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族文化浸润学生心田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有一些关于我国历史文化的学习内容,如主题单元“追根溯源”里的“吃穿住话古今”“汉字和书的故事”等。品德课程属于人文社会学科,它的目标必然要体现出一定的思想、态度和价值观。中国历史文化题材教学中,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情感,有着巨大的打动人的力量。深刻的情感体验,往往可以使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认识得以升华。李亦菲博士认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以个体或群体的需要为基础,围绕特定事物或观念建立起来的,影响个体的认识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基于德育生活论的观点,透过我国历史文化在生活中的积淀,引导学生探究历史,让学生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能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达到德性内生的德育效果。
  一、基于生活,以情激趣
  小学高年级学生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教材中的题材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久远,学生在理解上有比较大的困难。教师再精彩的讲授,也不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结果。以学生为主体,引领学生走进生活与社会,探究问题,主动思考,促使学生了解祖国的文化,不失为良策。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汉字的创造与发展”时,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部落的族人,分别用结绳、刻木、画图的方法记录打猎的成果,然后汇报结果,聚焦问题:“这样记事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学生动手实践并讨论思考,共同聚焦主题,探寻汉字的创造与发展。教师要引领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从问题入手,动手实践、讨论,激发学生探寻历史的情感,初步了解文化与人的生活的联系。
  二、发现生活,激发情感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高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的适时引导,能使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印象更深刻。
  一位教师执教“吃穿住话古今”时,运用填写、讨论如下调查表的方式,引导学生调查讨论服饰衣料的发展。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著名的丝绸之路,欣赏美丽的丝绸服饰,阅读黄道婆的故事,对比古今服饰发展,思考丝绸之路的意义。以学生熟悉的服饰面料作为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通过古今对比,让学生拉近现实和历史的距离,在比较与联系中认识我国的文化,能强化和明确文化特色,激发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视频再现,体验共享
  课堂是学生社会化的一个特定场所,它与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视频具有再现生活,还原历史的优势,借用视频,创设一个具体的教育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如探寻青铜文化时,可结合运用电视视频《收藏马未都》里介绍青铜器藏品的片段,引导学生由欣赏器物到探究器物中所蕴含的各种信息,领悟当时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情景。只有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营造特定的环境、氛围,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学生才能获得新知,强化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回归生活,德性内生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回归生活为基本取向的,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的课程。《绿野仙踪》里的稻草人说:“我宁愿要脑子而不要心。因为傻瓜即使有一颗心,也不知道要它来干什么。”锡樵夫说:“我却愿意要心,因为脑子不会使人幸福,而幸福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教育不仅要发展人的脑子,更为重要的是要化育人的心灵。作为一门以学习做人为核心的课程,让学生的心灵生长美好的思想道德,是课程的追求。《德性内生》一文的作者认为,要让学生经历“感受—感动—感悟”的心路历程,进行品德的自我构建,进而内生为品德素质的过程。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模式,再次验证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影响个体的认识和行为的动力系统。教师在品德教学中落实情感目标,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德性内生。
  一位教师执教“汉字和书的故事”,在引发学生共情的基础上,让学生沉浸于古典音乐中,化情感为行动,师生共同写好汉字,写下希望,写下自豪……此时,作为中国人的民族情溢满课堂,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们投入的状态,认真的笔迹,展示了学生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传承祖国文化的心声。
  历史文化题材的品德课的学习只是一个介质,其目的是引领学生认识祖国古老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欣赏与领略中国人的精神、人文景观。这一题材的教学要始终围绕情感价值观,用充满情感的语言感动学生,用震撼人心的画面感染学生,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悟和体验,探究历史深层的奥秘,在感悟历史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是学生的促进者,相信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会真正融入和理解历史,让民族文化浸润心田。
  (责编 莫彩凤)
其他文献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已经很普遍了。在小学低年级的写字课上,利用多媒体教学,对提高小学生的写字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我谈一谈我利用多媒体上写字课的一点体会,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利用多媒体教授执笔方法  正所谓“凡学写字,必学执笔”。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是书写的前提。正确的执笔方法,能够让学生很快进入写字的状态,并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感悟书法的真谛。  教师要在思想上认识到写字对培养学生沉稳、认真
无意识教育指教师将教育内容融入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中,使学生得到心灵的感悟,自发地接受教育。它是有意识教育的有益补充,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了德育的整体。古时“孟母择邻,三易其居”,就说明了环境与青少年成长的关系。现笔者结合环境熏陶的特点,谈谈无意识教育的运用。  一、优化校园文化,树立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  学校要利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性、暗示性、自我教育性等特点,采取渗透的形式,把德育贯穿其中,使
以“情”为基础,重视“感”的过程,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最大特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汇,是灵魂对灵魂的对白,是生命节律的和谐振动。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呢?在课堂上,我们应该以小学生身心发展为本,采取有效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情感。  一、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小学语文教材中文情并茂的作品占有相当的篇幅,每一篇作品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色彩,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应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遵循学生心理发展和认识发展规律,精心设计课堂的教学环节,创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积极性,尽情地发挥才能,充分地表达思想,勇敢地阐述观点,真诚地表露感情,这样才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人根据多年教学经验,从以下几点出发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  一、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质疑中让学生做发现者、参与者、探索者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
当前,中小学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如火如荼,各种专家报告、课题研究、观摩评比活动此起彼伏,各种形式的新课程教学观摩活动也是花样繁多、热闹非凡,似乎在这样的热闹景象之中,我们的学校体育教学就会变得“时尚”,变得“有效”了。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全面、系统地实施体能教学,现将具体做法总结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一、创设情境,趣味练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
在语文课堂上,只是组织、引导学生交流从课文内容中读懂了什么,这是远远不够的。这仅是一个人的思想作用于文本,从中得到更丰富的思想的过程而已。当学生本来就已经产生了许多想法,却苦于表达不清,表达得不够有说服力时,该怎么办呢?我认为,每一篇课文的教学还应该完成另一个任务,即要让学生从文章中学到作者把自己的某一种情愫、某一种观点表达清楚的方法。将来学生本人有相似的思想时,知道该如何组织语言材料,把意思表达
主题式复习课是通过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他们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课型。它是通过重构主题、重组教学内容,在巩固原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查漏补缺,梳理归类,在梯度交流中融会贯通所学语言知识,在拓展与深化的语境中发展综合语用能力。  一、营造“三化”情境,发展语用能力  1.情景设置适宜化  担任几个班教学的英语教师在复习阶段要比平时更为忙碌。繁重的教学
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乡镇出现了劳动力剩余的现象,许多家庭孩子的父母都外出务工或经商。由此,一个特殊的群体产生了,这就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最弱势的群体,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针对此状况,我课题组所有成员对在我校就读的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有百分之五十多的留守儿童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和性格缺陷,学习成绩也令人担忧。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值得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大量留守儿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师围绕优等生组织教学,中等生似懂非懂,学困生稀里糊涂的现象屡见不鲜。但我们不能忽视,优等生毕竟是少数,中差生却是学生群体中压倒多数的芸芸众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全面育人,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我深深地体会到,学困生面对新课标,更需要教师的鼓励,更需要足够的“营养”。结合教学实践,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对学困生的引
小学阶段的作文一直都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教师对如何上好作文指导课深感困惑,学生也不喜欢作文,甚至害怕作文。追寻一下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在教学中,大多数作文训练是命题作文,很多题目脱离学生的生活;从文体到立意,选材要求过高,限制过多;讲评学生的作文时,老师往往以批评为主,缺少鼓励。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表达真情实感。“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