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普通高校教职工体育人口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g858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河北省普通高校教职工体育人口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专家调查为理论支撑,对河北省普通高校教职工体育人口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希望能为有关部门制定我省高校教职工体育发展的方针、政策、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河北省 普通高校教职工体育人口 现状 对策
  
  1 前言
  
  “体育人口”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里,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竞赛,以及其他与体育事业有密切关系的、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体育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人口现象,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群众体育的广泛开展和普及是增加体育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校教职工是实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和辅助人员,是学校生存的命脉。普通高校教职工体育活动的开展是高校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进教职工身心健康,从而顺利协助和完成教学科研等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对河北省普通高校教职工体育人口现状的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旨在为目前高校教职工体育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有助于促进我省普通高校教职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进生活方式,建立健康、文明、科学的体育生
  活方式。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河北省普通高校的教师、行政人员、教辅人员和工勤人员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包括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根据抽样原理,按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分层随机抽样,2007年3月对河北省不同地区30所院校教职工发放调查问卷3000份,回收问卷2842份,有效问卷2736份,有效率为91.20%。
  
  3 河北省普通高校教职工体育人口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得到了河北省普通高校教职工体育人口的一些基本数据:在参加体育活动的教职工中每次体育锻炼达到30分钟以上,且同时满足每周活动3次或3次以上,运动的负荷强度在中等以上的教职工为32.53%,虽然高于16岁以上全国平均水平(不含当然体育人口)14.27百分点,但低于北京(41.83%)、上海(42.8%)、广州(48.25%)等城市16岁以上的平均水平。
  3.1河北省普通高校教职工体育人口的性别及年龄结构特征
  调查显示,在符合体育人口判定标准的教职工中,男性占53.09%,女性占46.91%,男女性别之间有所差异。另外,教职工体育人口运动行为间受年龄影响较大,呈“两头大、中间小”偏老型结构。尤其是26—35岁、36—45岁两个年龄段的体育人口仅为19.27%和21.72%,比例偏低。
  3.2河北省普通高校教职工体育人口的文化结构特征
  由调查结果可知,河北省普通高校教职工体育人口的文化程度属于非常高的水平,即使是工勤人员,虽然绝大部分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高等教育环境的影响,接受过本科以上教育的教职工为75.21%,接受过本科以上教育的体育人口为33.13%,大大地超出人口结构学规定的高水平教育标准,这与高校自身对学历需求和特点有关。
  3.3河北省普通高校教职工体育人口的职业结构特征
  人口的职业结构是指经济活动人口在各职业中分布的状况和比例关系。从我省高校教职工体育人口的职业结构分布和比例来看,呈现轻微的“脑体倒挂”现象,行政人员达到体育人口判定标准的比例为37.93%,教辅和工勤人员占体育人口的比例为35.14%,教师达到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的比例为26.87%。从中可以看出,教师体育人口比例最低。
  3.4河北省普通高校教职工体育人口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特征
  3.4.1教职工体育人口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选择特征。调查发现:我省高校教职工体育人口参加体育活动锻炼时间选择最多的是早晨,占总数的37.04%。另一个锻炼高峰选择是在晚饭后,占总数的33.03%,其中女性高于男性。第三选择是下午,特别是临下班前,许多高校针对行政人员的工作性质规定:下班前一小时为体育锻炼时间,因此,这一时段他们参与锻炼的频率较高。上午是参与体育锻炼频率最低的时段,仅占3.40%,而且主要集中在假、休日。由此看出,我省高校教职工参加体育活动时间安排的选择,与他们的工作性质、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等有关。
  3.4.2教职工体育人口参与体育活动空间选择特征。校内免费场、馆是教职工体育人口体育活动最多的场所,公园、广场是第二选择的地方,接下来的选择是住宅小区空地和公路街道边,这是因为大部分参与体育活动的教职工尽管经济收入相对较高,但从体育消费的角度来考虑,他们首先选择的是免费场所锻炼,同时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长期以来人们业已形成的体育公共福利意识;校内收费场馆和社会收费场馆也有少数人参与。
  3.4.3教职工体育人口参与体育活动项目选择特征。调查显示,教职工体育人口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排序列前10位的分别是:男性有散步、跑步、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足球、游泳、武术、台球;女性有散步、跑步、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交际舞、游泳、跳绳、篮球,整个排序基本符合常规的推理。在选择排序中,散步、跑步中选频率分列第一、二位,主要是由于散步和跑步不需要器械,对场地要求不高,运动方式灵活,运动量易于控制掌握,锻炼效果也不错,故深受教职工特别是中老年群体的喜爱。
  3.4.4教职工体育人口参与体育活动形式选择特征。53.40%的教职工体育人口参与体育活动选择单独活动,列第一位;与亲朋好友一起活动为44.13%,列第二位;学校、院系组织列第三位,占41.36%;社区体育活动列第四位,为35.49%。这反映出教职工体育人口参加体育活动时既有很强的自主性,注意发展个性,同时又具有相对较高的组织化参与程度。从调查中还发现,我省高校教职工体育辅导站、俱乐部开展活动较少,仅为16.37%,还没有形成规模,进而反映出群众性的体育社团组织的薄弱,不能满足教职工的个人兴趣和爱好,再加上有些项目收费,大部分教职工不会选择此形式。
  
