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比喻也是能够帮助我们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以及培养与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辨别是非真伪的审美能力的。在教学中,我认为,要讲清《涉江》中的比喻的作用,发扬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①比喻能够引起读者的联想 ;②比喻能够以形传神;③比喻能够培养读者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涉江》 比喻的作用 爱国主义精神
什么叫比喻?比喻的作用是什么呢?我们知道: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乙事物给甲事物作比的修辞方式。那么其作用又是什么呢?早在两千多年前,善比的惠施已经说过:“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可见,这是对比喻作用作最概括的说明。
大凡语文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在语文教学中,凡涉及到的名家名作之诗文,除了按常规教学分析文章的主题及写作特点之外,对某篇有特定意义的诗文之比喻作用,进行必要的写作特色的强化分析,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因为它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领会其作者的创作意图及文章的主题,从中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还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联想和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真伪的审美能力。
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诗歌《涉江》,便是能体现这一作用的典范作品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我认为,要讲清《涉江》中的比喻的作用,发扬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比喻能够引起读者的联想
作家秦牧说的好:“精警美妙的比喻真是美妙!它一出现,往往使人精神为之一振,它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事物突然清晰起来,复杂的道理突然间简洁明了起来,而且形象生动,耐人寻味。”(秦牧《艺海拾贝•譬喻之花》),可见,精警美妙的比喻之所以够产生这些效果,是因为它可以丰富人们的联想,“喻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屈原的《涉江》便是能展现这一效果的优秀诗篇之一。
屈原的诗歌《涉江》是《九章》中的一篇,它是作者晚年的作品。是诗人在流放途中抒发悲愤心情的一篇针砭时弊、痛斥群小,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决不向恶势力妥协的优美诗篇。
这首诗想象丰富,构思奇伟,多用夸张和比兴手法,把描写、记叙和议论结合起来,通过写景抒情,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如在第一部分中,诗人表明了他虽有美好的理想,有远大的志向,但世人并不理解他,他被迫远行的情景时写到: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巍。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骖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我们从诗句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此连用比喻的手法,极力描写他的佩带,装饰,表现了他的高洁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一种卓而不群,非同凡响,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因此,在教学中给学生着重加以分析讲解,就可以使他们联想到诗人为什么要发出“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的感叹了。
2.比喻能够以形传神
赞美我国的诗画,有“极妍尽态”、“形神兼备”之说,这是因为我国诗画中有美以形传神之妙。当然有时即使是直白写来,也可以起到传神的作用。如诗人为了表明他思念家乡,永保端直的心情时,在第二部分中写到: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步马兮山臬,氐除車兮方林。……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朝发枉陼兮,夕宿辰阳。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毫无疑问,诗人在这里充分表明了他登上鄂渚而向西北方向看去,那是他可爱的故乡秭归,秋风吹来更增添了几分离别的惆怅的心情,无论是骑马、坐车,还是乘船,诗人心中那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之情溢于言表,诗的末两句就是直白道来,但是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诗人那固守正直、不畏困境的高尚品质,在此则达到了以形传神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若能从比喻能够以形传神的作用上去对学生进行分析讲解,学生则便会在此随诗人的感情起伏与诗人的情感发生共振了,同时,我们也就能够更好地让学生领略出诗中“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而何伤?”的深刻含义了。
由此可见,诗人在此运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收到了以形传神的艺术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3.比喻能够培养读者的审美能力
培养与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处于逆境中的抗争精神和处于顺境中的拼搏精神等,都可以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通过诗人表达出来,而多玩味,体会比喻的作用,或许也是其中的一种。
那么,在审美活动中,何谓审美能力呢?黑格尔曾在他的《美学》一书中指出:“审美能力是指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对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对象,所呈现出来的一种审美倾向性。换句话说,审美能力是建立在一定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观念的基础之上,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以个人好恶的直觉形式,对客体对象审美价值进评价的能力。”
如在诗中第四部分里,诗人列举出接舆、桑扈、伍子胥和比干这四位古人惨遭迫害的悲惨命运,用以抒发了自己决不同流合污、为追求崇高理想而献身祖国、立志报国的顽强战斗思想,于是诗人便发出了“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的愤怒呐喊声,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顽强战斗精神。
由此可见,“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两句,这是全诗的核心句,诗人在此深刻地认识到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象,于是对自己的“愁苦而终穷”就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再说,历史上凡是坚贞不屈,不同流合污的仁人志士都惨遭不幸,更何况作者自己与世俗决裂了呢?
