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行之有效的评价指标应涉及医院运行的多个方面和环节,鉴于医院与就诊患者、医保经办机构的联动关系,本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医保超总控情况三个方面对医院经济运行进行评价,并根据每个指标的特点说明其对医院经济运行情况的意义。
关键词:经济运行;指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医保
1.指标的选取标准
1.1指标的广泛性和可衡量性
对医院经济运行能力进行评价时,需要运用多个方面的指标来综合反映医院的经济运行情况[1]。较为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需涵盖多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若干指标,并能够对指标进行分解。评价指标体系应以定量指标为主,辅以定性指标,以减少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1.2兼顾社会效益
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入,对医院自身经营发展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但公立医院的性质决定了其经营目的并非是赢利,因此,现代的医院经济运行评[ 作者地址:江苏省镇江市电力路8号,第一人民医院财经部。邮编:212002。E-mail:[email protected]]价体系应该突出社会效益[2]。单纯以经济指标进行评价对医院发展的导向不利。
2.评价指标体系
有人认为评价医院经济运行能力应从收益能力、竞争能力、偿债能力、发展潜力4个方面来综合考评[1]。有研究者通过投入指标、过程/效率指标、结果/效益指标三个一级指标评价医院的经济运行情况[3]。社会效益是经济效益的前提和目的,经济效益是社会效益的物质保证和手段,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4]。本文将从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和医保指标评价医院经济运行状况。
2.1经济效益指标
2.1.1收益能力
收益能力是反映医院经济运行情况的最直观、最基本的指标,收益能力强表明医院业务开展总体情况良好,是整个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收益能力通过收入增长率、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流动资产收益率和收支节约率四个指标进行评价。其中,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反映医院固定资产的利用情况,该指标越高,表明医院固定资产利用效率越高。收支结余率反映医院结余情况,同时也能表明医院成本管理的成效。
2.1.2运行效率
在深化医疗改革的今天,醫院通过加强自身管理、提高运行效率谋求发展已成为共识。运行效率具体包括5个指标。床位使用率越高、周转越快,说明医院运行效率越高,同时也能为患者节省床日费用。应收医疗款占比反映医院收入的质量,应收医疗款越多,发生坏账的金额可能就越大。支出收入占比越低,表明医院收入“含金量”越高,结余率也就越高,医院资产能逐步实现积累。平均每医护职工创造的医疗收入越高,说明医院处于高效运行的状态。
2.1.3发展能力
评价医院经济运行情况,还应注重医院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需要运用一定指标评价医院的发展潜力。该指标下设3个二级指标,其中,资产增长率反映资产的累计情况,是医院长期经济运行情况的结果;经费自给率反映医院依靠自身经营的能力,该指标越高,表明医院自身经营能力越强,对政府财政补助的依赖越小。
2.1.4偿债能力
适当的负债经营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弥补自身资金的不足。过度负债则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增加医院还本付息的压力。总负债规模维持在60%-70%较为合理、 稳健;流动比率一般为2;速动比率一般为1。
2.2社会效益指标
社会效益指标主要站在就诊患者的角度,从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出发,评价医院运行情况。本文选取的两个指标同时也是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对医院进行考核的指标。
2.2.1均次费用
均次费用具体包括门诊均费、住院均费和床日均费,分别反映患者门诊就诊、住院的费用水平,是病人“看病贵不贵” 的最直观指标[1]。均次费用高,患者就诊负担重,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就低,不符公立医院的发展初衷。
2.2.2药品比例
药品比例具体分为门诊药品比例和住院药品比例,反映患者看病费用中药品费用的高低,也是反映公立医院医药改革情况的指标。药品比例越高,医院存在开大处方、乱开药等违规行为的可能越大,医院收入结构也越不合理。
2.3医保指标
医院的经济运行管理与医保的支付情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镇江市医疗保险的特殊性,医院医保超总控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医保超总控指标成为影响医院经济运行管理的一个重要杠杆。为缓解超总控的压力,确保医院医保基金收入能够足额结算,有必要从超总控的角度衡量医院经济运行和管理水平。
具体可通过以下两方面评价医院经济运行情况:考核项目和单独结算项目。其中,考核项目与超总控紧密相关的指标包括均次费用和药品比例,与上述的社会效益指标一致,不再赘述。以下仅就单独结算项目进行说明。
2.3.1单病种
单病种的执行情况能够反映临床科室的管理水平,可以通过单病种发生费用与给付标准的比例对医院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评价,该比例越高,单病种超标金额就越大,医院超总控压力也就越大。
2.3.2血透
血透(包括腹透)是针对肾透析病人的单独结算项目,费用标准为每位参保患者4800元/月。医院对其进行单独管理,一方面可以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血透治疗,另一方面可有效防止费用超标,缓解医院超总控的压力。
2.3.3慢性病
医保方面下发有相应的慢性病管理办法,规定慢性病的病种、优惠政策、用药范围等,没有考核指标或各付标准,对医院发生的合规基金收入给予全额结算。医院严格执行管理办法,开设慢性病门诊,对慢性病患者按规定建档,符合慢性病用药范围的药品一律在慢性病门诊开取,有效的控制了门诊药比。
参考文献:
[1]李丽勤,虞兰香,张文斌.公立医院经济运行能力的评价与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2,31(11):59-59.
[2] 尹贤.医院经济运行指标与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求医问药,2012,10(1):510-510 .
[3]金春林,段光峰,陈卓蕾,等.上海市二三级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研究的总体设计与分[J].中国卫生资源,2012,11(15):434-434.
