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圆文学爱好者一个作家梦”是网络文学最为吸引人的亮点,事实果真如此吗?笔者认为,至少在目前这一阶段,这个承诺尚难有实现的可能。
关键词:网络文学互联网承诺
中图分类号:I247.55文献标识码:A
凭借开放性和人际交流的平等性,网络构成了自身独特的游戏规则,这一点在网络文学上同样得到充分的展现:自由的写作、自由的发表、自由的删改、自由的批评、自由的交流;没有编辑的裁决,没有退稿的尴尬,可以匿名写作。在这里,似乎一切既定的文学规则都被忽略不计,取而代之的是没有任何羁绊的“我手写我口”的极端自由。有评论者甚至声称:
“在网络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写的自由,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言所欲言。网络的诞生给很多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圆梦的机会。”
事实果真如此吗?网络文学究竟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承诺呢?本文试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一关于互联网络技术的普及
网络文学的产生与兴盛与现代社会中电脑的广泛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密不可分,没有网络平台做载体,网络文学也就丧失了其区别于传统纸质媒体的特质。而在中国的农村,电脑还是稀有商品,上网费更是一笔不菲的开销。即使在中小城市,网络也远远没有普及到家家必备的程度。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7年7月18日发布的《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7年6月30日,我国内地网民总人数已经达到1.62亿,其中城镇网民占到几乎8成(76.9%)。城镇居民的互联网普及率远远高于农村,达到21.6%,而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仅有5.1%。
作为对互联网络技术高度依赖的网络文学来说,硬件的缺失必会使网络文学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受众分布极为狭窄,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展示部分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大中专学生以及白领阶层的思想和情绪的专利。从这个角度来说,网络文学并没有给每一名文学爱好者相应的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的机会,而且至少在以后的五至十年的时间里,这种不平等的现象仍不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当为数众多的文学爱好者仅仅因为物理设置的缺失,就被驱逐出文学殿堂,没有机会参与文学创作和传播时,网络文学一向标榜的“自由精神”又体现在何处呢?
二关于网络写作
因为网络的开放性特点,作品是否发表取决于作者本人,这就使网络写手少了很多顾虑。这就使得众多网络写手往往产生一种错觉:做一名网络作家要比做传统作家容易得多。实际上,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无论在纸面文学还是在网络文学的背景下,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作家都需具备一定的共性,即丰富的人生阅历、敏锐的生活观察力、深刻的认知能力以及精湛的语言文字驾驭能力。而从目前网络文学创作队伍来看,理工科出身的计算机人才占了相当的比例。
对他们而言,从事文学创作只是出于一种爱好,一种冲动的情感宣泄,一种“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对文学创作缺乏持久的热情,无法坚持久远;同时,他们对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缺乏基本的了解,大多率性而发,笔锋所至,常常不加检束,这样固然使他们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先锋性质,给了写手们相当的创作自由,却也使他们的作品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显得不够成熟,制约其经过艺术的积淀从稚嫩走向成熟。这就决定了网络文学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还只是作为一种快餐文字的形式存在,其穿越历史的永恒价值值得人们去探讨。要是以传统文学的标准进行衡量的话,目前的很多网络文学都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非文学”色彩。从这个角度来说,很多网络写手固然有创作的自由,但能否因此就将他们称为作家,这个问题尚待讨论。
三关于作品的发表
目前互联网上有很多专门的网络文学网站,通过网络连接的方式提供网络文学作品,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榕树下”、“新语丝”、“花招”、“橄榄树”、“白鹿书院”;国内影响较大的“新浪”、“网易”、“搜狐”等门户网站也都开辟了“网络文学”频道;再加上广泛散布于各大BBS、文学论坛、博克上的原创作品,网络文学的数量可谓多得惊人。对广大文学爱好者而言,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到网上轻而易举。
可问题在于,面对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原创作品,尤其是这些作品在内容、风格上都大同小异时,一般读者很少有关注的热情,很难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往往寥寥数行之后便转移视线。对绝大多数网络作品而言,尽管被创作者本人视若珍宝,可在别人看来不过只是一些毫无意义的文字垃圾,也许永远都得不到知音的赏识,甚至是片刻的注视。这些作品与其说是作者和读者的双向互动,还不如说是作者一个人的独舞,除了使作者本人感受到创作的酸甜苦辣之外,几乎不会对文坛产生任何影响。大浪淘沙之后,貌似轰轰烈烈的网络文学创作又会产生几粒真金呢?
综上所述,网络虽然提供了人人写作和发表作品的自由,但网络文学自身的游戏规则及其独特的运作规律并没有圆成人人可以成为作家的梦。网络文学经典作品的出现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蕴积过程,需要天才的网络写手们的精心打造。从这个角度来说,网络文学“圆文学爱好者一个作家梦”的承诺还显得遥遥无期。
注:本文系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度非生命学科与新兴学科科研发展基金课题,课题编号:Fsy200831。
参考文献:
[1] 王荣国:《论网络文学的自由》,《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2]《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tech.sina.com.cn/i/2007-07-18/14011623385.shtml.