又如在《涉江》的最后一部分中,诗人运用连比这种修辞手法,以形象的比喻,深刻地揭露了楚国奸佞窃位,贤人志士被逐的腐败朝政,作者在不满、痛斥之余,潜藏着期望朝政清明,国家强盛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感情。如诗中写道:
乱曰: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路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
在这里,诗人运用比喻手法,痛斥了楚国统治集团的腐败,表达了自己失意,悲愤的心情。同时我们又能以此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即指明诗人是怎样将丰富的内容,奇特的想象,无限的愤慨包孕在《涉江》中的。
因此,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爱与恨,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都可以从比喻中得到表现的,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屈原的《涉江》中领略到其爱国主义的精神实质,即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以及期望祖国强盛的伟大的爱国主义激情。由此可见,比喻也是能够帮助我们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以及培养与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辨别是非真伪的审美能力的。
总之,我们今天在这里重提要发扬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其目的就是要让我们的青少年一代认清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以及敦促我们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把握时机,并且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能从古人和先辈们身上所体现的爱国精神和高贵品质,以及奋力抗争精神等方面,充分运用语文教学这门学科的特殊性教育手段,去诱导学生。要让他们懂得,要真正的爱国,就必须并且首先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关心祖国的命运和前途,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和“盲目追求西方化”腐朽生活的歪风,以此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自觉培养爱国主义道德的高尚情操,使他们真正地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涉江》 比喻的作用 爱国主义精神
什么叫比喻?比喻的作用是什么呢?我们知道: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乙事物给甲事物作比的修辞方式。那么其作用又是什么呢?早在两千多年前,善比的惠施已经说过:“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可见,这是对比喻作用作最概括的说明。
大凡语文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在语文教学中,凡涉及到的名家名作之诗文,除了按常规教学分析文章的主题及写作特点之外,对某篇有特定意义的诗文之比喻作用,进行必要的写作特色的强化分析,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因为它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领会其作者的创作意图及文章的主题,从中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还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联想和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真伪的审美能力。
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诗歌《涉江》,便是能体现这一作用的典范作品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我认为,要讲清《涉江》中的比喻的作用,发扬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比喻能够引起读者的联想
作家秦牧说的好:“精警美妙的比喻真是美妙!它一出现,往往使人精神为之一振,它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事物突然清晰起来,复杂的道理突然间简洁明了起来,而且形象生动,耐人寻味。”(秦牧《艺海拾贝•譬喻之花》),可见,精警美妙的比喻之所以够产生这些效果,是因为它可以丰富人们的联想,“喻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屈原的《涉江》便是能展现这一效果的优秀诗篇之一。
屈原的诗歌《涉江》是《九章》中的一篇,它是作者晚年的作品。是诗人在流放途中抒发悲愤心情的一篇针砭时弊、痛斥群小,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决不向恶势力妥协的优美诗篇。
这首诗想象丰富,构思奇伟,多用夸张和比兴手法,把描写、记叙和议论结合起来,通过写景抒情,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如在第一部分中,诗人表明了他虽有美好的理想,有远大的志向,但世人并不理解他,他被迫远行的情景时写到: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巍。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骖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我们从诗句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此连用比喻的手法,极力描写他的佩带,装饰,表现了他的高洁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一种卓而不群,非同凡响,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因此,在教学中给学生着重加以分析讲解,就可以使他们联想到诗人为什么要发出“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的感叹了。
2.比喻能够以形传神
赞美我国的诗画,有“极妍尽态”、“形神兼备”之说,这是因为我国诗画中有美以形传神之妙。当然有时即使是直白写来,也可以起到传神的作用。如诗人为了表明他思念家乡,永保端直的心情时,在第二部分中写到: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步马兮山臬,氐除車兮方林。……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朝发枉陼兮,夕宿辰阳。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毫无疑问,诗人在这里充分表明了他登上鄂渚而向西北方向看去,那是他可爱的故乡秭归,秋风吹来更增添了几分离别的惆怅的心情,无论是骑马、坐车,还是乘船,诗人心中那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之情溢于言表,诗的末两句就是直白道来,但是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诗人那固守正直、不畏困境的高尚品质,在此则达到了以形传神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若能从比喻能够以形传神的作用上去对学生进行分析讲解,学生则便会在此随诗人的感情起伏与诗人的情感发生共振了,同时,我们也就能够更好地让学生领略出诗中“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而何伤?”的深刻含义了。
由此可见,诗人在此运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收到了以形传神的艺术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3.比喻能够培养读者的审美能力
培养与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处于逆境中的抗争精神和处于顺境中的拼搏精神等,都可以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通过诗人表达出来,而多玩味,体会比喻的作用,或许也是其中的一种。
那么,在审美活动中,何谓审美能力呢?黑格尔曾在他的《美学》一书中指出:“审美能力是指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对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对象,所呈现出来的一种审美倾向性。换句话说,审美能力是建立在一定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观念的基础之上,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以个人好恶的直觉形式,对客体对象审美价值进评价的能力。”
如在诗中第四部分里,诗人列举出接舆、桑扈、伍子胥和比干这四位古人惨遭迫害的悲惨命运,用以抒发了自己决不同流合污、为追求崇高理想而献身祖国、立志报国的顽强战斗思想,于是诗人便发出了“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的愤怒呐喊声,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顽强战斗精神。
由此可见,“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两句,这是全诗的核心句,诗人在此深刻地认识到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象,于是对自己的“愁苦而终穷”就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再说,历史上凡是坚贞不屈,不同流合污的仁人志士都惨遭不幸,更何况作者自己与世俗决裂了呢?
又如在《涉江》的最后一部分中,诗人运用连比这种修辞手法,以形象的比喻,深刻地揭露了楚国奸佞窃位,贤人志士被逐的腐败朝政,作者在不满、痛斥之余,潜藏着期望朝政清明,国家强盛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感情。如诗中写道:
乱曰: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路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
在这里,诗人运用比喻手法,痛斥了楚国统治集团的腐败,表达了自己失意,悲愤的心情。同时我们又能以此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即指明诗人是怎样将丰富的内容,奇特的想象,无限的愤慨包孕在《涉江》中的。
因此,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爱与恨,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都可以从比喻中得到表现的,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屈原的《涉江》中领略到其爱国主义的精神实质,即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以及期望祖国强盛的伟大的爱国主义激情。由此可见,比喻也是能够帮助我们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以及培养与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辨别是非真伪的审美能力的。
总之,我们今天在这里重提要发扬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其目的就是要让我们的青少年一代认清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以及敦促我们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把握时机,并且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能从古人和先辈们身上所体现的爱国精神和高贵品质,以及奋力抗争精神等方面,充分运用语文教学这门学科的特殊性教育手段,去诱导学生。要让他们懂得,要真正的爱国,就必须并且首先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关心祖国的命运和前途,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和“盲目追求西方化”腐朽生活的歪风,以此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自觉培养爱国主义道德的高尚情操,使他们真正地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