  4 影响河北省高校教职工体育人口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
  
  根据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本研究将影响河北省高校教职工体育人口发展的主要因素归结为以下七种:
  4.1体育环境因素
  体育环境包括锻炼氛围和自然地理环境。体育环境越好,引起教职工对体育的认识过程也越深,生理变化相应的增加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感受,能激发个体或群体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诱导良好体育行为的发生,从而吸引更多的教职工主动地投身于体育活动中,增加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口比例,进而提高教职工体育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教职工的身心健康。体育环境不好则会影响教职工对体育活动参与的热情,使教职工体育人口的数量减少、质量下降,使体育行为的发生受阻,影响对良好生活方式的科学认识,同时也会造成体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4.2高校教职工体育活动开展因素
  我省普通高校教职工体育人口的比例(32.53%)相对较低,而且“两头大、中间小”偏老型的结构明显,因此,高校管理部门应把教职工体育工作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来抓,把增加体育人口作为教职工体育开展和普及的一项重要指标,健全和完善教职工体育管理机构和组织,加强校园体育基础设施的有效配置和建设,合理有效地解决教职工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家庭事务多与体育锻炼之间的矛盾,为他们创造体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改进教职工体育工作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
  4.3体育法制与教育因素
  1995年我国分别颁布、实施了《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体育法》目前已成为一种政府的行动纲领、规划、政策与策略,高校必须自觉将体育纳入管理与发展的范畴。体育组织的参与和趋动对教职工体育人口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调查情况看:单位组织的比赛、社区体育辅导站等组织的活动虽占一定比例,但个人锻炼所占的比例(54.30%)最高,因此,高校体育职能部门、社区、街道的组织机构应进一步加强工作,把教职工体育活动引导到有组织、有制度、有管理的轨道上来。教育因素是教职工体育人口发展的智力源泉,是有生力量,教职工文化程度属于非常高的水平,高文化程度更有利于教职工掌握体育的科学知识,便于体育科学知识的推行和普及,使教职工养成科学的体育健身观,有利于促进教职工体育人口的发展和壮大。
  4.4家庭因素
  教职工家庭成员的体育健身意识和体育行为会影响他们的体育意识和行为。调查中发现,家人经常参加锻炼的为53.11%,说明在教职工家庭中,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较高,这无形中会对其他家庭成员参加体育锻炼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家人和朋友对参与体育活动者的支持率为72.29%,尤其是对体育人口参加体育锻炼的支持率达到90.12%,这表明教职工家庭成员具有很强的体育参与意识和健康意识,希望家人通过体育锻炼获得一个健康的身体,也是教职工体育人口得以发展的动力源泉。
  4.5自身因素
  4.5.1体育锻炼的需要。从行为学角度讲,体育锻炼行为的产生,由主体的需要所致。在教职工参与体育活动内在动因调查中,为了“保持体力和健康”的动机居首位(31.12%);为了“缓解精神紧张”、“散心解闷、消遣娱乐”等心理原因次之(13.35%、12.95%)。还有一小部分人参加体育活动,是为了“保持体型美”、“喜欢运动”等。由此看出,教职工不仅对体育的需求和自身的健康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而且对体育在调节个人心理、缓解压力、增进社会交往方面的功效有了更新的认识。
