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关于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之说,在文言文教与学中,也是非常恰当的。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但效果不好。如何使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并运用到文言文教学之中,已迫在眉睫。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效益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要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实现有效、实效、高效的目标,笔者认为,除了要具有高水平的教师以外,更要重视文占文学习的方法。
自主学习,整体理解,是各种学习方法的核心。南宋学者陈善在谈到读书方法时,就强调读书必须懂得出入法,要“见得亲切…用得透脱”。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为避免“庖丁解牛,不见全牛”的肢解式文言文教学,废除以教师过多讲解而取代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讲读”式教学模式,建立在教师导读下以学生自读为主的“议读”机制,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要把文言文翻译、理解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与学。笔者从教30年,在文言文教学中不断实践、摸索、反思,认为以下方式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要途径。
一、反复诵读,记忆背诵。
背诵自古以来就是读书的一种好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赋诗也会吟。”背诵文言文,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语感,还能加深对古代文化的理解。许多治学有方的人都下过背诵的工夫。顾炎武能够背诵十三经,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俯拾皆是。传统语文教学重视的是“篇章”。孩子所做的,是阅读、背诵文章。甚至连最初的“识字”,也是将字组成篇章,如《千字文》《三字经》,通过背诵篇章,认识汉字,这是非常有效率的语文学习方法。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强化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产生强化作用的刺激为强化物。强化物分为两类:一类是当个体反应后在情境中出现的任何刺激,其出现有助干该反应频率增加,为正强化物;另一类是当个体反应后在情境中的已有刺激,其消失有助于该反应频率增加,为负强化物。背诵就是有助于反应频率增加的方式。
背诵就是对学习这个操作性条件反射的不断强化。
1 背诵利消化。司马光说:“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有些书就是要精思熟读。背诵下来,反复揣摩,就能得其真谛。在文言文学习中,背诵对于记忆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加深理解课文,提高读写能力,均有积极的作用。学生在反复背诵课文的过程中,对范文的风采格调、逻辑脉络、语言表达方式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能够逐步深刻理解,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东西。
2 背诵利迁移应用。背的东西多了,到动笔的时候,那些好的词语、句式,那些典故、故事,以及笔法、章法,就会自然而然地跳出来,供选择运用。经济学家王亚南熟背“四书”“五经”,他写的《中国地主经济封建制度论纲》等著作,能熟练地大量引用《尚书》《诗经》《左传》《国语》等古籍,很重要的一条,是得益于小时的熟背。
3 背诵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创造发展。一篇文章教师讲得再好,分析得再透,还是别人的见解,学生也只能支离破碎地领会。让学生自由地、多次地诵读课文,便于整体感知和体会课文的美妙之处。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背诵并不只是消极地贮存前人或别人的经验知识,头脑中积蓄的材料多了,经过加工,就可以出新产品。
二、文白反译,融会贯通。
从信息加工过程来看,翻译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语码转换过程。纵向加工模式论者认为,翻译过程是一个先理解后翻译的过程(Seleskovitch)。具体地说,翻译过程首先是对输入的原语进行加工并获取原语的话语表征,与此同时,原语形式消失,理解结果为信息获取,理解随即结束。这个过程有点类似于庄子的“得意忘言”论。理解结束后,译者根据译语约束机制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重新编码。
而横向加工模式论者认为,译者在阅读原语的同时进行语码转换和重组。具体地说,在原语理解结束前,译者就开始进行语码转换,即在两种语言的词汇、句法项上建立语义匹配。
无论哪种模式,都强调“阅读理解文”。学生自主把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有一个阅读并理解的过程,又将现代汉语译成文言文,又有一个阅读与理解的过程,这样,对于难以理解的文言文,就由单向的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变成了双向的互译,无疑对文言文学习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这个原理同学习英语时的英译汉和汉译英是一样的。
