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硕果累累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一群可爱的小朋友,走进一年级一班的教室,协同活泼开朗的孩子们一起分发书本。分享新书时,我们发现数学书就像一本故事书般,又情节、有故事、有插图。每个例题都能成为一幅画卷。这可怎么办呀!
看内容,浅显易懂;看知识结构,好像孩子们在学前班都以涉猎。进入一年级,他们开始接触新的玩伴,新的老师,新的环境,新的要求;而对于我来讲,新教材又何尝不是一个新天地呢?
在努力教学三个星期后,我发现自己的教学好像寸步难行,明明课讲完了,从课堂呈现来看,反应相当热烈,孩子们学得踏实,课堂练习完成较好。可是到了第二节课,有一半的孩子什么都还给了我,学得全忘记,我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问题出在哪儿。
当我们在办公室交流时,一位前辈说“对于小孩子,无非就是有耐心,反复讲解,把一个例题(习题、问题)讲透彻,讲明白,在练习中巩固,做到举一反三。同时要放慢节奏,别怕时间不够。”听到这里,我才恍然大悟。回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真正该面壁思过,在课堂中,有太多急躁冒失。语速过快,刚提出问题,立马请小朋友回答,不给后进生和中等生考虑的时间和空间,一旦反应快的小朋友回答提出的问题后,立刻进入下一环节;或者没有小朋友能回答或不是我预设的结果,便自说自话,自编自演的完成课堂教学。老师讲讲讲,说说说,接着孩子们必须写写算算。总是希望自己的课堂是高效的、大容量的,孩子们能立竿见影的完成学习任务,可往往事与愿违。
“我们的课堂需要耐心”。可是怎样才算有耐心,怎么才能慢下来进行“耐心慢”教育呢?带着这个疑惑,我听了学校几位有经验的老教师的课,发现他们的课堂教学每个环节都处理地非常细腻细致,张弛有度,同时抛出一个问题后给孩子们足够的思考、交流的时间,在讨论时,适时点拨引导,当孩子们着急的表述不清时,老师总是一边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一边耐心地说:“别着急,慢慢说。”这样的耐性和耐心,这样温和鼓励的眼神,这样舒缓的教学节奏,孩子们学的轻松,同时老师又能准确的关注学生,收获精彩,这一点正是我要学习的。
教师们都喜欢学生能对教师的提问积极举手发言,回答得滴水不漏的更是大加赞赏,似乎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如果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静悄悄或者怎么回答都不靠边,就认为教学是失败的。记得有天上课时,我们学习凑十法,调皮的小张同学就是不开窍,注意力也不集中,不停的做小动作。请他板演时,不知所措的站在黑板前,睁大眼睛呆呆地看着我。上课时,生怕自己不尽心,碰到这一“倒霉”孩子,不专心、不动脑、影响其他小朋友。真的生气呀,一下子大吼起来“你咋还不会,就知道玩”,小张当时就吓得哭了。过后自己很后悔,他毕竟只是一个7岁的孩子啊,我怎么能吼他,怎么能如此激进的说他,怎么不引导他,上课专心听讲,多多鼓励,多一些耐心?下课后,单独和他聊天,先跟他道歉,问清楚为什么不专心听讲。然后我们再一起复习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吧。他点点头。于是,大课间活动时间,他把凑十法学到了。
望着蹦蹦跳跳的身影,我不禁想,自己的耐性和耐心呢,为什么不能先引导孩子,再慢慢地教育,用一颗平常心、平静心、等待的心去关心关注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呢。
慢慢来啊,用足够的耐心等等我们的孩子吧。只要我们耐心对待每一个孩子,你会发现原来孩子的可塑性是非常强大的,教育教学的道路上一切是那么美好。
看内容,浅显易懂;看知识结构,好像孩子们在学前班都以涉猎。进入一年级,他们开始接触新的玩伴,新的老师,新的环境,新的要求;而对于我来讲,新教材又何尝不是一个新天地呢?
在努力教学三个星期后,我发现自己的教学好像寸步难行,明明课讲完了,从课堂呈现来看,反应相当热烈,孩子们学得踏实,课堂练习完成较好。可是到了第二节课,有一半的孩子什么都还给了我,学得全忘记,我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问题出在哪儿。
当我们在办公室交流时,一位前辈说“对于小孩子,无非就是有耐心,反复讲解,把一个例题(习题、问题)讲透彻,讲明白,在练习中巩固,做到举一反三。同时要放慢节奏,别怕时间不够。”听到这里,我才恍然大悟。回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真正该面壁思过,在课堂中,有太多急躁冒失。语速过快,刚提出问题,立马请小朋友回答,不给后进生和中等生考虑的时间和空间,一旦反应快的小朋友回答提出的问题后,立刻进入下一环节;或者没有小朋友能回答或不是我预设的结果,便自说自话,自编自演的完成课堂教学。老师讲讲讲,说说说,接着孩子们必须写写算算。总是希望自己的课堂是高效的、大容量的,孩子们能立竿见影的完成学习任务,可往往事与愿违。
“我们的课堂需要耐心”。可是怎样才算有耐心,怎么才能慢下来进行“耐心慢”教育呢?带着这个疑惑,我听了学校几位有经验的老教师的课,发现他们的课堂教学每个环节都处理地非常细腻细致,张弛有度,同时抛出一个问题后给孩子们足够的思考、交流的时间,在讨论时,适时点拨引导,当孩子们着急的表述不清时,老师总是一边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一边耐心地说:“别着急,慢慢说。”这样的耐性和耐心,这样温和鼓励的眼神,这样舒缓的教学节奏,孩子们学的轻松,同时老师又能准确的关注学生,收获精彩,这一点正是我要学习的。
教师们都喜欢学生能对教师的提问积极举手发言,回答得滴水不漏的更是大加赞赏,似乎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如果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静悄悄或者怎么回答都不靠边,就认为教学是失败的。记得有天上课时,我们学习凑十法,调皮的小张同学就是不开窍,注意力也不集中,不停的做小动作。请他板演时,不知所措的站在黑板前,睁大眼睛呆呆地看着我。上课时,生怕自己不尽心,碰到这一“倒霉”孩子,不专心、不动脑、影响其他小朋友。真的生气呀,一下子大吼起来“你咋还不会,就知道玩”,小张当时就吓得哭了。过后自己很后悔,他毕竟只是一个7岁的孩子啊,我怎么能吼他,怎么能如此激进的说他,怎么不引导他,上课专心听讲,多多鼓励,多一些耐心?下课后,单独和他聊天,先跟他道歉,问清楚为什么不专心听讲。然后我们再一起复习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吧。他点点头。于是,大课间活动时间,他把凑十法学到了。
望着蹦蹦跳跳的身影,我不禁想,自己的耐性和耐心呢,为什么不能先引导孩子,再慢慢地教育,用一颗平常心、平静心、等待的心去关心关注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呢。
慢慢来啊,用足够的耐心等等我们的孩子吧。只要我们耐心对待每一个孩子,你会发现原来孩子的可塑性是非常强大的,教育教学的道路上一切是那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