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有一些关于我国历史文化的学习内容,如主题单元“追根溯源”里的“吃穿住话古今”“汉字和书的故事”等。品德课程属于人文社会学科,它的目标必然要体现出一定的思想、态度和价值观。中国历史文化题材教学中,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情感,有着巨大的打动人的力量。深刻的情感体验,往往可以使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认识得以升华。李亦菲博士认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以个体或群体的需要为基础,围绕特定事物或观念建立起来的,影响个体的认识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基于德育生活论的观点,透过我国历史文化在生活中的积淀,引导学生探究历史,让学生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能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达到德性内生的德育效果。
一、基于生活,以情激趣
小学高年级学生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教材中的题材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久远,学生在理解上有比较大的困难。教师再精彩的讲授,也不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结果。以学生为主体,引领学生走进生活与社会,探究问题,主动思考,促使学生了解祖国的文化,不失为良策。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汉字的创造与发展”时,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部落的族人,分别用结绳、刻木、画图的方法记录打猎的成果,然后汇报结果,聚焦问题:“这样记事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学生动手实践并讨论思考,共同聚焦主题,探寻汉字的创造与发展。教师要引领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从问题入手,动手实践、讨论,激发学生探寻历史的情感,初步了解文化与人的生活的联系。
二、发现生活,激发情感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高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的适时引导,能使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印象更深刻。
一位教师执教“吃穿住话古今”时,运用填写、讨论如下调查表的方式,引导学生调查讨论服饰衣料的发展。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著名的丝绸之路,欣赏美丽的丝绸服饰,阅读黄道婆的故事,对比古今服饰发展,思考丝绸之路的意义。以学生熟悉的服饰面料作为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通过古今对比,让学生拉近现实和历史的距离,在比较与联系中认识我国的文化,能强化和明确文化特色,激发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视频再现,体验共享
课堂是学生社会化的一个特定场所,它与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视频具有再现生活,还原历史的优势,借用视频,创设一个具体的教育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如探寻青铜文化时,可结合运用电视视频《收藏马未都》里介绍青铜器藏品的片段,引导学生由欣赏器物到探究器物中所蕴含的各种信息,领悟当时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情景。只有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营造特定的环境、氛围,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学生才能获得新知,强化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回归生活,德性内生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回归生活为基本取向的,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的课程。《绿野仙踪》里的稻草人说:“我宁愿要脑子而不要心。因为傻瓜即使有一颗心,也不知道要它来干什么。”锡樵夫说:“我却愿意要心,因为脑子不会使人幸福,而幸福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教育不仅要发展人的脑子,更为重要的是要化育人的心灵。作为一门以学习做人为核心的课程,让学生的心灵生长美好的思想道德,是课程的追求。《德性内生》一文的作者认为,要让学生经历“感受—感动—感悟”的心路历程,进行品德的自我构建,进而内生为品德素质的过程。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模式,再次验证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影响个体的认识和行为的动力系统。教师在品德教学中落实情感目标,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德性内生。
一位教师执教“汉字和书的故事”,在引发学生共情的基础上,让学生沉浸于古典音乐中,化情感为行动,师生共同写好汉字,写下希望,写下自豪……此时,作为中国人的民族情溢满课堂,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们投入的状态,认真的笔迹,展示了学生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传承祖国文化的心声。
历史文化题材的品德课的学习只是一个介质,其目的是引领学生认识祖国古老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欣赏与领略中国人的精神、人文景观。这一题材的教学要始终围绕情感价值观,用充满情感的语言感动学生,用震撼人心的画面感染学生,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悟和体验,探究历史深层的奥秘,在感悟历史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是学生的促进者,相信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会真正融入和理解历史,让民族文化浸润心田。
(责编 莫彩凤)
情感,有着巨大的打动人的力量。深刻的情感体验,往往可以使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认识得以升华。李亦菲博士认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以个体或群体的需要为基础,围绕特定事物或观念建立起来的,影响个体的认识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基于德育生活论的观点,透过我国历史文化在生活中的积淀,引导学生探究历史,让学生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能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达到德性内生的德育效果。
一、基于生活,以情激趣
小学高年级学生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教材中的题材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久远,学生在理解上有比较大的困难。教师再精彩的讲授,也不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结果。以学生为主体,引领学生走进生活与社会,探究问题,主动思考,促使学生了解祖国的文化,不失为良策。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汉字的创造与发展”时,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部落的族人,分别用结绳、刻木、画图的方法记录打猎的成果,然后汇报结果,聚焦问题:“这样记事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学生动手实践并讨论思考,共同聚焦主题,探寻汉字的创造与发展。教师要引领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从问题入手,动手实践、讨论,激发学生探寻历史的情感,初步了解文化与人的生活的联系。
二、发现生活,激发情感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高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的适时引导,能使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印象更深刻。
一位教师执教“吃穿住话古今”时,运用填写、讨论如下调查表的方式,引导学生调查讨论服饰衣料的发展。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著名的丝绸之路,欣赏美丽的丝绸服饰,阅读黄道婆的故事,对比古今服饰发展,思考丝绸之路的意义。以学生熟悉的服饰面料作为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通过古今对比,让学生拉近现实和历史的距离,在比较与联系中认识我国的文化,能强化和明确文化特色,激发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视频再现,体验共享
课堂是学生社会化的一个特定场所,它与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视频具有再现生活,还原历史的优势,借用视频,创设一个具体的教育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如探寻青铜文化时,可结合运用电视视频《收藏马未都》里介绍青铜器藏品的片段,引导学生由欣赏器物到探究器物中所蕴含的各种信息,领悟当时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情景。只有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营造特定的环境、氛围,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学生才能获得新知,强化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回归生活,德性内生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回归生活为基本取向的,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的课程。《绿野仙踪》里的稻草人说:“我宁愿要脑子而不要心。因为傻瓜即使有一颗心,也不知道要它来干什么。”锡樵夫说:“我却愿意要心,因为脑子不会使人幸福,而幸福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教育不仅要发展人的脑子,更为重要的是要化育人的心灵。作为一门以学习做人为核心的课程,让学生的心灵生长美好的思想道德,是课程的追求。《德性内生》一文的作者认为,要让学生经历“感受—感动—感悟”的心路历程,进行品德的自我构建,进而内生为品德素质的过程。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模式,再次验证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影响个体的认识和行为的动力系统。教师在品德教学中落实情感目标,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德性内生。
一位教师执教“汉字和书的故事”,在引发学生共情的基础上,让学生沉浸于古典音乐中,化情感为行动,师生共同写好汉字,写下希望,写下自豪……此时,作为中国人的民族情溢满课堂,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们投入的状态,认真的笔迹,展示了学生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传承祖国文化的心声。
历史文化题材的品德课的学习只是一个介质,其目的是引领学生认识祖国古老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欣赏与领略中国人的精神、人文景观。这一题材的教学要始终围绕情感价值观,用充满情感的语言感动学生,用震撼人心的画面感染学生,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悟和体验,探究历史深层的奥秘,在感悟历史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是学生的促进者,相信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会真正融入和理解历史,让民族文化浸润心田。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