笔者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为学生提供如《信陵君窃符救赵》《庖丁解牛》《赤壁之战》等文章的译文,由学生自主对译,先译成文言文,再对照原文,进行修改校正,真正把握文言文的用词造句方法。事实证明,用反译法的班级的文言文成绩要明显高于只用单向方式训练的班级。
三、比较联想,举一反三。
1 比较。
①古今相比。这是“异”中求“同”,“同”中寻“异”的方法。因为古今句法的好多差异,没有多少道理好讲,有的甚至就讲不出什么道理,是约定俗成的。
②近类相比。就是把容易混淆的类似的词语、句子加以比较,准确掌握用词和句法规律,不至于出现误解。
2 联想。
①单音节词联想双音节词。
古代为单音实词,现代汉语为双音实词。
因古人多用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多用双音节词。
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2003年全国高考题)
例中,“恶”“过”“忠”“佞”均应译为双音节词“厌恶”“过错”“忠诚”“奸佞”。
②双音节词的比较联想。
古代汉语中,两个词在一起,看似与现代汉语相 同,但意义不同,要分开理解。
我奉王命,叉无屈。公等有妻子,徒死无益。(2004年重庆高考题)
例中,“妻子”应换为“妻子”“儿女”。这样的词语很多,如“无论”“指数”“果然”等。
’
③联想同一类别的词语。
同一类作用的词语的联想,可以积累很多,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如: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韩愈《师说》)
句中的“徒”是一类的意思。我们要联想与之同义的一类词如:“伦”“类”“朋”“比”“侪”“辈”“属”等。
静女其妹,俟我于城隅。(《诗经》)
句中“其”为助词,用在形容词之前,没有实在意义。文言文中,还有如“言”“有”“式”“之”“于”“薄”等。如“乃不知有汉”“予欲左右有民”“静言思之”“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子于归”“黄鸟于飞”“薄浣我衣”等。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
句中“若”为形容词词尾,类似的有“然”“焉”“乎”“尔”“如”“者”等。如“悠然自得”“填然鼓之”“盘盘焉”“恢恢乎”“渔父莞尔而笑”“突如其来”“子路率尔而对”“天下晏如也”“言之,貌若甚戚者”等。
④联系成语。
即从成语和习惯用语中考察古词古义。由于不少成语中保留了古文言句法及一词多义现象,因此解题时联想自己熟悉的成语典故,也是解答文言实词题的方法之一。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氓》)
例中,“爽”义为“差错”,成语有“屡试不爽”,词语有“爽约”。
韩轨遂投城遁走。(2004年辽宁高考题)
据上文“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再联想到成语“投笔从戎”,可知此处“投”应为“扔掉,舍弃”。
四、分析结构,明白用法。
对句于进行语法分析,非常重要。只有明白句子的结构,才能理解实词的意义和活用的规律,才能理解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才能明白属于什么类型的倒装,才能准确地翻译句子和断句。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师道之不传”,谓语是“久唉”,“也”,用在主谓之间,表停顿。这样一分析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清楚了,理解起来就不再有困难。
1 通过分析句中的语法结构,理解词语的用法。
①虚词。
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句中有三个“为”,前两句的主语是“人”和“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句中的两个“为”应为动词谓语,译为“是”;末句“何辞”,即“辞何”,是个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句末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词,因为它不表示实在意义。
文言虚词在句中是副词、介词,还是连词,在作连词时,是什么关系,都必须通过语法分析来解决。
②实词。
通过语法分析,才能确定古汉语中词类及其活用情况。
古汉语有其特殊的句法结构,任何一个实词与其前后的词构成特定的语法关系,因此考生也可从句法结构人手分析。如:
奉糜食母,抱衾寝母。(2006年广东高考题)
例中,主语省略,谓语为连动形式,分别为“奉糜”使母“食”,“抱衾”使母“寝”,其中“食”为名词作动词,“给……吃”。“寝”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不理解这一点,就会以为是“吃掉母亲”“睡了母亲”,滑天下之大稽。又如:
其一犬坐于前。(《狼》)
按现代汉语的理解,可以为“其中的一条狗坐在前面”,但联系前后文,何来“一条狗”。句子的主语是“其一”,即“其中的一只狼”,谓语的中心词是“坐”,“犬”是用来修饰谓语的,而非主语。
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战国策》)
“嫂”是全句的主语,“蛇”就不可能还是主语,而只能是状语了。
2 理解特殊旬式。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来说的。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正常的语序应该是: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补语>
