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让教育回归校园主阵地

来源 :山西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ggy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見》(以下简称“双减”)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目前关于“双减”政策的讨论热点,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对校外教培机构的冲击上,但仔细研读“双减”文件,不难看出,多数改革仍聚焦在校内,字里行间表露出的指导方向,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在笔者看来,“双减”政策能否落地见效,关键还是看学校如何积极作为,承担起学校教育应有的职责和功能,扛起减负增效的改革重担,将育人主阵地做大做强,吸引学生主动回归校园。
  提质增效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学校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提升能力与素养的主要途径。部分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无法通过校内课堂发挥出潜力,获得充足的学习竞争力,于是求助于校外补课,学生奔波于各大补习机构,苦不堪言,这样的风气也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想要真正落实“双减”政策,学校需做到应教尽教,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在校学习效率,从根源上尽可能减少学生到校外机构“开小灶”的需求。
  因材施教是课后服务的核心指向。按照“双减”政策文件规定,从今年9月1日起,全国中小学将实行“5+2”课后服务模式,即周一至周五,每天课后开展至少2小时的课后服务。如何利用好这课后2小时,着实考验学校的办学智慧。笔者认为,学校应秉持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针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分类、分层的个性化教学。对学科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应做好辅导答疑,满足他们“学饱”的需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应创造条件、积极拓展求知空间,满足他们“学好”的需求。同时,学校还可针对学生的爱好特长,组织文体、艺术、科技类等兴趣小组活动,充分利用博物馆、艺术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第三方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特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加强师资配备是承担应有职责的关键保障。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后服务,教师都是关键力量。一方面,学校应不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教学能力;另一方面,也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激励制度,加强教师权益保护。“双减”政策实施后,教师的工作量、在校工作时长必然会增加,在倡导教师敬业奉献的同时,对于教师额外付出的劳动,应该给予相应的报酬,并根据教师工作成果加大激励力度。另外,学校也可通过统筹安排教师“弹性上下班”,或聘请退休教师及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到校参与课后教学服务等方式,适当减轻教师工作压力,保障教师合理休息时间,以便他们有充足精力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双减”政策的落实,任重而道远。如果说“双减”政策给“剧场效应”对教育的捆绑剪开了第一刀,让学生与家长有了“坐下来”学习的意识,让全社会重新树立“教育回归校园本位”的导向,那么接下来的落实,就要看学校自身如何强化教育主阵地作用,做好减负增效,让学生踏踏实实“坐着”也能学饱、学好。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2021年8月13日第三版;作者:胡茜茹)
其他文献
一小学校长提出小学是否可以实施愉快教育,并征询我的意见。我十分赞同,并列出以下一些建议供老师们参考。  1.不在公共场所批评学生,必须批评时,要在办公室,只有老师和学生两人在场。  2.不要一看见就批评,缓一缓,想一想,冷静了再批评。  3.不要动不动就亲自批评,有时候可以让同学捎话,告诉学生哪里错了。  4.不要吹胡子瞪眼睛、面带怒色地批评学生,批评也可以温柔似水,语气和善,面带笑容。  5.课
期刊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思政课在学校人才培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全面深入地阐发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如何全面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推进思政课建设,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扎实推进该项工作。一、深化思想认识,转变育人观念  学习领会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并把
期刊
“王老师,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尚!王老师,教师节到了,我又想起了您。”“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王老师,您是我心中崇高无比的神!”……每年的教师节到来之际,王迎新的手机总能收到数不清的祝福,而这些动人的文字,正是对她扎根乡村教育35年的礼赞。  王迎新,现年53岁,中共党员,是介休市张兰镇板峪中心小学的一名教师。自1986年从事教育事
期刊
教育是美好的遇见。好的教师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更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有力保证。“信仰为魂、奉献如歌”是“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的人生信条,她是新时代人民教师的代表;“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是人民教育家于漪的理想信念……这些“好老师”领航着教育新征程,引领我们走上教育奋进之路。那么,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好老师”?“好老师”的标准在新时代发生了什么变化?教育关系的变化成为教师面临的挑战  随
期刊
教室,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每位教师都希望打造出完美的教室,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这间教室里自由快乐地成长。带着这样的教育理想,我和班上48名孩子一起,打造了一个属于我们的教室。一、小荷初绽,开启美好之旅  打造完美教室的第一步,就是为教室取一个美丽的名字。记得刚开始,学部要求我们各班确定班名时,我也是毫无头绪。“扬帆班”“启航班”“春笋班”“寒梅班”,一个个班名在我脑海中闪过,但都不太满意。到底起个怎
期刊
“一玩手机精神焕发,一提作业萎靡抗拒。”据《法治日报》报道,暑假期间未成年人沉迷網络成为令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暑假进入后半程,如何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让孩子们“收收心”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家长首先是认识上要接受,不能太焦虑。《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显然,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绝不是一个要不要的问
期刊
“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掷地有声的话语,激发了每位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育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思政课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作为新时代的思政
期刊
新学年到了,对于新教师来说,无论有没有过校园工作经验,面对一张张新鲜面孔,面对一个崭新岗位,融入其中自然需要一个主动适应的过程。  新教师融入校园是一门“自我激励课程”。珍惜每一种“推介情境”,领略校园情谊,感受校园力量,让自己在“被感动”中尽快融入“导入课堂”。一是主动被诚挚关怀“感动”。欢迎仪式是新教师“导入课堂”的必备环节,欢迎标语、校长致辞、新教师介绍等致敬环节不可省略,尽可能使新教师充分
期刊
丰宇平,男,1978年9月出生,山西师范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现在山阴县古城镇中学任教。2004年8月,丰宇平通过了山阴县组织的教师招聘考试,被分配至山阴县马营庄乡中学任教,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师。  马营庄乡位于南山脚下,离县城30多公里,交通不便,非常闭塞落后。马营庄乡中学条件艰苦,设备陈旧、校舍简陋,办公室和教室在冬季没有暖气,教师和学生经常冒着冬天的寒风和雪花外出捡柴烧炉子来取暖。就是
期刊
业余时间我基本宅在家里,以翻书为乐,读得最多的当然是小说,偏爱卡夫卡、博尔赫斯为代表的现代、后现代主义作家们的作品,读得多了,自然咂巴出些小说的“味道”,自然想牛刀小试,《奇点》和《五花山》两篇小说就是小试的结果。  我写《奇点》的想法,源于去年的黎平之旅。黎平绝大部分人都是侗族,但在那里,汉文化和侗文化可谓水乳交融,比如肇兴侗寨,五座鼓楼(侗文化代表)的名字分别是仁、义、礼、智、信:而作为侗族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