着小车来到山水清明的临邛,有些喜出望外,他们停住了前行的脚步,在此扎下了根。卓王孙本来就是冶铁商,来到临邛后,便因地制宜,利用廉价的食物,招贫民开矿,冶铸铁器。那时,南方丝绸之路已打通,便通过这条商贸通道,在滇、蜀两地交易成巨富,家业之大,竟拥有僮仆千人。此时,另有一山东铁商程郑,也来到临邛,招募数百奴隶,鼓铸铁器,成为与卓王孙一样的富豪。“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史记·货殖列传》这样形容卓王孙的富。而程郑“亦治铸,贾椎髻之民,富埒卓氏。”
在当时,好读书,善辞赋,学击剑的司马相如是临邛令王吉的好友,因此常以车骑来临邛游玩、小住,后和卓文君在临邛开酒坊,给临邛增添了几多浪漫。二人的爱情佳话也随南方丝绸之路上运送茶叶,蜀布、邛竹杖的马帮,被带到了异国他乡。
南丝路第一驿站之“火井”盐业
临邛,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邛崃,它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第一个驿站。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邛崃的富庶和发展变化与南方丝绸之路息息相关。这座以盐铁著称于世的著名城市,在汉代乃是中国经济发展较高的地区。据史料记载,临邛人发现“于地掘井,其中有气,投火于井,则其声如雷,焰出通天,光辉十里”。对于火井,曾经引起“洛阳纸贵”的西晋大才子左思在《蜀都赋》中写下了这样的名句:“火并沉荧于幽泉,高焰飞煽干天垂。” 气象十分壮观。 左大才子的同时代人张华在《博物志》中写道: “临邛火井一所,纵广五尺,深二三丈。井在县南百里。诸葛武侯往视之,火转旺……今不复燃也。”张华提到的诸葛亮是在三国时期,距西晋的年代并不远。但无论是左思的《蜀都赋》,还是张华的《博物志》,都不是最早记录“火井”的著作。记录火井最早的著述当首推西汉文学家扬雄所撰的《蜀王本纪》。他在书中记载: “临邛有火井一所,纵广五尺……井上煮盐。”扬雄是成都人,又是治学严谨的大学者,他所记录的事不仅发生在他的时代,同时还发生在他的身边(临邛离成都并不远),应该可信。如果他对“井上煮盐”有兴趣,完全有条件前去考察。可以说,从西汉扬雄开始,火井就受到了世人的关注。
后世记载“火井”的著述很多,在这些记载中,当数四川人、晋代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最为详细,他在这部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地方志中写道:临邛“有火井,夜时光映上昭。民欲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顷许,如雷声,火焰出,通耀数十里。以竹筒盛其光以藏之,可拽行终日不灭也。井有二,一燥一水。盖火井之民。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家火煮之,得无几也。有古石山,有石矿,大如蒜子。火烧合之,成流支铁,甚刚。因置铁官,有铁祖庙祠。汉文帝时,以铁、铜赐侍郎邓通……”
上述记载说明,至迟在西汉,邛崃火井就被用来煮盐,后来又可能用天然气来炼铁,这是世界上有关天然气开发利用的最早记录,比之西方最早使用天然气的英国(时间是公元1668年),要早1600多年。在《华阳国志》有关临邛的这段记述中,三种古老的文明形态出现了:天然气的开发利用,盐的冶炼与铁的冶炼。
古代的临邛,是巴蜀井盐生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战国末期,秦蜀郡守李冰“穿广都(今双流县东南)盐井诸陂地”后,井盐生产日见繁荣。对当时及其后蜀地发达兴盛的井盐业最生动的描绘当数左思,他在《蜀都赋》中写道: “家有盐泉之井,户有橘柚之园。”如此繁盛之景,令人心向往之。
当时,临邛的井盐产量极高,生产技术先进,西汉时就在这里设置盐官进行管理。可以说,临邛火井的发现是与井盐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因为人类伟大的创举往往都是在实践过程中得以完成的。当人们在天然气蕴藏丰富的布濮水畔挖掘深井时,往往会发现井中冒烟冒火,于是就引取井中的天然气来熬煮卤水,临邛因此而成为世界上首次使用天然气的地方而闻名中外。