但是,在文言文中,有时会出现主语在谓语之后,定语在中心词之后和宾语在谓语之,前的情况。如: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刘向《晏子治东阿》)
上句是主谓倒装句,“子之治东阿”是主语,“甚善矣”是谓语。主语在后,谓语在前。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2006年全国高考题)
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2004年广东高考题)
以上几例均为宾语前置句。按现代汉语的表达,顺序分别为“不知句读,不解惑~过尔…未有之~以奚”。
古汉语中,借“之”和“者”使定语后置,翻译时调整顺序。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苟子《劝学》)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即“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文言句子的一个很大特点是简约,不少句子往往省略掉很多成分,造成阅读上的困难。一是文法上的省略,介词“于”的省略等;二是语意上的省略,今人就很费揣摩。文言文中常常承前、蒙后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或分句。如:
今天以(之)授予,不可失也。(2010年广东高考题)
累有(人)(以文)相示,(吾)别令收贮,然未一披(之)。(2006年上海高考题)
前一例句,“以”的后面,承前省略了宾语,翻泽时要补出。根据上下文,这里省略的应是“它”。后一例句,“有”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人”,“相示”前省略“以文”,后句省略主语“吾”,尾句省略宾语“之”,翻译时应该补上。
五、模仿写作。
学习文言文,可以通过整篇、片段仿写,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古代很多精短文章,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语言简洁,生动形象,是学习的经典范本。仿照这些文章,不仅可以提高写作能力,更能够提高阅读能力。
教材中,精短的范文如《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六一居士传》《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与微之书》《原毁》《兴贤》等,都是记叙文、议论文最好的榜样。
实践证明,上述文言文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我所教的学生,在各种考试,尤其是升学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6年,笔者所教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平均分663分(标准分)的成绩,10多名学生达到700分以上,1人获得895分,充分说明学好文言文,是高考取胜的关键。2008年高考,笔者所教班级平均分为我校第一名,都得益于有效、高效的文言文教学措施。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效益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要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实现有效、实效、高效的目标,笔者认为,除了要具有高水平的教师以外,更要重视文占文学习的方法。
自主学习,整体理解,是各种学习方法的核心。南宋学者陈善在谈到读书方法时,就强调读书必须懂得出入法,要“见得亲切…用得透脱”。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为避免“庖丁解牛,不见全牛”的肢解式文言文教学,废除以教师过多讲解而取代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讲读”式教学模式,建立在教师导读下以学生自读为主的“议读”机制,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要把文言文翻译、理解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与学。笔者从教30年,在文言文教学中不断实践、摸索、反思,认为以下方式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要途径。
一、反复诵读,记忆背诵。
背诵自古以来就是读书的一种好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赋诗也会吟。”背诵文言文,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语感,还能加深对古代文化的理解。许多治学有方的人都下过背诵的工夫。顾炎武能够背诵十三经,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俯拾皆是。传统语文教学重视的是“篇章”。孩子所做的,是阅读、背诵文章。甚至连最初的“识字”,也是将字组成篇章,如《千字文》《三字经》,通过背诵篇章,认识汉字,这是非常有效率的语文学习方法。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强化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产生强化作用的刺激为强化物。强化物分为两类:一类是当个体反应后在情境中出现的任何刺激,其出现有助干该反应频率增加,为正强化物;另一类是当个体反应后在情境中的已有刺激,其消失有助于该反应频率增加,为负强化物。背诵就是有助于反应频率增加的方式。
背诵就是对学习这个操作性条件反射的不断强化。
