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语文课是各高等学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它对于培养大学生的语言能力、写作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至关重要。高校开设这门课程已有多年的历史,在这些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牢牢把握社会用人的动态,以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为己任,不断丰富和调整该门课程的内容,在教学中摸索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为进一步做好下一步的教学工作,有必要对这些经验进行总结,总结出规律性的认识,以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
【关键词】教学改革;观念;文学
一、课程内容方面的改革
虽然近几年来教材版本翻新较快,除了一部分教材内容对老教材有所突破外,大部分教材内容基本承袭老教材的篇目,更新的篇目较少,只是在单元分布、必读选读课文的安排等形式上做了一些调整。其内容的丰实、包容、新颖及美感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不少教师和学生认为这些教材只是对高中课文的重复,被称为“高四语文”。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固守着“文学就是文学”的观念,其实,文学是人学,应从培养人才这个观念出发,教材内容不仅要“继往”,还应“开来”。目前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从总体上看,并非完美无缺,尚存在如下问题:
(一)课程结构单一,体系偏窄。有的侧重于文学素质教育,有的侧重于人文素质教育,有的侧重于文史素质教育。这些恰恰都忽视了“语文课”的性质和特点。我们知道,语文课程的最本质特性就是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的教材从根本上来说,注重了人文性,而忽视了工具性。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工具性同基础教育阶段的工具性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是指具体的字、词、句、篇章结构等,而是指语言文字的表达。
(二)教材选文单调,魅力不够。眼下,可供选择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几乎清一色选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而且强化古代作品,淡化外国作品。
(三)课程内容陈旧,趣味性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文传统化。大多数教材的选文都是文学史上的传统篇目,学生通过各种传播媒介早已耳熟能详,没有什么新鲜感。二是选文中学化。顾名思义,大学语文应面对大学生,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大多数教材的选文都或多或少地与中学重复,难怪学生不感兴趣。
二、教学手段方面的改革
我们应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语文教育的形象性。
语文教育内容本身所固有的形象性是其他许多学科难以与之相提并论的。但过去由于传播媒介仅限于印刷媒体,所以这一形象性的优势未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今,声、像媒体蜂拥而至,并迅速普及,其独特的功能与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更真切、更深刻地认识语文学习材料; 声、像、媒体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让学生获得大量的直接经验; 声、像媒体可以其鲜明的形象性与生动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声、像信息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听、说能力的直接锻炼与培养过程。因此,新技术、新手段有利于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步发展。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其学习效果始终成正比例关系,如今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主动投入程度不高, 也是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学的一个现实问题,新技术、新手段的使用,至少可使这一问题得到部分的解决。
(一)铺垫情感,诱发创造性想象
例如在赏析《诗经·蒹葭》时,我们先播放了优美动听的《在水一方》这一由《诗经·蒹葭》改编过来的音乐歌曲,音乐用它那无形的笔触和看不见的色彩线条,在学生的想象空间勾勒了一组丰富灵活的形象。通过这一语言媒介,引导学生去感受诗中的主人公为了寻找美好爱情而发出的心声。把学生引进作品中那特定而具体的艺术境界之中,并诱发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想象、联想、丰富和补充,进行艺术的再创造,真正体味诗歌中朦胧缠绵、含蓄不尽、有虚有实、有远有近、有动有静、诗中有画的意境美,这样学生不仅能从中获得美的享受,而且还能扩展思维空间,使心胸为之开阔,自然产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欲望。
(二)创设情境,激发创造性想象
多媒体采用超文本结构,即非线性结构,使师生通过该系统的操作环境,实现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的交互传递,获得声、像、文并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从栩栩如生的实景中领略到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如笔者在讲授王维的《山居秋暝》时,用多媒体描绘了这样一幅情景交融的图画。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得对作品更深的理解和把握,而且学生会自然而然的受到启发和影响,激发灵感,激起创造力。
(三)视听语言,引领经典的阅读
信息高速公路和多媒体已经成为大众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视听语言和传统的文字语言一样已经渗透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成为大学生学习、阅读和娱乐的重要媒介。
我们的构想是——以银幕上的名著引领经典的阅读。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名著改编成了电影或者电视连续剧,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随口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笔者看过的就有《复活》、《白痴》、《教父》、《简·爱》、《三剑客》、《蝴蝶梦》、《茶花女》、《乱世佳人》、《与狼共舞》、《悲惨世界》、《苔丝姑娘》、《豺狼的日子》、《第四十一个》、《西线无战事》、《战争与和平》、《基督山恩仇记》、《上尉的女儿》、《永别了,武器》、《家》、《雷雨》、《围城》、《红楼梦》……
我们主张以银幕上的名著引领经典的阅读,但是以观看影视取代阅读原著,或者以阅读原著取代观看影视,两种倾向都是我们所反对的。一方面,影视和小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各具独特的魅力;另一方面,视听语言和文学语言两者又完全可以相得益彰、优势互补,给人毕生难忘的审美享受。
三、价值取向方面的改革
人文精神,指的是注重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现。人文精神体现的是一种启蒙精神、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种对人生和宇宙的关怀,包含着对人、人的生命的深刻理解。人文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缺少了它,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将只会是一句空话。 (一)培养民族感情,增强爱国心