[3] 王谦:《狐狸窝里炒出来的痛快》,《文学自由谈》,2000年第6期。
作者简介:王义杰,男,1976—,山东济南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工作单位:河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网络文学互联网承诺
中图分类号:I247.55文献标识码:A
凭借开放性和人际交流的平等性,网络构成了自身独特的游戏规则,这一点在网络文学上同样得到充分的展现:自由的写作、自由的发表、自由的删改、自由的批评、自由的交流;没有编辑的裁决,没有退稿的尴尬,可以匿名写作。在这里,似乎一切既定的文学规则都被忽略不计,取而代之的是没有任何羁绊的“我手写我口”的极端自由。有评论者甚至声称:
“在网络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写的自由,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言所欲言。网络的诞生给很多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圆梦的机会。”
事实果真如此吗?网络文学究竟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承诺呢?本文试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一关于互联网络技术的普及
网络文学的产生与兴盛与现代社会中电脑的广泛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密不可分,没有网络平台做载体,网络文学也就丧失了其区别于传统纸质媒体的特质。而在中国的农村,电脑还是稀有商品,上网费更是一笔不菲的开销。即使在中小城市,网络也远远没有普及到家家必备的程度。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7年7月18日发布的《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7年6月30日,我国内地网民总人数已经达到1.62亿,其中城镇网民占到几乎8成(76.9%)。城镇居民的互联网普及率远远高于农村,达到21.6%,而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仅有5.1%。
作为对互联网络技术高度依赖的网络文学来说,硬件的缺失必会使网络文学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受众分布极为狭窄,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展示部分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大中专学生以及白领阶层的思想和情绪的专利。从这个角度来说,网络文学并没有给每一名文学爱好者相应的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的机会,而且至少在以后的五至十年的时间里,这种不平等的现象仍不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当为数众多的文学爱好者仅仅因为物理设置的缺失,就被驱逐出文学殿堂,没有机会参与文学创作和传播时,网络文学一向标榜的“自由精神”又体现在何处呢?
二关于网络写作
因为网络的开放性特点,作品是否发表取决于作者本人,这就使网络写手少了很多顾虑。这就使得众多网络写手往往产生一种错觉:做一名网络作家要比做传统作家容易得多。实际上,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无论在纸面文学还是在网络文学的背景下,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作家都需具备一定的共性,即丰富的人生阅历、敏锐的生活观察力、深刻的认知能力以及精湛的语言文字驾驭能力。而从目前网络文学创作队伍来看,理工科出身的计算机人才占了相当的比例。
对他们而言,从事文学创作只是出于一种爱好,一种冲动的情感宣泄,一种“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对文学创作缺乏持久的热情,无法坚持久远;同时,他们对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缺乏基本的了解,大多率性而发,笔锋所至,常常不加检束,这样固然使他们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先锋性质,给了写手们相当的创作自由,却也使他们的作品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显得不够成熟,制约其经过艺术的积淀从稚嫩走向成熟。这就决定了网络文学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还只是作为一种快餐文字的形式存在,其穿越历史的永恒价值值得人们去探讨。要是以传统文学的标准进行衡量的话,目前的很多网络文学都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非文学”色彩。从这个角度来说,很多网络写手固然有创作的自由,但能否因此就将他们称为作家,这个问题尚待讨论。
三关于作品的发表
目前互联网上有很多专门的网络文学网站,通过网络连接的方式提供网络文学作品,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榕树下”、“新语丝”、“花招”、“橄榄树”、“白鹿书院”;国内影响较大的“新浪”、“网易”、“搜狐”等门户网站也都开辟了“网络文学”频道;再加上广泛散布于各大BBS、文学论坛、博克上的原创作品,网络文学的数量可谓多得惊人。对广大文学爱好者而言,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到网上轻而易举。
可问题在于,面对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原创作品,尤其是这些作品在内容、风格上都大同小异时,一般读者很少有关注的热情,很难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往往寥寥数行之后便转移视线。对绝大多数网络作品而言,尽管被创作者本人视若珍宝,可在别人看来不过只是一些毫无意义的文字垃圾,也许永远都得不到知音的赏识,甚至是片刻的注视。这些作品与其说是作者和读者的双向互动,还不如说是作者一个人的独舞,除了使作者本人感受到创作的酸甜苦辣之外,几乎不会对文坛产生任何影响。大浪淘沙之后,貌似轰轰烈烈的网络文学创作又会产生几粒真金呢?
综上所述,网络虽然提供了人人写作和发表作品的自由,但网络文学自身的游戏规则及其独特的运作规律并没有圆成人人可以成为作家的梦。网络文学经典作品的出现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蕴积过程,需要天才的网络写手们的精心打造。从这个角度来说,网络文学“圆文学爱好者一个作家梦”的承诺还显得遥遥无期。
注:本文系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度非生命学科与新兴学科科研发展基金课题,课题编号:Fsy200831。
参考文献:
[1] 王荣国:《论网络文学的自由》,《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2]《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tech.sina.com.cn/i/2007-07-18/14011623385.shtml.
[3] 王谦:《狐狸窝里炒出来的痛快》,《文学自由谈》,2000年第6期。
作者简介:王义杰,男,1976—,山东济南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工作单位:河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