《初学记》卷七引《异苑》云:“临邛县有火井,汉室之盛则赫炽,桓、灵之际火势渐微,诸葛孔明一窥而更盛。”而火并又是如何炼盐的呢?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西川有火井,事奇甚。其井居然冷水,绝无火气。但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启竹而视之,绝无半点焦炎意。未见火形而用火神,此世间大奇事也。”世界科技史告诉我们,利用天然气煮制井盐,不仅省用燃料,而且产量较高,在古代手工业制盐史上不能不说是一次革命。临邛火井的盐业生产一直延续至南宋。大约南宋时因天然气用尽,盐井已封,产量锐减,临邛火井方成为历史的陈迹。天然气的长期旺盛,给当地的经济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就在火井所在的地方,北周时期(公元557-581年)设置火井镇,从此,它成了一级正式的行政区划地名。隋炀帝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火井镇升置为火井县,直到元朝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整整668年时间,这里一直是县级行政单位。无论是作为镇还是作为县,抑或以前的非行政称谓,火井始终“坐不改名,站不改姓”,这在地名学上是罕见的。如今,古老的火井虽然早已废弃不用,遗迹难寻,但那里的天然气储备量却依旧十分丰富。
精美绝伦话邛窑
今天的临邛制盐业早已衰微,然而,火的使命仍在温暖地传承,火与黏土的结合而孕育出的大量邛窑器物,不仅给南方丝绸之路贡献了一种新的货物,更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无上的荣光。邛窑是中国彩绘的故乡,这是南方丝绸之路给人类文明的又一出其不意的贡献,同时也增添了南方丝绸之路的文化品质与无穷魅力。邛崃市境内的邛窑遗址有临邛镇十方堂村古窑址、白鹤大渔村古窑址、西河尖山子古窑址、柴冲窑古窑址,固驿镇公义村瓦窑山古窑址等。邛窑的烧制则始于南北朝,盛于唐五代,衰于宋。它是土的艺术,火的结晶。1935-1936年间军阀唐式遵纵令军民对邛窑遗址进行太肆乱挖。乱掘,出土大量陶瓷文物流失海内外。同时引起中外古陶瓷研究者的关注,美、英学者葛维汉,贝德福等先后到十方堂窑址进行调查,并发表研究文章,邛窑声名远播,使沉睡千年的邛窑在劫掠中再度闻名于世。所谓邛窑的发现即始于此。
今邛窑遗址发掘出土古陶瓷器物有一万多件,器物品种多类多式,有各种生活用具、建筑构件、生产工具、文房用品、娱乐用品、礼仪用品等。烧造的生活用具主要有杯、盘、碗、盏、碟、壶、盆、盒、钵、缸、灯等,其中省油灯、提粱罐是邛窑器物中最具代表性的,在其它窑址中很少见。陶瓷器釉色有20多种,以青为主,泛白、泛灰或泛黄,精美异常,烧制出的人物、动物生动逼真,器物制作方法有轮制、模制、手捏、雕刻等。装饰技法主要有釉下彩绘、印花、刻划花、堆贴花等。邛窑釉下彩绘是邛窑陶瓷器物的精华,“邛三彩”是以邛窑陶瓷器物的釉下高温三彩而得名,色彩多以黄、褐、绿为主,纹饰简练,独具川西民间特色。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唐代邛窑就烧造出釉里红。烧造方法从早期的裸烧、套烧、叠烧、支烧发展到唐代的匣钵装烧。
声名远播台铁业
使临邛声名远播的还有冶铁铸造技术。据《华阳国志》记载,邛崃山中蕴藏有极为丰富的铁矿,矿石“大如蒜子”。所炼之铁,刚性最好,深受西南各族同胞的喜爱。无论是盐还是铁,都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因此,在两汉时代,朝廷都在临邛设置铁官。直至宋代,还在临邛设置过专司铸铁的惠民监。20世纪70年代,邛崃城里的孩子们常在城西的一个叫铁屎坝的地方玩耍,时不时地还能寻见旧时冶铁遗弃的废渣(当地俗称铁屎)。南方丝绸之路的开拓,在很大程度上得助于临邛掷地有声的铁器。而临邛冶铁铸造业的勃兴与发展,则得力于卓文君的父亲、一代冶铁大亨卓王孙及山东迁入的程郑氏等人的艰苦创业。
公元前228年,秦国一举攻下赵国,为防备赵国豪富遗民叛乱,便将他们千里迢迢迁徙至边远的蜀地。在这些背井离乡的遗民群中,便有冶铁商卓王孙夫妇。当这些流离失所的“迁虏”跋山涉水,翻越秦岭,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四川盆地边缘的小城葭萌(今四川广元昭化),他们再也不想走了,都希望定居于离家乡相对较近的地方。为了能留在葭荫,有的人甚至贿赂押迁的官员,以求停止南行,就地定居。唯有卓氏夫妇目光远大,认为葭萌“此地狭薄”,加之这么多人留居此地,求生之路势必愈益狭小,绝非安居乐业之地。仿佛卓氏的姓氏在冥冥之中引导着他们,卓氏夫妇卓尔不群,毅然前行,继续南下。当他们不畏路遥山险,推着小车来到山水清明的临邛,有些喜出望外,他们停住了前行的脚步,在此扎下了根。卓王孙本来就是冶铁商,来到临邛后,便因地制宜,利用廉价的食物,招贫民开矿,冶铸铁器。那时,南方丝绸之路已打通,便通过这条商贸通道,在滇、蜀两地交易成巨富,家业之大,竟拥有僮仆千人。此时,另有一山东铁商程郑,也来到临邛,招募数百奴隶,鼓铸铁器,成为与卓王孙一样的富豪。“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史记·货殖列传》这样形容卓王孙的富。而程郑“亦治铸,贾椎髻之民,富埒卓氏。”
在当时,好读书,善辞赋,学击剑的司马相如是临邛令王吉的好友,因此常以车骑来临邛游玩、小住,后和卓文君在临邛开酒坊,给临邛增添了几多浪漫。二人的爱情佳话也随南方丝绸之路上运送茶叶,蜀布、邛竹杖的马帮,被带到了异国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