1 背诵利消化。司马光说:“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有些书就是要精思熟读。背诵下来,反复揣摩,就能得其真谛。在文言文学习中,背诵对于记忆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加深理解课文,提高读写能力,均有积极的作用。学生在反复背诵课文的过程中,对范文的风采格调、逻辑脉络、语言表达方式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能够逐步深刻理解,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东西。
2 背诵利迁移应用。背的东西多了,到动笔的时候,那些好的词语、句式,那些典故、故事,以及笔法、章法,就会自然而然地跳出来,供选择运用。经济学家王亚南熟背“四书”“五经”,他写的《中国地主经济封建制度论纲》等著作,能熟练地大量引用《尚书》《诗经》《左传》《国语》等古籍,很重要的一条,是得益于小时的熟背。
3 背诵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创造发展。一篇文章教师讲得再好,分析得再透,还是别人的见解,学生也只能支离破碎地领会。让学生自由地、多次地诵读课文,便于整体感知和体会课文的美妙之处。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背诵并不只是消极地贮存前人或别人的经验知识,头脑中积蓄的材料多了,经过加工,就可以出新产品。
二、文白反译,融会贯通。
从信息加工过程来看,翻译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语码转换过程。纵向加工模式论者认为,翻译过程是一个先理解后翻译的过程(Seleskovitch)。具体地说,翻译过程首先是对输入的原语进行加工并获取原语的话语表征,与此同时,原语形式消失,理解结果为信息获取,理解随即结束。这个过程有点类似于庄子的“得意忘言”论。理解结束后,译者根据译语约束机制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重新编码。
而横向加工模式论者认为,译者在阅读原语的同时进行语码转换和重组。具体地说,在原语理解结束前,译者就开始进行语码转换,即在两种语言的词汇、句法项上建立语义匹配。
无论哪种模式,都强调“阅读理解文”。学生自主把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有一个阅读并理解的过程,又将现代汉语译成文言文,又有一个阅读与理解的过程,这样,对于难以理解的文言文,就由单向的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变成了双向的互译,无疑对文言文学习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这个原理同学习英语时的英译汉和汉译英是一样的。
笔者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为学生提供如《信陵君窃符救赵》《庖丁解牛》《赤壁之战》等文章的译文,由学生自主对译,先译成文言文,再对照原文,进行修改校正,真正把握文言文的用词造句方法。事实证明,用反译法的班级的文言文成绩要明显高于只用单向方式训练的班级。
三、比较联想,举一反三。
1 比较。
①古今相比。这是“异”中求“同”,“同”中寻“异”的方法。因为古今句法的好多差异,没有多少道理好讲,有的甚至就讲不出什么道理,是约定俗成的。
②近类相比。就是把容易混淆的类似的词语、句子加以比较,准确掌握用词和句法规律,不至于出现误解。
2 联想。
①单音节词联想双音节词。
古代为单音实词,现代汉语为双音实词。
因古人多用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多用双音节词。
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2003年全国高考题)
例中,“恶”“过”“忠”“佞”均应译为双音节词“厌恶”“过错”“忠诚”“奸佞”。
②双音节词的比较联想。
古代汉语中,两个词在一起,看似与现代汉语相 同,但意义不同,要分开理解。
我奉王命,叉无屈。公等有妻子,徒死无益。(2004年重庆高考题)
例中,“妻子”应换为“妻子”“儿女”。这样的词语很多,如“无论”“指数”“果然”等。
’
③联想同一类别的词语。
同一类作用的词语的联想,可以积累很多,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如: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韩愈《师说》)
句中的“徒”是一类的意思。我们要联想与之同义的一类词如:“伦”“类”“朋”“比”“侪”“辈”“属”等。
静女其妹,俟我于城隅。(《诗经》)
句中“其”为助词,用在形容词之前,没有实在意义。文言文中,还有如“言”“有”“式”“之”“于”“薄”等。如“乃不知有汉”“予欲左右有民”“静言思之”“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子于归”“黄鸟于飞”“薄浣我衣”等。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
句中“若”为形容词词尾,类似的有“然”“焉”“乎”“尔”“如”“者”等。如“悠然自得”“填然鼓之”“盘盘焉”“恢恢乎”“渔父莞尔而笑”“突如其来”“子路率尔而对”“天下晏如也”“言之,貌若甚戚者”等。
④联系成语。
即从成语和习惯用语中考察古词古义。由于不少成语中保留了古文言句法及一词多义现象,因此解题时联想自己熟悉的成语典故,也是解答文言实词题的方法之一。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氓》)
例中,“爽”义为“差错”,成语有“屡试不爽”,词语有“爽约”。
韩轨遂投城遁走。(2004年辽宁高考题)
据上文“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再联想到成语“投笔从戎”,可知此处“投”应为“扔掉,舍弃”。
四、分析结构,明白用法。