[4] 汤毓娟,江丽杰.医院经济运行量化评价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0,(1):48-48.
关键词:经济运行;指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医保
1.指标的选取标准
1.1指标的广泛性和可衡量性
对医院经济运行能力进行评价时,需要运用多个方面的指标来综合反映医院的经济运行情况[1]。较为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需涵盖多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若干指标,并能够对指标进行分解。评价指标体系应以定量指标为主,辅以定性指标,以减少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1.2兼顾社会效益
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入,对医院自身经营发展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但公立医院的性质决定了其经营目的并非是赢利,因此,现代的医院经济运行评[ 作者地址:江苏省镇江市电力路8号,第一人民医院财经部。邮编:212002。E-mail:[email protected]]价体系应该突出社会效益[2]。单纯以经济指标进行评价对医院发展的导向不利。
2.评价指标体系
有人认为评价医院经济运行能力应从收益能力、竞争能力、偿债能力、发展潜力4个方面来综合考评[1]。有研究者通过投入指标、过程/效率指标、结果/效益指标三个一级指标评价医院的经济运行情况[3]。社会效益是经济效益的前提和目的,经济效益是社会效益的物质保证和手段,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4]。本文将从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和医保指标评价医院经济运行状况。
2.1经济效益指标
2.1.1收益能力
收益能力是反映医院经济运行情况的最直观、最基本的指标,收益能力强表明医院业务开展总体情况良好,是整个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收益能力通过收入增长率、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流动资产收益率和收支节约率四个指标进行评价。其中,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反映医院固定资产的利用情况,该指标越高,表明医院固定资产利用效率越高。收支结余率反映医院结余情况,同时也能表明医院成本管理的成效。
2.1.2运行效率
在深化医疗改革的今天,醫院通过加强自身管理、提高运行效率谋求发展已成为共识。运行效率具体包括5个指标。床位使用率越高、周转越快,说明医院运行效率越高,同时也能为患者节省床日费用。应收医疗款占比反映医院收入的质量,应收医疗款越多,发生坏账的金额可能就越大。支出收入占比越低,表明医院收入“含金量”越高,结余率也就越高,医院资产能逐步实现积累。平均每医护职工创造的医疗收入越高,说明医院处于高效运行的状态。
2.1.3发展能力
评价医院经济运行情况,还应注重医院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需要运用一定指标评价医院的发展潜力。该指标下设3个二级指标,其中,资产增长率反映资产的累计情况,是医院长期经济运行情况的结果;经费自给率反映医院依靠自身经营的能力,该指标越高,表明医院自身经营能力越强,对政府财政补助的依赖越小。
2.1.4偿债能力
适当的负债经营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弥补自身资金的不足。过度负债则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增加医院还本付息的压力。总负债规模维持在60%-70%较为合理、 稳健;流动比率一般为2;速动比率一般为1。
2.2社会效益指标
社会效益指标主要站在就诊患者的角度,从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出发,评价医院运行情况。本文选取的两个指标同时也是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对医院进行考核的指标。
2.2.1均次费用
均次费用具体包括门诊均费、住院均费和床日均费,分别反映患者门诊就诊、住院的费用水平,是病人“看病贵不贵” 的最直观指标[1]。均次费用高,患者就诊负担重,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就低,不符公立医院的发展初衷。
2.2.2药品比例
药品比例具体分为门诊药品比例和住院药品比例,反映患者看病费用中药品费用的高低,也是反映公立医院医药改革情况的指标。药品比例越高,医院存在开大处方、乱开药等违规行为的可能越大,医院收入结构也越不合理。
2.3医保指标
医院的经济运行管理与医保的支付情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镇江市医疗保险的特殊性,医院医保超总控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医保超总控指标成为影响医院经济运行管理的一个重要杠杆。为缓解超总控的压力,确保医院医保基金收入能够足额结算,有必要从超总控的角度衡量医院经济运行和管理水平。
具体可通过以下两方面评价医院经济运行情况:考核项目和单独结算项目。其中,考核项目与超总控紧密相关的指标包括均次费用和药品比例,与上述的社会效益指标一致,不再赘述。以下仅就单独结算项目进行说明。
2.3.1单病种
单病种的执行情况能够反映临床科室的管理水平,可以通过单病种发生费用与给付标准的比例对医院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评价,该比例越高,单病种超标金额就越大,医院超总控压力也就越大。
2.3.2血透
血透(包括腹透)是针对肾透析病人的单独结算项目,费用标准为每位参保患者4800元/月。医院对其进行单独管理,一方面可以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血透治疗,另一方面可有效防止费用超标,缓解医院超总控的压力。
2.3.3慢性病
医保方面下发有相应的慢性病管理办法,规定慢性病的病种、优惠政策、用药范围等,没有考核指标或各付标准,对医院发生的合规基金收入给予全额结算。医院严格执行管理办法,开设慢性病门诊,对慢性病患者按规定建档,符合慢性病用药范围的药品一律在慢性病门诊开取,有效的控制了门诊药比。
参考文献:
[1]李丽勤,虞兰香,张文斌.公立医院经济运行能力的评价与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2,31(11):59-59.
[2] 尹贤.医院经济运行指标与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求医问药,2012,10(1):510-510 .
[3]金春林,段光峰,陈卓蕾,等.上海市二三级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研究的总体设计与分[J].中国卫生资源,2012,11(15):434-434.
[4] 汤毓娟,江丽杰.医院经济运行量化评价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0,(1):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