  4.5.2健康认知情况。调查发现,86.55%的教职工认为体育锻炼的习惯对改善身心健康“有很大作用”或“有作用”,只有13.45%的教职工认为“完全没有作用”或“没有作用”;在体育锻炼对一生健康影响的调查中,有94.28%的人认为“很重要”或“比较重要”,仅有5.72%的人认为“不太重要”或“不重要”;在为了“维持和增进健康留心注意的事”的选择中,“体育锻炼”中选频率最高,占65.26%,其次为“保持心情愉快”,占53.61%,这说明教职工对于通过体育锻炼来增进健康重要性的认识较强,而且希望通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来维持和增进健康。
  4.5.3锻炼手段与方法。调查显示:18.27%的教职工知道如何科学健身,40.46%的教职工知道一些,26.10%的教职工几乎不知道,还有15.17%的教职工根本不知道科学健身的方法;在是否制定过健身计划的调查显示:79.11%的教职工没有制定过健身计划,仅有20.89%的教职工制定过健身计划。由此看来,只有少数教职工懂得科学地进行体育活动和制定过健身计划,大部分教职工对科学健身一知半解。
  4.5.4参加体育活动后的感受。锻炼后的感觉好坏,会给教职工生理和心理上造成不同的影响,良好的感受会增长其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形成良性循环,增加体育人口的比例;不好的感受势必影响他们下次锻炼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体育人口的持续发展,甚至可能造成体育人口数量和质量的下降。从调查中看出,6.12%的教职工希望尽早开始锻炼,2.91%的教职工感到浪费了时间。绝大多数教职工锻炼后的感觉处于良好的状态,45.98%的教职工锻炼后感觉心情愉快,28.31%的教职工有自我满足感,但16.87%的教职工锻炼后感到非常疲劳。
  4.6体育人口意识因素
  在教职工体育发展中,具有重要实质意义的目标是不断扩大体育人口在所有教职工人口中的比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体育认识程度的提高,人们的体育人口意识在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教职工懂得了长期坚持锻炼的重要性以及合理掌握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对人体的重要作用。调查发现,尽管许多教职工对什么是“体育人口”以及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不甚了解,但通过问卷中对体育人口概念和判定标准的呈现,大多数教职工对“如果成为体育人口,我会更健康”、“如果成为体育人口,我对自己会感觉更好”的重要程度有非常清醒的认识。这说明我省普通高校教职工对体育人口的认知程度相对较高,具有较强的体育人口意识。
  4.7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一切社会因素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高校教职工体育人口的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校的生存、竞争与发展,高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为了给教职工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和生活条件。河北省地处华北,是华北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省份,近年来我省高等教育的水平和实力不断壮大,高校对体育场地、器材的投资不断加强,但由于近几年各高校的不断扩招,对体育的投入仍然不能完全保证学生和教职工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虽然高校教职工的经济收入相对较高,但购房、子女升学等压力仍然不小,影响了教职工体育消费的投入,个人的健康投资也较为有限。因此,高校体育管理部门应加大对教职工体育活动的投资,在政策上加以扶持,充分调动社会、集体、个人的积极性。
  