季羡林老先生说的好:中华文化的精髓,一个是爱国,一个是骨气,这两点正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支撑。但在当代青年学生中,这两方面教育就亟待加强。没有骨气,哪来民族感情,没有民族感情,哪儿找爱国之心。没有根或缺少民族根的教育, 又怎能希望我们的人才能:“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不徙,更壹志兮”? 又怎能如孟子所要求的:“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富贵不淫?”在古典文学的洗礼之下,民族魂、爱国心必定归来。
(二)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发散思维也叫多角度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这种思维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用多种方法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美国创造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凡有发散性加工或转化的地方都表明发生了创造性思维”。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可以用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1、联系和比较
通过联系比较同一主题或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品,可以开阔思路,丰富思想,产生新的认识。如,学习陆游的《咏梅》词时,笔者把它和毛泽东的《咏梅》词相比较教学。可使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到梅花是陆游《咏梅》和毛泽东的《咏梅》共同描写的对象,对梅花的自然属性,都反映得很真实:独于早春盛开,不畏严寒,不与群芳争艳。他们都以梅花自比,赞颂了梅花的高尚品格。这样比较联系教学,可使学生明白虽是同一物象,意蕴却不同,从而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视角转换
对于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就会有不同的认识,以至新的发现。正如鲁迅先生在论及读者对《红楼梦》的看法时说:“单就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不同而有几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从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视角来进行思考,从而获得新的认识。从文学作品中产生的思考和联想当然不一定是作者原意,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还会产生新意,这正是文学作品生命力的体现。这样多角度鼓励学生大胆求异,有效地诱发了“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教师就应该热爱学生,必须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启发他们的文学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质疑问难的精神。
(三)培养“仁心”,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孔子将“仁”作为道德的规范,并将之定义为“爱人”,在《论语·卫灵公》中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泛爱众而亲仁”,即使在今天,能够对老者关怀尊敬,对朋友真诚守信,对少年注重教育,也算是博爱大众的标准了。这种仁爱精神更是一切优秀文学作品的基石。这样的大学生恐怕也不在少数,君不见教室墙上留鞋印,走廊里脏话满天飞?
儒家思想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思想之一。人活着要有为,儒家的根本是把语文和人的思想结合起来的,这是儒家最根本的一点。孔夫子讲的东西很丰富,儒家的“取宏用精”的思想要放到语文教学中来,不要目光太短、急功近利,好像市场上需要什么我才教什么。但要想到市场是变化的,还有一些东西是受用终身的,这个是我们语文教学要给学生的。我们语文讲的是人学,跟其他学科不一样,语文学习应该朝这个方向发展,增强每个人的社会道德感。
【关键词】教学改革;观念;文学
一、课程内容方面的改革
虽然近几年来教材版本翻新较快,除了一部分教材内容对老教材有所突破外,大部分教材内容基本承袭老教材的篇目,更新的篇目较少,只是在单元分布、必读选读课文的安排等形式上做了一些调整。其内容的丰实、包容、新颖及美感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不少教师和学生认为这些教材只是对高中课文的重复,被称为“高四语文”。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固守着“文学就是文学”的观念,其实,文学是人学,应从培养人才这个观念出发,教材内容不仅要“继往”,还应“开来”。目前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从总体上看,并非完美无缺,尚存在如下问题:
(一)课程结构单一,体系偏窄。有的侧重于文学素质教育,有的侧重于人文素质教育,有的侧重于文史素质教育。这些恰恰都忽视了“语文课”的性质和特点。我们知道,语文课程的最本质特性就是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的教材从根本上来说,注重了人文性,而忽视了工具性。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工具性同基础教育阶段的工具性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是指具体的字、词、句、篇章结构等,而是指语言文字的表达。
(二)教材选文单调,魅力不够。眼下,可供选择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几乎清一色选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而且强化古代作品,淡化外国作品。
(三)课程内容陈旧,趣味性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文传统化。大多数教材的选文都是文学史上的传统篇目,学生通过各种传播媒介早已耳熟能详,没有什么新鲜感。二是选文中学化。顾名思义,大学语文应面对大学生,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大多数教材的选文都或多或少地与中学重复,难怪学生不感兴趣。
二、教学手段方面的改革
我们应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语文教育的形象性。
语文教育内容本身所固有的形象性是其他许多学科难以与之相提并论的。但过去由于传播媒介仅限于印刷媒体,所以这一形象性的优势未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今,声、像媒体蜂拥而至,并迅速普及,其独特的功能与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更真切、更深刻地认识语文学习材料; 声、像、媒体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让学生获得大量的直接经验; 声、像媒体可以其鲜明的形象性与生动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声、像信息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听、说能力的直接锻炼与培养过程。因此,新技术、新手段有利于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步发展。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其学习效果始终成正比例关系,如今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主动投入程度不高, 也是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学的一个现实问题,新技术、新手段的使用,至少可使这一问题得到部分的解决。