对句于进行语法分析,非常重要。只有明白句子的结构,才能理解实词的意义和活用的规律,才能理解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才能明白属于什么类型的倒装,才能准确地翻译句子和断句。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师道之不传”,谓语是“久唉”,“也”,用在主谓之间,表停顿。这样一分析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清楚了,理解起来就不再有困难。
1 通过分析句中的语法结构,理解词语的用法。
①虚词。
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句中有三个“为”,前两句的主语是“人”和“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句中的两个“为”应为动词谓语,译为“是”;末句“何辞”,即“辞何”,是个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句末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词,因为它不表示实在意义。
文言虚词在句中是副词、介词,还是连词,在作连词时,是什么关系,都必须通过语法分析来解决。
②实词。
通过语法分析,才能确定古汉语中词类及其活用情况。
古汉语有其特殊的句法结构,任何一个实词与其前后的词构成特定的语法关系,因此考生也可从句法结构人手分析。如:
奉糜食母,抱衾寝母。(2006年广东高考题)
例中,主语省略,谓语为连动形式,分别为“奉糜”使母“食”,“抱衾”使母“寝”,其中“食”为名词作动词,“给……吃”。“寝”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不理解这一点,就会以为是“吃掉母亲”“睡了母亲”,滑天下之大稽。又如:
其一犬坐于前。(《狼》)
按现代汉语的理解,可以为“其中的一条狗坐在前面”,但联系前后文,何来“一条狗”。句子的主语是“其一”,即“其中的一只狼”,谓语的中心词是“坐”,“犬”是用来修饰谓语的,而非主语。
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战国策》)
“嫂”是全句的主语,“蛇”就不可能还是主语,而只能是状语了。
2 理解特殊旬式。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来说的。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正常的语序应该是: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补语>
但是,在文言文中,有时会出现主语在谓语之后,定语在中心词之后和宾语在谓语之,前的情况。如: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刘向《晏子治东阿》)
上句是主谓倒装句,“子之治东阿”是主语,“甚善矣”是谓语。主语在后,谓语在前。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2006年全国高考题)
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2004年广东高考题)
以上几例均为宾语前置句。按现代汉语的表达,顺序分别为“不知句读,不解惑~过尔…未有之~以奚”。
古汉语中,借“之”和“者”使定语后置,翻译时调整顺序。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苟子《劝学》)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即“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文言句子的一个很大特点是简约,不少句子往往省略掉很多成分,造成阅读上的困难。一是文法上的省略,介词“于”的省略等;二是语意上的省略,今人就很费揣摩。文言文中常常承前、蒙后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或分句。如:
今天以(之)授予,不可失也。(2010年广东高考题)
累有(人)(以文)相示,(吾)别令收贮,然未一披(之)。(2006年上海高考题)
前一例句,“以”的后面,承前省略了宾语,翻泽时要补出。根据上下文,这里省略的应是“它”。后一例句,“有”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人”,“相示”前省略“以文”,后句省略主语“吾”,尾句省略宾语“之”,翻译时应该补上。
五、模仿写作。
学习文言文,可以通过整篇、片段仿写,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古代很多精短文章,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语言简洁,生动形象,是学习的经典范本。仿照这些文章,不仅可以提高写作能力,更能够提高阅读能力。
教材中,精短的范文如《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六一居士传》《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与微之书》《原毁》《兴贤》等,都是记叙文、议论文最好的榜样。
实践证明,上述文言文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我所教的学生,在各种考试,尤其是升学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6年,笔者所教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平均分663分(标准分)的成绩,10多名学生达到700分以上,1人获得895分,充分说明学好文言文,是高考取胜的关键。2008年高考,笔者所教班级平均分为我校第一名,都得益于有效、高效的文言文教学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