  5 河北省普通高校教职工体育人口发展对策
  
  5.1高校教职工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高校教职工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推动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职工身心健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关系到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5.1.1树立教职工体育的新理念。①高校教职工体育活动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②高校教职工要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③高校教职工体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④高校教职工体育要树立体育时空延伸的观念、培养体育生活化理念和体育休闲的观念。
  5.1.2加强高校教职工体育活动体系建设。①高校领导要起带头作用,积极参与到教职工体育活动中来;②应大力宣传和提倡教职工做“体育人口光荣”的活动风气;③教职工体育主管部门要加强服务意识;④各校工会、校医院和体育部三家应横向联合,建立、健全高校师生员工的体质监测体系;⑤改善和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在现有的规模上扩大场馆开放领域,增加开放时间,提高利用率,设置教职工专用场地等。
  5.1.3创造良好的教职工体育文化环境。要加强高校教职工体育活动组织建设,突出校工会在教职工体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提高创新和服务意识,发挥和增强校工会的组织与管理作用,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教职工体育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工会和教职工体育社团、协会在丰富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在教职工体育活动中倡导快乐体育,培养团队精神,增强教职工体育活动的凝聚力;加强教职工与学生体育活动的互动。
  5.2社会的支持
  体育具有社会化的功能,每个人在从事体育活动中都离不开社会的支持,良好的社会风气、社区组织的积极态度,有利于人们积极参加健康体育活动。
  5.2.1发挥大众传播媒体优势。教职工业余生活方式基本上以使用电视、广播、报纸、书籍、互联网等媒体作为主要的选择。因此,在教职工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等方面,应发挥大众媒体的优势。一方面要加强以政府为核心的引导措施;另一方面要继续坚持以学校为重点的整合教育;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师在教职工体育活动中的辅助作用。
  5.2.2社区环境的支持。发挥社会群体机构的作用,为教职工节假日体育活动提供快捷、优质、廉价的服务。经常举办适合教职工参加的体育活动,尤其是适合教职工参加的项目。加强社会指导员工作,提高社会指导员的数量和质量。
  5.2.3家庭的支持。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支持对于提高家庭整体文化水平,增强健康意识和体育健身意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5.2.4政府政策法规的保障。《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政府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教职工体育起到了支持和促进作用。
  5.3教职工自身因素的提高
  5.3.1转变体育态度。大部分教职工对待体育运动的态度比较乐观,但仍有部分教职工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常常出现态度与行为的背离,因此,转变体育态度至关重要,积极的体育态度要继续保持和发扬,消极的体育态度要通过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参加体育活动、体育技能培训和加强体育消费意识等转变到积极的态度和行动上来。
  5.3.2树立正确的体育人口观。体育人口对体育发展具有双重作用:多数量、高素质和结构合理的体育人口对教职工体育可持续发展起促进作用;低数量、较低素质、结构失调的体育人口会阻碍教职工体育的发展。在教职工体育发展中,具有重要实质意义的目标是不断扩大体育人口在所有教职工人口中的比率,要把做“体育人口光荣”当成一种健康时尚的口号。另外,还要从体育人口的角度树立社会化、终身化、生活化的观念。
  5.3.3提高自信体育能力程度。教职工要不断提高自信体育能力程度,形成长期体育锻炼习惯,树立正确的体育人口观,转变自身对体育的认识,树立坚定的信心,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体育消费习惯,让体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以适应工作和未来社会的发展。
  
  6 结论
  
  6.1河北省普通高校教职工达到体育人口判定标准的比例为32.53%,体育人口比例相对较低且分布不合理。
  6.2.在体育人口的年龄结构上,呈明显的“两头热、中间冷”的“马鞍型”格局,35岁左右体育人口比例最低,56岁以上在职教职工的体育人口比例最高;在性别结构中,男性体育人口的比例高于女性;在文化结构上,接受过本科以上教育的教职工体育人口为33.13%,呈现非常高水平的结构;在职业结构上,表现出轻微的“脑体倒挂”现象。
  6.3.教职工体育人口在锻炼时间选择多样;在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容上以散步、跑步为主;活动场所偏重于公共福利性场所;在活动形式上既表现出很强的自主性,又具有相对较高的组织化参与程度。
  6.4.体育环境因素、体育活动开展因素、体育法制与教育因素、家庭因素、自身因素、体育人口意识因素、经济因素等直接影响着高校教职工体育人口的发展。
  6.5高校内部教职工体育生活方式变化、社会的支持和教职工自身因素提高对高校教职工体育人口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教职工体育活动体系建设、新的体育理念的建立、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的创造,是提高体育人口数量的重要措施;大众传播媒介优势作用的发挥、社区和家庭体育的深入开展为体育人口数量的增加提供了可能;政府行政部门的相关政策为体育人口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保障。
  