(一)铺垫情感,诱发创造性想象
例如在赏析《诗经·蒹葭》时,我们先播放了优美动听的《在水一方》这一由《诗经·蒹葭》改编过来的音乐歌曲,音乐用它那无形的笔触和看不见的色彩线条,在学生的想象空间勾勒了一组丰富灵活的形象。通过这一语言媒介,引导学生去感受诗中的主人公为了寻找美好爱情而发出的心声。把学生引进作品中那特定而具体的艺术境界之中,并诱发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想象、联想、丰富和补充,进行艺术的再创造,真正体味诗歌中朦胧缠绵、含蓄不尽、有虚有实、有远有近、有动有静、诗中有画的意境美,这样学生不仅能从中获得美的享受,而且还能扩展思维空间,使心胸为之开阔,自然产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欲望。
(二)创设情境,激发创造性想象
多媒体采用超文本结构,即非线性结构,使师生通过该系统的操作环境,实现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的交互传递,获得声、像、文并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从栩栩如生的实景中领略到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如笔者在讲授王维的《山居秋暝》时,用多媒体描绘了这样一幅情景交融的图画。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得对作品更深的理解和把握,而且学生会自然而然的受到启发和影响,激发灵感,激起创造力。
(三)视听语言,引领经典的阅读
信息高速公路和多媒体已经成为大众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视听语言和传统的文字语言一样已经渗透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成为大学生学习、阅读和娱乐的重要媒介。
我们的构想是——以银幕上的名著引领经典的阅读。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名著改编成了电影或者电视连续剧,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随口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笔者看过的就有《复活》、《白痴》、《教父》、《简·爱》、《三剑客》、《蝴蝶梦》、《茶花女》、《乱世佳人》、《与狼共舞》、《悲惨世界》、《苔丝姑娘》、《豺狼的日子》、《第四十一个》、《西线无战事》、《战争与和平》、《基督山恩仇记》、《上尉的女儿》、《永别了,武器》、《家》、《雷雨》、《围城》、《红楼梦》……
我们主张以银幕上的名著引领经典的阅读,但是以观看影视取代阅读原著,或者以阅读原著取代观看影视,两种倾向都是我们所反对的。一方面,影视和小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各具独特的魅力;另一方面,视听语言和文学语言两者又完全可以相得益彰、优势互补,给人毕生难忘的审美享受。
三、价值取向方面的改革
人文精神,指的是注重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现。人文精神体现的是一种启蒙精神、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种对人生和宇宙的关怀,包含着对人、人的生命的深刻理解。人文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缺少了它,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将只会是一句空话。 (一)培养民族感情,增强爱国心
季羡林老先生说的好:中华文化的精髓,一个是爱国,一个是骨气,这两点正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支撑。但在当代青年学生中,这两方面教育就亟待加强。没有骨气,哪来民族感情,没有民族感情,哪儿找爱国之心。没有根或缺少民族根的教育, 又怎能希望我们的人才能:“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不徙,更壹志兮”? 又怎能如孟子所要求的:“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富贵不淫?”在古典文学的洗礼之下,民族魂、爱国心必定归来。
(二)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发散思维也叫多角度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这种思维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用多种方法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美国创造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凡有发散性加工或转化的地方都表明发生了创造性思维”。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可以用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1、联系和比较
通过联系比较同一主题或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品,可以开阔思路,丰富思想,产生新的认识。如,学习陆游的《咏梅》词时,笔者把它和毛泽东的《咏梅》词相比较教学。可使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到梅花是陆游《咏梅》和毛泽东的《咏梅》共同描写的对象,对梅花的自然属性,都反映得很真实:独于早春盛开,不畏严寒,不与群芳争艳。他们都以梅花自比,赞颂了梅花的高尚品格。这样比较联系教学,可使学生明白虽是同一物象,意蕴却不同,从而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视角转换
对于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就会有不同的认识,以至新的发现。正如鲁迅先生在论及读者对《红楼梦》的看法时说:“单就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不同而有几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从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视角来进行思考,从而获得新的认识。从文学作品中产生的思考和联想当然不一定是作者原意,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还会产生新意,这正是文学作品生命力的体现。这样多角度鼓励学生大胆求异,有效地诱发了“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教师就应该热爱学生,必须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启发他们的文学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质疑问难的精神。
(三)培养“仁心”,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孔子将“仁”作为道德的规范,并将之定义为“爱人”,在《论语·卫灵公》中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泛爱众而亲仁”,即使在今天,能够对老者关怀尊敬,对朋友真诚守信,对少年注重教育,也算是博爱大众的标准了。这种仁爱精神更是一切优秀文学作品的基石。这样的大学生恐怕也不在少数,君不见教室墙上留鞋印,走廊里脏话满天飞?
儒家思想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思想之一。人活着要有为,儒家的根本是把语文和人的思想结合起来的,这是儒家最根本的一点。孔夫子讲的东西很丰富,儒家的“取宏用精”的思想要放到语文教学中来,不要目光太短、急功近利,好像市场上需要什么我才教什么。但要想到市场是变化的,还有一些东西是受用终身的,这个是我们语文教学要给学生的。我们语文讲的是人学,跟其他学科不一样,语文学习应该朝这个方向发展,增强每个人的社会道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