  7 建议
  
  7.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高校师生员工体质监测体系。
  7.2改善和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扩大场馆开放领域,增加开放时间,提高利用率。
  7.3高校体育管理部门应加大对教职工体育活动的投资,在政策上加以扶持,充分调动社会、集体、个人的积极性,推动教职工体育的健康和全面发展。
  7.4合理安排教职工体育活动时间,举办更多内容多样、形式灵活的体育活动和竞赛,发挥高校体育教师的媒介作用,吸引更多的教职工加入到体育活动中来。
  7.5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工会和教职工体育社团、协会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教职工业余体育活动体系;增强教职工体育活动的凝聚力,加强师生员工之间的体育互动。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仇军.体育人口理论研究.对中国体育人口概念、分类及其结构的研究.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2]刘德佩.体育人口及体育人口的社会流动[J].福建体育科技,1992.11,(3):32-35.
  [3]毛秀珠.体育人口与社会分层[J].体育科学研究,1995,(3):5-7.
  [4]刘磊矗,张勇.社会体育人口与体育市场需求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8.15,(2):13-16.
  [5]王运武,李扬甫.安徽省高校教工体育人口和健康人口现状调查与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3.9,(4):107-108.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06120040
其他文献
锁骨远端骨折与肩锁关节脱位常合并存在,保守治疗的效果往往欠佳,而外科手术能同时使功能及外观恢复.目前手术治疗的方法以锁骨钩钢板效果较好,一定程度上优于克氏针张力带钢
期刊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网络化的发展,现今,触摸屏技术也慢慢发展起来。以往旧的计算机操作,需要鼠标以及键盘,然而将触摸屏技术设置在计算机的显示器上,只需要通过触碰
阑尾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急性病,传统开腹手术由于创伤大,不利于患者康复,逐渐被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取代.为了更好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改变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
期刊
摘 要: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高校应研究和探索一条切合社会、高校和学生实际的就业指导新路子,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推助他们成功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就业指导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高校毕业生数量迅猛增加,毕业生的增长幅度远大于用人单位需求的增长幅度。据统计,2000年至2007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是107万、115万、145
摘 要:对大学文科专业学生开设数学课程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而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产物——新升本科院校,在文科数学的教学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生源录取分数较低,数学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好,如何搞好文科数学教学是这类院校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阐述了新升本科院校文科数学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新升本科院校 文科数学 数学思维    引言    大学文科数学
摘 要: 高校武术是大学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武术集健身功能、养生功能、防身功能、娱乐功能于一体,大大地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分别从高校武术的健身、养生、防身、娱乐等功能对高校武术与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系统论述,为加深对高校武术的认识和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高校武术 健身 娱乐 全面发展    引言    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人的现代化,更要求人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胃癌已无手术机会.本文探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rn1 对象与方法rn1.1 对象选择2014年4月~2017年7月
期刊
细菌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疾病,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应尽早治疗,期间极易因个人认知及其他因素影响,降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本文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行自我效能护理
期刊
摘 要:本文从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及音乐剧的特点入手阐述了音乐剧在我国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的一些元素融入声乐教学的必要性以及粗略的实施方法和目的。  关键词:音乐剧 声乐教学    当今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是越来越综合化、全面化、多能化,为了满足社会需求,丰富学生演唱风格,提高歌唱能力,加强歌唱的表现性,把音乐剧的元素融入声乐教学中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现状分析    音乐剧是20世纪一种独特
现在,《语文课程标准》确认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对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对教师的作用和地位的认识,不再把自己看作是知识权威。为此,语文教师需要强化两种意识:一是民主意识。也就是说,语文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行为中创设平等和谐的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加拿大著名课程专家史密斯教授说过:“